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芬顿邮报》今刊登张维为纪念邓小平文章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8-26 11:02

张维为

张维为作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8月26日,美国《赫芬顿邮报》在其评论头条刊发了观察者网供稿的,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中国学所所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维为教授,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所撰写的文章,题为《My Personal Memories as Deng Xiaoping's Interpreter:From Oriana Fallaci to Kim Il-sung to Gorbachev》。

2014年是邓小平110周年诞辰,为此观察者网特别策划专题——《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世界邮报》今日刊发的文章即摘译自该专题中收录的张教授的两篇文章,分别为8月19日、20日发表的《邓小平侧记——回忆邓小平1985年的一次谈话》、《从来没见过这么精彩的人——邓小平与中国大转折》。】

《赫芬顿邮报》刊发张维为教授文章内文截图

《赫芬顿邮报》刊发张维为教授文章版面截图

SHANGHAI -- August 22 marked the anniversary of Deng Xiaoping's birth 110 years go. Though it has been 17 years since he left us, his eyes, sharp and deep, remain vivid in my memory. Though his demeanor was that of a calm and gentle old man, his determined gaze betrayed a will as hard as iron -- a will that has shaped an entire nation.

As an interpreter for Deng and other senior Chinese leaders in the 1980s, I was fortunate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ies to be in touch with this great statesman at close range.

Deng with Italian journalist Oriana Fallaci

Deng was a true character with a famously blunt and direct manner. When he received Italian journalist Oriana Fallaci in 1980, they spoke for hours and she asked very tough questions. During a break, Deng asked her: "Do you also speak to your father like this?" Fallaci said yes. "Doesn't your father give you a slap on your face?" Deng asked, laughing. The combative Fallaci was clearly impressed with her combative subject who spoke so candidly on and off the record.

I also observed Deng in his meetings with foreign leaders, including Kim Il-sung from North Korea, Robert Mugabe from Zimbabwe, Mikhail Gorbachev from the Soviet Union and Jerry Rawlings from Ghana.

Deng with Kim Il-sung

Kim Il Sung visited China in 1982 when the North Korean economy was going through a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ime. Kim told Deng that one way he was planning to overcome his difficulties was to raise more common quails than chickens because, Kim said, he had learned from the president of Pakistan that quail eggs are twice as nutritious as chicken eggs!

Deng, let's say, was non-committal and steered the conversation elsewhere. He talked to Kim instead about his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China's impoverished northeast on his way back from a visit to North Korea in 1978. After decades of revolution, he said, most rural areas were still dirt poor. Believing that socialism should have brought wealth and not poverty, Deng was not so interested in talking about quail eggs as he was about shifting the whole nation to a pa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The measures he wanted to adopt, he told Kim, included opening up to foreig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capital.

While many socialist nations at the time were still thinking of minor technical adjustments, Deng was already considering fundamental reforms.

My views today were shaped in such discussions Deng held with Kim and other socialist leaders. In my mind,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reform models among socialist countries.

First, there is the conservative model adopted by North Korea and Cuba. Holding onto a planned economy with limited market mechanisms, the overall result hasn't been good and the economies remain poor.

Second, there is the radical model adopted by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This model amounts to a de facto revolution that has sought to transplant the Western multi-party system and market economy onto their own soil. We know the results: When the Soviet Union broke up, Russia's economy was larger than China's. Now, China's foreign reserves of U.S. $4 trillion is more than the GDP of Russi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ombined.

The third approach is China's model of steady reform. The facts speak for themselves. Less than 20 years after Deng's death, China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headed for the first slot in the years ahead.

"WE WERE PUNISHED FOR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obert Mugabe visited China for the second time in 1985. He admired Mao Zedong and half of his cabinet members were trained in a military academy in Nanjing. As during his first visit in 1981, Mugabe felt China was marching towards capitalism and was not happy that the Chinese had ditched Chairman Mao.

Deng told Mugabe that China was only upholding the principle of "seek truth from facts," a key element of Maoism. And the presupposition for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agriculture, industry, national defens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socialism. Deng was firm on two unshakable core principles: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common ownership. As long as these two elements were intact, he felt any mistake could be corrected.

Since Mugabe was quite a leftist, Deng spen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ime recounting the lessons China learned from being "left" --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e were punished," for these mistakes, Deng bluntly told his surprised guest.

At the same time, Deng also reassured Mugabe that China would stick to the so-called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 upholding the socialist path, upholding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upholdi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upholding Mao Zedong Thought and Marxism-Leninism.

During Mugabe's next visit in 1987, Deng spoke about these principles further.

There is only one objective for upholding them, Deng said, and that is to ensure stability in China. Without stability, Deng believed, China's modernization would be destroyed by pro-western liberalization.

These principles, however, were not dogma, Deng stressed, but must be guided by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In short, realities on the ground, not ideology, would pragmatically guide China's reform path.

Even after so much explanation from Deng, Mugabe wasn't totally convinced.

"We friends in the Third World still hope China will uphold the socialist path," Mugabe said. I sensed Deng's annoyance when he replied, "We still have a powerful state machine." Deng added that this strong machine could avert any serious deviation from the socialist direction.

Indeed, Deng was expecting the worst on China's daunting journey toward modernization, including the kind of political turmoil that materialized in 1989. It was clear to me from his conversation with Mugabe that Deng would never allow an open challenge and overthrow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DENG ON GORBACHEV: "THIS MAN MAY LOOK SMART BUT IN FACT IS STUPID."

This brings us to Mikhail Gorbachev who visited China in May 1989.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two political forces in China. One the one hand, we had the students whose hero was Gorbachev, known for his prioritization of political reform. The students welcomed their hero with a slogan -- "Today's Soviet Union, Tomorrow's China" -- which was very appealing to China's intelligentsia.

On the other hand, we had Deng who believed that the most urgent task was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n his view, all other reforms, including political ones, had to serve this primary goal. He believed that copying the Western model and placing political reform on the top of the agenda, like the Soviets were doing at the time, was utterly foolish. In fact, that was exactly Deng's comment on Gorbachev after their meeting: "This man may look smart but in fact is stupid."

The two sides couldn't come to any compromise, leading to tragedy in the end.

Nevertheless, it is my conviction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remain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day agree with Deng's viewpoint. Stability is supreme for a super big country like China. With a stable environment, some liberal economic policies have, and can, make a difference for at least 70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Step by step, that's how we have come this far.

A month after receiving Mugabe in 1985, Deng met Jerry Rawlings, president of Ghana. The first thing Deng asked Rawlings was whether he smoked or not. Rawlings said, "no, but you can." Deng lit up, referring to his own Panda brand cigarette that "is especially for me, with lower amount of nicotine."

With the first steps of reform going well, Deng was in a very good and relaxed mood. "It looks like we have found our own way," Deng said proudly. He encouraged Rawlings to pay a visit to Xiamen, one of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being established. Xi Jinping, China's current president, was then a vice-mayor of Xiamen.

"Don't just copy China's model. You have to walk your own path," Deng cautioned Rawlings. He summarized China's experience for his guest: "If there's any relevant Chinese experience for you, I'm afraid it is only one thing: 'seek truth from facts.'"

In other words, he told Rawlings, "you must formulate your own policies and plan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your own country. During the process, you must learn the lessons in a highly timely fashion -- to keep the good things and correct the wrong ones. This, perhaps, is the most relevant experience for you." To this day, this is the essence of the China Model.

Rawlings commented in response that the Chinese seemed very rational while his countrymen were not. The West simply presented a model and told them to copy it. But here was the leader of the world's largest country telling him not to copy the Chinese way. "Only the leader of a great civilization could have said such a thing," Rawlings remarked.

DENG'S FOUR CHARACTERISTICS

To sum up, my times with Deng Xiaoping left me impressed with what I call his four characteristics:

First, his vision. Even in his 80s, Deng was a strategist with a very long view. He always talked about issues which he himself wouldn't be able to see a few decades ahead. As he saw it, his task was to lay down som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at would pave the way for the nation for a hundred years.

Second, his thinking. Deng was thinking all the time. Every time he received briefings from the foreign ministry, he would always sit silently afterwards on the sofa alone with his cigarette, staring out into the room lost in thought. This image has stayed with me ever since.

Third, his clear-sighted pragmatism. Deng alway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irst trying anything new to see if it worked before implementing it on a larger scale.

Fourth, his grandeur. Deng commanded a big army and fought fierce battles in the revolutionary years. He also suffered many ups and downs in his long career. This vast experience in life lent him an aura of grandeur and dignity that expressed itself in a certain confidence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A foreign dignitary once asked Deng whether China was ever worried that the Soviet Union might get involved with the Sino-Vietnamese war or not. After all, the Soviet Union was a superpower much more superior to China militarily. Deng answered simply without any trace of anxiety: "How would the Soviet Union dare to invade China if the superpower couldn't even take over Afghanistan?"

Twenty years ago, I wrote an op-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renamed as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 now). Deng had not shown up in public since the Lunar New Year in 1994 and the outside world was expecting his imminent end. Many predicted that China would become totally chaotic and might even break up. The article I wrote was titled "Dengist China After Deng? Not Certain But Likely." I just re-read it again and believe that it is still valid without even changing one word.

My conclusion then I also abide today: "Drawing strength from economic performance, memories of past political chaos and the lessons from Russia, Dengism may continue to prevail.

A more democratic China may well emerge, but perhaps more as a result of gradual reform and greater prosperity, which have been facilitated by Deng Xiaoping's doctrine, than of radical democratization."

