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王之变

来源:观察者网

2012-06-17 14:36

萧武

萧武作者

独立学人,《大路朝天:中国革命与中国道路》

曾经有个说法,得国不正其祚不永。

南宋孝宗去世的时候,他儿子光宗的抑郁症已经发展到了神经分裂,不能主持丧礼,大臣韩侂胄、赵汝愚等就和太皇太后吴氏商量,干脆拥立光宗的儿子赵扩为帝,是为宁宗。

按理说,宁宗其实也不算得国不正。因为孝宗禅位后对光宗不满,曾经有过废掉光宗的意思,所以光宗一直精神比较紧张,不敢去朝见孝宗,大臣也十分不满,经常上书劝谏。因此,拥立宁宗应该说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决定。但从当时来说,毕竟这个意思不是出自光宗,所以也勉强可以算宁宗得国不正。

但是宁宗仍然很不幸地遭遇了继承人危机。宁宗先后生过八个儿子,但是都夭折了,没能活下来。一般来讲,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可以从宁宗的兄弟的孩子里选一个为嗣。要命的是,他的父亲光宗的孩子中,只有他还活着。只好再往上追溯,从孝宗的儿子魏王赵恺的后人中找。赵恺有两个儿子,一个很早就夭折了,剩下的只有沂王,可是沂王也没儿子。那就只好从宗室中选了,而这时太宗的后裔在靖康之难的时候都被金人掳走,只有太祖还有后人在绍兴一带,孝宗也是从那里选出来的。

宁宗先选了一个,而且很正式地先在宫中养着,选学问好的大臣教育,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很命薄,宁宗还在,他就死了。

这之前,因为沂王无嗣,已经从宗室中选了一个为嗣,是宗室赵希瞿的儿子,宁宗先是赐名均,后来又改为贵和。宁宗选立的太子死了以后,就把贵和立为皇子,赐名赵竑。这样,如果没有意外,赵竑就将会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了。朝野上下都视赵竑为未来的皇帝,宁宗还选了当时的名儒真德秀负责教育他,赵竑也以皇子自居。

这时候,朝廷的宰相是史弥远,著名的权奸。他已经专擅朝政多年,朝廷内外都对他很不满,但因为他势力大,别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因为赵竑喜欢弹琴,史弥远就选了一个擅长弹琴的美女送给他,他也很宠爱这个美女。哪知道这个美女实际上是史弥远安插在他身边的女特务,主要任务是监视他,把他的动向报告给史弥远。赵竑对史弥远也十分不满,经常指着挂在地图在指着琼崖(现在的海南)说,将来要把史弥远流放到那里去。他还曾私下称呼史弥远为“新恩”,意思是,要把史弥远流放到新州或恩州。这些地方在当时都是蛮荒之地。特务把这些情报送给史弥远,史弥远很担心。这时候,因为赵竑被宁宗立为皇子,沂王又没有后嗣了,所以朝廷另选了一个宗室的孩子赵昀为嗣。史弥远就让人打听了一下赵昀的消息,想将来立赵昀为帝。

宁宗病重的时候,史弥远让人去接赵昀来继位。赵昀先入宫,一进去,皇后杨氏就说,你现在是我的儿子了。这就算是承认了赵昀的继位资格。等到什么都安排好了,史弥远才派人去请赵竑。

这时候,赵竑也在万岁巷的家门口等消息。赵竑看着朝廷派的人匆匆从他家门前走过,一会又回来了,大惑不解。进了宫,行完礼出来到前殿,别人让赵竑还是站在他以前上朝时站的位置上。赵竑问,以今天的情况,难道我还应该站在这里吗?别人骗他说,在登基礼之前,就是要站在这里。但是赵竑发现,灯影之下,御座上坐着一个人,但又不好问。过了一会,大臣要恭贺新皇登基,赵竑才发现赵昀已经坐在皇位上了,他才明白怎么回事。赵竑很愤怒,不肯和群臣一起下拜,史弥远让人按着他的头下拜行礼。完了就封他为济阳王,接着又改为济王,让他到湖州去居住。赵昀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宋理宗。

封了王,当然就有封国,这才叫裂土而王。所以,凡是封了王,理论上都是有封国的,只不过有的朝代规定要去封国居住,有的不用去而已。在宋朝,一般的宗王是不用去封国的,去封国的,多数是皇帝不喜欢或许认为需要提防的人。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要造反,以另立皇帝的名义的话,宗室就很容易被利用来作为旗号。

所以,太宗即位后,把太祖的子孙基本上都贬出了京城,连他的弟弟秦王廷美也以各种理由贬死,到最后连王爵都削夺了。

但这不意味着宗王离开京城就没有好下场。孝宗的太子死后,本来应该轮到赵恺,但是孝宗认为三儿子光宗“英武类己”,就越过赵恺,直接立光宗为太子。但既然立了光宗,就要防备赵恺,就给他加封魏王,让他离开了京城。赵恺离开京城的时候,孝宗命宰相虞允文去送行。赵恺很怕自己离开进城后,被别人进谗言加害,所以对虞允文说,“望相公保全”。

大概因为没有立赵恺为太子,孝宗觉得对他有些亏欠,所以经常给他赏赐。赵恺为人很好,到地方上后也勤政爱民,很受老百姓爱戴。赵恺死时,孝宗还在,所以给他的追封和谥号都不错,厚礼而葬。

