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韬:说到孔子学院,中国在搞文化帝国主义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0-29 08:03

谢韬

谢韬作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政治学教授

 【按:众所周知的是,孔子学院并不是给外国人教儒家观念,而是以传播中国文化、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为目标。之所以借用孔子的名义,只是因为孔子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名片,知名度最高,既有中国特色,又没有太强烈的政治色彩。但最近经常有西方媒体指责中国这是搞文化帝国主义,CNN发表的这篇文章即在标题里传达这样的意思。不过原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谢涛教授在其微博上说,他的原文里没有文化帝国主义的说法,是CNN在刊发时的“标题党”给加上了。而且,作者本人今年4月还曾到比利时孔子学院讲课。】

中国在搞文化帝国主义吗?

作为中国政府部门经营的国际连锁学术中心,孔子学院背后的逻辑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就,再次登上了国际舞台的中央。改革初期,中国最迫切任务的是对外开放,尤其是把外国的技术和资本引入中国。而今,对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将自己重新介绍给世界,消除外国人心目中对中国的各种顽固的偏见、误会和曲解。

虽然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语言文化是一个好主意,但事实证明,孔子学院咄咄逼人的尝试是存在问题的。

孔子学院经常给人一种印象,它是中国政府机构国家汉办在全球范围内输出意识形态的工具。

据报道,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多家美国教育机构因担心学术自由受损,最近已决定中止与孔子学院的合作项目。

今年七月,在葡萄牙举行的欧洲汉学学会第20届双年会上,中国国家汉办要求筹办方从会议资料中删除关于台湾某学术基金会(观察者网注:蒋经国基金会)的介绍专页。此事被西方媒体广为报道,使更多人对孔子学院的意识形态议程更加狐疑。

今年4月22日至24日,谢韬(左一)作为北外第二期“文化中国你我谈”巡讲团成员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举行讲座

推进软实力

到2013年底,中国已经在全世界120个国家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短短十年间孔子学院已拥有如此规模,不啻于一场针对外国人的文化“大跃进”。

中国领导人们似乎认为,尽管中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硬实力已非常强大,但只要中国尚未拥有同样强大的软实力,它便不会被视为美国那样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当被问及关于中国软实力的看法时,外国人通常提到的是长城、故宫、熊猫、功夫和京剧。

除熊猫外的所有其他元素都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产品。中国真正缺乏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能引起全世界共鸣的现代文化。

正在崛起的中国推广孔子学院,被某些人解读为推行文化殖民主义。中国政府与其推广备受争议的孔子学院,不如通过提供奖学金、研究基金以及文化产品,吸引更多外国人来中国。

孔子会怎么看?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它是一整套主要来源于哲学家和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0年)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准则。

虽然儒家学说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它并不主张激进地向中央王国以外推广中华文化。

相反,至少在我看来,儒家勉励中国皇帝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山上的城”(观察者网注:源自马太福音“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总督约翰·温斯罗普曾以此借喻新英格兰殖民地是基督教仁慈的典范,成为早期的美国例外论,后被美国政治家反复引用)——一个先进文化的光辉典范,供世人景仰和效仿。

此外,儒家思想里几乎没有任何东西是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世吸引力的。

实际上,儒家思想里以国为先、伦理尊卑、遵从权威等核心要素,显然与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格格不入。共产党政府将孔子作为中国文化品牌大为推广,熟悉新中国历史的人必能从中读出讽刺意味。

在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期间,孔子和他的学说被看作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糟粕。这样一来,儒家思想在中国话语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直到最近十年才在中国领导人的推广下重新复苏。

最后,中国要打造软实力,关键在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而不是营销其古代文化遗产。

这场文化现代化不仅要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商业创新,而且应包括中国国体政体的根本性改革。

根据孔子的智慧,中国领导人或许应该少担心国际软实力的不足,而专注于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繁荣、自由、公正的社会。

(观察者网杨晗轶译)

微博截图

责任编辑:陈佳静
孔子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塞空军战机为专机护航

习近平抵达塔布,马克龙总统夫妇机场迎接

习近平将抵达塔布,继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

习近平同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