翻页见张维为教授中文文章《邓小平侧记——回忆邓小平1985年的一次谈话》(第2页起)、《从来没见过这么精彩的人——邓小平与中国大转折》(第7页起)。

 

 

张维为:邓小平侧记——回忆邓小平1985年的一次谈话

(一)

我是一九八三年八月末的一天到外交部翻译室报到的。当时翻译室主任叫过家鼎,五十开外,个子不高,面容清瘦,大家都管他叫“老过”。他是一个视翻译质量为生命的人,也是外交部里为数不多的性情中人。他见到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看过女排比赛吗?”当时中国女排在国际大赛中连连获胜,举国上下为之欢腾。“女排是排球的国家队,我们这里就是翻译的国家队”,带着一种挑战的眼神,老过对我说了这番话。“我们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老过说,“总书记啊、总理、副总理啊,还有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我对官衔不甚敏感,但听了这番介绍,还是振作了一下。老过呷了一口茶,“当然,还有邓”。话似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我感到了这是老过的压轴词。沉默了片刻,他提高了声音:“要下苦功,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好好干。”

当时的外交部闹房荒,许多工作了十几年的外交官还分不到房子,司长、副司长还都住在北京的筒子楼里,像我这样新来的年轻人哪有房子可分。“如果暂时没地方住,我看住在办公室也可以”,老过如是说。至此,我大致认识到自己已踏上了一条特殊的翻译道路,并因此而获得了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第二天,我就把铺盖搬到了五楼的办公室,严格讲是办公室的打字间,安营扎寨,一连几年都以此为家,甚至有不灭的灯光,工作还算投入。

当时的翻译室每周都有一两次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主要是练习口译,常用领导人见外宾的谈话作为材料,练习汉英口译。政治学习一般都是先读一篇中央文件,长的大家轮流念。翻译室上海人不少,吴语口音的普通话,“积极开展”念成了“唧唧开展”,这还过得去。有时候音走得太远了,北方字正腔圆的大嗓门出来纠正一下,引来众笑。念完之后就是讨论。讨论很快演变成海阔天空的调侃,时有密集的信息交流和精彩的思想火化。正值思想解放的年月,翻译室的空气是少有的民主,再加上大家接触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同事间什么都谈。许许多多新鲜事之外,邓小平也经常成为一个中心话题。当时正值中英香港谈判的关键时期,有时扯远了,老过会突然大声说,“到此为止,打住,千万不要到外面去说,否则明天香港股票又要跌了。”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罗伯特·穆加贝(图片为作者本人提供)

我第一次直接给邓小平做英文口译,是我进翻译室工作两年之后的1985年8月28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罗伯特·穆加贝。20多年过去了,回忆这段往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穆加贝是1985年8月26日清晨6点20分乘坐中国民航普通班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的。中方的陪同团团长是轻工业部部长杨波。这次除了穆加贝本人外,还来了包括外长在内的六位部长,都下榻在钓鱼台国宾馆的8号楼。白天中方没有安排活动,让客人休息。

晚上7点,赵紫阳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为穆加贝举行欢迎宴会。过去宴会的方式是先由宾主分别致辞,然后通过口译进行现场翻译。后经过中国礼宾制度的改革,外交部直接把宾主双方的稿子都事先译成对方的语言,书面打印出来,放在餐桌上。这就省去了宴会上翻译占用的时间。在穆加贝站起来致辞的时候,赵紫阳把翻译稿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然后对我说,待他英文念到“今年我国农业可望获得大丰收”和“津中友谊万古长青”这两个地方时,“你就带头鼓掌”。我便仔细聆听,待穆加贝用英文念到这两句话时,我便带头鼓掌,一时间包括共和国总理在内数百人的掌声在大会堂宴会厅里响了起来。穆加贝微微点头向大家致谢。这一瞬间,我真有一种引领世界潮流的超现实主义感觉,以致后来,每听到《掌声响起来》这首歌曲,自己竟会联想起这段其实毫不相干的插曲。

(二)

穆加贝1924年2月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的农民家庭。念过六年小学和两年师范,然后就在国内以及赞比亚、加纳等国的中、小学任教,前后约20年,其间又在南非念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在加纳教书期间,他深受加纳开国元勋恩克鲁玛的泛非主义思想的影响,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从1964年到1974年,穆加贝曾被白人统治者投入监狱达十年之久。他重视武装斗争,相信毛泽东的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所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解放军是与罗得西亚白人政权斗争的主要力量。在后来解决津巴布韦问题的历次国际谈判中,他是态度最强硬的政治人物。

今天的西方媒体已把穆加贝描绘成一个如洪水猛兽的独裁者。从2001年开始,由于津政府加速推行比较激进的土地改革触动了英方利益,英津关系恶化。2002年津大选后,英国指责穆加贝的民盟政府舞弊,加大对津制裁力度,目前仍未解除。2002年,英国主导下的英联邦决定中止津成员国资格,津政府则宣布退出英联邦。2005年1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在上任听证会上将津巴布韦列为全球6个“暴政前哨国家”之一,津政府拒绝这种指控。

据我观察,穆加贝这个人相当复杂。他1985年和1987年两次访华,与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国领导人会面,都是我担任翻译。在另外一些国际场合我也曾经近距离观察过他。穆加贝首先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憎恨殖民主义。他性格刚强、作风率直,但思想左倾。在长年的武装斗争中,他曾向他的游击队员承诺胜利后要进行土地改革,分田分地。独立之后的几年,他的政策还相对温和,后来越来越激进。我2002年夏天有幸去南非约翰内斯堡参加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大会,穆加贝和他的仇敌英国首相布莱尔都参加了会议,坐在一个大厅,被安排在同一个上午发言。我在现场亲眼目睹了穆加贝和布莱尔“正面冲突”的戏剧性一幕。穆加贝上台发言的时候,突然脱稿,用右手食指指着坐在前排的布莱尔首相,以愤怒激昂的语调,讲了下面这段话:

“当今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一些西方国家开口闭口什么人权民主,实际上是推行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我们过去就是从他们那里争取人权、争取民主,今天他们倒反过来教训我们了,真是毫无道理。我太了解这些人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首先要有土地,我们是按照法律形式,允许这些英国后裔保留一个农场,但他们要几十个。我不是夸张,这是实实在在的数字,他们要继续拥有几十个农场!我们在捍卫我们的主权和独立,我们没有威胁任何人。我们是津巴布韦人,我们是非洲人,我们不是欧洲人,不是美国人。我们不在乎英国的制裁。布莱尔先生,请你保留你的英格兰,但也让我保留我的津巴布韦。我们不要你的一寸土地,但请你也不要夺去我们的土地。当然,我们愿意和外界友好,愿意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关系,但我们不会去祈求别人的施舍。现在关键是世界的发展模式要转变,从一切为了公司的利益转向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

话音未落,下面一片掌声,主要是非洲国家的代表和坐在后排的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欢呼和掌声。不管穆加贝所说是否准确,任何一个对第三世界当今面临的艰难处境富有同情心的人,听完这番话是很少能不动容的。整个会议中最具有戏剧性的恐怕也就是这一幕了。他一讲完,我看到在场记者们的摄像机镜头几乎同时转向了坐在后面几排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布莱尔倒是神情依旧。他随后上台讲话,没有正面回应穆加贝的指控,而只谈会议的主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津巴布韦的困境,乃至不少摆脱殖民统治非洲国家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都来自这么一个问题:一方面,非洲人民对西方长期奉行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义愤填膺;但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又大都控制在白人手中,这些白人已经是几代人生活在这里,也把自己看成是当地人了。我后来两次去过津巴布韦,一次是1986年陪李鹏访问非洲四国时路过哈拉雷,另一次是1995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总的感觉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而到了2007年,竟出现了上百万人生活在饥饿之中。到了2009年,通货膨胀已经失控,政府不得不发行世界上面额最大的纸币100万亿津元,贬到最低的时候,100万亿津元也只能买半个面包,后来津巴布韦干脆放弃了货币主权,转而采用美元、南非兰特等货币。

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和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土地改革大不一样。津巴布韦土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白人农场主只占津巴布韦人口的1%,但却控制了津巴布韦70%最肥沃的土地,但他们从事的是现代农业,掌握了现代技术和遍及世界各地的销售渠道。穆加贝把白人农场主赶走了,他的老游击队员出了一口气,过这也赶走了哪些掌握了现代农业技术和销售渠道的人。津巴布韦现在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这当中固然有自然灾害的原因,也有英国的刁难以及西方国家对它的制裁等原因,但穆加贝过激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坦桑尼亚驻日内瓦联合国机构的大使鲁恩邦加先生曾是我的学生,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90年代中期,穆加贝邀请过坦桑尼亚经济专家访问津巴布韦,研究该国的土地改革问题。鲁恩邦加代表专家组当面向穆加贝汇报过他们的看法:白人农场主在津巴布韦已经形成了产业配套和规模经营,从良种培育,到饲料加工,到市场销售都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专家组建议穆加贝土改时考虑这些因素。但当时穆加贝就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注意到了你们的意见,但我们最终还是要按津巴布韦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

 

在我和穆加贝私下的接触中,他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1963年他创立了津巴布韦民族联盟,任总书记,并从70年代开始打响了反对白人政权的武装斗争的枪声。他也参加了关于津巴布韦独立问题的国际谈判。可以说是一位在监狱、战场和谈判桌上都和白人,特别是和英国人打过长期交道的政治人物。一次从北京钓鱼台去机场的路上,他对我说:“我在白人的监狱里自学过伦敦大学法律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函授课程,后来与英国人打交道时,这些知识都派上了用场”,但他又告诉我“所有这一切,都不如我后来与英国人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多”。“我对英国人是太了解了”成了穆加贝的口头禅。

(三)

1985年8月28日,天气炎热。我随礼宾司副司长吴明廉等外交部工作人员于上午9点10分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福建厅是一个历史沉淀颇深的地方。1971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曾在这里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指挥处理林彪叛逃这一突发事件。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会见外宾几乎都在这个大厅里进行。福建厅的正面墙上挂着《武夷之春》日光岩巨画,一派浓浓的八闽风情,宾主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放着绽开的郁金香,像是画龙点睛,使得偌大的会议厅获得了一种灵气。

邓小平的生日是8月22日,所以那天正好是邓小平刚度过了八十一岁生日之后不久。上午9点40分,邓小平穿着一套浅灰色的中山装,走进了福建厅。邓刚从北戴河避暑回来不久,避暑期间他天天下海游泳,所以脸晒得黝黑。邓走路平稳,身板笔直,看上去像六十开外,而不是八十一岁高寿。他小小的个子,却一下子吸引了大厅内所有人的目光。

邓先与吴学谦外长握手,然后与在场的中方人员一一握手。与我握手时,吴外长介绍:“这是英文翻译小张”。我觉得邓的手很软。我和邓的目光也有一个短暂的交集,邓的目光相当平和。他问我,“哪里人?”,我说,“上海”。邓停驻了一下,好像“上海”这两个字给他带来某些特殊的记忆。“知道霞飞路吗?”邓问我,目光中似乎带着一点对往事回忆。我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是淮海路吧”。邓微笑点头。

霞飞路是上海淮海路在法租界时的路名,也是整个法租界乃至整个上海最有名的商业街。我小时候家里住的地方离淮海路不远,经常听到街坊的老人提及霞飞路。邓二十四、五岁的时候,曾在上海做共产党的地下工作,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可谓出生入死。当时中共领导人之间都是单线联系,而作为秘书长,他则要把所有中央机关领导人的地址和电话都记在脑子里。据他本人后来回忆,他一生中两次最大的历险都在上海。一次是“和罗亦农接头,办完事,我刚从后门出去,前门巡捕就进来,罗亦农被捕。我出门后看见前门特科,一个扮成擦鞋子的,用手悄悄一指,就知道出事了。就差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还有一次,巡捕得知周恩来、邓小平在一起的住处,要来搜查, “在家里的同志得到情报赶紧搬家了,但我当时不在,没有接到通知,不晓得。里面巡捕正在搜查,我去敲门,幸好我们特科有个内线在里面,答应了一声要来开门。我一听声音不对,赶快就走。没有出事故。”