但赵竑就不同了。赵竑离开京城的时候,朝廷正是史弥远当权的时候,而宁宗之前给赵竑选的师傅官如真德秀等,都担心受他牵连早早离开了他,所以孤立无援。

虽然赵竑和赵昀都没有被立为太子,但按照先后顺序,赵竑名义上已经是皇子,而赵昀并未被宁宗立为皇子。赵竑没当上皇帝,不仅赵竑自己很愤怒,怨恨史弥远,朝廷上下也有许多人为他抱不平。

宝庆元年正月,也就是赵昀登基不久,湖州的老百姓潘壬与潘丙兄弟纠集湖州渔民和地方上的少数士兵作乱,要立赵竑为帝。赵竑听到消息后很害怕,藏在水井里,还是被找了出来。造反的人把赵竑裹挟到湖州府治,给他黄袍加身,要他做皇帝。赵竑“号泣不从”,后来拗不过就同意了,并约定成事入京后,不上海皇太后和赵昀。还发了布告,指责史弥远废立的问题,最后声称“领精兵二十万,水陆进讨”。连当地的州官也率下属入贺。这就是所谓的“济王之变”,也称“湖州之变”,是宋朝历史上除了赵匡胤陈桥兵变那次之外的第二次“黄袍加身”。

可是到了天亮,赵竑看看自己所为的二十万精兵,不过是一群渔民和士兵组成的乌合之众,不满百人,就觉得这事搞糟了,于是一边派人向朝廷报告,一边亲率地方守军镇压,等到朝廷派的兵到的时候,整个事件已经被平息了。

但朝廷还是不肯放过他,尤其是史弥远。赵竑本来好好地,根本没有病,但史弥远派他的亲信秦天锡以给他治病为名到了湖州。到湖州后,秦天锡口传圣旨,逼着让赵竑自缢了。至于秦天锡所谓的圣旨究竟是出自赵昀,还是出自史弥远,就没有定论了。

赵昀知道后,还辍朝、追赠官爵、赐给葬费等等,礼节上并无问题。但史弥远指使言官再三上奏,赵昀就取消了这些待遇,最后连赵竑的王爵也一并削夺,降封为巴陵县公。

这当然是一次严重的政治事件。尤其是朝廷后来的处理,当时的名臣如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邓若水等人,都认为赵竑事先并未参与湖州之变的计划,事发时也是被裹挟的,之后又主动向朝廷报告,并且自己率州兵平息了叛乱,所以不能算是他自己谋反,不应当过重处理。但由于史弥远把持朝政,所以始终未给赵竑平反。所以,后来每逢灾异、重大政治变动,就有大臣上书说这是天变,要“回天心”,首先就要给赵竑平反。

一直到史弥远死后,赵昀剪除了史弥远的党羽,改元端平,进行改革,史称“端平更化”。就在端平元年,赵昀下诏恢复了赵竑的官爵。赵昀死后,继立的度宗又下诏恢复了赵竑死时朝廷追赠的官爵。到恭帝时,大臣王应麟上书,认为应该给赵竑“更封大国、表墓锡谥”,朝廷也同意了,将赵竑的封爵升为镇王,赐谥号昭肃。这场公案才算了结。

平心而论,虽然理宗得国不正,但前期由史弥远和皇太后杨氏把持朝政,晚期又宠信爱妃阎贵妃和太监董宋臣等,中间端平时期政治上尚算清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端平年间,南宋和蒙古相约夹击金国,恢复了河南、山东等大片土地,并曾一度攻占洛阳,史称“端平入洛”。

但理宗毕竟是由史弥远矫诏所立,所以生前虽然还好,但死后并不好。首先是他和宁宗一样,没有儿子,后来只能立他的侄儿为帝,是为度宗,度宗还被蒙古人俘虏走了。理宗死后不久,他的陵墓就被一个和尚盗掘,由于做遗体处理时给他身体里注入了水银,盗墓的和尚为了取出水银,将理宗的遗体倒挂在树上,让水银慢慢从他的身体里再倒出来。之后,和尚又将理宗的遗体焚毁,并用他的头盖骨送给蒙古皇帝做酒碗。

历史无法假设,但后人总免不了要假设。理宗因为完全是史弥远矫诏所立,而且继位的时候年龄尚小,所以前期完全是史弥远的傀儡,无所作为。赵竑就不同了,要比理宗年长,而且如果是他继位为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对史弥远不用太过顺从。他又有儿子,不用过继别人的孩子。所以,如果他做皇帝,就会和理宗很不同。

王之变实际上可大可小,提起来重千斤,放下来无一两,如何处理,就看当政者的用心。因为济王做皇子久了,所以民心是向着他的,否则也就不会有湖州之变。因此,如何处理济王,不仅关系到济王的未来和生死,实际上也是老百姓和朝臣评价皇帝的重要标准。从史弥远刚一死,理宗就给赵竑平反来看,他自己未必想做这么绝。但他仍然这么做,无论是谁,都会觉得是理宗为了保位,怕济王活着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也就让人看到了皇帝的私心很重,自然会让宵小之辈觉得有机可乘。所以才会有他晚年宠信太监造成的朝政荒怠,使南宋步入衰落期。如果理宗在处理“济王之变”时能留有余地,后来也就不同了。

责任编辑:李程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

“美国搞的鬼,针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