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志华:雾霾怎么就突然火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媒体顾问团”

2018-03-28 10:56

燕志华

燕志华作者

舆情专家,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副秘书长

【雾霾天气再临首都,北京朋友圈里灰蒙蒙的图片也不出意外地刷屏。舆论固然对推动治理有一定作用,但本文作者也提醒,舆情随着雾霾而起伏,可能使“治霾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新媒体时代的集体性注意力涣散和精神分裂症,让公众治霾呼声成为一种歇斯底里症”。】

很多人热烈谈论雾霾,其实并没有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雾霾其实是突然冒出来的。严格地说,在传播学意义上,雾霾是横空出世的。

“霾”是被操纵的人工现象,或者说是一种媒介话语

十多年前,我们的生活中只有“雾”、雾气或者夕烟,很多田园牧歌离不开这种“雾”的渲染,它甚至构成了我们乡愁的一个记忆图景。

人的认识水平是和知识传播程度密切相关的。北京地区从2003年前后开始每日播报空气质量,有时“良好”,有时“轻微污染”。虽然根据有关资料,“雾霾”这个词已在彼时渐渐进入媒体,但并没有成为大众传播的话题。

这个毛玻璃在2009年被打破了,因为这一年,位于北京北三环东北角的美国驻华大使馆,开始“忧国忧民”地播报北京雾霾指数了。馆区设置的一个空气监测站,每隔一小时发布一次数据,包括PM2.5、臭氧浓度等。这真是美帝粗暴干涉我国内政一个鲜活的例子,也是国内遭遇“输入型”网络舆情的典型案例。

这个公案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价值和传播价值,在大众传播争相介入之后,“霾”就此正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以“黑户”存在多年的霾,在大众传播词典里获得了户口,到如今,几乎“言必称霾”。

这进一步证明了传播学上一个理论,任何一种生活现象,如果未能成功进入大众传媒的新闻议程,它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事物。“我思故我在”的哲学,一直被传播界熟练演绎着。霾实在是意外曝光的产物,你可以理解环保部门对美大使馆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霾作为一个民生和环保的话题,其实是人工操纵的产物,是意外进入了大众传媒而引发世人的关注,在新媒体时代的公众参与政治的舆论舆情重压下,推动着政府将雾霾治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警惕中国特色的“话语治霾”模式

雾霾成为新闻话题,进而进入大众关注的视野,但是也标志着治霾正式进入了“话语治理”的时代。

政府部门在面对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而又责无旁贷的时,会倾向于遵循政治正确的原则,在上级领导和公众面前严肃端庄地拿出姿态和宣示,甚至不惜立下“军令状”,以应付迫在眉睫的网络舆情和舆论压力,但是在暂渡难关之后,就得过且过了,至于到时候誓言能否兑现、如何交待,到时候再说吧。

当然了,环保部门也有难处。且不说雾霾治理是个长期性的难题,而中国又如同烧煤的高速列车,确实一时刹不住车,单说环保部门面对地方行政首脑要政绩的高压,执法权也只能高举轻放,此外,新媒体时代的民粹主义也让人受不了。

很多时候大伙儿在网上各自驾云汹汹而来,不过是要你现场办公、现场拿出支票、现场拿出措施,最好立马见效、云开雾散。你刚开口说要理性、客观看待雾霾现象,大家伙立马就不愿意了,高喊你无能等。在这样的情境压力之下,不宣示点什么,确实是过不了关。

环保部门就这样夹在GDP和民意甚至民粹之间,左右为难,头上还高悬着一把随时问责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所以发明了一个“话语治理”的模式,也实在是不足为奇。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雾霾治理懈怠的理由。

新媒体的易碎情境构成治霾最大变数

在当前的社会治理语境下,环保部门其实缺乏切实行动的利益和动力,因为政绩考核和升迁指标并不掌握在公众的手里。行动常常是被动的,是公众的压力经由上级部门间接传导的结果。正如每次食品安全运动,都是舆论监督打头炮,安监部门马后炮。

中国的环保行动基本是舆论舆情推动型。公众压力大,治霾力度可能大一点,反之,则小一点。这使得治霾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

为何2016年冬季雾霾舆情特别强烈?我们考察之后发现,这是在一个巨型场域和复杂情境里各种因素强烈“化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在眼下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于清洁空气的期盼与日俱增,政府的允诺和行动力度也在加大,但一旦遭遇雾霾“反攻倒算”,激烈情绪瞬间爆发;二是,冬季雾霾本就容易加重,即使此前治理已有进展,在心理上也抵消殆无;第三,在雾霾爆发期间,没有其它重大舆情争夺注意力,凸显雾霾舆情一枝独秀,独霸舆论场;第四,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平台极大丰富,火山口比比皆是。怨声载道再辅以技术平台,形成抗霾传播的遍地狼烟。

也就是说,2016年冬季强烈的雾霾舆情,是一种在特殊情境催化下的结果,是特定的社会心理压力、情绪温度以及自然—社会复合作用的产物。但问题是,这个情境如同不稳定的化学元素,极其脆弱,好像这冬天的薄冰,随时融化。

新媒体时代形成的某种特定情境,具有即时性和易碎性的特点。新媒体的众声喧哗让我们产生了民主的错觉,其实不过是民粹的喧嚣。当所有人都拿着小喇叭喊叫的时候,这世界除了噪声,只剩混沌。

传播平台的发达带来了热点迸发和注意力涣散,导致“断头新闻”不断出现,舆论监督常常留下烂尾工程。新媒体从不缺乏热点,人们患上了热点追逐综合症,一个热点尚未燃尽,新的烟花又燃爆神经。众声喧哗之后,仅余热点的灰烬,而无共识的达成。国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一幅忙忙碌碌、庸庸碌碌的春运动态图。

当蓝天如蓝莲花短暂绽放的时候,人们也就集体失忆了,环保部门身上的压力也就骤然消失了,作为新闻议题的雾霾成为明日黄花,雾霾问题也因此就获得了彻底的解决。各方都皆大欢喜。新媒体时代的集体性注意力涣散和精神分裂症,让公众治霾呼声成为一种歇斯底里症。

(文章写于2017年1月,首发于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媒体顾问团”,ID:yanzhihua66。已获作者授权转载,部分内容有删节。)

责任编辑:马密坤
雾霾 北京 环保局 网络媒体 公共舆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