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凯桓:芬兰会充当北约反俄的马前卒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4-06 08:16

薛凯桓

薛凯桓作者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薛凯桓】

4月4日,芬兰正式加入北约,成为该组织第31个成员国。在俄乌冲突一年多以后,北约与俄罗斯接壤的陆地边境线扩大了1300多公里。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芬兰打破了其持续七十多年的军事不结盟政策,为本就不稳定的欧洲局势添了一把柴火。

在国际关系中,“芬兰化”一词通常与中立政策和和平共处有关。这个词来源于二战后冷战时期,当时的芬兰采取了中立政策,在不参与任何军事联盟的同时,保持了与苏联、美国的友好关系。这种中立政策被视为典型案例并被命名为“芬兰化”。

然而,现如今芬兰却自己打破了这种中立的局面。选择加入北约无疑是在挑战俄罗斯业已脆弱的安全神经,这对其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并不是有利的选择。

那么,芬兰对加入北约的历史立场是什么?为何要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急于“入约”?

芬兰外长哈维斯托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交加入北约的文件 图自澎湃影像

“还不如尽快加入北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英苏中等同盟国家的胜利而告终,而芬兰作为纳粹德国的“帮凶”和协从国,其在战后处于实质上的战败地位,这迫使芬兰必须在战后向苏联让渡一系列的利益。1944年苏芬签署停战协定,该协定规定停战停火由苏联实施监督。它是苏芬之间正式的和平协议,也是1947年巴黎和平条约的前奏——该条约确认苏联在赫尔辛基附近的波尔卡拉半岛建立苏联军事基地。

一年后,芬兰与俄罗斯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协定》,其中包括共同防御条款,禁止芬兰加入任何敌视苏联的组织。对芬兰与西方结盟的恐惧,是促使苏联对芬兰参与西欧经济合作持保留态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这种充满挑战的背景下,芬兰力求保持中立,它给自己的定位首先是“工具人”,其次才是独立的国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沙俄、苏联统治的芬兰在塑造芬兰民族认同的道路越走越远,这也导致了其反苏反俄情绪的日益升温,为日后加入北约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冷战结束后,芬兰继续保持中立,但加深了与西方的合作。1995年,芬兰加入了欧盟,但同时继续宣称该国在军事上保持不结盟的政策。除此之外,芬兰也表示不愿意参加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体系,声称这可能会形成实质的共同防御局面,芬兰“不愿意损害自己的安全利益”。

关于北约,芬兰早在1994年就参与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PFP)计划,并多次参与北约危机管理任务。1996年,它向北约领导的波斯尼亚维和部队派遣了一个营。自1999年以来,约有7300名芬兰人参加了北约在科索沃的驻科部队行动。从2002年到2021年,芬兰士兵在阿富汗与盟军并肩作战,先是参加国际安全援助部队(ISAF)行动,然后参加“坚决支持任务”。此后,芬兰参与了北约在伊拉克的咨询和能力建设任务。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芬兰的外交政策领导层直到2022年5月才推动正式加入北约。这其中的表面原因是芬兰主要政党之间缺乏强烈的共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与俄罗斯的关系恶化以及该地区可能加剧的军事紧张局势,芬兰精英阶层不确定加入北约是否会增加芬兰的安全感,更确切地说,是担心刺激俄罗斯敏感的神经并导致俄芬交恶。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芬兰表示,如果其安全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它保留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国内称为“北约选项”)。为了提高这方面的可信度,芬兰加强了与北约的合作,并使其国防力量朝着完全互操作的方向发展。在2014年俄乌克里米亚危机和乌克兰东部战事之后,北约与芬兰和瑞典之间的合作加深了。为此,芬兰于2015年加入了北约的增强机会合作伙伴计划(EOP)。

由此可以看出,芬兰加入北约并不是完全毫无征兆。早在十到二十年前,芬兰就向俄罗斯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芬兰安全政策环境的负面发展,可能导致芬兰加入北约。芬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在2018年证实了这一点。但他同时也暗示,北约的会员资格是一张“要持有而不是打出的牌”,并且“本身就是一种安全武器”,言外之意便是一种威慑俄罗斯的安全武器。