邓的第一次婚姻也是在上海,妻子张锡瑗是他过去在莫斯科学习时的同学,也是地下党的战友。但不幸的是,张锡瑗因难产在上海去世。邓当时正在上海向中央汇报他在广西百色领导起义的工作,竟来不及亲手掩埋妻子的尸体,就匆匆赶回广西了。 直到1949年解放,邓小平进城后找到了张锡瑗的墓地,把她的遗骨重新装入小棺,迁入龙华公墓。邓小平也和常人一样,对自己年轻时呆过的地方留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恐怕晚年的邓喜欢到上海过春节也和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

我也多次去过邓小平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逗留过的地方,如巴黎的意大利广场、里昂的索恩河西岸。我想,邓小平之所以能领导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定与他早年在巴黎、里昂、上海这些大都市闯荡过有关。一个从16岁到26岁的年轻人,在自己思想走向成熟的年代里,闯荡在国际大都市。当时的邓可谓一贫如洗,大城市的浮华势利一定给他带来过许多不愉快的经历和回忆,但城市毕竟体现了一种不同形态的文明。我觉得邓小平是那一代的中共领导人中“城市情怀”比较强的人,我甚至认为他年轻时闯荡世界大城市的经历,使他获得了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领导人的一些特别素质。

邓在沙发上坐下后,对我说了一句话。他用手指着自己的右耳对我说,“我听力不好。翻译的时候,声音能不能大一点?”他商量的口吻显示了对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尊重,也显示他为人的涵养。邓是个有尊严、有气度,但没有架子的长者。我轻轻地向他点点头,同时把面前的话筒调到一个合适的角度。

邓的目光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有不少外交部的年轻人,“这么多年轻人,好”,邓一口抑扬顿挫的四川话对吴外长说。邓讲话声音底气很足,声音很响,好像不用话筒都可以传很远,这说明他身体尚好。但也可能与他耳背有关。听力不好的人,讲话声音往往都比较响。

大会堂的女服务员给每人都递上一块热毛巾。邓小平用双手把热毛巾打开,擦了一下脸,然后再把毛巾对折,擦了一下额头,再放回碟子。他从茶几上拿起火柴,划了两下,点燃了他的特制熊猫牌香烟。邓轻轻地吐了一口烟,淡淡的一缕白烟徐徐上升,绕过他整齐乌黑的头发,从我眼前慢慢晃过,又转了几圈,消失在福建厅偌大的空间里,这使我想起了不久前亲历的另外一段插曲。

这一年5月,我参与接待了访华的丹麦前首相保罗·哈特林。吴学谦外长在钓鱼台宴请他。话题不知怎的转到了邓小平吸烟上。哈特林说:1974年10月,他以首相的身份访华,见了邓小平。邓一坐下就拿着自己的熊猫烟,问他是否抽烟,他说不抽。但哈特林夫人此时主动插话:“我丈夫虽然不抽烟,但他喝酒”,邓听了大笑,说,“我是两个都做,烟也抽,酒也喝,但身体好像还可以”。哈特林很认真地对吴外长说:“我今天还记得邓小平讲这番话时那种得意洋洋的表情”。

(四)

吴外长和周觉部长助理开始给邓汇报。我是第一次见到部长给邓小平汇报,吴和周两人在邓面前没有拘束,双方有问有答,非常自然。因为邓听力不好,他们有些话得讲两遍。邓问吴外长,穆加贝是不结盟运动主席吗?吴说,不是,现在还是印度。邓说:“对,对,我搞错了”。邓是个人,不是神,他听别人的介绍,简要地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如果他搞错了,就说“我搞错了”。邓对吴外长说,“外交部送来的材料我已经看了”。邓当时每天工作两小时左右,一般都安排在上午,外交部送给邓的材料是浓缩了的大字本。邓问吴外长:“我上次见他是1981年?”吴说:“对”。邓说:“那次见面,他有点牢骚”。1981年那次访问时,性格倔强的穆加贝当着邓小平的面表示不能理解中国对毛泽东采取的态度,对文革遭到否定也颇有微词。邓对他做了详尽的解释,中国搞的不是非毛化,而是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实际上,为了准备这次接待,我连着几天去非洲司看文件,翻译室也让我阅读邓见其他一些外国领导人的谈话纪录,熟悉邓的讲话风格和遣词用句的习惯。我特别仔细地阅读了邓小平1981年会见穆加贝的谈话纪录。

1987年1月,邓小平会见穆加贝(图片为作者本人提供)

这是穆加贝第五次访华,津巴布韦独立前来过两次,争取中国对反对罗得西亚白人少数人政权的支持。独立后,第一次访华是1980年访问北朝鲜时过境北京。第二次是1981年的正式访问。邓问吴学谦,“他和赵紫阳总理谈的怎么样 ? ”吴说,“很好,但主要是谈双边关系和非洲形势,还有一些国际问题”。邓问“我们给津巴布韦的援助用的怎么样?”这个问题也展现了邓务实的一面,过去中国提供给非洲许多援助,不少援助给腐败官员贪污了,效果欠佳。

邓显然关心非洲的发展道路问题。邓问周觉,“白人离开了多少?”邓抓住了一个关键问题,这就是非洲在民族独立之后如何在国家建设中处理好与白人的关系这个问题。吴学谦和周觉一一作了回答。邓从1981年和穆加贝的接触中,了解了穆加贝的激进,所以在1981年的谈话中就已经提醒他注意中国自己因左倾激进而蒙受的巨大挫折。邓听完汇报,说了一句话:“看来他头脑有点发热。我就谈谈我们自己的教训吧”。邓又点燃了一支烟,吸了一口,眼睛若有所思地看着大厅的另一端,显得凝重,邓在思考。这个形象至今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因为是第一次给邓小平做翻译,老过提前一天给住在钓鱼台8号楼的我打来了电话,提了三点要求:第一,不要怯场。第二,要翻得准。第三,声音要响。我的心理素质还算可以,很少怯场,反倒是有一点儿微微的兴奋,毕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直接接触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凭自己两年来替其他领导人做翻译的经验,我知道这种临场感觉和状态是对的,这种感觉有利于口译的正常发挥。做过口译的人都知道,口译既是技能,也是艺术,临场状态往往是决定水平发挥的最重要因素。

(五)

10点缺3分的时候,穆加贝一行抵达大会堂东门,吴明廉司长接到了客人抵达的电话,走到邓面前轻声地说:“客人来了”。邓把手中的烟在烟缸里压灭,站起身正要走,细心的警卫秘书张宝忠发现邓小平的一缕头发滑了下来,赶上前,从自己中山装上衣口袋里敏捷地拿出一把小梳子,替邓把头发往后梳了一下,再用手掌在邓的头顶上轻轻地压了一下,把头发压住。邓笑了,说:“你心很细喔”。然后就走向福建厅门口,站在屏风旁边等候穆加贝的到来。

穆加贝一抵达,邓小平与他热情握手拥抱,邓说:“欢迎你,很高兴再次见面”。穆加贝说:“您看上去还和四年前我们见面时一样健康”。邓摆摆右手,“马马虎虎吧”。穆加贝说:“您看上去不像八十开外的人”。邓笑着说:“我已经八十一岁了。身体总的说,还可以,但一些零件不灵了”。邓用右手食指了一下自己的右耳,“这个零件不灵了”,又指着自己的左耳,“这个稍好一点,所以我见客人都是这样坐的”。邓意思是国内一般领导人见外宾,客人坐在主人的右手侧,而邓因为左耳听力好于右耳,见人都把客人安排在自己的左侧。

邓接着说,“除了耳朵,其它零件都还正常运转”。穆加贝大笑。把身体各个器官比作机器零件,据说是红军时期开始使用的话语,透视出红军将士置生死于不顾的一种洒脱。作战受了伤,如果大难不死,就互相开玩笑地问:“你丢了哪个零件?”后来看了电视连续剧《亮剑》,其中主要人物受伤之后的对话也用这个比方,大概印证了这个典故的出处。邓的轻松调侃也使人感到他心态的年轻和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邓和穆加贝亲切寒暄后,就把话题转到正题。邓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情况开始一直讲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现在回想起来,邓的这个谈话包含了他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对今天了解邓小平的思想,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乃至判断今后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都有一定的意义。

谈话一开始,邓就用很肯定的口气对穆加贝说,从1949年到1956年这段时间,中国的事情“做得非常好”。邓一口气用了三个“搞了”:“搞了土改,搞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那样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搞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邓讲话有一种气势,喜欢用排比句,三个“搞了”就体现出老人讲话的这种气势。当我翻译出“土改”一词,穆加贝微微点了一下头,也许这正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他的众多追随者当年就是冲着他“分田分地”的口号,参加他领导的武装斗争的。

邓小平对中国的土改一直是积极评价的。他在另外一个场合曾这样说过:“土地改革把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了”。土改从1950年开始到1952年底完成,与朝鲜战争几乎同时进行。这场翻天覆地的运动使占中国人口四分之三的三亿农民分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这个过程不无暴力,但从中国历史进程的大视角,这场疾风暴雨般的变革实现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使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直到十年文革之后人们重新评价毛泽东时,邓小平还是坚持说:如果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毛泽东的这项功劳,“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

邓赞扬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就是1953年到1957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这个计划虽然是苏联模式影响下的产物,但主持制定这一计划的是比较务实的周恩来和陈云这样的领导人。50年代初,中国的落后程度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倒是毛泽东主席曾做过一个准确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而“一五”计划无疑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所有五年计划中完成最好的一个,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苏联提供了相当的援助,包括帮助兴建156个大型项目。可以说中国是从“一五”才开始了邓小平所说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并很快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整个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问题更复杂一些。我后来查了一些材料,刚分到土地不久的农民就被要求加入合作社,至1956年底,参加高级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公私合营也汹涌澎湃地进行。我曾和一位1949年前当过老板的上海邻居聊过,他坦率地说:“那个时候,白天在外面敲锣打鼓,晚上回到家抱头痛哭”。但是与斯大林在苏联推行的全部没收私有财产相比,与后来文革时期推行的“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相比,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显得相当温和。当时政府对资本家实行了“赎买”政策,资本家可以拿自己资产5%的红利,从1956年开始定息,七年不变。我这位邻居,到了60年代还天天喝咖啡,家中还有一辆摩托车,他念高中的孩子天天骑,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这辆摩托车给红卫兵砸了。

中国“从1957年开始,有一点问题了”。邓提高了一点声音对穆加贝说。后来我注意到邓在谈1949年以后的发展经验教训时,总是把好坏的这条分界线划在1957年。在邓看来,1957年之前,一切都相对比较顺利。在此之后,中国出现了大问题。这段历史,邓本人是最高的当事人和见证人之一。在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曾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作了一个颇有新意的修改党章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邓小平专门提到了中共已经是执政党,容易产生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个人崇拜。中共八大还确定了今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邓对这个提法也一贯赞成。但从1957年开始的一系列发展,使中国这辆快速行驶的列车改变了自己的方向。

