吴旭:特朗普“推特治国”以来,美国政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1-13 07:25

吴旭

吴旭作者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政治传播学博士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吴旭】

美国中期选举刚过,71岁的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就被特朗普给“炒”了。

特朗普在推特上“感谢塞申斯多年来的服务,祝他一切顺利”,随后又发文宣布,马修·惠特科尔(Matthew G. Whitaker)将会成为代理司法部长,继续将“推特治国”演绎得行云流水。

从竞选时在推特上宣传自己,吸引选民注意,到当选总统前后利用拥有数百万粉丝的推特矢志不渝地与“Fake News”作斗争,再到如今大众似已见惯不惯的“推特治国”,特朗普俨然成了“推特总司令”。而两年来位高权重的他对推特的热衷,也悄然改变了美国传媒和政界的生态圈。

“推特总司令”

“推特总司令”,这不仅仅指特朗普娴熟利用社交新媒体与选民、支持者直接互动,跳过、忽略甚至直接诋毁作为美国传统精英政治大本营的传统主流媒体(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和CNN为代表的平面印刷媒体及广播电视媒体),而且因为其作为民选最高领导人的实权和影响力,实质上颠覆和彻底改变了美国政治传播生态,突破了美国240年建国以来几乎所有约定俗成的总统行为处事准则。

总统不再是道德楷模和价值观代言人,不再是令人敬仰和高高在上的政治符号;总统就在你的身边,无论凌晨还是深夜,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假期,随时随地通过140个英文字符的推特短信,就天南地北各种事件、国内国际大小政策,毫无遮拦地表达看法,塑造民意,凝聚共识,最后形成决策。一切仿佛都是透明的,但是一切又都是不确定的。一个国家的大政方略,可能因为一个毫不相干的事件,或从天而降,或改弦更张,或胎死腹中。

作为一代“真人秀”大师,特朗普把“真人秀”中荒诞的剧情、直白的对话、赤裸裸的利益纠葛、呼啦啦的情景切换,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的白宫里,进而粗暴地塞进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对美外交和政策中。

很显然,包括很多美国选民在内,更不用说其他国家的民众和决策者,都对特朗普独特的“推特治国理政策略”,毫无心理和思想准备。但参透其中的路数和政治媒体生态,是把握特朗普政府决策内核机制的必由之路。

这是2018年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当天,特朗普推特账户上的数据:从2009年三月正式注册账户,至当日(约3400天)共发送出38000条推特短信息,平均每天11条,其间风雨无阻,不曾间断。区别于奥巴马或者其他政客,特朗普从不用枪手和代理,每一条推特(包括时不时出现的错字和病句),都是他亲力亲为,如假包换。

当日特朗普活跃粉丝和追随者数量为5300万(现今已超5500万),这一数字相当于《纽约时报》发行量的50倍,CNN黄金时间热播新闻栏目《安德森360度》收视率的40倍。而且,在其粉丝和追随者中,超过85%的人对特朗普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即只相信特朗普的说法,根本不去看、也不相信其他媒体和信源。对这一人群而言,特朗普仿佛是上帝传达福音的信使,拥有着无以伦比的说服力、感召力和领导力。这一地位和影响力,在美国政界和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名人中,无人能及。

更不用说,现在特朗普贵为总统,几乎他的每一条推特,都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国各类媒体的“突发”、“头条”新闻,甚至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客观上成几何级地放大了特朗普的任何“奇思妙想”。

难以效仿的“推特治国”

毋庸置疑,新媒体/社交媒体沟通方式,区别于传统媒体中那种西装领带、正襟危坐、字斟句酌的“播音范儿”,而更强调信息推送者的自发性、原创性、即时性,讲究原汁原味,推崇声情并茂。语言要鲜活、个性化、有视觉效果,同时又有煽动力。而所有这些,都不是通过临时抱佛脚,急功近利地突击补习就能够获得的沟通能力。

不得不说,社交媒体的传播技巧,很多时候凭借的是先天的禀赋。而这方面,特朗普的历练和背景恰恰得天独厚。

年轻时的特朗普(图/洛杉矶时报)

在房地产商圈,特朗普几十年的打拼经历就一直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跌宕起伏,而特朗普本人则在各种扑面而来的头版花边新闻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甚至是乐此不疲。其后十几年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极端个性化的张扬表现,在美国观众中已然形成了强烈的个性品牌和形象期待(很多忠实跟踪特朗普的粉丝,将他比成140个英文字符写作领域的“海明威”)。

