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木:朝鲜拥核,谁应当负历史责任(之一)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3-07 07:50

修木

修木作者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朝核问题已有二十五年值得回顾的历史。近日,朝韩双方借平昌冬奥会之机,积极缓和局势,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对话。但韩国方面显然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美国的态度对其至关重要。

在去年5月朝鲜半岛局势风高浪急之际,我国前外交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为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约翰·桑顿中国中心撰写27页(英文版)长文《朝鲜核问题: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的视角》(The Korean nuclear issu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A Chinese perspective)就朝鲜核问题未来可能的三种前景予以了详细讨论,并阐释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中国方案”。

那么,作为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另一重要当事方,甚至朝鲜拥核的重要“责任人”,美国的视角又是怎样的呢?香港中文大学学者修木博士近日参考已故著名记者唐•奥伯道夫 ( Don Oberdorfer )所著《两个朝鲜》;时任美国官员杰尔·斯威特(Joel S.Wit)丹·佩尔蒙(Dan Poneman)和罗伯特·加卢奇(Robert Gallucci)等合著《焦点展望:第一次朝鲜核危机》(The first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当时常驻北京的CNN资深国际新闻记者齐麦可(Mike Chinoy)所著《熔毁》(Meltdown)等历史资料,分析梳理了25年来美国方面对于朝鲜拥核的历史责任。

原文较长,观察者网分四部分整理刊出,以飨读者:

朝鲜拥核谁之过(之一):拿着核问题逼美国上谈判桌

核心提示:朝核问题已有二十五年值得回顾的历史。九十年代初,美国忽视朝鲜的存在,而朝鲜却以核问题向美国叫板。双方的对抗走到悬崖的边缘,这才回头达成框架协议,以能源援助换取朝鲜冻结核设施,拉开朝美较量的序幕。

朝核是美国外交的大败笔

2017年是朝鲜不断出现在新闻头条的一年,一次又一次的核试爆与导弹试射引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条又一条措辞强硬的推特,让人担心冷战之后再一次出现核冲突的可能。朝核危机却不是近年才有的,美国与朝鲜之间的争吵从九十年代初闹到现在,其实已经有四分之一个世纪。

九十年代初,美国成为冷战结束之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刚刚把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打得落花流水,一展其高科技武器的威风,大有称霸全球的架势。相形之下,朝鲜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两千五百万人口只有韩国的一半,经济在东欧巨变之后受到严重冲击,GDP还不到韩国的5%,工业与军事技术更是远远落后。果真打起来别说是对美国,就是对韩国也是以卵击石。面临生存压力的平壤可以拿来叫板的只有一桩,凭着宁边一座破旧的核电站,有建造原子弹的潜力。但是,其不断公开表明的目的却不是威胁美国,而是希望与美国关系正常化,走出外交孤立。

谈谈吵吵二十五年下来,依旧是贫穷落后的朝鲜现在不但拥有热核武器,还行将跨过掌握洲际导弹的门槛,把核弹的阴影投射到美国本土。原本拿着一手好牌的美国,反倒陷入无牌可打的窘境。二十一世纪虽然才开始不久,主导世界秩序的美国已经写下本世纪外交第一椿大败笔,其由来值得回顾。美国的政治过程相对公开,电视节目总能邀到议员、官员或专家辩论,主政者时常把内幕捅给媒体,退休的官员还会写回忆录,关于其对朝决策的过程已经有不少公开资料,也值得参考。

朝鲜半岛上的核阴影由来已久

朝鲜有发展核武器企图本身来说并不难理解,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朝鲜战争开始,它就生活在美国的核威慑阴影之下。1972年,美军部署在半岛上的核弹头超过七百颗。平日训练时,核弹头就装在美军直升机的机舱内贴着三八线飞行,好不威风。到冷战快结束的89年,驻韩美军还有100颗核弹头。

