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泉:面对俄罗斯,为什么国人只认《喀秋莎》?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6-27 09:10

原泉

原泉作者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原泉】

6月16日,观察者网播出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冯绍雷老师的访谈《又见俄罗斯》。在访谈中冯绍雷老师提到这样一个细节:俄罗斯的外交人士对中国人民想到中俄交往就条件反射似的唱起《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一现象略感失望,认为以这种现象为代表的中俄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现实与中俄两国交往高层次的现实有点“不太相称”,而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应当“变变味道”,他希望中国人民能够给予俄罗斯古典文化和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俄罗斯现代文化给予“必要的关注”,使得中俄文化交流有一些“古典和现代气息”。

诚然,在中俄两国友好关系进入历史最好阶段的当下,对俄罗斯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对于丰富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内涵,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是大有裨益的。不过,笔者认为,在浩如烟海,璨若星河的俄罗斯文化当中,中国人民却对《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情有独钟绝非偶然,而是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在其中的。

少女演唱《喀秋莎》,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喀秋莎》和中国人民的共鸣

在访谈当中,冯绍雷老师提到,自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就产生了一种不仅仅具有本土情怀,而且关怀人类命运的“世界关切”,作为一名长期在俄罗斯求学的学生,笔者从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当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俄罗斯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于国家前途和世界命运的关心和关怀。

而这种以世界人民前途和命运为考量的“天下情怀”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苏联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伴随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从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同一时期,中华民族正饱受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压迫,挣扎于生死存亡之际。所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正在为救亡图存艰难探索的中国人民,特别希望世界上能够出现一个支持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力量。社会主义的苏联,则在这一时期对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支持。

而以俄为师,向苏联学习革命和建设经验以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成为了当时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追求。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文化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实现了伟大的碰撞。

在这伟大的碰撞中,在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以《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为代表的苏联革命文艺所表达的对全人类命运关注的“天下情怀”:对祖国、对人民、对劳动、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事业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不懈追求,使得一百多年来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感受到了来自异国他乡的情谊和温暖,给予了中国人民极大的精神鼓舞。这种“天下情怀”,激发了潜藏在中华民族心底当中的“天下情怀”和面对压迫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民当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可以说,苏联的革命文艺积极参与到了中国国民精神的重建当中,为鼓舞中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升中国人民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冯绍雷老师在《又见俄罗斯》访谈当中指出,哪一部分是俄罗斯文化当中最精彩的部分,谁是俄罗斯文化的代表人物,在学界难有定论,但显然,在广大中国人民的眼中,以《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代表的革命文学和艺术,以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亚历山大罗夫为代表的红色文学家,艺术家已然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俄罗斯文化、艺术的符号。

俄罗斯古典和后现代的文学艺术:难以产生《喀秋莎》式的共鸣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的文艺发展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向西方靠拢,效仿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艺术形式,另一种是回归传统,在革命前的俄罗斯文艺中寻找自身的定位,而无论是拥抱西方(俄罗斯人口中的“拥抱现代,拥抱世界”)还是回归传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逐步消减苏联留给俄罗斯文化艺术的“红色遗产”,以期使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在后苏联时代既能通过“拥抱现代”,融入“国际社会的主流文化”,又能通过“拥抱传统”保持自身的特异性,最终使俄罗斯文化在后苏联时代仍然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借以输出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

但很显然,这样的“转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这位俄罗斯外交官没有明说,但通过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政治的变化,特别笔者在俄罗斯最近几年的感同身受便可以猜出他向冯绍雷老师这样发“牢骚”背后的“潜台词”:面对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同时向“回归俄罗斯传统”和“拥抱普世价值”两个方向上的“转型”,中国人却依旧钟情于以《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为代表的“革命文艺”,而对俄罗斯文艺的“传统”和“新变化”漠不关心。在这位外交官看来,中俄文化交流这样的现状着实“令人失望”。

毋庸置疑,俄罗斯传统文学和艺术,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的文化艺术发展无论从水平的高度和发展的深度都是令人难以企及的。当你漫步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时候,当你聆听穆索尔斯基的交响乐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的时候,当你阅读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巨著的时候,你会不由得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博大,深邃,细腻,以及俄罗斯民族性格上所散发的艺术气质。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无名女郎》局部

但是,19世纪俄罗斯文艺所展示的俄罗斯文化的气质却更多地为俄罗斯民族所独有。作为中国人特别是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很多情况下只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赞叹这些文化和艺术“确实是好东西”,而难以那些参与重塑中国人精神风貌的苏联革命文艺那样,使我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况且,在近几年,随着俄罗斯国内保守主义的抬头,“回归俄罗斯传统”被俄罗斯国内一些势力逐渐有意无意地歪曲为回归“沙俄时代的传统”和“回归东正教的传统”,俄罗斯传统文学艺术所反映的“家国天下”情怀被曲解为对于沙皇陛下“文治武功”的歌颂,和对于俄罗斯称霸世界的“第三罗马”的迷思,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东正教会封为“圣徒”,胜利广场上新建“一战”纪念碑和塑像群,克里米亚“美女检察长”辱骂列宁等事件就可见一斑。

由于沙皇俄国在历史上曾经对中国人民犯下累累罪行,强调俄罗斯文化回归“沙俄传统”只会招致中国人民的反感和厌恶,对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只会起到反作用。

至于后苏联时代俄罗斯文学艺术西方化的“转型”,则很大程度上牺牲了俄罗斯文化本身的特色,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这种“拥抱世界”的俄罗斯文艺实际上等同于“用俄语的西方文艺”,而这种“用俄语的西方文艺”相比发展更为成熟的西方现代文艺和文化上与我们相似的日韩现代文艺而言,对我们并没有特殊的吸引力,自然也谈不上引起中国人的“共鸣”。

  因此,从后苏联时代俄罗斯文化领域发展的现实可以看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人民面对俄罗斯传统文艺和后现代文艺,怕是难以迸发出来类似于《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样的情结。它们依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保持着中俄文化交流当中“主旋律”的地位。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为指导,为中俄文化交流增添新内容

但显然,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迫切需要新的内容来充实其内涵,提高其水平。而在党的十九大和刚闭幕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党和国家外交工作的重要目标。在中俄关系快速发展的当下,新时期的中俄关系,包括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要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指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拓展中俄文化交流的领域和内容,成为了摆在我国外交界、学术界、文艺界面前的新课题。  

中俄两国文化当中反映出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是中俄两国成为国际舞台上有影响力大国的重要文化因素,也是中俄两国文化上的共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应当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中这种反映“家国情怀”“天下情怀”的要素,同时吸取中俄文化交流当中俄方的经验教训,选取一些立意高远,集思想性、艺术性和中国特色于一身的文化艺术产品,为中俄文化交流注入新的血液,丰富中俄文化交流的内容,为快速发展的中俄关系锦上添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俄罗斯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未收到威胁报告,核设施安全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