邓小平首先提到了1957年开始的反右运动。邓是这样说的:“我们的问题出在一个‘左’字上。反对资产阶级右派是必要的,但是搞过分了。” 邓在另外一个场合也说过:“那时候有的人确实杀气腾腾,想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扭转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反击,我们就不能前进。错误在于扩大化。” 邓接着说,“左的思想发展导致了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邓坦率地说,这些事情“使我们受到了惩罚”。在大跃进最疯狂的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由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动员了数千万人上山下乡,挖树找煤,找矿炼铁,建起了百万个小土高炉,小土焦炉,土法炼铁炼钢。全国农村,一哄而起,把原来一二百户组成的合作社,变成了数千户,甚至上万户组成的人民公社,废除农民的自留地,吃免费的公共食堂,采取大兵团作战的办法来进行农业生产,最终对中国的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一场灾难。

邓在另外一个场合也谈过他自己对这些事情的责任:“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我们是积极分子,反右派扩大化我就有责任,我是总书记呀。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我们头脑也热。拿我来说,能够四六开,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够满意了,大部分好嘛。”邓接着对穆加贝说,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减产,市场上商品很少,人民群众吃不饱饭,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穆加贝听到这段话时,一直皱着眉头,似乎有一种不完全相信的感觉。邓则继续自己的叙述。穆加贝听得很认真。穆加贝询问邓,中国是如何克服这种危机的。邓说,“那时,我们党和毛主席的威望很高,这是长期斗争历史形成的威望。我们把困难如实地告诉了人民,‘大跃进’的口号不再喊了”,穆加贝频频点头,他对毛泽东主席是非常尊重的。

邓接着说,我们采取了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政策、步骤和方法”。邓用词精辟,六个字:政策,步骤,方法,反映了老人治国的一贯思路,治一个国家,除了战略要正确,还要有与之配套的政策,轻重缓急的步骤以及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努力,到一九六二年,我们就开始从困难的情况中恢复,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情况比较好”,说到这,邓停顿了一下,吸了一口烟,补充了一句:“但是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根除”。

邓接着和穆加贝谈起了文化大革命。邓说,“一九六五年,又提出了党内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后就搞了文化大革命,走到了左的极端,极左思潮泛滥。”邓讲“极端”和“泛滥”这两个词时的语气很重,还用右手食指在空中点一下,以示强调。我后来注意到这是邓的一个习惯性手势,要强调一个论点的时候,他总是用食指这样重重地点一下。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时掷地有声地说:“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用的也是这个手势。

说完这段话,邓停了一下,看着我,等我翻译。他也可能在思考着下面的谈话。邓接着说:“文化大革命,实际上,从一九六五年就开始了,一九六六年正式宣布。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搞了整整十年”。邓把“整整十年”四个字拖得很长,给人一种痛心之感。邓后来又多次说过历史给中国的机会不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文革的十年,加上之前的极左,中国被耽误的时间太多了,邓心疼。邓还说,“党内的骨干,差不多都被打倒了,这场革命的对象,就是这些老干部”。文革对邓小平也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邓这时缓和了一下语气,对穆加贝说,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纠正这些极左思潮”。

(六)

邓小平把余下的烟在烟缸里掐灭,带着一点自嘲,对穆加贝说:“吸烟这个习惯不好,但我这个本性难改”。这也使谈话的气氛轻松了一下。 穆加贝微微一笑,耸了一下肩,表示不介意邓小平继续吸烟。邓接着就开始谈另一个话题:防右的问题。这无疑也是邓小平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邓对穆加贝说,我们在反左的同时,也提出了“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主动地提到了一九八一年他和穆加贝那次不算十分愉快的会见,说:“我们一九八一年见面时谈过四个坚持,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虽然邓小平已经八十一岁,但讲这四项原则时,他是一气呵成的。这首先说明他的记忆力仍很强。一九八七年我再次为他见穆加贝做翻译时,他也讲了这四项原则,但那次他是说一项,等我翻译完,再说下一项,而且中间还有不少“这个,这个”。穆加贝后来还问我,中文中“这个,这个”是什么意思。

我同时也感到这四项原则不是他在正统思想支配下随便说说而已的东西,而是老人反复琢磨过的东西。邓认为,在中国的国情下,其任何一项的动摇都会给中国带来动乱。回头看,邓小平的治国理念也许可以归结为保持一种基本态势:既反左,也反右,走一条理性稳健的中间路线,确保中国不再走极端,不再走任何激进的路线,从而使中国能够在一个理性、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中,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邓接着说,“如果不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纠正极左就会变成纠正马列主义,纠正社会主义”。说了这番话,邓又点燃了一支烟,会场有几秒钟的停顿。

邓显然是用执政党的话语在解释一个现代政治学上的极其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制的性质和作用。西方主流的观点是:只有采用以一人一票普选为基础的多党制,政权才有合法性,才能实现现代化。而邓小平则认为,这条路对已经发展起来的西方国家也许合适,但对非西方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型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一走就会天下大乱,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可能会在顷刻之间四分五裂,分崩离析。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势政府,一个从革命性的政党转化成一个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己任的政党,并用这样一个政党保持稳定,领导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邓在另外一个场合曾这样解释:在中国,没有这四条原则,就会形成亲西方的自由化思潮,而“自由化思潮一发展,我们的事业就会被冲垮”。邓说:坚持四项原则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有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那就一切都谈不上。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许有道理,但是没有这个大道理就不行”。邓是强势立论,在涉及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他认定的理,寸步不让。

但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到80年代,邓的这种观点在中国知识界和舆论界都不是主流。经历过数十年无休止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带来的创伤,许多知识界人士真诚盼望大规模的政治改革。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高举“新思维”和政治改革压倒一切的大旗,一时引来多少羡慕和赞扬。1989年春天,充满爱国热情的北京学生打着“老戈你好!”、“民主——我们共同的理想”、“苏联的今天、我们的明天”等巨大横幅,涌往天安门广场,像欢迎凯旋的英雄一般,热烈地欢迎戈尔巴乔夫访华。这对邓来说,不能不是一件略为尴尬的事情。在外交部工作的人当时都清楚,正是通过邓小平的顽强坚持和中方的不懈努力,戈尔巴乔夫最终答应了邓小平关于改善中苏关系的三个先决条件,即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从中苏边界和蒙古撤军,促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并为此而采取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行动。在此之后,才有今天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学生们此时的满腔政治激情、声势浩大的游行,对戈尔巴乔夫英雄般的欢迎,实际上也把传统共产党国家转型过程中对两种不同道路的选择,放在了国人眼前。当时中国许多人和整个西方都看好戈尔巴乔夫,不看好邓小平。

 

但历史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吊诡:戈尔巴乔夫的激进政治改革没有产生他所预想的结果,而是导致了国家迅速解体和经济全面崩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人民多年的储蓄随着发疯似的通货膨胀化为乌有,人均寿命降到了60岁以下。尽管戈尔巴乔夫本人至今仍在西方受到推崇,但他在自己人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1996年他曾参选俄罗斯总统竞选,得票率竟不到百分之一。

 

至于邓小平防右的思想,看似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包含了重要的道理。就在会见穆加贝之前的一个星期,也就是1985年8月21日上午10点,邓小平会见了坦桑尼亚的尼雷尔总统。邓当时对尼雷尔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问题是怎么坚持。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政策?还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实际上,邓在许多不同的场合谈过这个问题,展现了他的政治担当和定力,但他讲的四项原则绝不是僵化的东西,而是充满活力的东西。他讲坚持党的领导,但也提出要大力改善党的领导。他讲坚持马列主义,但反复强调马列主义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至于社会主义,邓小平则赋予这个概念以全新的内容。可以说邓小平用执政党的话语,为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预留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七)

谈话还在进行着。

邓在谈反左不能纠正马克思主义,不能纠正社会主义的时候,我注意到穆加贝频频点头,但他在点头中似乎也期待着邓作进一步的解释。可邓接下来的一段话好像又使穆加贝感到惊讶。邓是这样说的:“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搞清楚,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实际上,早在1981年会见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时,邓小平就问他:“世界上有多少种社会主义?总有100多种吧”。并意味深长地说:“没有定规么,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邓接着对穆加贝强调了另外一个命题:社会发展不能超越阶段。邓说:“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共产主义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接着邓又说:“要实现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而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资基础。”邓讲这番话也是一气呵成的,说明他对马克思意识形态话语的熟悉。我可以想象当年毛泽东派他去莫斯科舌战苏共理论权威苏斯洛夫时,一定也是欣赏邓的思辩能力。对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意味着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邓接着以遗憾的口气说:可是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里,“我们忽视了发展,发展这个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从一九五七年起,我们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拿农村来说,到一九六六年的十年间,农民的收入没有增长多少。虽然有一些地区,农民的生活比较宽裕,但是多数地区的农民,还处在贫困状态。文化大革命时期,情况更加困难。”邓讲“没有增长多少”的时候,还摇了摇右手,以示强调。

随后邓又转到了他最常谈的话题: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他特别提到了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城市改革的展开。“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邓说。“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已经见效了,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有了农村改革的经验,现在我们转到城市经济改革”。邓描述的这种改革方法后来在国际上又被称为“渐进改革”,与西方在前苏联推行的“休克疗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后来曾在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过文章,谈邓小平的改革之道:确立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清晰格局:“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发展,后内地发展;先经济改革为主,再政治改革。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第一阶段的改革经验为第二阶段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穆加贝在这次访问中,曾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过担心:中国的改革开放可能会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现在当着邓小平的面,他还是秉承自己一贯的坦率性格,对邓小平说:中国在第三世界的朋友都希望中国继续保持社会主义。在穆加贝用英文说这段话的时候,邓划了一下火柴,又点燃了一支烟,于是空气中又飘起一丝淡淡的烟味。等我译完这句话, 邓口气十分平和地回答:“中国的改革也好,开放也好,都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邓还有板有眼地说:“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的现代化,还有这个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但在这四个现代化的前面,有四个字,这四个字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说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讲完这番话,邓的目光环视了一下整个会见大厅,好像在看大家是否听清楚了他的话。

邓小平的这段名言后来曾被一些人曲解。他们认为每推动一项新的改革措施,甚至购买一台设备,都要先问姓“社”还是姓“资”。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一个整体概念,邓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各种办法,包括利用那些在资本主义社会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增强和壮大中国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起来,这就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经过上海视察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曾指着一台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开玩笑地问陪同人员:你说这台设备姓“资”还是姓“社”?并自己回答:这台设备原来姓“资”,因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现在姓“社”,因为在为社会主义服务。

邓小平然后又说了一段话:“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穆加贝频频点头。但邓马上接着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这两种所有制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我们也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我们也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邓强调:“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邓用的还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术语,这也是当时主流经济学家的术语,但实际上邓已经大大拓宽了公有制的定义。他已经把中国正在进行的公有制改革都包括在公有制的定义之内。