朝鲜也拥有核开发的天然条件,境内就有铀矿。二战期间,日军在朝鲜设立核实验室,为着利用当地的矿藏,也为着躲避战争后期美军的轰炸。苏联发展核武器时,用过朝鲜的矿藏。在核技术上,朝鲜曾向中国求助遭到婉拒;也曾向苏联伸手,得到援助兴建一座实验反应堆。

建在宁边的朝鲜核电站

制造原子弹最难之处在于提取核原料,需要处理大量放射性与高腐蚀性的化合物。用核反应堆来发电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从中却可以积累处理核材料的经验。重水堆用过的核废料取出之后经过再处理,还可以提取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钚。第一个靠外援建造核电站进而开发原子弹成功的国家是印度,其反应堆来自加拿大,铀矿与重水还是从美国进口的,74年成功核爆时美其名曰“和平的核试爆”。到此时,美苏都清楚核电技术之中潜在的核扩散危险,不但威胁各地的和平,更威胁两大超强的战略地位与利益。因此苏联提供朝鲜实验反应堆的同时,也要求它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

进入八十年代,朝鲜在宁边开发自己的核电站。美国卫星不时从上空掠过,侦察其进展,发现大型建筑的兴建,怀疑是提炼钚的核废料再处理设施。美国与朝鲜没有外交关系,无法直接交涉,只得向苏联通报。84年,金日成访问莫斯科,请求核电技术方面进一步的支持。苏联答应提供更为先进的轻水反应堆,前提是朝鲜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以保证其和平应用。双方讨论至85年12月,朝鲜正式加入不扩散,两周后两国也就援建轻水堆达成协定 。只是其后苏联内部越来越乱,核电站未能落实,而朝鲜却成为不扩散的缔约国。

跟美国会谈一次已是莫大的奖赏

缔约之后的朝鲜有义务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常规检查,美国也有理由提出催促。朝鲜却总是拖后腿,还有一条很好的反驳:美国在半岛上部署核弹,凭什么要求检查别人的核电站是不是和平用途?以美国的导弹装备,核弹放在韩国其实没有必要。但是美军内部有人坚持将核弹留在韩国以示强硬,撤走核弹则是示弱。就这样拖到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才转过弯来,决定将部署在世界各地的核弹头全都撤回国内。在半岛上更是做一个顺水人情,答应韩国总统卢泰愚的请求,允许他公布韩国已经没有美军核弹的消息。按照美国通常的政策,官方对核弹部署不该发表任何评论。卢泰愚公布后,记者向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求证,得到一个技巧性的肯定 :“我听见他说什么,我不会跟他争论。”

对卢泰愚的特别照顾是因为美国想利用此时朝韩之间的缓和气氛,来推动朝鲜接受原能机构的检查。苏东巨变之后失去外援的平壤眼见周边格局大洗牌,知道要与美国、韩国改善关系。韩国也在做相应的努力,卢泰愚只剩下一年多的任期,下台前想在南北关系上有所突破。91年底,朝韩双方通过总理互访,达成和解协议与半岛非核化协议。首尔又宣布取消92年度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让人们看到半岛走向和平的曙光。美国却是不紧不慢,与朝鲜还处于敌对状态。朝鲜战争结束时朝美双方只是停火,并没有终止战争的协议,其后也没有外交来往。

91年12月,朝韩总理会谈达成和解协议

为着鼓励朝鲜接受检查,美国通过“北京渠道”传话,只要朝鲜与原能机构签下不扩散条约规定的检查协议,愿意安排一次双边正式会谈。这对平壤来说,已经算是重大的外交突破。检查问题敲定之后,92年元 21日朝鲜领到奖赏,两国外交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面。会谈中朝鲜热情主动,希望建立正常关系,支持美国在半岛驻军,要与美国联手对抗日本,想在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还想安排下一轮会谈。

美方的反应却相当冷淡。美国人当然知道因为历史问题亚洲有反日情绪,但是战后的日本在战略安全上对美国很顺从,根本就不存在日美对抗。朝鲜支持美军驻韩倒是有点新鲜,因为其宣传一直号召美国撤军,但是平壤支持或反对都只是嘴炮,实际意义不大。发表联合声明象征对平壤合法性的进一步认可,美方不愿轻易答应。此次会面只是一次性的奖赏,美方根本就没有下次会面的计划,只是泛泛表示,平壤若能履行其核不扩散的义务,以后会有更多交往。

其实会谈之前美方内部早已定下指引,“关系正常化”这个词都不准出现 。在美国的算计之中朝鲜没有什么份量,人口少,经济一穷二白,战略上也远没有韩国重要。只是看在平壤开放宁边检查的份上给一次官式会谈,在华盛顿看来已经是很大的恩惠。

要查到人人脱裤子吗?

