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花小钱给俄军“信息化”改造,我假想了一下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5-22 09:30

席亚洲

席亚洲作者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围绕台湾问题,中美间的紧张气氛又出现了上升。我军持续进行东南沿海方向的演习和部署,准备应对美国可能的挑衅行动。而美国也再次在我们门口集结了四艘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摆出一副针锋相对的架势。

虽然这些军事态势在媒体的渲染下已经有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但我们现阶段很难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什么预言。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台湾问题是中美间最敏感的问题,在这个世界局势因为俄乌战争出现动荡的时刻,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任何举措一定会引起我方针锋相对的措施,而这其中最直接的当然就是军事措施。

所以这件事反而目前没什么可多说的,我方必然要采取顶格措施来应对美国的任何挑衅,不过现在这仍处于正在解开保险,子弹上膛的阶段,还没到举枪瞄准的时候,所以我们还是留待稍后再做评论了。

再来说说乌克兰的战况。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仍然没有加速的迹象,双方战斗仍在持续进行,乌克兰虽然仍然无力进行足以决胜的反击,实际还是被俄军压着打,但却也一时半会还没有被大量的包围歼灭。

应该说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引起各方很高期望值,也是因为它在冲突第一天就给人制造了一种俄军能够演示一场高技术现代战争的错觉。

俄军第一阶段最终投入的兵力也就十万,它这个军事行动的架势,却实在又有点像大家近年来设想中的,以大量规模小,态势感知能力强,火力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在近乎于单方面透明的信息化优势支持下将传统的机械化军队打得灰飞烟灭的样子了。

但,这些条件,俄军并没有。

战争终于还是打到了这个阶段

我们知道,战术这东西是要跟着技术走的,但同样的技术条件下, 实力强的军队会有它的战术,实力弱的军队肯定也有适应技术背景的另一种战术。

而战争这东西复杂的地方就在于,实力弱的一方如果运用了合适的战术战法,未必不能赢。抗美援朝的前五次战役就是我们最喜欢说的例子。

当然这个情况过于极端,我军当时是只能有什么武器就打什么仗,没办法获得适应我们战法的武器——当然了抗美援朝期间我国仿制美国90毫米火箭筒和75毫米无后坐力炮可能算是其中有那么一点意思的,不过还是不太明显。

那么比较明显的其实是苏联和德国的坦克。

1942年开始苏联生产了3000辆炮塔厚度非常薄弱的T-34“冲压炮塔型”

我这里想要说的是苏联的T-34坦克,其实T-34坦克的每一个零部件,可以说都不如德国同期的同类零部件。甚至在战事最紧张的1942年,苏联还大批生产了一种炮塔厚度仅有25毫米的“冲压炮塔版”T-34,前几天和某熊在网上聊天他说冲压炮塔版的时候我还说你是写错了吧,是不是想说铸造版?但后来发现真的就是冲压……而且这种冲压炮塔版产量还很高,列车长被震惊了。

当然其实T-34-76正面大部分是靠炮盾来防弹的,至于炮塔侧面反正25毫米和更厚也没啥区别了,所以冲压炮塔版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弱。

但是T-34坦克的设计确实非常不利于乘员发挥战斗效率,这却是一直到T-34-85也没有改过的,而且随着战时环境下的生产制造困难,实际上从1941年开战后,T-34坦克的可靠性就一路下降,甚至在战争后期,安装85毫米炮的T-34-85因为行动系统已经被挖掘到极限且设计制造仓促,机械可靠性在某些环境下也没比德国人的虎豹好到哪里去。

只是,T-34坦克能够发挥苏联坦克手唯一擅长的事情,那就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冲上去和德国人换,而且一旦你这样莽起来,交换比反而还不会特别难看。

所以说武器装备有多先进,不是它能否适应战争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它是否抓住了同时代战争最需要它具备的某一方面的需求。只有实现了这一点,一支军队才能围绕着这种特点,去制定适合自己的战术,并取得优势,在无法兼顾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为了某一方面的优势,放弃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

那么今天我们看俄军2008年以来军事改革的情况,就会发现今天俄军变成这个样子,并不是,或者说至少不完全是大家总是说的“我要是有钱,我能是这样?”

