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初:自己申的奥运,巴西含泪也要办下去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7-20 07:32

杨如初

杨如初作者

复旦大学国关学院硕士

距离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不到一个月,坏消息接踵而至:一是里约州财政濒临破产,警察、医生与教师因政府欠薪而罢工示威;二是奥运赛事的保障项目跟不上,如道路交通升级、比赛场馆修建、水污染治理,工期延迟或者成效不彰;三是暴力犯罪积重难返,巴西国家公共安全部队7月5日接管奥运场馆安保工作当天,就遭里约热内卢匪徒枪袭。加上寨卡病毒、总统刚被弹劾,本届奥运因“史上最糟心”未赛先热。

巴西警察拉横幅:欢迎来地狱,谁都不安全

时机不对,巴西在财力捉襟见肘之际举办奥运。据世行估计,2015年与2016年巴西经济缩水分别达3.7%与2.5%。民众不满政府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仍大操大办,接连爆发抵制奥运的示威游行。7月6日,里约的学生也加入示威阵营,理由同样是:急需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如改善教育质量),为何浪费在华而不实的奥运上?

众所周知,办奥运很烧钱,却也有机会可以提振经济,所有主办城市都期待借奥运之机繁荣旅游业、吸引外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隐形价值更不可估量,包括刷新城市名片、提升国际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心。问题是,奥运支出通常明细清楚,奥运福利的“滴漏效应”却难以量化,且似乎不能在短期内评估。所以,奥运经济实则是笔糊涂账,治丝益棼,理清楚并不容易。

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蒙特利尔还贷30年

里约奥运的实际开支到底有多少?7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牛津大学教授的数据,估计里约奥运已经超支51%。然而,里约奥运官网显示目前收支平衡,控制在46亿美元的总预算内。

即便引用官方数据,奥运会历来也是一项严重超支的高风险投资。

通过对比17座奥运主办城市的申奥成本报告与奥运结束后的结算成本报告,牛津大学的经济学家发现,1960-2012年期间的17场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都出现成本超支状况,在控制通胀后,平均超支179%。


1960-2012年奥运会成本超支状况表。伦敦奥运的结算成本以实际成本来替代。数据来源:Olympic Proportions: Cost and Cost Overrun at the Olympics 1960-2012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超支的情况最为严重,高达796%,负债15亿美元,这笔债务直到2006年才还清。更惨的是,这届奥运会的东道主没有赢到一枚金牌,为全世界人民的“大派对”牺牲了自我。

北京奥运超支最少,仅为4%,最终结算成本为55亿美元,基本收支平衡。这个成本是如何计算的呢?通常而言,举办奥运会的相关成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每届奥组委运营成本,包括技术、交通、人力、行政、安全、运输、典礼与仪式、医疗;二是主办方承担的直接建设费用,包括修建奥运村、奥运比赛场馆、国际广播中心与媒体中心;三是主办方承担的其他间接费用,包括道路交通、铁路、机场设施等等。提交国际奥委会的成本报告只包括前两部分,因此北京奥运支出的55亿美元主要花在了奥组委运营以及比赛场馆直接建设费用上。

需要澄清的是,西方媒体通常引用的北京奥运会成本是440亿美元(如维基百科)或420亿美元(如《华尔街日报》),这些数据都没有客观与权威的资料证实,甚至是在计算方式上误导读者。《华尔街日报》计算的420亿中,11%是奥组委运营以及比赛场馆直接建设费用,这才是通常说的奥运会成本。89%是道路交通、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以及空气治理等环保设施费用,这些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本报告项目。《华尔街日报》不仅计算了地铁支线的修建费用,还认为申奥成功以来,政府花了106亿美元治理环境,这也要记在北京奥运的账上。


1960-2012年奥运会结算成本表。数据来源:Olympic Proportions: Cost and Cost Overrun at the Olympics 1960-2012

奥运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专项拨款、企业赞助以及出售电视转播权。根据经济学家Andrew Zimbalist的计算,一场夏季奥运会最多带来6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一半被国际奥委会分走。同时,所有城市在最初申奥时,都必须保证超支部分由主办城市和东道国偿还。

到底有没有赚钱的奥运会呢?取决于计算方法。

我们来看看1984年洛杉矶奥运、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和1988年汉城奥运这三个为人津津乐道的盈利典范:

洛杉矶奥运是首届政府不直接出资,由企业家赞助举办的奥运会。借助电视传播的潮流,当时奥组委将电视转播权以2.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ABC广播公司。洛杉矶奥运最终宣布盈利2.33亿美元。显然,这个数据没有把私人赞助计算为成本。而且,第三部分间接成本,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为奥运而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剔除在外。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宣布盈利4.79亿美元,是洛杉矶奥运会两倍。在计算成本时并没有囊括政府投资15亿美元兴建的体育场馆、道路、地铁及其它设施。汉城政府称这些设施本来就是长远规划项目。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欠下60亿美元的债务,但自此,备受冷落的工业城一跃而起,晋升为旅游胜地,因而显得很划算。奥运结束10年后,巴塞罗那从欧洲最佳城市第11位上升为第六位;奥运结束20年后,巴塞罗那居全世界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第12位。当时修建的2英里白色细软海滩功不可没。

大费周章举办奥运会,到底图什么?