92年5 月原能机构派代表来到宁边,开始执行不扩散条约规定的检查 。临行前,专门听取美国中央情报局做的评估汇报,号称朝鲜很快就有制造核弹的能力。来到宁边的核废料处理厂,代表们却发现建筑的内部还没有完工,设备也相当简陋,美国人的评估显然很有几分夸大。

一口气刚松下来,朝鲜人却又让他们吓了一大跳。技术人员出人预料拿出一瓶粉状样品,骄傲地声称那是他们实验提取的钚。放射性的粉末钚吸入肺中可以致命,被吓坏的代表们离开朝鲜之后得马上住院接受检查,所幸没有查出中毒迹象。小瓶子留下大疑问,既然已经提炼出钚,朝鲜手头到底有多少样品?够不够制造原子弹?

由此开始朝鲜与原能机构之间的斗法。朝鲜面临的是一对矛盾,一方面要显示没有发展核武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接纳,另一方面却不能什么都没有,否则美国根本不把它当回事。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原能机构是向联合国报告的独立组织,原本在各国检查时很客气,让查的就看一看,不让查的也不强求,这一次在朝鲜却特别难缠。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发现伊拉克有发展核武器的秘密设施,而此前一直对伊拉克进行检查的原能机构,竟然完全蒙在鼓里,大失颜面。宁边的检查是原能机构洗心革面、重建声望的机会,代表们拿出前所未有的执着,查不到底誓不罢休。

与朝鲜会谈时马虎的美国,对检查却非常认真,背后大力提供技术支持。原能机构因此可以将取出的样品送到美国化验,而后拿着结果质疑朝鲜申报不实;或是拿着美国的卫星图片,要求进入其它可疑建筑。朝鲜则严辞拒绝,说那是军事设施,不许外人进入,如此侵入性的检查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数,难道要查到人人脱裤子吗?

朝鲜扔出外交炸弹

92年下半年,朝鲜与原能机构就检查争执起来的时候,韩国与美国碰巧都在进行总统大选。韩国的大选由加入执政党的金泳三对立场偏左的在野党领袖金大中,竞争激烈。执政党不惜推高南北之间的对立,来拉抬金泳三的选情,各项和平议程陷入停顿。韩国情报部门还号称破获一大间谍网,逮捕62人,诬陷金大中受朝鲜支持,打的却是平壤的脸。

更为糟糕的是,韩美又宣布93年初将恢复举行联合军事演习。92年度的演习取消曾经让半岛的气氛大为缓和,但那也只是仅此一次。值此原能机构检查不顺利的当口,首尔与华盛顿觉得要给平壤一些压力。事后想来,美国人意识到恢复演习是一大失策 。朝鲜走上南北和解之路,肯定要克服内部的反对声音。92年演习的取消让平壤的主和派有成绩可言,93年演习的恢复却把平壤逼回强硬路线。

大选的结果,金泳三如愿当上总统,老布什却未能连任,被克林顿所取代。93年初克林顿政府刚上任,注意力根本排不到朝鲜头上。连平壤举行十万人集会反对韩美演习,都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警觉。3月9日联合演习如期举行,3月12日平壤却扔出一颗外交炸弹:韩美演习是以核战争的排练威胁朝鲜的安全,根据核不扩散条约相关规定,朝鲜行使退出条约的权利。