问题在于俄军在没钱的前提下,思想莫名其妙的非常保守。大家还记得去年国内有杂志翻译了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在他们自己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的文章,居然是讨论海湾战争的。

而俄罗斯对海湾战争的理解,此前实际上还是停留在很粗浅的程度上,比如伊拉克人的猴版T-72装甲和火力太垃圾,打不过M1A1之类的。

被摧毁的伊拉克T-72

换言之,直到最近他们才开始认识到海湾战争中美国人究竟展示了什么,而这玩意到底是不是某种程度上因为近年来和解放军联合演习给他们的启发,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上周列车长视频里盘点了一次各国军费,其实俄罗斯的军费不低了,每年也有六百多亿,在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这些卢布的实际购买力并不低。

所以俄罗斯如果抓住重点, 是可以建设一支碾压乌克兰的数字化强军的,事实上除了信息化、数字化指挥系统外,其他软硬件设备他们并不缺。

但是这就回到我们刚才说的,同样技术条件下,强有强的打法,弱可以有弱的打法,在没有先进完整庞大的三军一体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的前提下,其实俄国人也可以有自己的解决办法,至少用来对付乌克兰的话,其实还真就不一定需要这么一套系统。

下面列车长就试着想象一下,如果俄国换个思路,是不是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当然毕竟是想象,经不住细细推敲, 大家就什么先看看吧。

3月22日,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当天,乌克兰边境附近目标遭到俄军精确制导火箭弹和短程战术导弹猛烈袭击,为这些导弹袭击提供目标指示和打击效果观察的,是俄军各导弹、火箭炮旅的无人机系统,主要是车载的小型无人机。

开战第一天俄军发射的火箭弹和战术导弹数量超过5000枚,打击目标主要是乌军的各种军事目标,尤其是停留在基地的各主力作战部队的设施、营房、车库、以及停留不动的各种车辆。

用不用新弹药,同样的火箭炮就会出现是一种廉价战术导弹,还是一种常规炮兵武器的区别

同时,俄军以“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和“口径”巡航导弹为主,在无人机、地面渗透特种部队和有人驾驶飞机的指示下,对乌克兰纵深地带关键目标进行打击。一天内发射导弹数量超过1000枚。

尽管从需要摧毁的目标和导弹数量上来看,这个数字仍然并不高,远达不到东方某大国火箭军和陆军为打击某分离主义岛屿政权准备到火力密度,但这对于乌克兰军队来说,震撼效果却是非常巨大。尤其是俄军使用碳纤维弹头对乌克兰全境主要发电设施进行攻击,导致乌克兰大范围断电,首都和各地关键的通信机房也遭到了攻击或者碳纤维炸弹攻击,导致全国通信系统基本瘫痪。

同时俄军飞机也100%投掷精确制导弹药进行中高空轰炸,为了弥补飞机出击架次不足,陆军部队大量使用大型无人机投掷100公斤精确制导炸弹和小型空地导弹对战术目标进行攻击,同样能够取得非常强大的效果。粗略估计其打击效果在同样时间内投掷同样数量非精确制导弹药能比现实中摧毁增加一个数量级的目标。

扔不扔精确炸弹,苏-34就会出现是现代战场的杀手还是四舍五入相当于越战F-105的区别

相比之下,现实中俄军在战争中远程打击火力和空中打击火力密度严重不足,且大量投掷非精确制导弹药,在缺乏有效的无人机空中目标指示的情况下,本来就不足的打击能量被进一步稀释。直到5月22日,俄军也不过宣布各种打击手段总共摧毁了8000个坦克、车辆、火炮等目标,而如果按照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空袭行动效率,这不过是轰炸行动中几天的战果,虽然这里面计算了打击伊拉克“死亡公路”上车队的效果,可能不太公平,但是至少俄军如果能够拥有如同东方某大国为了祖国统一之战中最初一天打击行动所准备的精确打击火力密度的三分之一,那他们在最初几天内达到今天这个总共摧毁目标的数字也不是很难。