在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全面特别军事行动之后,芬兰人自己对北约的相关政策是感到满意的。从2014年到2021年,正式加入北约的选项在芬兰全国民意调查中的支持率为19%到30%不等,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但在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后,芬兰人认为是时候使用北约选项了。俄乌冲突爆发后,支持芬兰正式加入北约的民调数据历史上首次升至50%以上。开战4个月后,民意调查数据显示,79%的芬兰人支持加入北约,而只有11%的人反对,民间舆论的方向也一直朝着亲西方的道路推进。

芬兰人自己对“入约”的原因总结主要有以下两条:

俄罗斯在乌克兰周围的军事集结、莫斯科对欧洲安全的要求和北约的门户开放政策,再加上对邻国的“全面入侵”,严重破坏了芬兰安全政策的关键支柱。首先,它有效地破坏了先前与莫斯科建立的良好关系。在俄罗斯入侵的第二天,总统尼尼斯托就表示,“现在面具已经脱落,只能看到战争的冷面。”

俄罗斯发动的重大战争也破坏了芬兰安全的第二个支柱,即运作良好的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在芬兰人眼中,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严重破坏了欧洲安全秩序,给芬兰这个欧洲相对较小的国家带来了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

因此,芬兰的安全取决于剩下的两个支柱:(i)强大的国防;(ii)与西方一体化,包括加入欧盟、北约合作以及与瑞典、挪威和美国以及欧洲伙伴的密切防务合作,例如英国领导的联合远征军(JEF)和法国领导的欧洲干预倡议(EI2)。为了巩固剩下的两大支柱,加入北约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该国首选。其他可能的选择,比如与瑞典的共同防御安排,甚至可能与美国更深入的合作,被认为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换句话说就是,“还不如尽快加入北约”。

芬兰入约会带来什么?

那么,芬兰的北约成员身份,会给欧洲安全局势带来哪些新局面?

首先,芬兰入约将北约与俄罗斯的外部边界增加了1300多公里——这将成为双方迄今为止最长的陆地边界。其次,芬兰将为北约带来规模庞大、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芬兰是为数不多的在后冷战时期没有缩减军队规模的欧洲国家之一。即使一直积极参与北约、欧盟和联合国的行动,领土防御仍然是芬兰国防军的第一要务。积极参与海外行动,被认为是通过加强联合行动和互操作性相关的经验来支持芬兰自身的防御。

鉴于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芬兰政府又在2023年初宣布额外拨款20亿欧元用于军费开支,因此我们并不能小看这个仅有几百万人口的国家的军事实力。

2022年,芬兰的国防预算约为GDP的2%(51亿欧元)。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每年的国防预算在1.1%到1.9%之间变化,但即使在经济放缓时期,芬兰也购买了新的军事系统并设法更新了设备。

1992年,在该国严重的经济衰退之后,芬兰从美国购买了64架F-18大黄蜂。去年,芬兰决定到2030年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64架F-35战斗机全面更换其老化机队。其他近期的主要采购项目包括联合空对地导弹、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现代坦克、装甲榴弹炮以及海军舰艇的现代化和更新换代项目。

芬兰国防军的主要资产是征兵和预备役野战军。现役军人人数约为19000人,每年培训约22000名新预备役军人,全面动员的野战军规模为280000人(还有数十万预备役军人可以弥补损失)。芬兰人的军事文化氛围也相当浓厚,几乎每个芬兰人都宣称自己做好了保卫国家的军事准备。在2022年5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76%的男性和36%的女性宣布他们已经准备好拿起武器,而85%的人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尽其所能提供帮助。

芬兰安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高度重视综合安全。此外,作为欧盟成员国,芬兰对北约“民主原则”的承诺是无可争议的。在意识形态方面,芬兰毫无疑问是美国及北约的“优良资产”,其并不会带来像土耳其那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从地缘战略上讲,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将加强北约在东北欧的防御。过去几年芬兰积极参与北约的军事演习,已经说明了他们的军事能力。芬兰入约后,波罗的海三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乐观情绪,他们纷纷欢迎芬兰为“波罗的海地区带来稳定以及在北约为东北欧制定更全面的联合防御计划”。对于北约而言,如果波罗的海地区发生军事冲突,芬兰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作为牵制俄罗斯的一张王牌,作用不可小觑。

俄罗斯将作何反应?