特朗普不需要学任何人,他巧妙地整合了传播的即时性手段、传播的煽动性内容,以及传播的个性化语言。他能在短短几句话之内,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情绪饱满,棱角分明。不管你喜不喜欢特朗普本人,你都能清晰无误地从他的简短信息中知道他的立场在哪里、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在一个信息超载过度的社交媒体时代,能达到这一目的,就足够了。

所以,正如罗斯福总统在二战期间运用“炉边谈话“的收音机传播方式,革命性地以客厅聊天的倾谈沟通整合美国民意一样,特朗普几乎就是为了社交媒体时代的美国政治而生的。

在做“炉边谈话”的罗斯福总统

这种禀赋经历,几乎无人可以效仿。

五年前,参加总统竞选的罗姆尼为了不在社交媒体中出现纰漏和公关瑕疵,亲自规定:任何从自己官方账号中发出的推文都必须经过22个竞选团队工作人员的首肯。这种谨小慎微的避险思路,其实暴露的是对于社交媒体的陌生与无知。

但是,以美国政客中普遍偏低的社交媒体技能而言,如果不加过滤而自我发挥的话,难免会出纰漏和笑话。比如,2017年5月30日,刚刚上推不久的加州民主党议员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不慎发出了一组乱码信息,“Yrsvjseubpihfcovswtvnjhgfefesxnklimnq”;而这一误推,立刻获得了多达22000次点赞,成为网上笑料。然而,通过属下团队,运用各种公关、传播、民意等尺度量身定做的“社交信息“,又往往显得干瘪乏味、官话套话、没有生命力,也无法获得传播效果。

是犯险还是避险,是更敞开还是更封闭,在前特朗普时代,所有政客几乎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而“特朗普模式”的横空出世,使得包括美国主流媒体、美国政界人物、美国智库专家在内的“传统建制派”们,在震惊错愕之余,几乎同时失去了定力和准心。

比如,美国主流严肃媒体们也在反思:我们需不需要报道所有特朗普的推特发文呢?难道每一次特朗普的发推,包括凌晨三、四点发出的对于他讨厌的主持人的指责嘲讽,或是不断自我吹嘘增加美国就业、刺激美国经济的政绩,都值得一次突发新闻报道的待遇吗?可是,特朗普又是美国总统、美国民选的领袖和三军统帅,他的任何言行举动都直接影响美国的国内政策和国际关系,漠视不理似乎更是说不过去。怎么办呢?

推特vs传统主流媒体

平均每天11条的推特交流,无疑在美国公众中造成了一种“随时随地直达上听、无障碍链接”的假象。之所以说这是假象,因为与这些超频度短信沟通相对应的,是特朗普政府对传统主流媒体的屏蔽和抵制。

至今为止,特朗普仅召开过几次媒体发布会,是所有现代总统中相对次数最少的。缺乏媒体的质询和反问,特朗普的推特更多的是自说自话与一面之词。而特朗普本人对于主流媒体的攻击,特别是对《纽约时报》和CNN等偏民主党、自由派媒体的谩骂诟病,使得美国民主政治一直标榜并引以为豪的新闻自由,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特朗普另起炉灶,通过社交媒体的直接传达方式,边缘化、妖魔化了对自己持有负面成见的传统媒体,也从另一层面加速了传统新闻报道——特别是政治新闻收集与报道——的下滑与没落。

虽然历任美国总统都对美国的新闻媒体大有微词,包括尼克松、克林顿、小布什等都曾在私下场合对美国媒体不断揭短找茬的做法表示深恶痛绝,但是没有哪个总统敢触碰美国宪法的基石“第一修正案”,即保护媒体新闻自由以及言论自由。特朗普却毫不顾忌,口无遮拦,肆意诋毁谩骂。这一方面来源于他从经商成名以来与各类媒体的紧张关系,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从参选以来,就不断被各类美国媒体,特别是偏自由派的传统媒体所轻视和贬损。

一入主白宫,特朗普不仅没有找寻机会与媒体修好,而是变本加厉,直接利用自己所掌控的社交媒体账号,跳过了传统主流媒体,刻意边缘化了这些媒体在信息搜集和传输中所一直享有的垄断和先机。试想:当所有拥有推特账号的特朗普粉丝,都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特朗普总统的最新想法、最新决策、最新任命,谁还去看CNN,谁还去买报纸?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将自己对媒体的愤恨提高了一个层级,公开宣称“美国传统主流媒体是美国的国家公敌”,“《纽约时报》和CNN等传播的是假新闻”;对于批评攻击他的媒体主持人,特朗普也是以牙还牙,毫不留情。下面这两个推特信息非常有代表性。