美国被逼上谈判桌

核不扩散条约生效于1970年,其后还没有哪个国家签约之后又宣布退出。朝鲜的宣示,立马将自己从排不上号的区域问题,升格成美国必须优先面对的核军控问题。拿到反应堆技术的国家想退就退,如果不受惩罚,阻止核扩散就成为一纸空文。只是惩罚朝鲜却没有那么简单,韩国与日本对动武都不热心,制裁对朝鲜这样一个封闭的国家又没什么效果。好在平壤没有把话说死,从宣布退出到实际生效还有三个月的缓冲期,可以用来寻找外交解决的办法。

美国本来不想亲自出面,与朝鲜会谈是一种奖赏,哪有乱来还可以受赏的道理。朝鲜驻联合国的官员却主动接触美国国务院,而华盛顿一时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安排朝美外交官在纽约会谈 。以核问题为王牌,朝鲜将美国逼上谈判桌。第一轮会谈结束时,美国还破例同意与朝鲜发表联合声明,平壤暂缓退出条约,华盛顿做出安全保证。

接下来还有第二轮会谈在日内瓦举行 。朝鲜提出援建轻水反应堆的要求,愿意以放弃手头所有核项目为交换。这一建议使双方有一项实质的东西可以讨价还价。轻水堆设备全部要进口,技术控制在外人手中,而且废料无法用来提取钚。果真得以实现,外界不需要再为朝鲜的核武研发担心,而宁边原有的设施冻结之后,原能机构也不用再做检查。朝鲜则是得到增加许多倍的发电量。这一建议表现出相当的诚意,只是建设轻水堆需要几十亿美金,美方代表有兴趣却不能做主。而且美方还要求朝鲜同时与原能机构谈检查,与韩国谈和平与非核,多方面施加压力。没想到三重会谈搅在一起,反倒难以掌控。

会谈的节奏失控

这其中最大的麻烦来自韩国 。朝美会谈让首尔看着很不是味道,美国原有的政策是与平壤接触之前要先与韩国商量,现在朝美直接对上了,谈的还是关系半岛安危的头等大事,首尔却说不上话。韩国舆论因此有许多议论与不满,金泳三更是直接上西方媒体发牢骚,在访问白宫时与克林顿争执,弄得白宫很是难堪。美国其实愿意给韩国更大的角色,只是另一边的朝鲜又不答应。因为以前韩国与苏联或中国接触,朝鲜也都被排除在外,早就耿耿于怀。按照原先的安排,朝美会谈与朝韩会谈同步举行。对首尔的不满使平壤的态度变得很强硬,朝韩会谈时说不上两句就闹崩了。拖到94年初,韩美下一次联合军演又提上日程,半岛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朝鲜官员在与韩国会谈时更是口出狂言 :一旦爆发战争,首尔将是“一片火海”。

平壤与原能机构关于检查的谈判也是进展不顺。平壤觉得既然直接与美国谈了,原能机构不过就是美国的代理,有什么好谈的。美国其实希望原能机构在节奏上可以灵活一些,争取更多时间说服朝鲜,可是原能机构是典型的官僚组织,一切按照章程走,检查没有进展就得向联合国报告,而安理会开始讨论报告,美国就得推动制裁。

美国原本希望韩国与原能机构帮忙施压,结果却被二者牵着鼻子走向与朝鲜的对抗。面对压力朝鲜毫不退让,不但又一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条约,踢走原能机构的监查员,还加上更狠的一招,号称反应堆里的燃料棒已经太久没有更换,为核电站安全着想,准备在不受监督之下自行更换反应棒。如果取出的废料被拿去提炼,估算得到的钚足以制造五颗原子弹 。朝美双方都拿出一副谁怕谁的架势,向红线逼近。

与朝鲜冲突的代价太高

时间来到94年6月16日上午,克林顿召集所有国安部门负责人开会商讨朝鲜局势,问题的严重性已经需要总统亲自处理。这样的会议也不是第一次,大员们就军事与外交的选择讨论过好几回。军事解决的办法是派飞机轰炸宁边,模仿以色列轰炸机81年突袭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先例。美军有信心摧毁所有核设施,但是行动肯定会遭来朝鲜的反击,引发一场恶战。