现代战争是精确作战,信息化作战,如果没有了这两个关键要点,作战效率退回越南战争甚至二战水平的话,那就谈不上什么常规武器打击效果超过战术核武器了。但俄军,至少在乌克兰和之前的叙利亚战争中,都没有展示出大规模精确打击的能力,而弹药投射数量也远不能与当年美国在越南相提并论,那么最后达不到什么好的效果,就很明白了。其实按照上面这样的行动规模,投掷的弹药按照国际军火市场通常价格,一枚短程战术导弹在几十万美元,一枚火箭弹十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一枚空投精确制导炸弹数万美元,按照上面我们描述的这种打击水平,但说弹药费用的话一天也就是花个十几亿美元,即使是以俄罗斯,也是花的起这个钱的,因为现在按照俄军这样的作战,一天也要花费几亿美元,但是战事久拖不决,最后实际砸进去的经费远超过大规模精确打击。

我们假想中,俄军的地面部队主要装备仍是T-72B3坦克,但是这些坦克加装了参考东方某国59式坦克信息化改装车际信息化系统,同时这些安装了一台数字化炮兵计算机,类似 东方某国部分59式坦克改装的思路,从而具备了曲射火力支援能力。所有俄军坦克炮塔上携带多架CH-901小型无人机/巡飞弹,再加上所有俄军坦克安装主动防护系统。

59式坦克上安装的炮兵计算机,在曲射模式下将坦克炮射程提高到14公里,并且相当精准

虽然主动防护系统在抗击来袭的反坦克导弹、火箭弹时效果并不完全理想,但是这套系统的任务只是降低来袭反坦克弹药的威胁,而我这里设想的这套系统尤其”丐版“,使用的是民用市场上价格仅几十元人民币的毫米波模块,或者用价格稍微高一些,大约几百块的光电传感器都行,虽然这样的毫米波模块仅能探测到数米距离上的目标,但是这对于主动防护系统来说已经足够。这里列车长也和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探讨,他告诉我事实上现有的主动防护系统的毫米波模块也是类似的产品,只不过是专门设计,性能要高很多,同样价格上也要高不少,但如果可以接受有效性低一些,并且只能对付速度较低的反坦克火箭、导弹,那么其实类似价位的廉价模块完全是可以用的。而且根据他的推算,效果肯定要比只能干扰使用红外测角仪的老式反坦克导弹的俄军坦克上的那个“大眼睛”红外干扰机好得多。

当然这样简易的主动防护系统会增加步坦协同的麻烦,因为很容易伤及坦克附近的己方步兵,但它对于防范乌克兰军队的小规模伏击作战效果非常强。这使得现代战场上最主要的反坦克威胁大大降低,可靠的反坦克手段回到了要用坦克炮进行对射,如果这样,那么T-72B3坦克的装甲和火力相对于乌克兰未经改造的T-64BV具有绝对优势。这意味着乌军最主要的反坦克手段效能大幅度衰减。

苏联时代就有的主动防御系统,但因为成本问题,至今也没有大量装备部队

相比之下,现实中俄军小规模部队一旦分散开展行动,就会因为部队自身除了车载观瞄仪外几乎没有什么侦察手段而无法解决“山的那头是什么”,或者“路边树丛后面会不会趴着敌人步兵”这类的问题,而且也在不少的战斗中因为乌军步兵反坦克武器而遭受损失。换言之俄军坦克性能相对于乌军坦克的优势,并没有展示出什么实际的效果。反而是乌克兰军队近日来声称缴获俄军T-80BVM坦克的性能非常好,对T-72B3战斗的时候有不小的优势,这不就让人笑掉大牙了吗?

这就和卫国战争中,俄军对T-34和KV重型坦克的评价一样,进攻作战中,KV坦克性能确实比T-34要好,但唯一的问题是它总是开的太慢,赶不上战斗,而德军对KV重型坦克则非常恐惧,因为它的装甲实在是太硬了,不好啃。T-80BVM性能确实好,但是在对付乌克兰的时候处于进攻中,应对敌方步兵伏击的时候它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优势,反而是被乌克兰人缴获以后变成专职反坦克任务了,还更有效些。所以苏联的老经验没错,进攻中坦克的炮打的更准,火力更强其实没有装甲更厚,跑得更快有用,所以苏联坦克不会追求和西方坦克那样精密的火控设备,而是追求装加厚,跑不死。但偏偏现在T-80BVM、T-90M这些坦克都是强调在和西方坦克对射的时候能不落下风,把这些先进坦克投入到乌克兰战场,根本没体现它们的价值,反而是被乌克兰用来防御的时候被评为非常好使。