美国几大电视新闻频道之一的MSNBC,有一档早间新闻栏目,主持人是一对男女搭档,男主持人是前共和党众议员斯卡博罗,女主持人为米迦。这一档收视率不错的节目,一直是攻击特朗普的主要阵地。2017年6月29日,特朗普强忍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在一组推特中,他形容米迦是“低智商疯子”,在上一次采访他时因脸部因做整容手术而不断流血,而斯卡博罗是“神经病”。

这些极具个人侮辱成分的愤激之语,几乎突破了美国政治传统中为总统划定的所有禁区:在短短的两段推文中,特朗普既以总统的身份挑战了美国新闻自由的传统,恶意侮辱中伤了对他持批评态度的新闻主持人,而且还以性别歧视的语言奚落挖苦一位女性主持人。放在任何政客身上,这几乎就是政治自杀式的做法。而特朗普呢?看看他的追随者的留言,竟然有将近八万人对这段侮辱中伤之词“点赞”。

不要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特朗普是在6月29日上午8时52分(西部时间早上5:52分)发送出这组推特的。难道这件事是如此重要,需要贵为总统之尊的他在早上起来一吐胸中之不快?或是他正在收看早上六点到九点播出的“Morning Joe”,来个精准攻击呢?

其他对美国主流传统媒体的攻击还包括:

·因为恼火于NBC新闻中关于自己的报道,威胁吊销NBC的广播执照,。

·威胁要把美国的造谣中伤法修改得更加严格,以惩处撰写特朗普传记的一位作者。

·在推特中表示“CNN国际频道充斥虚假新闻,让美国在世界上丢脸。”指责CNN “在报道美国总统的新闻中最不老实,腐败,歪曲事实。令人恶心!”

·呼吁其他人把《纽约时报》买下来,然后或者把它办好,或者直接把它关掉。

·等等。

今年六月中旬的一份采访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民意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受访者对特朗普总统不间断的攻击感到泄气和失落,深感未来的工作压力重重。NBC新闻的资深传播副总裁在一份简短事件回复中,不得不以近似绝望的语气写道:“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对自己说,你不能降低你的人格尊严去回应美国总统的攻击。”

特朗普那些近乎歇斯底里的对媒体机构的污名指摘,也许对那些习惯了用书本智慧去判断是非的美国精英来说,纯粹是“神经有毛病”的自恋症症状;而对于从小在纽约地产商圈和赌场经营中打拼闯荡的特朗普来说,他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在一次难得的长篇专访中,特朗普无意中透露自己诋毁美国主流媒体的初衷:“是的,我就是要把你们一遍遍地描画成‘假新闻媒体’;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永远也不会相信你们关于我的所有报道”。

换句话说,一直丑闻缠身、至今仍被特殊检察官调查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开始未雨绸缪,棋先一步,既然不能否定你们的信息,那就否定你们这些传信人吧。如果在未来两年的任期内真出现弹劾总统的情况,特朗普可以利用公众对媒体可信度的质疑,加重社会的分化与割裂,从而形成最后、最安全的自我保护层。

让华盛顿政治生态圈猝不及防

特朗普以突破性的社交媒体策略,改变了华盛顿的政治生态圈。各种政治势力、政客大佬们现在不得不纷纷拿起手机打开电脑,注册社交媒体账户,老眼昏花地通过键盘与虚拟空间中的“基本盘”互动。

如果说奥巴马十年前利用推特、脸书、YouTube登上总统大位,仅仅为社交媒体“洼地”的华盛顿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的话,那么特朗普上任以来所携带的“推特治国”模式,则成为了华盛顿政治圈的生存手册和存活必备技能——包括美国前国务卿蒂勒森、美国联邦调查局前任局长科比在内,都是在混混懵懂之中,被手下助理告知,特朗普刚刚通过推特宣告,“你被解职了。”

2017年5月7日上午11点钟左右,科比正在洛杉矶的联邦调查局分部给手下讲话,通过对面房间电视中CNN的突发新闻报道,才第一时间得知,总统已经把他解职了,而且是通过推特账户向全世界宣布的。而他自己,堂堂联邦调查局局长,竟一直还蒙在鼓里。