主办奥运的第一个美好想象,自然是如潮涌般的游客。然而,对于原本就知名的旅游城市,这些为观看比赛而来的游客反而抵消了纯粹前来旅游的人,后者为了错开奥运游客高峰会选择取消或者推迟旅游计划。

在2000年奥运期间,悉尼准备接待13.2万游客,实际上只迎来了9.7万。他们估计奥运结束后,每年游客量达到800至1000万,但实际数据与往年相比并没太大波动,仍稳定在250万。2004年雅典奥运预计接待10.5万游客,只有1.4万人现身。

此外,还有意料之外的状况。1998年日本长野冬运会,只有37.8万人口的长野县耗费105亿美元准备奥运,部分资金用于修建往来长野与东京的90分钟接驳列车。不幸的是,这让游客都选择将客房定在东京而非长野。

第二个美好想象是所谓的“奥运遗产”。为举办奥运修建的体育馆、运动设施总归是一笔资产吧?现实是,为适应奥运会规模而兴建的比赛场地现在用于日常低频度的小比赛,未免太浪费,而继续运营与保养费用也不菲。不过,这也比纯粹收门票供人参观要适得其所。

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例,这届奥运的“无效率开支”罕见其匹。政府修建了22座体育馆,且都是永久性建筑物。奥运结束后,21座体育馆空置与荒废。这届奥运的举办成本是150亿美元,平均每个希腊家庭摊上5万美元债务。“奥运回家”的第二年,希腊陷入债务危机,比赛场地开始长杂草。

曾经仰慕其宏伟壮观,奥运一结束,就开始嫌弃大而无用。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曾是2012年奥运会开幕式与闭幕式所在地。

由于政府无法承担保养与日常运营费用,已经卖给西汉姆联队作为踢球场地。这个体育场最初预算成本是2.8亿英镑,完工后的实际成本是4.29亿,为了改建成适用足球比赛的场地又花了2.72亿,最后卖给足球俱乐部的价格是0.15亿。

诚然,借奥运东风而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机场、生态保护)是值得的投资,尤其是原本就在城市规划中的项目。然而,能否振兴旅游业、比赛场馆能否高效利用视情况而定。至于像巴塞罗那、盐湖城因奥运而成为游览胜地,就要看运气和自身潜力了。

今年里约奥运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在旅游业方面,寨卡病毒与暴力犯罪让游客望而却步。世界排名第一的高尔夫球员简森·戴伊刚宣布,由于担心寨卡病毒退出本届奥运;上一届伦敦奥运会的跳远冠军格雷格·卢瑟福德也因为病毒决定提前冷冻精子。享受特殊保护措施的运动员尚且如此,至于普通游客,前往巴西需评估的风险显然更高。

在奥运体育场馆的利用方面,主办城市里约市的体育馆早已饱和。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Christopher Gaffney在《拉美地理研究》撰文分析,2007年里约市为举办泛美运动会修建的体育场馆在赛后一直空置,这些体育馆因为规模未达到奥运会赛事要求,也不能在2016年里约奥运中再使用,此次又计划新建9座奥运场馆,叠床架屋,远超出里约市民的需求。

较真的话,我们还要算一算机会成本,比如把奥运的资金用于其它社会公共工程,是不是效益更高?

奥运带给东道国的荣誉、尊严、自信、快乐,这些心灵上的满足都是真实的。然而,举办奥运会耗资大、风险高,申办各国需要客观评估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量力而行。办好了,自然是锦上添花。如果是在政府破产或者负债的压力下,所谓的隐形价值也将大打折扣。像是经济衰退中的巴西,大概最能体会什么是,自己申的奥运,含泪也要办下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风凌解读:
赛会期间,大概率会出现比赛之外的大新闻。
对于中国奥运健儿来说,成绩是次要的,安全归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责任编辑:陈佳静
巴西 里约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 奥运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他在以色列监狱中死亡,联合国官员:极度震惊

俄方通缉泽连斯基等乌军政要员,乌方回应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