所以对于俄军来说,对付乌克兰这样的对手,关键还是提升坦克的通信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样才能让小部队分散行动的时候更加大胆,也不至于频繁遭到小规模伏击而损失。再有,就是要提高坦克对步兵 、战场工事这类非装甲目标的能力。

在我的设想中,针对乌克兰军队的掘壕拒守,俄军可以使用115毫米和125毫米炮发射的智能引信弹药,给坦克加装的数字化炮兵系统来进行攻击。根据东方某国某些对59式坦克进行类似改装部队的演习经验,在没有智能弹药,仅仅使用100毫米高炮的定时引信攻击的情况下,这类攻击对于轻型装甲目标和野战工事的效率也数倍于传统的直射高爆弹,而且射程在5公里以上,超出了当代大部分反坦克导弹,例如陶2导弹的有效射程,因此这对于野战工事目标会非常有效。

类似“阿海德”的定距弹药能够大大提高坦克和步兵战车对软目标杀伤力

在坦克携带的无人机的空中侦察下,乌军主要考虑应对传统地面侦察手段构建的对工事的伪装和隐蔽大部分无效,由此俄军得以在没有与乌军进行大规模正面接触战的前提下,仅仅通过远距离炮击就大量摧毁了乌军的战场工事,造成了乌军极大的压力。

同时,俄军投入了大量加装同样炮兵信息化系统的2S1型122毫米榴弹炮,这些火炮系统在信息化改装后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相比之下,现实中美军向乌克兰提供的155毫米M777榴弹炮却拆掉了美军的炮兵信息化系统终端,导致这种火炮其实除了炮弹威力大一些外,比苏制D-30牵引榴弹炮大差不差。

俄军投入作战的炮兵营里都配备了安装在轻型越野车上的小型反炮兵雷达,类似于珠海航展上展示的系统,依托于某国发达的电子工业体系,这种使用氮化镓功率元件的小型雷达不仅性能出色,而且价格也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其实这就和计算机芯片的摩尔定律一样,新的雷达也出现了如果性能要求不提高的情况下,价格可以大幅度降低的趋势。这类系统也正是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热门产品,而它的价格也完全可以降低到足以下放到炮兵营,甚至炮兵连使用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有在旅里面有一台的水平。至于炮兵旅里的炮兵雷达,某国的SLC-7雷达已经具备了融合炮兵雷达和防空雷达的能力,所以下面我们为俄军设想的一种新装备也就是基于此,就是以这种雷达为基础的机动式防空系统,它能够对5-10公里内的无人机、智能弹药进行拦截,如果使用的拦截弹成本可以高一些,甚至可以拦截来袭的远程火箭弹和战术导弹。

这种防空系统可以考虑采用类似美国当初设想的“陆射阿姆拉姆”的设计,用轻型车辆底盘携带4-8枚导弹,导弹可以直接用道尔-M1导弹为基础,改用类似以色列”铁穹“的廉价主动雷达导引头的话,成本不会比”道尔"更高,而且可以省掉地面控制站设备,实际上全系统价格反而可以更低。

甚至按照中电集团某所之前的一个报告,对现代无人机目标最有效的防空武器可能是76毫米高炮,这倒是也不难,俄罗斯自己本身就有AK-176型76高炮,其实他们也已经宣布了未来将装备57毫米自行高炮,它的作战斜距也是大于5公里的,对于应对现代无人机也应该有效,但问题是俄军的这种高炮只配备了一个很小的雷达,可能仅具备搭配定距近炸炮弹的测距功能,所以如果能够得到类似SLC-7的多用途雷达支持,自然可以大大降低乌克兰无人机的威胁。