对于穆加贝不甚理解的三资企业,邓小平也为他做了一个相当独到的分析。他耐心地替穆加贝算了一笔帐:“一个三资企业办起来,工人可以拿到工资,国家可以得到税收,合资合作的企业收入还有一部分,归社会主义所有”。好像为了说服穆加贝,邓还补充道:“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企业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注意到邓在谈向外国学习时,他关心的从来都不只是“硬件”,他也关心“软件”,特别是如何把管理经验学过来。另外,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对三资企业的解释:他把三资企业中的社会主义成分一项一项地剥离出来,这的确是高明的算法,大概和邓公打桥牌时喜欢精确叫牌法有共通之处。这种算法也为后来中国所有制的改革打开了思路。邓的公有制概念已经包括了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三资企业中有利于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成分。邓的思路无疑是超前的。

邓接着说:“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倒是觉得现在外国投资太少,还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随后邓谈到了中国会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这也是现在国内争论颇为激烈的问题。邓当时是这样说的:“至于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看到穆加贝目光中还有疑虑的眼光,邓又自问自答地说道:“中国会不会产生资产阶级?我看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今天不少人引用邓这段话,说既然今天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这是一种颇为偏激的看法。回顾3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两极分化的趋势明显,改革政策也有不少失误,但是邓小平的总体改革战略已经基本实现,中国的迅速崛起,全世界有目共睹。虽然一个富裕阶层已经出现,但同时中国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了巨大的提高。我看了哈佛大学学者几年前在北京做的一个民调,虽然大部分人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了,腐败增加了,但同时绝大多数人也认为:在中国,通过自己诚实的努力,是可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也就是说尽管中国经历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有些还非常严重,但中国社会还能使绝大多数人感到这种最基本的公正。从世界的角度看,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中国的另外一个巨大进步就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特别是财税收入的大幅增加,为建立一个更为富裕公平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后来多次为邓小平做过翻译,发现他有两条是不变的,他讲过很多次: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还在探索,但他同时又说有两条一定要坚持,一是党的领导不能动摇,二是公有制占主体不能动摇。现在回头来看,这就是邓小平的底线思维。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但只要守住这两条,即使出现了问题,我们也可以较快地纠正过来:比如地区差别大了,我们就推出了西部大开发计划,这些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都比沿海地区快;医疗改革市场化走得太远了,我们可以重起炉灶,启动新的医改;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到现在的全覆盖。总之,有了这两条,即使发展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可以得到纠正。中国模式纠正问题的能力总体上比西方模式强得多。

尽管邓小平对穆加贝做了耐心的解释,但执著的穆加贝似乎还是有点不放心,他又对邓小平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将会给世界进步力量带来巨大损失。此时,我察觉到邓公的面部表情中有那么一丝不耐烦,这也是我多次给邓小平翻译中看到他的唯一一次不耐烦。邓把自己的烟蒂在烟缸里掐灭,又一次习惯性地用食指点着前方,用浓浓的四川口音说了的这么一句话:“我们还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他说得很响,很清楚。然后又说:“一旦发生偏离这个、这个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我们的这个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邓接着说:“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但是,我们的这个政策、社会主义的政策、我们的国家机器是有力量的,是能够去克服这些东西的。所以呀,事情并不那么可怕”。邓以这样的口气,这样的措辞,谈这么一个敏感的问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纵观人类历史,没有一个大政治家是回避暴力的,邓不宣扬暴力,但他的切身经历使他可能比任何人都了解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多少混乱和动荡。在我的感觉中,邓的脑海里总是有一幅国家震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民不聊生的意象。我后来做过一个粗粗的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79年的改革开放的140年间,中国持续的太平年景最长没有超过八、九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总是一次一次被打乱。农民起义、外敌入侵、军阀割据、内战连绵、政治运动,结果国无宁日,百姓遭殃。最后,正是邓小平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下了决心,把追求中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放在最优先的地位,结束给国人带来无数灾难的政治动荡,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整个国家也因此而迅速崛起。

回头看来,为了制止中国再次陷入混乱,邓是作了最坏打算的。我后来替邓公做翻译,几乎每次他都谈到“中国不能乱”这个主题。不管如何评论这些年中国政治的风风雨雨,不管中国的体制仍存有多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不管中国今后变革还会经历多少迂回曲折,但邓小平“中国不能乱”的观点似乎已成为当今中国多数人的共识,这是弥足珍贵的。 邓1992年南巡讲话时曾深有感触地说过,历史留给中国的发展机会不多,国家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垮起来容易,建设就很难”, “乱了十几年都恢复不过来”。这是邓的肺腑之言。过去的20多年里,就我自己走访过的国家中,由和平转入剧烈动荡乃至战乱的国家就有二十多个。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南斯拉夫的解体,我1986年访问过南斯拉夫,当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远比中国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该国的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均被浅薄的西方话语忽悠,结果就是内斗四起,冲突和战争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场接一场发生,最终是国家解体,20多万人丧生,无数致残,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创下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大的人间悲剧。塞尔维亚驻日内瓦联合国机构的大使沃克维奇先生是我的学生,为我写过一篇比较铁托和邓小平的论文,他是这样结尾的:“铁托死后,他的南斯拉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而邓小平死后,他的国家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八)

邓关于社会主义的话题还在继续。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没有完全搞清楚”。换言之,邓不仅认为中国过去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苏联等国家也没有搞清楚。邓接着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上世纪20年代采取的一些比较灵活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法,包括把土地租给农民,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开展对外贸易等。我后来查了一下,邓是1926年抵达莫斯科学习的,在苏联整整呆了一年。虽然列宁已经去世,但1926年还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后期,邓在苏联期间可能亲生体验到了新经济政策务实的一面,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中的有益东西来发展自己。这样做,有风险,但总体上利大于弊,中国也可以承受这种风险。

回头看,邓这段时间内在苏联学到的马克思主义,似乎也更接近马克思的本意,不像后来从莫斯科留学回来的、言必称斯大林的王明。邓小平关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话,也不是随便说说的。我后来至少两次听他对外宾讲过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显示了他对苏联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这段历史情有独钟,反映了邓本人的基本价值取向。邓多次说过,这以后,“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就是后来取新经济政策而代之的斯大林计划经济模式。

邓接着非常诚恳地对穆加贝说:“穆加贝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但请你们特别注意我们左的错误。”邓提醒穆加贝注意中国走过的弯路。邓说,“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但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观客观方面的情况,容易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中国过去就是犯了急性病的错误。我们特别希望你们注意中国不成功的经验”。 好像怕对方没有听清楚。他又重复了一下:“我还是这句话,希望你们多注意中国那些不成功的经验”。这时,邓略微停顿了一下,等我翻完这段话,他又补充了一句:“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照搬”。

时间飞逝,很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双方都有言犹未尽的感觉。邓说,“我们的同志编辑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里面是我的一些讲话,有十二大的开幕词,不知你读过没有?”穆加贝坦率地摇摇头。并说,非常想看看这本书。这时,我看到吴明廉已经走了出去,大概去布置工作人员赶快去找这本小册子的英文版。据说礼宾司的一位小伙子马上要了车,赶去北京王府井的外文书店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英文本,但却被告知书店无货。 后来吴告诉我,外交部礼宾司的一位同事正好买了一本,准备和中文版对照学英文的,还算新。礼宾司就把这本书要来,作为邓的“礼品”送给穆加贝了。

邓一生写的东西不多,但发表的谈话很多,他对自己谈话整理出来的书面文稿看得很重。我多次听他对外宾说,我的那个集子里对这个问题有非常准确的表述。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邓的原话,那些带有邓个性的东西,那些随意的发挥,那些土话,那些不怎么规范,也不面面俱到的东西,甚至带有“这个,这个”的原汁原味。它们能更好的反映邓作为一个人的朴素本色。邓小平和他讲的道理实在都是很朴素的。穆加贝最后对邓说,“和邓主任的谈话使我坚信中国仍然在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谈话结束后,两人站起来握手话别。穆加贝说:“我相信您一定能健康地看到香港回归”。邓诙谐地说,“还要看马克思能不能批准”,在场的人都笑了。邓又补充了一句:“可能还要和马克思谈判谈判”,大家笑得更厉害了。大概是一讲到香港回归,邓自然联想到了中英之间为期一年多的谈判,联想到了和马克思也要谈判谈判。邓小平的朴实、诙谐和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1点15分,穆加贝离开钓鱼台国宾馆去首都机场,坐北朝鲜的专机去平壤。坐车里只有他和我,还有司机。陪同部长杨波先去了机场等候。穆加贝拉开一点儿车上的纱窗,对我说,一个大国的领导人能够说自己过去受到了惩罚,“这个词很重啊”,他这是指邓谈大跃进时所用的词。他还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这个年纪的人对文化大革命有印象吗?我说,有一些印象,我看过海外归来的科学家扫厕所。穆加贝此时颇为感叹,看着北京大街上秩序井然的行人和车辆,说了一句给我印象很深的话:“中国真是个奇妙的国家。我文革的时候也来过中国,表面上一切都是那么安宁和平静,看不出任何问题”。我隐隐地感觉到邓小平的谈话没有完全说服他。

回顾这些往事,感触良多。我常想,如果穆加贝能够记取邓小平当年给他的忠告,也许津巴布韦今天就不至于陷入如此困难的局面。当然,津巴布韦乃至整个非洲面临的挑战非常复杂,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尚未找到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成功之道,他们还在探索中,也许还要摸索很长的时间。今年六月,我们复旦大学中国模式中心与牛津大学中国中心联合举行了一次“中国模式与非洲发展”的高端研讨会,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非洲朋友渴望了解中国的成功之道,渴望能在非洲复制中国奇迹,甚至可以说这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非洲梦”。当然,这绝非易事,但我们还是要为非洲国家祈福,也愿意与非洲朋友分享中国的经验和教训。

还是回到邓小平吧。我曾在不同的场合总结过自己对邓小平的印象,主要是四点,一是眼光:邓小平是一个大战略家和军事家,具有超长的战略眼光。西方政客一般谈的是“一百天内,要怎样怎样”,邓小平是“一百年内,要怎样怎样”,今天世界上很少有眼光如此长远的战略型政治家。中国这么一个大国,长远的战略定下了,近期的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他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他坚持党的领导和公有制占主体,公有制可以有各种形式,只要公有制占主体,即使一时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最终也有办法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这些都属于跨长度的大战略。

二是思路:邓小平是一个思想者。他在我脑海中浮现最多的形象,就是他坐着,静静地抽着烟思考问题,目光注视着前方。他喜欢和别人谈一些“自己脑子里正在转的东西”,他的许多新思路经常能使人眼睛豁然一亮。他对华国锋的评价就是华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他1992年南巡中最令人眼睛豁然一亮的那段话就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经济手段”。一下子把纠缠了中国改革开放很多年的问题说清楚了。

