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亮:小护士罗生门与媒体发酵剂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2-28 13:35

余亮

余亮作者

资深情怀党,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

连绵的雨雪参杂了太多人间的斑驳,尤其在医院中。

齐齐哈尔耳鼻喉科医生遭高中生砍杀,河北医生遭割喉伤害,浙江有身孕护士被打致出现流产先兆……近期的一桩桩悲剧使得积累已久的医患矛盾剧情开始发生逆转。积压的情绪在“南京护士挨打”事件上戏剧性地爆发出来,引起的后果却令人五味杂成。

事件经过读者已经大致了解。有趣的是,大多数读者了解这个事情不是通过正式媒体,而是从微博、微信上流传的惊悚文字开始的。这段文字一边控诉无处申冤,一边描述了一番血腥的打人场景——夫妇二人联手殴打,用伞尖刺用膝盖顶,把伞都打断了,导致小护士当场倒地,心包积液双下肢瘫痪……

在经历了好几年微博式夸张舆情洗礼之后,大部分读者开始有了觉悟,在遇到惊悚消息的时候首先会提醒自己不要立刻热血上头,要等一等事情的真相。

南京官员殴打护士被微博爆料

但是从25日事发到昨天(27日)为止,事实很少,只有各种表态。比如各种医生运营的微博帐号第一时间愤怒声讨打人者,声援南京医生。在网民逼问下,微博帐号@江苏检察在线 表态:“如果检察干警确实动手打人或者放任其家属打人,将依纪依法进行严肃处理,绝不会姑息迁就任何违纪违法者。”26日午前(查证一下),这个账号发布第二份声明:“即时停止***履行处长职务,接受纪检部门对其问题的审查……省检察院坚决支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此事件。” @江苏网络电视台 也公布了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对打人者的处理决定:“江苏科技馆相关当事人暂停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我台将根据调查结果,对当事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决不包庇姑息。”

在大众传媒时代,表态往往会加深大众对事实的猜测和判定。各种关于小护士伤情的描述其实无一能证实她已经瘫痪,但都在暗示病情严重,诸如“双上肢已恢复正常活动,但双下肢肌力恢复不明显”。大众同情心被继续催生着。

大众心态如此完全正常。有趣的是,许多主流传统媒体似乎也只是通过微博微信惊悚文字来了解事件的。昨日的媒体报道和评论几乎一边倒开始声讨。有引述网友评论的——“打人、还打得这么狠让网友感到‘心惊’,‘这得多大的仇才能把人打成这样啊’”,有怒斥官员底线的——“为什么这对夫妻底气这么足,在医院把护士往死里打。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下如此黑手,对他人毫无尊重可言,做人的基本底线去哪儿了”,有高屋建瓴批评公权力的——“官员打人只因特权意识作怪”、“此事暴露了某些为官者公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缺失,更让人感到若隐若现的‘权力戾气’”,连新华社都紧跟其后发表评论《要给施暴者戴上公职“紧箍咒”》。

除了新京报传达出了微弱的辩证声音——比如打人者并没有号称要找电视台弄死小护士,平时为人也很和气等等,只有《法制日报》做了相对持平的报道。有意思是,被攻击为洗地的《法制日报》曝光了没有其它记者到现场采访——“该院院办周主任透露说‘事发至今,除了法制日报现场来采访,该院没有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现场采访。” 但各大门户网站高挂推荐的,仍然是那些表态为先的媒体。

昨日晚间监控视频的公布进一步扭转了事实。很多网友看过视频后说:之前看文字,以为很血腥,其实只是隔着服务台打了两下肩膀。

南京护士被打监控视频 

 

笔者看视频,确实不是什么用伞尖戳,而是一把自动折叠伞敲打肩膀。护士也没有倒地,打人者丈夫也没有参与殴打,倒是一个男医生上来和打人者丈夫发生了推搡。笔者咨询医生朋友,说法各异,有人说除非视频剪辑了否则这样打两下不可能瘫痪,有人说可能打得真不巧,竟然给打出毛病了。

客观地说,即使没有打出伤情,打人也是不对的。官员更要注意言行举止。但视频也传达不出前因后果,令人很难下斩钉截铁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能选择的就是官方公布的结论。问题是现在太多人不想信任何官方结论,还有太多人尽力要别人不要相信官方结论。

即使在视频公布之后,不少完全支持医院的一方开始发出言论,指责视频经过剪辑,省略了之前被殴打的部分。理由是,不然不会下肢瘫痪。他们显然采用了逆推方式——首先相信小护士已经瘫痪,反过来质疑视频作假。在笔者个人看来,假如之前真发生过猛烈殴打且这段视频被剪掉,那么视频一开始小护士如何还能若无其事坐在服务台前工作?指责方给出了答案:“剪辑者水平太高超”。明眼人可以看出,这样自圆其说的演绎逻辑其实是神逻辑,已经无法辩驳。