那么如果俄军拥有大量的廉价反炮兵雷达,加上数字化改造的2S1,自然就能够大幅度提高应对乌军炮兵的能力,取得很大的战场优势。

在电子技术先进的国家,这种小型雷达的成本可以压缩的很低

还有,就是俄军的步兵分队,如果我们设想,如果俄军采取一些真正具备革命性的步骤,所有步兵分队携带2-3架CH-901那样的无人机\巡飞弹。其实也不一定是CH-901了,俄罗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研制的KUB无人机已经在这次乌克兰战争中得到大量使用了。只不过它不是在战争一开始就大量投入,直到俄军进入打呆仗阶段,才开始大量使用这种非常廉价的无人机,当然它本身也是一枚巡飞弹,可以携带3公斤的战斗部,直接攻击目标,基本上和CH-901的概念差不多。此前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的负责人在俄罗斯军火展上曾表示它的单价大约只有100美元。

但俄军现在是在大量使用这种无人机执行搜索和攻击乌克兰炮兵的任务,实际上这就表明它的实际使用规模仍然不够大,主要可能是因为虽然价格够便宜,但是俄罗斯现在找不到足够的制造这种无人机的芯片。此前有西方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正在从洗衣机里拆芯片用来制造无人机,虽然这个消息未经证实但至少也表明了大家对俄罗斯当前在芯片等工业领域弱势的一个调侃。

如果俄罗斯战前有足够准备,那么实现给每个步兵班配备至少两三架KUB无人机还是没问题的,虽然它携带和发射没有CH-901这类可折叠的无人机那么方便,但如果拆开放在步兵战车上还是没问题的, 给BMP-2炮塔上装个导轨来发射就行了。

换句话来说,巡飞弹就真的拿来当弹药用啊,既然能给步兵战车都配上短号反坦克导弹,那为什么不顺便也带几架巡飞弹呢?甚至它比反坦克导弹还便宜呢。

之前我们战场防空那期说过现代战场上可能同时会需要应对上万个空中目标,如果把KUB这类无人机算上,其实最后数字可能远远超过一万个水平。

KUB的威力足以摧毁大部分野战工事,杀伤暴露的人员和非装甲车辆更是毫无问题,射程基本只取决于无线电遥控范围。

俄军终于决定硬吃乌克兰之后的第一个表现就是KUB无人机被撒的到处都是,但其实这东西还是不够多

如果考虑给步兵战车上装上当武器,那么它甚至可以进一步做的更简化一些,留空时间不需要三十分钟,可以做一个留空时间只有5分钟的,战斗部加大一些,可以打坦克,然后拿到战场上去大量发射大量消耗,也不用做无线电遥控了,干脆和现在很多时髦的反坦克导弹一样,做个发射后锁定模式,让无人机自己根据地面事先的指示,能够锁定目标即可。用这种打击型KUB和常规的既能侦察也能打击的无人机配合作战,完全可以让俄军步兵直接获得犹如精确空中打击一般的单方面优势,在面对没有对应能力的对手的时候那是绝对的碾压。

这也就是为什么其他几个大国在班用巡飞弹武器方面的重视很可能超过了此前对迫击炮的重视,因为这种极端廉价和有效的武器,就和当年的迫击炮和机关枪一样,对于步兵作战将会有革命性的影响。

俄国就算穷,如果预先有准备,至少让步兵班组实现”KUB自由"还是没问题的,但现在……这不就这样了吗?

再有,俄军的另一个难题,城市巷战对坚固目标,至今还是在用240毫米重型迫击炮之类的武器。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前面说到的这些思路,那为什么不干脆学学中东反恐作战中的对手呢?反正俄罗斯也不是没有无人车辆,又不用让人开着它冲上去是吧?

没错,就是自爆车啊,从德国人当年折腾“歌利亚”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的思路,在现代条件下完全可以用,在巷战中, 对手的防御通常还是以轻武器为主,如果能学美国人“粗齿锯”无人车的思路,做一个速度可以达到80-100公里的超高速轻型履带底盘,在上面装上个半吨甚至一吨炸药,然后装上可以防7.62,甚至12.7毫米子弹的装甲——俄罗斯不是 之前都已经宣传他们有能防12.7毫米普通弹的防弹衣了吗?直接装在装甲车上就行了呀。然后小车直接开进去……轰隆一声……

然后现代条件下这个无人车完全也可以不用遥控,有个光电头进行图像识别嘛,现在商用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有了那么多研究了,做一个具备指定行驶路线或者干脆就是指定目的地,自动寻路的功能其实都不难嘛。这样一个车造价可能也就是在十万人民币水平,但对敌人的心理打击效果绝对是加成不少。

