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39期:文化自信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2-01 08:31

张维为

张维为作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人的文化和信仰就蕴藏在中国的文字中。一个中国人,只要学会了中文,能够听说读写,能够使用一二百个成语,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往往就融化在血液中了,就学会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比如与人为善、自食其力、勤俭持家、好学不倦、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等等。

当走遍世界时,就知道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基本信念是多么珍贵。这不仅使中国能以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速度和规模崛起,而且使中国社会保持了比西方社会更多的温馨和更强的凝聚力。世界上多少民族的文化中就是缺少了那么一些基本信念,结果发展毫无起色,甚至一个接一个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11月25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39期节目中,节目主讲嘉宾、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谈文化自信。观察者网整理节目内容,以飨读者。】

张维为: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在谈中国或者中国崛起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一个形容词就是“精彩”。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而文明型国家是 “百国之和”的国家,也就是历史上成百上千个国家慢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超大型国家。那么它的文化自然也是“百国之和”的丰富多彩。而且这种精彩不仅是时间上的——数千年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而且是空间上的——发生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不妨从餐饮文化切入来进行简单的国际比较。西餐中,比较公认的、最好的菜是法国菜,但法国菜主要是法兰西一个民族的菜肴,而“百国之和”的中国,仅是最富盛名的就有八大菜系,其中任何一个菜系拿出来,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可能都超过法国菜系。再加上这些菜系的各种分支以及其他许多菜系,一切都是中国漫长历史上“百国之和”的产物,只能用“精彩万分”来形容。其实餐饮文化只是中国文化丰富性的一个缩影,其它文化领域也类似,从文学到诗歌,从美术到戏曲,从音乐到建筑,从家居到民俗,物质遗产也好,非物质遗产也好,中国文化的丰富性举世罕见。随着中国迅速崛起,越来越多国人开始体会到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无穷魅力,只要你具有一定的文化鉴赏力,中国大地到处都是灿烂的文化风景线。

中国文化的精彩还在于其海纳百川、融多样为一体。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气势恢宏、内涵丰富、延绵不断的文化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和整体主义,包括儒、释、道的互补。这是一种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包容,“大道并行不悖”的传统,这与当今世界许多地方无休止的宗教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光是方言就有成千上万种,还有56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在一个文明型国家内部,这种差异是无比的精彩,大家欣赏这种差异,热爱这种差异。这些差异都可以在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框架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此外,中国文化的精彩还表现为开放和时尚。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国门大开,各种西方和异域的文化元素纷至沓来,与中国文化碰撞,这种碰撞使中国文化更加精彩万分。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甚至是非常时尚的,比方说互联网来自西方,但在网络世界里,侠客传奇、三国、西游、水浒、封神、山海经都可以大显神通。与外界大规模的文化互动,激活了许多中国文化的意象和资源,激活了中国迅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从视频作品到影视大片,从《流浪地球》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从手机表情包到动漫、VR等等,都是如此。无疑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

人们经常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其它文明古国大都几乎是中断的,唯有中国延续至今。现在看来主要原因大概就是文化。其它文明古国往往依赖军事征服,一旦这种军事征服的强力控制减弱之后,各个地方就走上独立之路,相比之下,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一直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的文化核心”。有学者说,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长江文化为主体,联合周围区域文化一种格局,核心与周边互相吸收,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延续至今。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既有百花齐放的“多元”,也有互相交融的“一体”,可以说“多元一体”是中国文化延绵不断的真正秘诀。

今天,我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崛起。从文化角度看,正是中华民族勤劳、向上、坚毅等文化特质,铸就了中国崛起的辉煌。走遍全世界,中国人就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民,2000多年前老子就讲天道酬勤,中国人创造的与勤劳有关的词汇几乎都是褒义的,如勤奋、勤快、勤勉、勤俭、勤恳等等,中国今天的成功就是一代接一代的中国人共同拼打出来的。

中国人向上,中国人的古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中国人总是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总在争取更上一层楼,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托起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中国人坚毅,笃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遇到外部的压力越大,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就越足,民族的凝聚力就越强。

所以,吃苦耐劳、奋发向上、坚毅不拔,这些中国人的文化特质托起了这个伟大国家的崛起。

网上曾流传过这么一段文字,写得挺好的,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天破了,我们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我们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我们不求神迹,自己试药来治;东海淹死人,就把东海填平;太阳暴晒,就把太阳射下来;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信仰和民族精神。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及其中国崛起的意义,不少人主张要向中国学习。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蒙蒂先生在2018年就曾撰文呼吁“西方应学习中国人的长远眼光”,希望有一天西方能够找到一种方式,“使得我们能够具有像中国这样的长远眼光”。