三是清醒:邓小平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政治家,相信实践出真知,他坚持一切外国的思想和做法,都要先经过中国的实践来检验,再确定是否在中国推广,绝不能盲从。他反复讲:不要靠本本,而要靠实践。这种高度务实的理性态度使中国避免了民主浪漫主义(即民主原教旨主义)和市场浪漫主义(即市场原教旨主义),避免了西方话语的忽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大气:作为一个人,他大气,他乐观豁达。他一生中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多次大上大下。一个杯子里只有半杯水的时候,他总是看到有水的半杯。出现危机的时候,他总看到危机背后的机会。毕竟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领导人,他讲话也非常大气。一次我给他做翻译,讲到打仗,当时外宾问他,你们和越南打自卫反击战,没有担心苏联介入吗?当时的苏联是个超级大国,军事比中国强大很多。邓小平是这样回答的:苏联是个超级大国,但是一个小小的阿富汗都打不下来,怎么敢打中国呢?这也是一种底线思维,做决定的时候,把事情推倒最坏的结局,然后看能不能应对,能应对他就出牌了。

从1983年起,我以各种身份,断断续续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距离观察过的中外政治领袖人物近百人,邓小平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邓公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改变了中国,并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世界的人。我有幸在自己生命最宝贵的年华中与这个伟大的生命有所交织,感受了他作为一个领袖的睿智和勇气以及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趣,随后又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感受到了他的思想和智慧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和深远影响。在邓公诞辰110周年之际,谨作此文以缅怀这位难忘的人。

 

张维为:从来没见过这么精彩的人——邓小平与中国大转折

【8月15日,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中国学所所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维为教授在上海社联大楼群言厅举办了主题为“邓小平时代与中国大转折——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讲座。80年代中期,张维为教授曾担任邓小平等领导人的英文翻译。演讲中,他从邓小平“犀利、坚定、深邃、意志如钢”的眼神谈起,回顾了邓小平会见金日成、穆加贝、罗林斯等外国领导人的经历。本文系演讲全文,观察者网独家首发。】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到上海社联,到“望道讲读会”来谈谈邓小平与中国历史大转折,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对邓小平的回忆、观察和研究,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最近一直在播电视剧《邓小平》,有人问我这个电视剧拍的怎么样,我自己觉得演员总体上是可以的,特别是讲话、声音、用词、语音、语调都很真、很像,但是如果说有一点点遗憾的话,那就是他似乎没有邓小平的眼神,邓小平的眼神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一般情况是很淡定、慈祥的老人,但你仔细观察他,特别是他讲话,哪怕一刻钟,他的眼神会给你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犀利、坚定、深邃、意志如钢。这是不能苛求的,电视剧里的演员当然是个优秀的演员,但是要有邓小平相同的经历、智力、阅历,那是不可能的。

昨天看到那一集讲的是恢复高考,我是从工厂里直接考进复旦外文系的,不容易,我当时真没想过还会有机会读大学,我在工厂里工作了三年,然后参加了77年的高考。但有一点挺好,我们从听到高考的消息到参加高考,好像就是三个月的时间吧,没有像现在那样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备战高考。但那年考上大学的都是平时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我当时在工厂里工作,厂在上海郊区,从徐家汇坐50路公交车到底。我们的厂长特别高兴,厂里去了三十多个人考,就我一个人考上了,而且还是复旦,厂长就用卡车敲锣打鼓一路把我送到家里,把喜报贴在我家弄堂口。我哥哥也在同一天收到复旦物理系的通知书,当时全家的欢快心情今天还记忆犹新。

现在我来谈谈邓小平。邓小平首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一个很本色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当然,只有近距离接触才容易感受到。我这里讲一段经历,1987年11月我给万里副总理做翻译,当时采访万里的是美国记者、作家索尔兹伯里,他曾担任过《纽约时报》的副总编,80年代写过一本书《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他重走了长征路,采访了上百个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领和士兵,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成了当年的畅销书。他写完长征之后,还想写一本讲中国改革开放的,他想写邓小平。当时中央军委的杨尚昆支持他的写作,他想见的领导人几乎都见到了,包括胡耀邦和赵紫阳,但就是没见到邓小平,所以索尔兹伯里见到人就问邓小平。他见到万里副总理也问邓小平,万里先讲了邓小平1974年让他抓铁路,当时造反派在徐州打派仗,铁路无法正常运行,邓小平下令说你去把闹事都抓起来,一天抓一个,一年抓365个,必须确保京沪线通车。

万里无意中透露出曾与小平打桥牌。索尔兹伯里一下子抓住了这个题目,他说:打桥牌是很有意思的游戏,一般玩游戏都希望有一点刺激,有的人喜欢有点钱,有的喜欢其它事情,你们中国领导人打桥牌,有没有什么刺激的东西?万里说我们也有,我们是谁输了就钻桌子。索尔兹伯里抓住这个细节,他问如果邓小平输了的话,钻不钻。万里笑了,他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他就说邓小平牌打得好、牌技高。索尔兹伯里追问,他从来不输吗?不可能吧?万里说,他输了我们其他人都会说:你不用钻了。到最后万里被逼得没办法,只能说:这是我们大家定的规矩,谁输了都要钻,但他始终没说邓小平钻了桌子,回答完了,他自己也大笑。索尔兹伯里后来在书中是这样写的:“邓小平打牌争输赢,但不赌钱,输者得钻桌子,邓小平输的时候,牌友们总是说‘你可以免了’,但邓小平总是说‘我要钻,这是我们打牌的规矩’,于是他就钻了起来,但由于身材矮小,邓小平钻桌子比较容易。”虽然这是个比较轻松的故事,但也说明邓小平的一个特点,他比较讲规矩,是个定了规矩就认真做的人。我们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例如选贤任能制度、梯队接班制度等等,现在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这对中国长治久安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邓小平有个性的故事还有很多。那年他见意大利记者法拉齐,法拉齐提了很多尖锐的问题,他们谈了几个小时。中间休息的时候。邓小平问他:“你跟你父亲也这样说话吗?”法拉齐说是的。邓小平笑着说,那你父亲不给你一个耳光吗?小平是一个很本色的人。实际上很多老外也喜欢这种个性,法拉齐采访邓小平后写了很长的感想,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彩的人,很有个性,很犀利。

金日成和邓小平在一起(图片为作者本人提供)

这张照片是金日成和邓小平在一起,放这个照片是想回忆一段往事。我是1983年进外交部翻译室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做翻译。刚进去时我们的级别还比较低,当时就出现一个矛盾,我们自己翻译的东西自己不能看,属于绝密文件。但翻译要熟悉领导人的讲话,熟悉他们的思路、口气、惯用语、引用的诗词等,翻译室领导就请示部领导,后来我们这些新手被破格允许阅读邓小平会见外宾的谈话记录。

邓小平1982年与金日成的几次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当时朝鲜经济非常困难,金日成跟邓小平说,我们想尽办法克服自然灾害,巴基斯坦总统哈克将军曾说,巴基斯坦的科技人员发现鹌鹑蛋营养比鸡蛋要高两到三倍,所以我们现在更多地养鹌鹑,这比养鸡更划得来。我觉得这是很新鲜的事,但邓小平没有特别的反应,而是说:我们的重点还是放在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他回顾了1978年9月访问朝鲜之后,在中国东北一路视察时所讲的一些话,现在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邓小平的这个“北方讲话”了。“北方讲话”中有几点非常关键,一是提出要解决思想,要恢复毛主席提倡的“实事求是”,二是明确讲了社会主义不是贫穷,社会主义必须是富裕。这段话收录在《邓选》第三卷里:“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大多数地区处于贫困状态,这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另外,当时四人帮被打倒之后,华国锋主席开展了揭批四人帮的运动,当时习惯的说法是要把这个运动“进行到底”。邓小平说什么叫“进行到底?”他说“我看半年差不多了,运动的时间不能过长,把班子调整好就可以了”。为什么?他希望尽快把整个国家转入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轨道。

他当时就提出了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到长春市,他跟长春市的领导人说,是不是要考虑让政府变成为发展经济服务,这是1978年。另外他还说,我们关起门来不行,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他到大庆参观,问大庆有没有计算机,大庆当时有计算机。他问:你们的计算机每天开启多少小时,得到的答复是每天两个小时,他说这怎么行,这和拨算盘差不多,计算机要搞一个计算中心,24小时开放,形成一个网,可见他当时的思想已经很超前了。我回顾这一段历史,虽然不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就是想说明这么一点当其他社会主义或者前社会主义国家考虑的还是小打小闹,技术性的改革调整,邓小平已经在考虑根本性的问题,要进行思想路线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现在回头看,这是很了不起的。

 

我自己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朝鲜和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基本是维持计划经济,引入有限的市场调节,但总体收效不大,经济仍然属于贫困型。苏联和东欧是第二种,是激进改革模式,其实他们也尝试过小打小闹,但包括走得最远的匈牙利等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没有迈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步,最后也没有成功,再加上西方话语的忽悠,他们就干脆完全采取了西方模式,激进的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旧的体制瓦解了,搬来了西方的多党制和市场经济,结果还是没有搞好。苏联解体时,俄罗斯经济规模比中国还大,今天整个俄罗斯的经济规模满打满算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我们今天仅外汇储备一项,就是四万亿美元,比俄罗斯的GDP和中东欧的GDP加在一起还要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模式是稳健改革模式,效果比保守改革模式、激进改革模式都好,好很多。

这张照片是我第一次给邓小平做翻译,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会见津巴布韦当时的总理穆加贝,这个人现在90岁了。这场会见我印象非常深刻,穆加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导人,他是游击队出身,坐过英国人的牢,他对毛主席非常有感情,他内阁一半的成员都是南京步兵学校培养的。他讲话非常直率。他1981年第一次到中国来,当时我还没有进外交部翻译室,但谈话记录我看了,我还问了当时做这场翻译的同事,穆加贝曾当着邓小平的面,说我们不能接受你们否定毛泽东主席,邓小平解释说,我们没有否定毛主席,我们都是毛主席的学生,我们是全面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对毛主席的历史功过三七开,对他犯的错误我们也实事求是。邓小平还说,如果没有毛主席的话,我们都还在黑暗中徘徊。

到1985年我做翻译的时候,穆加贝的观点还是没有大的改变,他第二次见到邓小平还是担心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小平反复跟他解释,先是从毛主席讲起,告诉穆加贝,我们还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据我观察,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尊重是真的尊重。其实,文革的时候,邓小平受到很大的冲击,毛泽东对邓小平还是加以保护的。从1969年到1971年,邓小平被贬到江西拖拉机厂,据我看到的材料,他的警卫还是来自8341部队。毛曾多次说过,邓小平是人才难得,说他会打仗,人比较公道。邓小平复出后也公开讲过,我们绝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他还多次说过,毛主席是党的旗帜、社会主义的旗帜,他的功劳和贡献远远大于他的错误。

