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动员等于上街抓壮丁?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9-25 09:23

席亚洲

席亚洲作者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俄罗斯宣布进入部分军事动员,有意思的是,媒体对于这次动员的报道焦点基本都集中在了俄罗斯宣布将征召更多士兵上,尽管俄罗斯的动员并非如乌克兰那样直接在大街上“抓壮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究竟当代背景下的动员到底如何加强战争能力这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

上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抓壮丁》,反映了抗战时期四川地区“抓壮丁”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尽管影片其实是一部四川方言的讽刺喜剧,对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的无能,腐败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即使到了今天也足以让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

但是这部影片中所没有正面表现的壮丁和被抓壮丁地区人民的悲惨命运,还是足以让人明白,“抓壮丁”这个民国时代最典型的“动员”,在效率低下,腐败盛行的执行之下,会给人民带来多大的灾难,以及为什么我们要通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推翻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制度。

抗战中国民政府的“抓壮丁”加剧了人民的苦难,大量“壮丁”还没抵达前线就被虐待致死,可以说是一场完全失败的动员行动

相比之下,今天在乌克兰,抓壮丁同样已经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当然,乌克兰的行政效率多少总比层层扒皮的民国强点,乌克兰壮丁的物质条件也比当年中国的壮丁们要强不少,没有搞出大批壮丁还没到前线就被饿死、虐待致死这样的事情,但是由于乌克兰目前冲突前线的高烈度对抗,实际上乌军壮丁的死伤情况仍然可说是触目惊心的。

目前乌克兰方面宣称自身死亡数字约为1万人,另有3万人受伤和7200人失踪。

相应的俄罗斯则宣布打死乌军6万多,打伤近5万。

应该说俄罗斯的这个宣布是有点意思的,按照这个说法的话,那么乌军的伤亡比例约为1:1,乌军的野战救护能力可以说就是一塌糊涂了。

反过来俄军公布自身的伤亡数字是5937人死亡。

BBC根据俄罗斯和两州地方报纸的讣告统计的数字是,俄军6476亡,另有顿涅茨克方面3000多死亡,卢甘斯克500-600人死亡。

乌克兰政府则声称毙伤俄军56000多人。

英国政府的估计则认为俄军可能有15000死亡,45000受伤,大致和乌克兰宣称的数字差不多。

每个伤亡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人的个人悲剧,而这个数字本身是俄乌两个国家的悲剧

我们且不管双方到底在这个数字里掺杂了多少水分,但即使仅仅按照俄乌双方各自政府宣称自己的伤亡数字,那么也是乌军伤亡数字远超过了俄军,这是俄军在火力上远超过乌军带来的一个正常结果。

俄罗斯方面,相比之下,普京宣布全国部分动员后,综合看俄罗斯社交网络的报道,并未采取“抓壮丁”的方式,还是以征召曾经在俄军服役的预备役人员的方式进行,而且也人表示给征兵办打电话询问,被告知“如果目前没有收到通知书,那么应该就不会收到了。”

从俄军每年征兵和退役的人数来看,我们大概估计他们采取的是征召过去几年退役人员中的一部分的方式,尤其有限征召那些技术相关兵种的人员。

此外今年新征召的新兵,据俄罗斯官方的说法,有约12万,是不会被派遣上战场的。

其实这种做法应该说还是比较理性的,俄军尚未到可以不顾部队的技战术水平,单纯需要人力填补空白的程度。

其实从战争动员这个概念本身的发展过程来看,到了今天,它也已经和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当代国家的军事力量呈现出军人专业化、乃至职业化的趋势,因为现代军事装备的复杂性,专业性,已经不是普通人接受短时间训练后能够很快掌握的了。

之前我们的一位朋友在参观解放军某机械化步兵团(军改前)的时候,就曾经注意到他们参加机械化步兵攻防演练的都是士官。而与我军的指战员攀谈后更是得到了“我们哪敢让新兵上步兵战车啊,一年的新兵搞行进间登车搞不好可是要出人命的”这样听起来似乎反常识的回答。

现代武器装备复杂性空前,传统上短时间训练的新兵已经很难掌握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义务兵役制和长期服役的志愿兵相结合的模式,而这里面每年征召的义务兵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的打算将新兵们派上战场,某种意义上在部队服役的这段时间更多是用来筛选适合在部队长期服役的人选。

而实际上能够执行战备任务,在未来真正能够走上战场的,就是那些经过多年训练,技战术纯熟的专业军人。

所以在俄军近年来的军改中,许多原来的“架子师”部队就出现了师改旅,再改营的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削弱了俄军的战斗力,但实际上是充实了随时能拉出去打的俄军。