击败朝鲜不是问题,只是首尔的位置脆弱,离三八线才50公里,住着韩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及拥有差不多一半的GDP,完全处于朝鲜数千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乐观估计 ,击败朝鲜需要四个月时间,代价是美军伤亡三万,韩军四十五万,平民以百万计,花费起码要600亿美元,韩国经济损失则超过一万亿。与朝鲜打一仗真不合算,对付一个摇摇欲坠的二流国家花上这么大气力,让盟友付出巨大牺牲,却得不到多少战略好处。

外交上则要考虑制裁,原能机构向安理会报告朝鲜阻拦检查之后,这是必走的程序,只是俄罗斯,中国,甚至韩国、日本对制裁都不热心。更为严重的是朝鲜已经公开叫板,制裁就是宣战。白宫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是考虑向韩国增兵,阻嚇平壤的轻举妄动。可是增兵本身就有难以估量的风险。91年美国打伊拉克,动手之前要花近半年的时间部署兵力。平壤对此早有研究,看到美国增兵搞不好会先下手为强,阻嚇反倒引发战端。会议开到第二个小时,正在为对策头疼的时候,有人进来报告,前总统卡特从平壤打来电话。

半路上杀出前总统卡特

卡特访问朝鲜是早前的安排,期间还有其他几位美国人士也去过平壤,带过口信,却都没有取得多少效果。作为前总统,卡特的身份要特殊一些。在总统任上,卡特的外交有几分理想情怀,最大的成就是在戴维营主持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峰会,解决威胁中东和平的一大矛盾。其后他又突发奇想,要把金日成与朴正熙请到三八线上举行峰会。下边的官员强烈反对,卡特却坚持己见,闹到助手以辞职相威胁才算作罢。卡特只做了一届,连任失败的主因也在外交,特别是伊朗人质危机处理的失败。卸任后的卡特,奔走世界各地调解冲突。平壤对他怀有好感,一直邀请他访问,但是每次都被白宫卡下来,不肯轻易给朝鲜一个外交上的好处。

进入94年眼看危机越闹越凶,卡特又主动打电话给白宫,愿意走一趟平壤。朝美之间有太多猜疑:朝鲜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害怕成为下一个伊拉克,极欲与美国修好;美国其实愿意外交解决,却又总是怀疑平壤故意拖延,争取时间制造原子弹。国务院没人去过朝鲜,根本不了解平壤的真实意图。卡特觉得自己亲自与金日成见面交换想法,会有所帮助。

建议送达上层却引起争议 ,有的觉得直接沟通一下没有坏处,有的却担心卡特我行我素,不与政府政策配合。最后还是总统克林顿亲自拍板放行,访问属于私人性质,政府只是知情与同意。没人估计得到卡特能有多少成果,当着私人访问会稳妥一些。

外交做到电视上去了

到达平壤后,卡特与金日成的会谈正好安排在6月16日的上午 ,俩人一见如故,谈得很顺利。卡特表示朝美政治制度不同不应成为两国发展友谊的障碍,金日成则重申朝鲜没有也不需要有核武器。俩人很快达成交换条件:原能机构的监察员可以留在宁边,美国答应给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并且保证不对平壤实行核攻击,以换取朝鲜履行不扩散条约的义务。

当天下午,卡特进一步与朝鲜外交部官员谈安排的细节,停到哪一步,查到哪一步,轻水堆建到哪一步,之间如何协调等等,这才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作为前总统,他难以完整把握美国的具体政策。照这种架势,双方的官僚真的坐下来商谈,还不一定就谈得来。因此他临时决定,当晚就上美国有线电视台,与正好也在平壤的美国记者来一次访谈,公布他与金日成达成的协议内容,希望锁住双方的承诺。

