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君:建国初期中印关系为何高开低走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4-08 10:52

于洪君

于洪君作者

原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当天致函各国政府,也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

印度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独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等原因,1947年独立后成为世界上特别是亚洲地区一个很有影响的国家。中印两国拥有的共同边界,长度仅次于当时的苏联,新中国领导人因此特别重视与印度建交问题。

印度当时的领导人、国大党领袖尼赫鲁意识到,新中国的成立将极大地改变亚洲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力量对比,因此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采取了非常现实的立场。1949年12月30日,亦即新中国诞生3个月后,新德里即正式表示承认新中国,愿意与新中国建交,同时宣布撤销对国民党政府的承认。中印双方随即开始建交谈判。

中印建交谈判时,中方希望印度就国民党集团驻印度机构及其财产,以及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和有关机构的代表资格问题,正式陈明立场。对此,尼赫鲁政府很快做出了令中方满意的答复。1950年4月1日,中印两国正式宣布建交。当年5月,印度首任驻华大使和中国首任大使相继到任。

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非常重视印度,非常重视中印关系。印度首任驻华大使向他递交国书时,毛泽东表示:中印建交“不但将使已存在于两国人民间的友谊日益发展与巩固,而且与此而俱来的亚洲两大国家人民的真诚合作,必将大有助于亚洲与世界的持久和平。”

当时的印度总统在接受新中国首任大使袁仲贤递交国书时,也表达了同样的友好意愿。为了在中印之间建立起真正睦邻友好关系,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领导人身体力行。1951年1月印度驻华大使举行国庆招待会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中央政府多位副主席一起出席了招待会。毛泽东还亲自发表讲话,召开“印度、中国、苏联及其他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起来,为远东和平、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这一年,中国与印度在加尔各答和上海分别设立了领事馆。两年后。双方又分别在孟买和拉萨开设了新的领事馆。中印关系之密切由此略见一斑。当时,随着两国友好关系迅速发展,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亦比较顺利。特别是在新中国特别关切的台湾问题上,印度始终坚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正确立场,积极主张让新中国在联合国拥有合法席位。在推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实现印度支那地区和平、维护亚洲地区稳定,以及反对新战争威胁等问题上,双方的立场相同或相近。由于中印睦邻友好关系的前景很好,印度来华访问的团组很多,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领导人经常会见来自印度的客人。中印关系一度成为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建交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典范!

但是,中国与印度之间也不是没有问题。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从根本上妨碍和制约着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地正常发展。其中最大的问题,一是印度与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二是两国长期未能解决的边界领土争议问题。

1953年底,印度代表团访问中国,试图与中方讨论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中方高度重视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差异。周恩来向客人表示,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会一天天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解决的。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永远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这样针对中印度关系问题,第一次提了出来。

1954年是中印度两国关系中的高峰年。这年6月下旬,正在出席印度支那问题日内瓦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利用休会之机,应尼赫鲁总理之邀访问了印度。印度方面出动10万人集会欢迎。周恩来在印度发表了广播演说,表达了新中国发展对印友好关系的意愿和决心,并且重申了中国政府已经对印度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时,由于中方拒绝了印方针对中国西藏地方提出的一些非分要求,印方已对中国流露出明显的不满情绪,并且以东南亚国家存在对华“恐怖”为由,向中方施加压力。对此,周恩来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对东南亚的政策是和平共处。我们对印度是如此,对印尼、缅甸、甚至对巴基斯坦和锡兰也是如此。”他还特别表示:中国在文化经济方面均较为落后,需要的是建设,“我们应该以我们共同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由于周恩来的积极争取和努力,中印双方在周恩来访问结束后发表的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郑重宣布,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指导中印关系的这五项原则,适用于中印两国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即适用于整个国际关系。

顺便说一下,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发表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已经到了缅甸。中缅两国总理会谈时,周恩来针对缅方的某些忧虑,明确表示,中缅两国应建立互信。他阐述了中方对印度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中缅两国缔结一项政治协定,以确认双方的友好关系及和平共处原则。双方总理最后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

当年10月,印度尼赫鲁总理来华回访,中国组织数十万人上街欢迎。毛泽东主席两次会见并且还非常隆重地宴请了尼赫鲁。毛泽东高度评价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提议,中印两国间凡是足以引起怀疑、妨碍合作的问题,我们都要来解决,以实现五项原则中的“平等互利”。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举行多次会谈,北京市政府还出面为他组织了盛大的欢迎集会。

遗憾的是,印方当时没有把握好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在如何对待中国西藏地方、如何处理两国边界问题上没有改变错误立场。1959年3月,中国政府平息西藏上层反动势力叛乱之后,印方开始公开干涉中国内政,甚至要求召开国际会议为解决所谓西藏问题。公开支持逃到印度的西藏叛乱分子在印从事反华活动。

为了稳定中印两国关系,维护来之不易的周边环境,中方对印度干涉中国西藏事务的言行表现得非常克制。印方识误以为中方在西藏问题上会有求于它,干涉西藏问题调门越来越高。1959年6月,中国驻印大使潘自力向印度递交了反映中方原则立场的书面谈话,意在尽最大努力维护两国关系。

毛泽东高度关注中印关系的发展演变。他在审批这篇谈话稿时加写了很长一段话,其核心内容是:印度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一千多年来是如此,今后一千年一万年也是如此。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针是在东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凶恶的侵略的美帝国主义,而不在印度。他语重心长地表示:印度不是我国的敌对国。而是我国的友人。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样是我们的国策。

令人痛心的是,当时印方未能接受中方忠告。中印两国关系持续走低,终于在1962年发展为大规模边界冲突。中印关系从此进入长达30多年的低谷期,双方都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杨晗轶
中印战争 中印关系 中印边境 中印边界战争 中国周边 欧亚名家锐评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