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合作共赢”不是乞求美国,而是真正的智慧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7-02 11:15

张维为

张维为作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7月1日-2日,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观察者网发起的“百年变局——70年共和国道路与世界格局重构”第三届思想者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文为会议主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的开幕式致辞和主题演讲。观察者网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2019年7月1日,第三届思想者论坛在北京召开,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致辞

张维为: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2019思想者论坛开幕了。我谨代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观察者网、《文化纵横》杂志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8周年纪念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所以我们特别决定把今年的论坛放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放在北京饭店举行。1949年10月1日白天的建国大典之后,当天晚上,毛泽东主席就在北京饭店举行了有600多位中外来宾参加的盛大晚宴,所以我们在北京饭店举行2019思想者论坛别有一番特殊的意义。让我们共同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以来的奋斗历程,共同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崛起重大作用,探讨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探讨如何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许多重要议题。

我们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大变革的时代需要思想,也能够产生思想,思想将引领变革。本着这样的精神,我们从2017年开始,每年举行一届思想者论坛,今天,我们又在这里举行第三届思想者论坛。

各位嘉宾都是国内外思想领域内的翘楚,我们把大家请来,就是希望通过这个论坛的讨论、交流乃至辩论,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新的思路,新的思想。如果说我们这个论坛有什么特点,我想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求真务实,大家不讲套话官话,只进行认真的思想交流乃至交锋,力争为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做出思想者应该做出的贡献。

中国突破依附体系与未来的世界格局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我想谈五个观点。

第一,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大国的和平崛起。

历史上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就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中国能够和平崛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采取了合作共赢式的战略,确切地说,一种嵌入式合作共赢战略,使中国的崛起过程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中国这些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国与欧盟之和。

第二,中国崛起是一个“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可以说,过去数十年也是中国奋发“补课”的四十年。我们以大约每十来年完成一场工业革命的速度,一路追赶过来。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十来年,我们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说完成了以纺织业等轻工业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十来年,我们大致完成了以电力、内燃机、家用电器、石化工业和基础设施等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随之几乎是马不停蹄地直接进入了以信息化和通信产业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起初是追赶,但很快就开始逆袭,现在已经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佼佼者,其标志就是中国移动通讯从2G到4G/5G的变化。今天整个世界正在经历从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转折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运营方式。应该说,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属于这场新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极其精彩的生命体验,他们大都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

第三,中国崛起突破了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的“外围-中心”依附体系。

我们知道,在这个依附体系下,西方国家处于世界的“中心”,广大发展中国组成了“外围”,中心国家可以靠对外围国家的超级剥削而赚的盆满钵满,而外围国家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发展不起来。这种“依附体系”又被称为“外围供养中心”格局。但中国的和平崛起成功突破了这个格局。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外围-中心”之外的单独一极。在这个格局中,中国即是“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贸易、投资和技术伙伴。同时,中国也是“中心国家”、西方国家的最大的贸易、投资和技术伙伴。这必将改变整个世界格局。

第四,由于中国崛起是和平的、合作共赢的崛起,由于中国崛起是“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由于中国突破了“外围-中心”依附体系,成为单独的一极,这正在给国际格局带来深刻的变革,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总体上看,“外围国家”走进中国,“去中心化”将是一种难以阻挡的大势。以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为例,十年前美国还是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但现在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非贸易额已经两倍于美非贸易额。这种情况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地区也正在发生。一个主要原因是世界上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可以向非西方国家提供四次工业革命的产品、服务和经验。

与此同时,中国与“中心国家”的互动关系也在迅猛发展,虽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现在在欧美的抬头,中国与中心国家关系的势头有所放缓,但我们还是要看到,欧盟今天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和平崛起,特别是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也给许多西方国家带来了震撼。尽管美国极右势力希望美国与中国经济上“脱钩”,但实际上无法做到。中国生产的多数产品是美国经济和百姓生活中难以替代的产品。虽然中国与“中心国家”关系中摩擦不少,但中国市场本身规模巨大,中国具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可以提供四次工业革命的各种产品,中国奉行的是合作共赢的方针。这一切使美国联合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的许多企图无法得逞,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第五,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一个状况: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是一个真正热爱和平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强大止战能力的国家,而不是以强凌弱的好战国家;是一个真正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国家,而不是以大欺小的国家;是一个真正推动合作共赢的国家,而不是极端自私,以邻为壑的国家。她比其他国家更能够发现,并实质性地推动世界各国利益的汇合,实质性地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我想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我们极有可能实质性地引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着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方向发展。

从文明视角看中美关系

八年前我和历史终结论作者福山先生有过一场辩论。在辩论结束前,我们讨论了他提出的所谓“现代政治秩序的三要素——国家、问责制和法治”,我说,我有一个善意的建议,但估计您不会接受,在这三个要素上面恐怕还要加上一个“智慧”。我说,我观察美国,美国打了这么多仗,从战术上来讲,是赢的,但从战略上讲几乎都没有赢,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是智慧的问题。越南战争是这样,阿富汗战争是这样,伊拉克战争也是这样,还有其他的战争,所以我觉得恐怕要更多地强调一些智慧的原因。我说,我们尊重自己的文化,因为文化的背后是智慧。智慧不等于知识。我们今天的知识比起过去不知增加了多少倍,我们今天小学生的知识可能都超过了孔子,超过了苏格拉底,但是智慧并没有增长多少。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如何处理国与国关系,如何更好地实现全球治理,我想中华文明可以提供一些宝贵的智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超越“非此即彼、你赢我输、零和游戏”的逻辑,拥抱“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文明互鉴、合作共赢”的逻辑。