邓小平见外宾一般提前20分钟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吴学谦外长把我介绍给邓小平,说这是翻译室的英文翻译小张,邓小平握了我的手,问我是哪里人,我说上海。他问我:知道霞飞路吗?我说是淮海路吧。他对上海有感情,看的出来,因为他一生中很多宝贵的时光在这里度过,16岁经过上海去法国读书,回来后又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作为中共中央的秘书长,他当时要把所有高级干部的联系方式都记在脑子里,这是不容易的。他自己后来回忆,他第一次的婚姻在上海,爱人叫张锡媛,在上海因生孩子难产而去世。1949年之后,她的骨灰安葬在龙华烈士陵园。他自己也说过,他一生中最危险的一次经历也是在上海,1928年和罗亦农接头,办完事,“刚从后门出去,前门巡捕就进来,罗亦农被捕。我出门后看见前门特科,一个扮成擦鞋子的,用手悄悄一指,就知道出事了。就差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与穆加贝的这次会见有一点戏剧性,穆加贝觉得中国可能会走向资本主义道路,而邓小平说不会。邓小平跟他讲,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的现代化,但是在“四化”前边有一个词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说我们的社会主义“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不搞两极分化”,这是他见穆加贝的时候说的。我们现在讨论邓小平可能会打“语录仗”,因为一个伟人讲过许多话,不分时空地引述,会造成一些误解。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曾指着一台进口仪器问周边的人,它是姓社还是姓资,得到的回答是姓社,为社会主义服务,后来有人就说邓是不问姓社姓资的。我自己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相当完整的,他的社会主义观是一种大局观、一种整体观,他不是指具体的东西,这个是资本主义,那个是社会主义,他说很多东西都可以拿来为社会主义所用,最终的目的是使国家发展起来,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使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来。

他会见中讲了不搞两极分化,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文章里都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大,两极分化已经出现等等。当时邓小平这样说的,“至于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个就看大家怎么理解,我与邓小平的接触中,发现他有两条是不变的,他讲过很多次,包括这次跟穆加贝也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还在探索,但他同时又说,有两条一定要坚持,一是党的领导不能动摇,二是公有制占主体不能动摇。现在回头看,这就是邓小平的底线思维。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坚持了这两条,即使出现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纠正过来:比如地区差别大了,我们就推出了西部大开发计划,这些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都比沿海地区快;医疗改革市场化走得太远了,我们可以推翻重来;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到现在的全覆盖。我老说,因为有了这两条,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即使发展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模式纠正问题的能力比西方模式要强得多。

因为穆加贝比较“左”,邓小平花了相当长的时间,跟他讲“左”给中国带来的教训,特别讲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邓小平讲了一句很重的话,说“我们受到了惩罚”,后来穆加贝在去机场的路上跟我说,“惩罚”这个词很重呀。邓小平也对公有制占主体做了解释,对于穆加贝不太理解的“利用外资”,邓小平说,“一个三资企业办起来,工人可以拿工资,国家可以拿到税收,合资合作的企业收入还有一部分归社会主义所有,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企业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种把合资企业中间的社会主义成分一项一项剥出来,我当时还是第一次听到,说明邓小平对所有制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为我们后来的公有制改革,包括今天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打下了基础。

 

会见中,邓明确讲除了要防“左”,也要防右,邓讲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讲这四条,一气呵成。后来穆加贝1987年再次访华,还是我做的翻译,那次邓也讲了四项基本原则,但毕竟又大了几岁,邓是讲一条停一下,等我翻译,当中还有“这个”、“这个”,穆加贝后来还问我“这个”是什么意思。但他自己反复讲了这四项原则,这显然是他深思熟虑过的东西。在这之前他见坦桑尼亚总理,他也解释,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为了一个目的:保持中国的稳定。他说没有四项基本原则,亲西方的自由化就将冲垮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邓对这一点看的非常清楚。但同时他对每一条都做过解释,这不是僵化四项原则,而是充满活力的四项原则。比如他讲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也说改善党的领导;他讲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他也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实事求是。实际上,在西方许多大学里,上马克思主义课是很时髦的,他们把马克思主义课程做成颇有品位的东西,对很多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把马克思的东西真的当做学问去做,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现在大学里的基础政治理论课,效果往往不好,有时候甚至变成反宣传,这值得我们深思,马克思主义不能是一种僵化教条的东西,这也是邓小平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邓小平讲得就更多了,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新的意义。

这次会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尽管邓小平做了这么多的解释,穆加贝还是不放心,他说我们第三世界的朋友还是希望中国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我觉得邓小平真的有点不耐烦了,他直白地说,“我们还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并说,这个机器是有力量的,如果出现严重的违背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我们要把它扭转过来。现在回想起来,这也是邓的底线思维,他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最坏的打算,包括后来的八九政治风波。邓小平不会允许公开挑战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那场政治风波的问题一直比较敏感,很多人都避着不谈,但我一直说,我们讲道路自信,什么问题都不必害怕。我自己长期在国外生活和工作,这个问题也回避不了。

今年6月初,我们去牛津大学开中国模式研讨会,BBC还在播1989年那场风波,所以我演讲完了,人家就问那场风波你怎么看,还是用所谓的民主与专制的话语来质疑我们。我说我来跟你讲,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当时中国有两种政治力量,一种是一批学生所代表的,他们心中的英雄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当时也正好来北京访问,学生打出的口号是“今天的苏联,明天的中国”,英雄凯旋般地欢迎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当时的观点是政治改革压到一切。中国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在当时的知识界,这个口号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另外一种力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政治力量,他认为苏联这样做是愚蠢的,一定要把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其他的改革包括政治改革都一定要服务于这个目的,照搬西方模式,搞政治改革压倒一切是愚蠢的。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政治力量没有办法妥协,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悲剧,但重要的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都认同邓小平的观点,对于中国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国家,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只要保持稳定,经济上奉行比较开明的政策,至少70%的中国人会感到高兴,中国人勤劳,只要有政治稳定和比较开明的经济政策,人民和国家都会富裕起来,这叫雪中送炭,然后再一步一步锦上添花,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我这样解释,英国人或多或少听懂了。中国今天取得如此巨大的奇迹,都是以政治稳定为前提条件的。

会见中又谈到了香港,邓小平就说希望能活到1997年7月1日看到香港回归。穆加贝说你一定能健康地看到香港回归的。邓小平说,那得看看马克思批准不批准,邓后来还加了一句话:“可能还要和马克思谈判谈判。”邓小平的坦率和幽默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再讲一下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给领导人做翻译有一个好处,有时候领导人见完外国客人后会随意地发表一些评论。我当时已经离开外交部了,苏联解体以后我问过外交部的老同事,我说邓小平有没有私下评论过戈尔巴乔夫。他说邓还真说过:戈尔巴乔夫这个人,看上去很聪明,实际上很蠢。这个评论真是十分到位。1996年戈尔巴乔夫居然有勇气去参加俄罗斯竞选,得票率不足1%。1990年我去过苏联,戈尔巴乔夫正在推动大规模的政治改革,但是莫斯科商店里空空如也,95%的柜台是空的,剩下商品中95%的商品是要排队购买的,而且排长队。

我去年去了云南红河自治州一个贫困县下面一个乡的小卖部,它的商品都比1990年代莫斯科红场最大的百货商店要丰富。俄罗斯的朋友当时跟我说了一个笑话,说戈尔巴乔夫干得太差了,有一个人说,我要把他给干掉,他就带着枪去克里姆林宫,但很快就回来了,人家说你完成任务了?他说没有,他说克里姆林宫前排着长队,人手一把枪。我后来把这个故事写入了《中国触动》一书。世界上最大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雄心勃勃地推动所谓的政治改革压倒一切,但苏联经济已经崩溃。现在很多回忆录已经出来了,苏联当时经济崩溃到什么程度?最后戈尔巴乔夫不得不给老布什写信,求借两百万美金,因为公务员和军队的工资都发不出了,老布什说不行,你还要继续改革,结果国家就崩溃了。

这张照片是我第二次为邓小平做翻译,邓小平见了穆加贝之后不到一个月,他又会见了加纳元首罗林斯。(图片为作者本人提供)

这张照片是我第二次为邓小平做翻译,邓小平见了穆加贝之后不到一个月,他又会见了加纳元首罗林斯。这张照片不是特别清楚,因为我自己没有这张照片。这是我今年到北京开会,抽空去参观国家博物馆,原来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三楼有外国领导人赠给中国领导人的礼品展览,突然看到有加纳国家元首送给邓小平的礼品,上面有这张照片,我就用手机拍了下来,不管怎么样,也算是留下了一个纪念。罗林斯是真心诚意的要向中国学习。那次也很有意思,我估计45岁以上的人可能记得,1985年9月1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召开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党的代表大会之间召开了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党史上非常少见,可见它的意义特殊。那次会议主要是实现了新老交替,中央政治局下了十位老人,叶剑英等都退了下来,胡启立、李鹏、田纪云、乔石、吴学谦、姚依林等六个新人上去了。现在看来,中国领导人的有序接班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这对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那天非常高兴,他直接从大会会场走到了福建厅,到了福建厅之后对外交部领导问了三个问题,他说你们送来的材料我都看了,我问三个问题,第一,加纳的政局稳不稳;第二,老百姓的生活这些年有没有改善;第三,加纳和西方的关系处理怎么样?我觉得邓小平一下子抓住了重点。我也走过很多非洲国家,政局普遍不稳,包括加纳总统罗林斯本人也是通过三次政变上台的,老百姓的生活大部分没有多少改善,现在又有埃博拉病毒,我们特别谦虚,说我们还有很多的贫困人口,有一亿人贫困线以下,我去看过贵州、云南的穷地方。以我自己的判断,我们许多穷人到非洲国家,甚至到印度,怎么都是中产阶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历过土地改革,我们农民有地有房子,即使一天收入一美金两美金不到的农户,吃饭也是三菜一汤,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穷人远远到不了这个水平。这不是用西方的、联合国的标准,而是用我自己的横向比较的标准,也是实事求是的标准。中国人要推动以实事求是为准绳的标准创新,否则难以进行客观的横向比较,甚至还会被浅薄的西方话语忽悠。

 

非洲国家和西方的关系处理不好,往往是两个极端,要么极端依赖西方,要么极端反西方。我们今年6月去牛津大学讨论中国模式,有人问非洲国家是否可以采用中国模式,我说这确实很难。因为中国模式的前提是新中国是通过22年的武装斗争打出来的,而且1949年以后,新中国又和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交过手,我们为自己的民族独立所付出的代价和展示的决心,是全世界少有的。一般的非洲国家不要说和美国抗衡,一个小国家比利时施加压力,它可能都受不了,甚至BBC发一条新闻,这个国家可能就要乱了,他们的情况和我们国家是不一样的,所以无法照搬中国模式,也没有必要照搬。但非洲国家在政策上可以适当调整,对西方适度开放,对全世界适度开放,但一定要守住底线,趋利避害,这是中国的经验,他们可以参考。