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朝鲜,与金日成会面。

平壤时间16日晚上是华盛顿时间16日上午,卡特电话打进白宫时正好克林顿在主持商讨朝鲜局势的会议。他宣布达成协议已经让人吓了一跳,未经相关部门审核,一位前总统竟然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接下来更让人吃惊的是,卡特马上就要上有线电视宣布协议内容,一众官员只能聚在电视机旁看他都要讲些什么。其后几天,共和党一片骂声,舆论有许多批评,把白宫弄得很是狼狈,这么重大的外交问题竟然让前总统做到电视上去了 。

朝美终于找到下台阶

卡特却刹住了朝美滑向对抗的势头。在核问题上,朝鲜很有几分拼命三郎的架势,谈不拢就退出不扩散,赶走监查员,叫嚣你要敢制裁我就让首尔“一片火海”。平壤手里几乎无牌可打,外交、经济、军事都处在绝对劣势,只有这一张带核的王牌,得拿出谁怕谁的蛮劲才能引起美国的重视。而美国的战略利益在韩国,对一穷二白的朝鲜没多少兴趣,原本希望由首尔出面摆平,自己站在后边给点奖赏或是压力就行了。到94年中,朝鲜已经逼到美国脸上,双方的较量则玩到悬崖的旁边。

在对峙的背后,双方其实都不愿意动手。对平壤来说,动手的结果一定是自取灭亡,最多就是拉着别人陪葬。对美国来说,则是动手的代价太大。核不扩散当然重要,却很难说有什么紧迫性。为着原能机构几项检查,让半岛牺牲百万生灵,道义上很难服众。真的下动员令时,美国甚至没有信心韩国会同意,更担心韩国出现大规模抗议,仗还没有打起来却陷入反美怒潮,那也是梦魇一般的情形 。

这时候,恰好是卡特成为一枚活棋。在美国,前总统只是名人,没有实质的权力。让卡特以私人身份跑一趟,没有几个人会注意,不会被公众当作妥协。但是在朝鲜,前总统却是不一般的人物,而是有史以来踏足平壤的最重要的美国人。金日成与美国接触的努力终于获得重大成就,不但满足了面子,也算一年多对抗下来美国有服软的意思。在首尔,金泳三也是类似的看法,对卡特去平壤很不高兴 。

卡特的访问因此成为僵持的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下台阶,将朝美带回谈判桌。克林顿批准卡特访问应该是希望看到这一结果,只是没有想到卡特会来一个电视访谈,让白宫在舆论上失分,在政治上付出代价。另一件出人预料的事,则是与卡特见面三周后,金日成因心脏病突发于7月8 日去世。朝鲜举国哀悼,朝美会谈得延后一个月举行。

框架协议的达成

8月初会谈在日内瓦真正开始后,倒是进展顺利 。相关条件其实以前就讨论过,只是双方缺乏信任,谈不到一起。这一轮的不同在于两点:一是朝鲜的面子已经得到满足,前总统卡特作为现任总统的特使访问过平壤;二是危机过后,克林顿当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韩国与原能机构已经退到后台,由美国全面掌握谈判的细节与进程。

朝鲜与美国官员在日内瓦签署核框架协议

会谈的层级不高,只是美国负责军控的助理国务卿对朝鲜的副外长。但是双方的态度诚恳务实,只用两个多月时间就达成一致,而此前吵吵谈谈闹了一年半还没有结果。94年 10月21日双方在日内瓦签署《朝美核框架协议》 :朝鲜冻结宁边的反应堆,接受原能组织的监察;美国牵头为朝鲜兴建轻水反应堆,补偿朝鲜的电力需求,预计耗时十年。建成之前,美国每年将提供50万吨重油给朝鲜的电厂。建成之后,宁边原有的核设施将全部拆除。与此同时,朝美将互设联络办,为关系正常化而努力。轻水反应堆耗资数十亿美元,美国只是牵头,实际出钱的是韩国与日本,而买重油的支出则由韩、美、日三国分担。

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检查宁边核电站所引起的争议总算有一个外交解决,但是美朝之间围绕着核问题的较量却才刚刚演完第一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周远方
朝鲜 朝鲜局势 朝核问题 美国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