十几年前,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时说过一句名言:“要么与我们在一起,要么就是我们的敌人”(with us or against us);现在特朗普总统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的逻辑也是:中国贸易顺差,便是中国得了好处,美国吃了大亏。美国的萨缪尔·亨廷顿教授多年前所提出了“文明冲突论”,最近美国一位高官Skinner甚至走的更远,声称中美冲突是不同种族和文明的冲突。哈佛大学的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提出的中美关系可能面临“修昔底德陷阱”,这些观点内容迥异,但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一样的,即零和游戏、你赢我输。

实际上中华文明的逻辑更加淡定和包容。如果说美国逻辑是小布什当年所说的,“要么与我们在一起,要么就是我们的敌人”(with us or against us),那么中国人的逻辑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我们的逻辑可以这样概括:“是现在的朋友,或者是未来的朋友”(a friend or potential friend)。这种逻辑差异的背后是中西两种文化传统的差别,特别是宗教传统的差别。欧洲历史上有上千年的宗教战争,不同的宗教之间,同一宗教内部不同的教派之间都打过无数的仗。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战争,但很少有宗教战争。

这又与西方一神教传统有关。一神教传统意味着:你和我的信仰不一样,你可能就是异教徒,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乃至邪恶的,我必须把你变得与我一样,否则你就是我的敌人。相比之下,中国宗教传统本质上是包容与综合的,所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儒释道互相交融、相得益彰的局面,这使中国避免了宗教战争的杀戮和煎熬,这大概也是中国历史得以延续数千年而没有中断的主要原因和智慧之一。但中国宗教传统还有一个特点,即不允许宗教干预政治,所以中国政教分离的传统远远流长,这是一种高度的智慧,在今天这个充满动荡和冲突的世界上这种智慧弥足珍贵。

2019年7月1日,第三届思想者论坛在北京召开,图为论坛现场

埃利森教授谈到“修昔底德陷阱”时列出16个案例,几乎都是笃信西方政治文化中非此即彼、零和游戏的国家,几乎都是迷信军事征服的国家。这也是中西方政治历史的一个重大差别。欧洲历史上的帝国基本上都是军事帝国,武力征服他国是他们信仰的一部分。欧洲帝国的崛起一直伴随着殖民战争,只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才痛定思痛,走上了和平整合的道路。中国没有西方这种军国主义的传统。郑和十五世纪上半叶下西洋的时候,他的主力舰的排水量百倍于80多年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圣玛利亚号,但中国没有对他国殖民。

这种政治文化差别在中美两国对战争的态度中也显示的很清楚。美国在1890年前后成了世界最大经济体,随即发动了美国西班牙战争,打败了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和古巴等西班牙的殖民地。相比之下,中国在2014年按照购买力平价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以中国今天的军事实力,中国也许可以很快地收复所有被邻国非法占领的南海岛礁,但中国没有选择这样做,而是主张通过谈判来解决分歧。

还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1964年中国刚开始拥有核武器之时,中国就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如果今天所有核武器国家都能这样做,今天这个世界就可以免除核战争的恐惧。

最近有一个报道,美国前总统卡特告诉特朗普总统,他理解特朗普为什么担心中国超越美国,但他坦言美国建国以来的200多年中,只有16年没有战争,这使美国成为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他建议美国汲取教训,学习中国,把资源投入和平与发展,我想这不仅是卡特先生的愿望,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的愿望,恐怕也是除了美国军工等庞大的利益集团之外的多数美国民众的愿望。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我们今天在这里呼唤“文明互鉴,合作共赢”,反对惟我独尊,零和游戏,不是从一种弱者心态来乞求美国这样做,我们永远不会这样做。中国在自己和西方接触的历史中,从自己遭受一次又一次的西方入侵中,认识到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会被任人宰割,所以才开始了追求民族复兴和强大国防的目标,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次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又使中国人看清楚了没有发达的经济和领先的科技,中国人恐怕连使用移动手机的权利都会被剥夺,尽管中国早就是世界移动通讯用户最多的国家。好在中国已经通过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而非“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成功地发展起来了,完成了“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所以我们自信地告诉美国方面,发动中美贸易战也好,围剿5G技术领先的华为也好,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说伊拉克战争是战术上赢了,战略上由于缺少智慧而输了,那么中美贸易战在战术上和战略上都是美国的败笔,几乎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缺少“历史眼光”和“文明智慧”。换言之,我们认为,走“文明互鉴,合作共赢”之路最符合美国自己的长远利益。如果美国还是愿意坚持“唯我独尊,零和游戏”,我们也可以奉陪到底,我们有耐心等待美国大彻大悟一天的到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小婷
中美贸易 中美竞争 中美利益 中美冲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