那次邓小平见罗林斯,一上来就问他抽不抽烟,罗林斯说不抽,但您可以抽。邓说,那我就抽了,他还指着自己手里的熊猫牌香烟,说这个香烟是“他们专门用来对付我的,尼古丁含量比较低”。然后就从党的代表会议谈起,说发展中国家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人才短缺。中国解决的办法是靠培养,另外还要利用好现有的人才,人才培养要有规划,要有梯队。当时邓小平的心情特别好,因为改革开放起步顺利,农村责任制的推广,整个特区的建设都比较顺利,所以邓小平对罗林斯说“看来我们已经开始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罗林斯接下来要去厦门特区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邓小平说你可以去看一看,有一些成绩,但不要照搬中国的模式,要走自己的路。

会见结束后罗林斯就直接去机场赴厦门了,当时习近平是厦门市副市长,我们当时也见到了他。我接触过十几个非洲国家领导人,罗林斯是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他真心想学习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请。他一路感叹,说加纳人缺少理性,中国人非常理性。西方国家给我们一个模式,我们必须照搬,但你们的邓小平说,你们要走自己的路,不要照搬中国模式,只有一个伟大文明的代表才能讲出这样的话。这次访问给罗林斯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晚上都睡不着觉,一个人坐在钓鱼台18号楼的大客厅里沉思,外交部礼宾司的人着急了,让我去劝他休息,他说他还在思考中国的经验,睡不着觉。那是1985年,中国取得的成绩就已经让他非常震撼了。

最后他请邓小平介绍改革开放的经验,邓小平说“如果说中国有什么适用的经验,恐怕就是实事求是,也就是说按照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政策和计划。在前进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好的坚持贯彻下去,不好的、不大对头的就及时纠正,恐怕这条经验比较普遍适用”。这里简单讲一下中国模式这个概念,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家不敢提这个概念,我自己记得,邓小平本人就多次使用过这个概念。在这次谈话中,在罗林斯最后走的时候,邓小平也提醒他,不要照搬中国的模式。翻译室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大家就领导人谈话中的一些关键词和难点进行讨论,看如何翻译为好,我记得我们当时就讨论过邓小平讲的“中国模式”怎么翻译比较好,是译成the China model还是the Chinese model,最后的共识是the China model更好一些。邓小平当时讲中国模式,意思很直白,就是中国自己的一套做法和思路,就像我们讲浦东模式、深圳模式、苏南模式一样,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它是对自己一套做法和思路的总结。我们过去回避这个概念,其实是不那么自信的表现。现在习总书记已经多次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他经常把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连在一起讲,我觉得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让我总结一下,邓小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四点,一是眼光,邓是一个超长思维的战略家。我给他做翻译时,他已经80多岁了,但他谈的都是今后10年、20年、30年那些自己可能看不到的事情,这是一个全身心致力于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领导人。像中国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国家,把一些长期的战略性问题确定下来,比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等大的战略性思维,其他事情就会比较好办。二是思路,他是一个一直在思考问题的人,他每次听完外交部领导的汇报之后都会思考片刻,一句话不说,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点上一支烟,眼睛看着远方,这个思考者的形象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在南巡讲话时,他说,究竟是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这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这些都是手段。他的思路一下子就把很多问题点清楚了。三是清醒,他头脑非常清醒,强调任何新东西都要先试一试、看一看。《邓小平》这个连续剧中有一点是准确的,在谈到很多问题的时候,邓小平都反复说这句话“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这是邓小平的风格。最后一点是大气,邓小平非常大气,毕竟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讲话非常大气。有一次我给他做翻译,讲到打仗,当时外宾问他,你们和越南打自卫反击战,你们没有担心苏联介入吗?当时的苏联是个超级大国,军事比中国强大很多。邓小平是这样回答的:苏联是个超级大国,但是一个小小的阿富汗都打不下来,怎么敢打中国呢?这也是一种底线思维,做决定的时候,把事情推倒最坏的结局,然后看能不能应对,能应对他就出牌了。

这里还可以提及一下他的南巡讲话。苏联解体是1991年12月25号,他开始南巡是1992年1月28号,也就是苏联解体后的20来天,邓小平当时就苏联和东欧的情况讲了很多话。他认为苏联和东欧将会大乱,他说西方不要高兴太早,他说世界正在出现大转折,这是我们的机会。国内很多人在怀疑红旗还能打多久,毕竟整个苏联阵营都垮台了,但邓小平看到的是机会来了,真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他认为现在是可以证明我们能比资本主义干得更好的时候了。南巡讲话表明邓小平有点急,他看到了机遇,但他认为许多人还没看出来,所以他有话要说。回头看,中国这么大规模的开放真是一步险棋,大概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能这样做,一般国家做不了。一个小国家的GDP往往还不如一个西方跨国公司的资产多,怎么跟跨国公司谈条件?但邓觉得可以,我们可以全面开放,但不能失去自我。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回忆录中曾记载,他对邓小平派遣留学生的做法很惊讶,把中国最聪明的孩子送到美国去,难道他不知道当时中美两国生活条件的差距吗?他问邓小平,你们准备派多少留学生?邓小平反问,你们能接收多少?中国没有限制。据说邓小平在内部也说过,十分之一的人回来就是胜利,现在的留学生约有三分之二回来了,而且留学生选择回国已开始成为主流,背后是中国的迅速崛起及其提供的大量机遇。

1994年12月9日,也就是20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邓小平的文章,发表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也就是现在的《纽约时报》的国际版上。1994年春节之后邓小平不出来了,外界都在谈论邓小平已病入膏肓,都在预测邓小平之后,中国将天下大乱,甚至解体,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我的标题就是:邓小平的思想极有可能继续主导未来的中国。我今天早上把这篇文章又看了一遍,一个字不用改,站得住脚。我这个人比较自信,这种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过去20来年,自己对中国的预测是准确的。这次我在上海书展上又推出了新书《中国超越》,与我的《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一起,构成自己思考中国的一个三部曲。新书中包括我对中国未来的一些预测,希望最终也会被证明是准确的。

我在书中说:中国是带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孙子等伟大先哲的深邃思想而崛起的,中国是经历了上千万人流血牺牲后真正获得了民族独立而崛起的,中国是在与世界全面互动并借鉴了其他文明无数长处之后而崛起的,这种国家的崛起不仅在物质财富上,而且在制度安排上,在文化理念上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并一定会深刻地影响世界未来的格局和秩序。

我在书中引用的一组数字,中美中位家庭净资产的比较,近年来,网络大V们虚构了一个无比美好的西方世界,特别是无比美好的美国,但我在西方生活了20多年,对美国和西方的真实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其实,家家都有难念的经,美国的老百姓究竟有多少净资产?没有多少。我老讲这个话,上海多数的出租车司机比50%的美国人都要富。美国家庭的中位净资产在金融危机后一直在下降,根据美联储统计,2010年是77300美金,折成人民币就是47万左右。美国是个债务经济,政府欠债,百姓欠债,你把债务全部去掉之后,家庭净资产并不多,美联储的报告每年都发的,大家可以在网上查。

中国西南财经大学也做了一个报告,完全采用与美联储一样的方式,调查了29个省的居民,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中位净资产40.5万,农村要低不少,平均家庭净资产为32万,我在中美比较中没有引用农村家庭净资产数据,因为中国农村的土地现在还没有定价,如果农村土地确权后,土地的价值恐怕是不得了的。我们农村现在正在进行土地确权,也就是说五年之后再来比较也许更靠谱,但中国城镇的家庭是可以和美国进行比较的,毕竟中国城镇人口已经是美国人口的两倍。双方的中位家庭净资产差别已经不大,就是一万美金的差别,而且是整个中国的情况,把上海和西藏都拉平了。如果用版块来看的话,我们发达版块人口和美国差不多,3亿人左右,中国发达板块的中位家庭净资产,我估计已经超过了47万元,47万元在上海应该属于弱势群体甚至贫困户了。不管今天中国存在多少问题,但从国际标准看,多数家庭已经富裕起来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对此先要肯定,再来自信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还可以讲一个柏林机场的故事,我们现在谈腐败问题,党中央反腐力度很大,大部分百姓感到高兴,但也有一些人,说原来我们的官员都这么腐败啊,所以我要讲一下柏林机场的故事。我们建设长江三峡这么大的工程,违规资金是多少,西电东送这么大的工程,违规资金是多少,我看了中央审计署的报道,分别是34亿和64亿元,两个加在一起是100亿元,折成欧元是12亿,我觉得这些违规资金的问题应该严肃追究,该惩罚的一定要惩罚,该坐牢的一定要坐牢。德国是西方相对来说最成功的经济体,一般认为腐败是比较低的,但德国人现在都在议论柏林新机场建设的丑闻,这个机场从2006年开始建,当时的预算是12亿欧元,现在我看到最保守的估计已经是42亿欧元,按中国标准来看的话,大部分大概都属于违规资金。我们是两个跨世纪的工程,已经建设完毕了,违规资金加在一起是12亿欧元,这当然不光彩,但他一个柏林新机场,规模还没有浦东机场大,拖到今天还没有建完,违规资金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实际上,德国基础设施大项目还有很多丑闻。我老说国际比较最有说服力,我不是说我们的模式好到天上去了,我们的模式有自己的问题,但在国际比较中,中国模式相对胜出,当然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也应该做得更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信心。顺便说一句,德国的中位家庭净资产比美国家庭还要低一点,也低于中国的发达板块、低于上海。

邓小平1994年最后一次到上海视察,他到了新锦江饭店43层的旋转餐厅看上海城市的夜景。1990年浦东开发,邓小平要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邓小平此时看到的上海夜景,已经相当美丽,他颇有感触地说“上海变了”。我三月份去柏林开会,晚上看BBC的节目“自由2014”,里面有一个退役的加拿大宇航员,拿着一张他冷战时期从太空拍的柏林夜景的照片,他说,你们看,明亮的部分是西柏林,黯淡的部分东柏林。他说这是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一个是富裕的民主国家,一个是落后的专制国家。可是我们一到柏林,就发现柏林的机场太简陋了,不如中国任何一个中国省会机场。柏林的街道,空空荡荡,没有活力;柏林的夜景只能说是路灯还亮着,与上海璀璨的夜景差别太大了,如果拿上海今天的夜景和柏林的夜景来比较,如果还是按照那个加拿大退役宇航员的逻辑,那么中国就是富裕的民主国家,德国就是落后的专制国家。其实不是德国是民主还是专制,也不是中国是民主还是专制,而是这种西方“民主还是专制”的话语已经远远落后于我们这个时代了,如果一定要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大类,那只有良政和劣政两类。

好莱坞最近拍了一个电影《Her》,故事发生在洛杉矶,但背景是上海浦东陆家嘴,别人问导演Spike Jonze说为什么美国的故事放到上海去拍,他说上海代表世界城市的未来。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遗憾的是我们一些国人还是自信不起来,该自信了,否则是要被历史大潮淘汰的。我们对西方一定要平视,平视才能看清对方,才不会被忽悠。上海超越,中国超越,我想这就是对邓小平的最好缅怀。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楚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