除了训练上的问题,对于今天的战争动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装备问题。

今天的环境下,你已经无法和二战中那样,给士兵一把枪,几十发子弹,再给你俩手榴弹,一身衣服,你就可以去为国家作战了。

即使是乌克兰这样相对差一点的情况,至少也会尽可能给新组建的部队一些M113步兵战车和坦克,还有火炮。

至少也要能够做到摩托化水平,也就是你起码要保证你的人员和重型武器至少卡车乘坐或者牵引,当然由于乌克兰的实际情况,可能你的人员输送车辆只是皮卡或者SUV,从防护性角度来说也和卡车没啥区别就是了,如果能再有一个坦克营,或者至少是坦克连,那就差不多可以构成一个摩托化旅了,这样的部队才有基本的在战场上进行机动作战的条件。

美国只提供M113这样的前线战斗装备的好处之一是,被摧毁了也不会引人注意

如果连运输工具都没有,那么这样的部队甚至“填线”都不够格了。因为乌克兰这样的大平原上,如果用没有机动性的部队来组成战线,那就意味着敌人永远可以绕过你的阵地、袭击你的侧翼,或者凭猛烈火力和装甲突击迅速让轻步兵部队失去战斗力,所以除非拥有完整坚固的工事,或者占领极其有利的地理条件,或者据守城市,否则这样的部队是几乎不能发挥作用的。

所以乌军现在对于各种机械化装备那是来者不拒,因为毕竟仗打到这个阶段,乌克兰自己的军事工业已经停止运行了,即使是停在堆场里的老坦克,乌克兰现在也没有能力对它进行一个基本的维修然后开出来作战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乌克兰目前即使真的靠“抓壮丁”把部队填补到一百万,他们实际能够和俄军进行机动决战的部队仍然就是这么些了,除非能够从西方意外的得到一大波援助。

相比之下,俄军的问题则是不得不把机动部队用来填线。

因为俄军参战的总兵力较少,而维持的战线又太长,因此很难做到让战线的每处都有充足的部队,由于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军队规模本身就不够大(2014年那样的冲突中还可算得上人数够多),能够在乌克兰东部堡垒地带正面和乌克兰军队维持战线,同时还帮助俄军参加南方马里乌波尔等地的战斗,已经说是精疲力尽了。

所以现在俄军必须有更多的部队来填充战线,其机动部队才有可能重新集中起来作为一个拳头打出去。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说一下苏联的分级动员问题。

苏联时代,采取的是分级动员体制,在平时就齐装满员,或者缺编少量人员的部队被西方称为A类师。而平时缺编一部分部队,需要48-72小时进行动员的缺编师(缺编师只是人员缺编,装备和满员师是一样的)就是B类部队。B类部队实际上也是可以随时拉出去打的,仓库里的装备也和A类部队一样,只是因为缺编部分部队,实力弱于A类部队。

冷战后期大部分A、B类部队装备T-80BV、T-72B、T-80U、T-64BV等型号的坦克

至于架子师,它的动员时间按照冷战时代标准是一周。架子师的装备比A\B类部队要旧一些,但仍然算是基本现代化,甚至拥有战术导弹营。西方称之为C类部队。

和中国当时的乙类部队比,苏联的C类部队至少从武器装备角度而言,那可是要强得多的。

苏军80年代后期的C类部队通常装备T-72A、T-64B、T-62M等坦克

B类和C类部队计划要填入的预备役人员都是近几年从苏军退役的人员,因此动员的时间会比较短,只需要待人员到齐后进行恢复性训练即可。

至于再后面,还有动员师,这些部队的装备就会更差一些了,全部是库存的老式装备,而其动员时间需要至少一个月左右,而且装备,比如坦克、炮兵、重型工程装备等,都要比A\B\C类部队少。

此外,这些部队的训练也会简化,因此总体战斗力相对较差。西方称之为D类部队,D类部队的人员,大多数也就是临时动员起来,没有从军经验的新兵,或者已经退役多年,军事技能基本忘了的“老”兵了。

苏军分级动员使得他们的部队的装备就如同时光隧道,到D类部队就已经装备T-62、T-55了,轮到他们上场的时候西方大概也已经要把他们的老装备都派上战场了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今天俄军在战场上的部队基本可算A类或B类,卢甘斯克顿涅茨克部队今天的情况,也差不多能达到C类水平。

当然了俄军的一些A类部队,比如齐装满员的近卫坦克第四师,也没表现出应有的能力,这就不是装备不足的问题了。

而这次动员后,俄军实际上应该是想要投入大量C类部队,来填满战线。

相比之下,乌军方面,其战前已经存在的常备部队。如92、93旅这样的精锐部队,大致相当于苏军的B类师,因为缺编,也不补满了,直接改名叫旅就行。

但乌克兰大部分常备部队,从武器装备角度来说可能也就相当于苏联C类师水平,和卢顿军队半斤八两。

而战争中现在动员起来的部队,其实基本都是D类了,装备老旧且短缺,训练不足,真的打起来是难堪大用的。

但通过外部援助,他们也建立了一些战斗力较强的新编部队,但是这些部队的规模受限于得到的装备数量,仍然要差一些,而且战斗部队中同样有较多的预备役人员。总体大致来说,也相当于B类部队吧。