而蒂勒森的待遇更显得离奇经典。刚从东南亚外访回国,因水土不服,回到国务院办公室里正在拉肚子。当他还坐在马桶上的时候,从手下通报中得知,自己被解职了——而手下助理,也是从特朗普几分钟前发送的推特中得知这一消息,然后赶紧与白宫确认的。

蒂勒森发表告别演说(图/视觉中国)

这些都不是笑话,也不是儿戏。这是特朗普时代,美国的政治传播新生态和政治决策新现实。

如何应对“推特治国”

所有这些超常规的美国媒体生态演变以及特朗普总统的推特治国传播策略,给身不在美国或者不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美国观察家们,带来了一层无法解开的谜团——就是美国政治越来越看不懂了。

其实,这是现代传播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政治传播革命的最新表现和变化。如果仍旧把头埋在沙子里,不打破传统的窠臼,难免不一次次被特朗普的白宫以及其决策所“震惊”和“迷惑”。

有鉴于此,特提供下面几点操作建议:

1.不要被美国主流传统媒体关于特朗普及其相关政策的报道所左右。

没有办法,对于大部分在中国的美国问题专家来说,最关键的信息来源还是美国的主流媒体报道;特别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CNN等媒体,在中国的知识界中都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可信度。对于研究美国的学者来说,以上媒体几乎就是窥视美国的主要窗口。可问题来了:

一方面,这些传统媒体已被新媒体的浪潮所边缘化,美国世纪潮一代(出生于1985年以后的一两代人)几乎很少从报纸电视上获取新闻信息;这些客观因素极大限制了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上的独家影响力;而不断下降的读者群和广告收入又反过来制约着以上媒体在新闻采访上的投入,使传统新闻媒体进入了一个恶性下降螺旋。

另一方面,特朗普上任以来,刻意设置障碍,不再对传统媒体特殊照顾,而是直接与选民支持者对话沟通,在信息源上又剥夺了本就举步维艰的传统媒体的优先权。再加上一波接一波来自总统的攻击,使得本来在美国公众中就只有20%可信度的传统媒体,几乎失去了客观、公正、全面映照美国社会现实的功能。

简而言之,国内专家所听到、读到的美国报纸电视上很多消息和评论,并不能反映美国整体社会的民意走向和重大事件。而且,很多时候,这些媒体带有偏见的一面之词,反而变成了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过滤网。特朗普当选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几乎所有美国主流媒体全部误判,这一重大疏漏其实已经反映出美国主流媒体与美国现实社会的隔膜与脱离。

2.不要禁锢于美国传统的两党政治逻辑以及过去形成的中美折冲腾挪的格局

特朗普是个搅局者,他的大选胜出,最有力地宣示了美国普通选民对于过去几十年共和、民主两党相互扯皮拆台的职业政客做法,感到彻底失望和厌烦。与其任由虚伪的道貌岸然者来浪费时间,不如让一个没有底线的流氓来搞他个天翻地覆。了解了这种选民心态,就不会为特朗普无论在言谈举止、政策走向、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出格举动和无厘头做法而惊诧了。

反观中美关系,过去四十年来形成的对美外交经验和格局,恐怕也不得不“与时俱进”了——过去中国通过多种渠道所构建的美国政治关系网络,现在反而不能给中国带来任何准确的信息和反馈,因为他们自身也处于被特朗普政府所屏蔽和隔绝的状态。在特朗普的内阁中,超过一半以上没有过任何政府服务背景,而且有高达14%的人自身就是亿万富翁;这两项指数都是在美国现代历届政府中比例最高的。

虽然顶着共和党的政党标签,但特朗普本人与共和党之间在众多议题上并不合拍咬弦。且不论特朗普在早年的政治立场中,一直是偏民主党的,而且与当时的民主党权势家族克林顿夫妇私交甚密;作为亿万富翁和房地产大亨,他在正式参选之前给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捐款是一半一半,不分伯仲的。

现在,特朗普从两党博弈的传统格局中斜刺里杀出,完全把老旧的共和党改变成了带有白人至上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政治保守主义的“特朗普党”。不了解这一重大政治格局的蜕变,就无法准确把握美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发展的脉络。而恰恰是这一疏漏,是中国国内所谓“美国专家们”的集体通病和软肋。

3.时刻关注特朗普在推特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苗头和细节,同时也不能被其摇摆立场所忽悠