当然这样的一个东西确实就有些过于偏门了,其实更现实的可能是给“郁金香”重型迫击炮配上激光制导弹药,其实俄军自己当然有这东西,只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看他们用。

如果按照这样的一个想法去打乌克兰战争,最后俄军很有可能实现以较小代价,快速解决战争的目的,其实这里面有一些最简单的办法俄罗斯如果此前稍稍有所准备,现在完全就有能力去用。

但问题是俄罗斯为什么不用,当然有俄罗斯芯片工业拉胯的现实的作用,但是上述这些战术手段其实是说白了并不需要很高级的芯片,也不需要俄罗斯建立一套完整复杂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更多的仍然是在营、连级陆军部队,或者导弹发射旅这类的单位配备一套武器系统内部的数据链系统就可以。

所以问题总结下来,俄罗斯军事力量的保守思想可能还是第一位的。

其实俄罗斯从之前的谢尔久科夫改革开始就已经在军事思想方面开始想一些新的东西,但最后落实下来似乎他们搞错了新军事变革的重点。

俄军似乎认为新军事变革主要还是军事装备本身的进步,而对于智能弹药、网络信息化、人工智能、以及我们上面这些想法所围绕的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智能化芯片的超廉价化,小型化,或者说商用廉价芯片性能的革命性提高,缺乏敏感性。

如果说二战的军事革命是围绕着内燃机和电气系统的廉价化、普及化开始的,那么现代军事革命就是围绕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廉价,普及为基础的,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是以这个变革为基础去调整自己的军事改革重点,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继续抱着上一个时代的思路,继续追求更硬的装甲, 更猛的炮弹,飞得更快、更灵活,那么在没有世界第一第二军费大国那样实力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很难做到对乌克兰这样的军事力量的碾压式优势的。

现代战争,其实和历史上所有时期一样穷有穷的打法,富有富的打法,俄罗斯现在是想在硬件方面追上富的打法,但实际上其真正应该去追求的很可能是这种“穷人的信息化”打法。

二战中苏联凭着“穷有穷的打法”,硬是在钢产量不到德国一半情况下打赢了战争

实际上这套思路也是最近在和国内一些考虑对外军贸的朋友讨论的时候想到的,实际上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当代顶尖水平高科技战争太贵,今天唯一还在认真准备进行这种"高富帅大战“的国家可能就只剩下两个了。但是“矮穷挫”不一定就不能推动军事革命,实际上就和一些成功的商业企业一样,往往这个世界上是”得屌丝者得天下“,在军事上如果将这个思路推行下去,也完全可能创造出某种新时代穷打法,简单来说,那就是全面拥抱当代的廉价商业化机械电子产品和软硬件设备,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规划一支“低端但不低能”的军事力量。

当然了有人要说了, 这个想法对于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乃至一些经济体量不够大的发达国家,确实是可以 ,但是对于要对抗美国的俄罗斯来说,是不是就有点没用了呢?

其实也不尽然,关键还是看你如何把握战争的艺术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嘛,朝鲜战争咱们武器装备都那样了, 但是凭着我们特立独行的一套适应当时战争环境的战术战法,加上新生共和国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牺牲精神,那不还是暴揍了十六国联军嘛?大清国当年买了比八国联军还好的毛瑟步枪,结果不还是让曾格林沁发起世界历史上最后的重骑兵冲击么?我们说武器装备决定战术,但并不是说武器装备决定战争结果,只让武器装备和人,和组织形式,和战术结合起来,那才能构成一支军队啊。

苏联在二战前建设现代化陆军,那也是走了弯路,图哈切夫斯基主导的俄军建设实际上并没有达到 他所期望的那种作战能力,相反的,几万辆的T-26和BT系列坦克很快就在1941年被送光了。但苏联在1936-1939年间通过几场打得一塌糊涂的战争,对于武器装备、新战争形式的探索得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经验,最终在二战中也得以凭着这些根据新经验设计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笑到了最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场并不决定命运前途的战争,对于俄国来说,打的拉胯了,或许也不全是坏事。

问题或许还是在于,他们如何总结这场战争的经验,能否借一场拉胯的战争扭转一些思路和想法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堵开源
俄罗斯 乌克兰 乌克兰局势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