现在来看,俄军通过这次动员,想要做到的是,用征召起来的C类部队填满战线,承担防御任务,也能辅助进攻。以便让现有的A、B类部队能够集中使用,恢复进攻态势。而乌军,目前已经将自己宝贵的新编B类部队投入到了哈尔科夫反攻,算是明牌了。而战前已有的B类和C类部队经过前一阶段的战斗有了一定磨损,至少需要进行休整补充才能再完整投入作战。目前,整个战线上数量最多则是战时动员起来的大量D类部队。

这样一看,双方总体上来说,虽然不存在代差,但是从装备和训练角度说,是俄军用较强,但数量较少的部队,打数量较多但较弱的乌军。所以接下来俄军经过调整部署,填入大量C类部队充实战线后,应该会发动新的攻势,寻找机会歼灭乌军的主力。

我们知道,苏军时期的架子师,也就是C类部队,人员动员需要6天,然后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投入战场。

而俄罗斯现在的动员能力相比苏联时期显然是要有所下降,那么这个时间可能就会变成类似当年D类部队动员时间的水平,也就是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达到齐装满员和完成恢复性训练,然后再加上一定的运输部署时间,才能投入战场。

据此看,可能至少要到10月份或者11月份,俄军的动员部队才会出现在战场上,届时战场的天平是不是会立刻倒向俄罗斯呢?这就要看双方下一阶段的实际表现了。

那么反过来说,既然C类部队实际上主要是动员预备役人员,而D类部队才需要临时“抓壮丁”,那么俄罗斯现在自然也就不需要上街抓壮丁了。

乌军现在新动员起来的部队有很多都开始大量装备皮卡甚至SUV,以提高机动能力,至少实现摩托化标准

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双方其实都没有完全脱离苏联留下的老体系,所以从是否“抓壮丁”这件事上,我们倒是也可以看清现在两国在动员上的不同情况。

最近大家都喜欢参考乌克兰战训来说本国的事情,那我们也要说说这个方面。

前面其实多少已经提过了解放军现在的兵役制度的事情。那么对岸情况如何呢?

我们知道对岸喜欢学美国,但在动员这件事上他们学不了,因为财大气粗的美国其实说白了是没什么分级动员体制,其陆军部队基本和平时期都是齐装满员,而和平时期的国民警卫队也保持着满员状态且也有很高训练程度,只是战时需要将他们通过海运到前线,或者空运到前线接收预置的装备。而美军战备水平较差的国民警卫队和陆军训练部队的动员时间就很长了,需要几个月到一年时间,那么基本上这就赶不上他们当年设想中会在短时间内见分晓的欧洲大战了。

但台军的预备役部队就很头痛了,关键的问题是他们的动员时间不是以月,或者周计算,而是以天,甚至以小时计算。即使算上战前发现形势紧张马上开始动员,也顶多能多出几周时间而已。

而且台湾实际上非常缺武器装备,不仅仅是现代化主战装备缺,实际上是连库存的老式装备都缺,所以战时台军的预备役部队的状况甚至远远不如乌克兰现在紧急动员的D类部队,基本没有库存的坦克可以供他们装备,因为那些老旧的M48、M60乃至M41坦克都还在现役部队手里呢。顶多能有一些库存的老式火炮可以用。至于要再动员连现在已有编制的预备役旅都不如的部队的话……那大概更是连枪都要不足了,哪怕是老掉牙的M14或者自造的57式步枪都不够。

台军预备役的“超绝秘密武器”M114牵引式155毫米榴弹炮

当然台湾军队也有个好处,那就是面临的战况比乌克兰简单,所以他们的预备役部队的计划就是直接扔在滩头附近,硬着头皮接轰炸和炮击,然后在登陆之际尽可能实施迟滞。

至于说这一波动员之后还能做什么……那就基本上是做不了什么了。

这倒是也不奇怪,台军的一切希望都放在美军来援上,至于靠自己如何打,其实他们没想过这个问题。

且不说解放军比俄军到底强多少,就这模样,台军还幻想自己比乌克兰强吗?至少乌克兰动员出一百万军队的话绝对可以满足人手一把枪,台湾可是真的不行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堵开源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突发!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国会外爆发冲突

欧洲 “锂电之星”本可以不死,生路就在中国

叙利亚乱局有蹊跷,到底谁是“幕后操盘手”?

“拜登,给特朗普开了个坏头”

北约警告特朗普:若对乌不利,美国就受“中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