由此可见,大众传媒时代,即使公布“真相”也很难统一意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真相”。视频公布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罗生门。再比如关于雨伞被打断的传言,换个场合,人们肯定要批判中国的伞质量不好、中国制造太山寨等等,但是在这种场合就会默认伞很结实,打断了就表示打人者凶残(虽然并无雨伞打断的证据)。

最新的新闻称护士并没有瘫痪。有心包积液现象,但是否由外伤导致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不是官员,出手打人都是恶劣行径,都需要批判。但夸张事实以及媒体审判,只会进一步激化医患矛盾。

各大媒体尤其是喉舌媒体的评论泼出去就收不回来,在没有真相之前已经一边倒批判。笔者不得不佩服一开始发布惊悚信息的人,操作技巧高明,突出“官员狠命打人”这个概念,立刻让媒体都被牵着鼻子走。有些媒体是心甘情愿顺杆子爬,但是包括中央媒体也这样做,则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政治正确”正在不分青红地掌握舆论。出了事急着表态,看见有官员参与立刻批判公权力。普通大众有怀疑情绪,怕因为当事人属于检察院系统,公检法就不会秉公办事。有这样的怀疑可以理解,但媒体这么火上浇油,加剧了怀疑。这样的政治正确如果过分,与作秀无异,却起不到媒体应当起到的监督和还原真相的作用。这次事件我们让看到,很多理性声音不是从大媒体出来,反而是从微博微信上自发流出,凸显主流媒体的“白岩松病”。

近十年来,关于医患矛盾的惊悚报道不断,诸如“钢的肾”,绵阳某医生独立对抗全体同事、揭露医院黑幕等,几乎全都指向医院,尤其指向公立医院体制。给读者的印象就是,公立医院黑暗不堪。虽然不断有民间人士在网上指出这些报道不符合事实,但主流商业媒体一边倒的指责,迎合并贿赂了大众心理。

平心而论,中国1990年代的医疗改革不甚成功,加上社会结构剧烈变化,造成医疗矛盾增加。弱势群体对医院有不满,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实质问题在于如何调整改革,如何破冰。但由于改革共识破裂,掌握话语权的媒体,往往只根据自己的改革意向评论事实,带着有色眼镜,自以为是,只要改革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办,就要不断攻击。王绍光《中国式共识型决策》以新医改为例,强调中国自主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媒体视而不见,只攻一点不及其余,这样的媒体报道就转化为意识形态,距离现实遥远,却加重了民众的心态不平衡,无助于切实解决问题,激化矛盾。

近来,网络舆论有所改观。坚持描述事实的媒体出现,医生群体的痛苦也得到曝光。杀医事件屡屡出现,引起反向运动。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无论站在病患一边还是站在医护一边,都不是判断舆论是否客观的标准。反而要冷静观察部分媒体的“眼球操作”加“议题炒作”,换个方式挑动医患矛盾。在唐慧案中,媒体先无条件支持唐慧,等到责任人被判重刑,又反过来揭露唐慧行径,再度掀起舆论热潮。这样的方式会不会在医患矛盾中重演?在这次事件中,支持医院一方指责患者不理性,指责医院一方则批评医生常常不理性、态度不好。这样的方式使得事件变成双输的博弈模式。在这种时候我们才能理解王绍光教授指出的中国共识型改革模式多么重要,而诉诸于利益分化各自表达利益的西方式博弈后果是多么严重。

警方调查后再处理并公布事件情况,本是最符合程序正义的,但大众传媒创造了自己的话语审判程序。被要求要“敬畏媒体”的公检法也只好跟着舆论节奏走,急着表态,表态稍慢就会被指责是在隐瞒真相。在人人呼喊程序正义的今天,媒体话语审判恰恰是反程序正义的。在此不得不学习老牌程序正义国家,美国法院系统对媒体审判的抵抗,近期这在美国协警齐默尔曼枪杀青年黑人马丁一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媒体铺天盖地谴责齐默尔曼,甚至诉诸于反对种族歧视这一美国“政治正确”的底线,但因为证据对于齐默尔曼非常有利,法院最终顶住口水涛涛之压力,独立做出无罪判决。

责任编辑:凌木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陷入更大规模战争,正合他意”

“中国这一庞大建设覆盖率达9成,远超美国”

大众CEO最新表态:与其对华搞惩罚性关税,不如…

“以军10月7日前后将扩大行动,包括对伊朗的报复”

以军首次袭击黎巴嫩北部,超20万人逃往叙利亚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