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在进博会论坛现场听外国政要谈论中国,很有意思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1-07 07:29

张维为

张维为作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11月5日-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演讲中坚定表示中国是一个守信的国家,说出的话都是算数的,诚挚欢迎各位到中国市场来看看,中国也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新机遇。

与首届进博会相比,本次会展现场也呈现出更多的变化,有不少新亮点。对此,观察者网采访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张教授连续两届参加进博会分论坛活动。以下为采访全文。】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图片来自新华社

(采访、整理/朱敏洁)

观察者网: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再次出席开幕式。您对习主席的主旨演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与去年在首届进博会的讲话有何不同?

张维为:去年是首届进博会,又是中美贸易战刚开始不久,习近平主席那次主旨演讲的特点是大势和定力,当时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又称中国不惧怕任何惊涛骇浪,“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这次习主席的讲话延续并深化了这些观点:在谈到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潮时,他指出“尽管有时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也会遇到许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对于美国推行的“美国优先”、单边主义、到处“筑墙”等行为,习主席也有明确回应,比如“人类优先”,“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我们要“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

习主席的演讲展现了强大的自信和宽阔的视野,在谈到中国之治与世界机遇的关系时,他提及刚刚结束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有关决定中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论述,强调要推动国内国外的开放联动,这种联动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中国两条母亲河——长江与黄河的新发展格局等。

在全球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之时,习主席还提出三个“共建开放”:一是“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强调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深入发展;二是“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在新技术革命中,推动互利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也就是通过开放,让世界各国、而不只是少数国家,都能共享世界发展和贸易带来的益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推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更好的全球治理都有指导意义。

张维为老师在进博会分论坛现场

观察者网:您接连两届都出席进博会相关论坛,相比之下今年是否有了更多的期待,能否分享一些论坛现场的场内外花絮?

张维为:我今年参加了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的两场活动。在6日上午举行的“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议题研讨会现场,听了不少外国政要对中国未来的看法和观点,很有意思。

阿尔巴尼亚前总统雷杰普·迈达尼说自己刚刚读完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书中提出自由主义的故事已经走到尽头,现在对世界最大的威胁,一个是核武器,另一个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最新技术。他认为只有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方法,才能解决这两个威胁。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何塞·森特里亚发言称,中国崛起、“一带一路”的倡议,可以有效防止西方的新殖民主义和单边主义,不能再让西方大国掠夺第三世界的资源,压迫剥削第三世界,而中国崛起正是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一个机遇。

波兰前第一副总理科勒德克,也是位经济学家。他提出,中国成功的经验就是“中国主义”,创造了一个英文新词“Chinenism”,甚至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谈谈中国主义”。他也表示,有些国家对中国讲的“双赢”有些疑虑,担心“双赢”最后会不会变成中国赢两次;他不相信这是中国的意图,但确实国外有不少人抱有这种疑虑。

另外,还碰到了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他刚从美国回来,因为美国人请他去介绍中国;美国人问他,中国的未来是什么,what’s the future of China,他说,future is China,中国就是未来。他很得意自己给美国人上课时讲了这句话,让他们真的读懂中国。

张维为老师在进博会分论坛现场

观察者网:今年进博会展区有一个颇受外界关注的重大变化:参展美企数量达192家,增加18%,参展面积位列第一,美国高通等企业都纷纷参展,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维为:实际上,美国企业一直很积极,你看美国这么多次中美贸易听证会上的民调证明,90%以上的美国企业都公开表示不愿意打贸易战,认为这样做对他们不利、对美国不利。美国企业家,乃至世界上所有的大企业家几乎都有自己的中国梦。

100年前,西方大企业家就有过这样的梦:“如果中国家庭都买我们的产品,将会怎样怎样”,今天实现这种梦想的可能性出现了,他们不会放过。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市场和商机高度敏感,用脚投票。只要到中国,到上海看一看,中国社会的活力比欧洲和美国要强很多,企业家们不可能不动心。

观察者网:那么除了西方重要经济体之外,对全世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博会意味着什么,尤其是我们需要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国家的共享合作?

维为: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单一,也就是说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少,如出口香蕉、花生;像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只要能够多采购它某一样产品,比如买柬埔寨的大米、老挝的茶叶、塞内加尔的花生、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孟加拉的黄麻产品,就可以帮助很多人脱贫。大国具有超强的带动效应。放50万人去哪儿旅游,那儿经济就增长一大块。当然,最终彻底摆脱贫困还是要自己内部的努力,但中国这样一个国家的出现,真的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进博会是进口展,也是世界展;中国人可以卖中国产品,也可以买世界产品,各国商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商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来做贸易。

观察者网: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开放、扩大进口的决策,对世界经济将产生多大影响?

张维为:今天按照官方汇率计算,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一年新增的经济量,大致两年不到就等于英国一年的GDP。中国已经是6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则更大。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这样的经济体主动买世界各国的优质产品必然会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府推出的进博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大举措,是一种长远的考量,也反映了中国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化传承。习主席在这次演讲中说,“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这里我要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赢得一片掌声。

观察者网:在进博会召开之时,还传来了15个国家达成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协议的好消息,习主席也特别在演讲中提到了,您如何看待RCEP的意义,是否有种国内外双重发力的形势?

张维为:这是东亚整合迈出的一大步,李克强总理说,“这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在全球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的情况下,RCEP的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和实质性市场准入谈判,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可以将东亚区域合作推向新的高潮。这次谈判成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中日韩三方近期的合作,这种合作大大加快了谈判进程。某种意义上,美国惟我独尊,单边主义的所作所为,促使这个谈判走向成功,希望明年各方能够正式签署有关协议。

观察者网:中央将进博会选址上海,对上海有什么特殊意义?

张维为:应该说,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标得到了新的巨大动力,它有利于全面提升上海的城市竞争力。进博会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市场积聚效等效应,非常有利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五个中心指的是“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科创中心”,进博会把这五个中心的建设都可以串联起来。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也将得到推动,我可以想象,魔都将更加魔力四射。

责任编辑:朱敏洁
进博会 中国崛起 中国经济 上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