其实,奉行“推特治国”和“推特外交”的特朗普为他的观察者们指出了一条了解他思想和逻辑的终南捷径——他的推特账号。

试想:曾有多少美国的最高决策者每天至少十几次不间断地向全世界暴露他的所思所想呢?从最严肃重要的朝核谈判、巴以冲突、政府高官任命,到带有花边新闻色彩的个人攻击和对政治对手、媒体批评者的讥笑辱骂,特朗普总统将最严肃的白宫决策过程,搞成了最新版的《真人秀》:不惧怕任何刺激紧张的剧情,也不忌惮任何的泄密曝光,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分钟将要做出什么决策,风将向哪个方向吹——特朗普本人对于公众关注度这种近乎病态式的追崇,使得他的言语表态失去了一个总统发言本来所带有的官方严肃色彩。

以中美正在上演的这场贸易摩擦大戏为例:特朗普超过三次在推特中强调他与习近平主席的私交如何好,他如何喜欢习主席,他如何相信习主席等等。暂且不论这种关于私人关系的表态在应对大国关系时是否适宜,单纯以特朗普善于迎合、奉迎、不吝惜溢美之词的一贯“推销商”语言风格而言,这些表态没有任何实际含义和政策含量。

特朗普可以辱骂嘲讽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是个“胖子”、“导弹鬼”(Rocket Man),转脸又夸奖金正恩是个有魅力、有能力的领导人。莫衷一是,不知所云。如果被他随口说出的恭维或者是诋毁所影响,无疑会误判特朗普政治决策背后的真实意图。

4.特朗普在推特使用上还突破了大国领导人的另一个禁区:公开谈论外交大政方针,甚至把其他外国首脑领导人拉入到公开的“隔空互怼“中。

这种例子太多了。在一系列随心所欲的推特中,特朗普指责巴基斯坦给美国带来的全是“欺骗和谎言,而且袒护恐怖分子”;他取笑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是个“矮胖的疯子”,而且自己控制的核按钮随时可以将朝鲜毁灭;他直接在推特中宣布美国将要把驻以色列大使馆搬到耶路撒冷——事先并没有跟当时的国务卿蒂勒森商量过……

这些看似荒诞不经、幼稚无比的言论,偏偏是出自世界超级大国的领导人的指尖,到底需不需要认真对待呢?美国外交政策团队和国际问题专家们对此也是忧心忡忡,因为这种随时随地不计后果的言辞,可能直接酿成国际事件并让美国出丑;更重要的是,这种左右摇摆、前后矛盾的政策表述,将直接伤害美国领导人在未来讲话发言中的公信力。

2017年11月30日,特朗普转推了一个英国极右翼组织发布在网站上的视频链接——那里面记录了一些反映穆斯林民众凶残暴力的短视频。事后证明,这里面的很多视频都是移花接木的拼凑伪造,而且其中的几个行凶者并不是穆斯林。在被人指出这一重大事实错误后,特朗普恼羞成怒,在下一组推特中将英国首相特丽莎·梅也拉了进来,公开教训英国首相要管管英国极端伊斯兰势力所造成的乱象。

这一极其有违外交惯例和原则的做法,一时间在英国激起轩然大波——在愤怒反击特朗普的同时,英国议会讨论取消特朗普访问英国的邀请;用英国《卫报》的说法,这一美英之间的外交对峙,几乎造成了自1814年英国军队在华盛顿焚毁白宫以来,最严重的美英外交关系事件。

虽然这种两国领导人隔空推特互怼,增添了很多戏剧性和娱乐性,可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把特朗普的推特留言当成是随意的戏言——俄罗斯在公开的政策宣示中明确,他们将特朗普的任何推特信息视同于美国总统的正式公告,并相应对待。

有鉴于此,特朗普的推特成为了美国内政外交政策最切近、最实时、最直接的参考资料。而且,以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他是根本不管其他阁僚的规劝和建议的,在使用推特发表自己想法这一点上,他是一意孤行、乐此不疲,而且在未来的任期内肯定还会如法炮制。

不要说是外国观察家,就连美国政府部门的主管,甚至是前国务卿蒂勒森,也是让助手随时把特朗普最新的推特信息打印出来,以便作为政策参考和指针,避免发生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因为特朗普朝令夕改的行为处事方式,很多时候让手下莫衷一是。

对中国来说,这是最鲜活、最准确、最实时的美国外交政策风向标,必须派出专门团队,整合包括政治学家、传播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和美国问题专家组成专门的别动团队,随时关注、解析、研判特朗普总统最新“推特风暴”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这一渠道,远远比其他外交、新闻发言人和关系网络来得直接、透明和实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特朗普 推特 美国政治 共和党 传统媒体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