芬兰入约,俄芬双边关系必然进一步恶化。俄罗斯外交部已经表示:芬兰加入北约会对俄芬双边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俄方将不得不采取军事技术和其他性质的措施予以回应,以消除国家安全威胁。

入约后,芬兰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对正在奉行反俄政策的美国和欧盟的依赖,这将大大减少芬兰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包括在制裁等问题上,俄芬两国将会有更大的龃龉。当然,俄罗斯将被迫对北约在与芬兰的整个1300公里边界沿线部署军事基础设施作出反应,其必然采取额外措施加强对俄芬边境的军事管控,包括建造新的军营、军事单位和机场、道路和仓库。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芬兰加入联盟,距离俄芬边境130公里的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地缘环境将明显恶化。如果俄罗斯与北约正式爆发敌对冲突,北约将能够从两个方向袭击这座城市:沿着爱沙尼亚—普斯科夫地区—圣彼得堡的路线和芬兰—卡累利阿地峡—圣彼得堡的路线。

俄罗斯相当熟悉这一情况——因为这正是纳粹德国于巴巴罗萨行动后借道芬兰突袭苏联的路线。当时纳粹德国军队在芬兰的支持下,通过爱沙尼亚向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进发,芬兰则从卡累利阿地峡对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发动了攻击。如果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冲突进入热战阶段,美国和欧盟完全可以采用“前人”测试过有效路线来进入俄罗斯。俄罗斯对此不得不防,这将大大增加俄罗斯的战略压力。

此外,芬兰加入北约可能导致卡累利阿地区的分裂主义加剧。众所周知,西方政治学家认为“民族问题”是现代俄罗斯的主要痛点之一,这可能会导致俄罗斯二次解体。俄罗斯北部的潜在的分离主义中心之一,是苏联时期从芬兰获得且目前与芬兰接壤的卡累利阿地区,这一地区不仅在领土上,而且在民族文化上都与其西方邻国接近。

西方要想努力实现削弱俄罗斯的目标,其完全有能力也有可能通过芬兰对卡累利阿的局势产生负面影响,那里的分离主义问题虽然不在积极议程上,但并不是不存在。

早在2012年,卡累利阿的城市和乡村就出现了散发传单的现象,这些传单呼吁就脱离俄罗斯进行公投。次年,当地企业家维亚切斯拉夫·德雷兹纳(VyacheslavDrezner)的名字传遍了俄罗斯,他要求地方和俄联邦政府将卡累利阿领土的一部分转让给芬兰。总的来说,“卡累利阿问题”不失为西方向俄罗斯施压的一个很好手段,而现在的芬兰也不太可能反对西方的这种政策。

而且,芬兰加入北约,最终将在其西部边界形成所谓的“环俄罗斯封锁带”。苏联解体后,西方开始寻求建立对俄进行封锁、打压的“边界国家隔离带”,并使之开始靠近俄罗斯的本土边界。西方需要“封锁线”来遏制俄罗斯的发展与复兴,并防止俄罗斯与德国和法国的潜在和解可能。西方遵循美国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马汉一百多年前提出的“蟒蛇理论”的原则,即逐步包围和消耗敌国,试图使俄罗斯陷入敌对链条的围困堡垒。在控制波罗的海地区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芬兰是缺失的要素,但现在,这一要素被补全了。

如果芬兰人不是“唬人”的,而是在加入北约后事实上充当北约反俄的马前卒,那么对于这个和平了许多年的国家来说,或许和平就将不再。

对于俄罗斯来说,只需要习惯生活在新的地缘政治条件下就行。与过去不同,芬兰将不再是俄罗斯一个想象中的伙伴,而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敌人。在这场斗争中,俄罗斯将正式把芬兰摆在敌人的地位上。

而对于欧盟来说,欧洲安全局势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不仅有俄罗斯,也显然有欧盟。要不要走独立自主的外交、安全道路,能否遏制局势的升温,显然,这场难度颇高的考试,欧盟还尚未通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又签合作大单!巴西:对华贸易已超美欧总和

“袭击将至?”乌克兰全民恐慌…

习近平同卢拉会谈:这是中巴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拜登批了:鲁莽的竟是我自己

这份“反华”报告果然来了,中方严厉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