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蒙蒂

早在10年前美国正经历严重金融危机的时候,《时代周刊》就发文探讨如何借鉴中国经验,文章写道“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中国在经济危机中仍然保持活力,而‘年轻’的美国却显得年迈虚弱,经济陷入了不景气的泥淖中”,还提到今天的中国有五个方面值得美国学习,实际上这背后都有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明确大的发展目标,以举国之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二、投资教育、注重人才战略性的培养。

三、尊老养老的文化使得中国社会有很强的凝聚力。

四、培养一种健康的储蓄习惯。

五、民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篇文章感叹中国改革开放数十年改变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使中国成为创造财富最快的地方。实际上以上这五个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巨大的影响:举国之力实现大目标的背后,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历来比较重视政府的作用;注重教育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这个影响延续至今,现在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量超过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和;尊老爱幼是中国孝敬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储蓄习惯反映了中国人勤俭持家的生活方式,虽然现在年轻人的储蓄习惯可能有所削弱,但总体上还是远远高于美国,这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沛的资金;努力改变自己命运更是我前面讲到,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的体现,它包括了中国选贤任能不分高低贵贱的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当今中国制度安排总体上有利于普通人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中国也成了世界上改变了自己命运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度。

谈到文化自信,我们一定要谈一谈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去年9月,我和新加坡资深学者马凯硕先生在上海有过一场对话,探讨亚洲智慧对世界的贡献。我们两人对多数问题的看法高度一致,但在涉及英语的问题上有一些分歧。马凯硕经常撰文谈印度的崛起,他认为印度现在和中国的差距还相当大,但印度最终也能追赶上来,一个原因是印度人的英文水平比较高。对此,我有所保留。我说,我曾经读过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回忆录,我发现他在治国理政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首先写信给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候的英国同学,跟他们交流思想。尼赫鲁的思维方法跟英国人相当接近。依我之见,绝大多数印度精英把西方世界的认可,特别是西方对印度所谓民主制度的认可,看成一个很高的标准、甚至是最高的标准。这和中国的政治领袖完全不一样,中国政治领导人一直认为,要探索适合自己民情国情的制度安排,要借鉴西方的有益经验,但最终要超越西方。

毛主席也好,邓小平也好,他们不讲英语,只说中国话,而且还都带着浓浓的乡音。可能正是他们中国式的思维使之没有陷入西方思维的陷阱。他们愿意学习西方的一切长处,但始终坚持不能失去自我。以邓小平为例,他1978年访问新加坡,受到很大触动,因为这时的新加坡与他16岁去法国勤工俭学时候路过的新加坡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回国后多次讲,要向新加坡学习,但同时他也说,在一些方面,我们要做得比新加坡更好。后来我对马凯硕先生说,我不否认在“术”的层面,印度人英语比较好,可以方便印度人借鉴西方文明中有益的东西,但在“道”的层面,恐怕英国人的思维方法使印度政治精英、政治领导人难于完全跳出西方的思维方式。

印度总理尼赫鲁

我记得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这样的话,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本身显示一个世界。换言之,我们说语言,语言也在说我们。我注意到中文和西方语言的一个重要的差别大概如此,学过英文的人可能都知道,最头疼的是背单词,如果你要流畅地阅读《纽约时报》,大约需要掌握两万个单词,没有这么多单词的话,会读得很累;但中文不一样,中文的核心汉字就是三千来个,这些汉字可以形成无穷无尽的组合,表达无穷无尽的意思。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这种文字差别可能反映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别。我个人认为,中国文字的最大文化特点是“求同”,比方说,凡是与水有关的东西,就加上“三点水”,如江、河、湖、海、洋;凡是与金属有关的东西,就加上“金”字偏旁,如金、银、铜、铁、锡等等,对于所有不同的东西,我们都力求发现它们之中的共同之处。但与汉字不同,西方文字的最大特点是“求异”,对每一样东西,它往往都要创造一个专门词汇来表述,所以西方语言对词汇的要求特别大。

我想这一点可能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差异也有帮助,对我们治国理政也有启发。比方说我们如果沿着中国“求同”的思路来处理各种矛盾,成功的概率一般会大一些。只要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内,无论是邻里矛盾、地区矛盾、单位矛盾、劳资矛盾、官民矛盾,只要我们能够把重点放在寻求各方的共同利益,求同存异,解决矛盾的效果一般比较好,因为中国人有“求同”的文化基因。反之,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转而采用西方“求异”模式,效果可能会要差一些。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西方“求异”的文化中受到不少启发,用好了也可以产生好效果,事实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我们千万要防止邯郸学步,人家的东西还没有学会,自己的好传统已经丢掉了。

这又使我想起了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特别在文字的问题上,中国曾经有过曲折的经历。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当时确实被西方强大的军事力量、物质力量所震撼了,导致很多中国人失去文化自信,甚至产生中国需要全盘西化的呼声。当然这方面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要求废除汉字,认为汉字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

民国政府曾颁布的简化字表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国人已经看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其实是现代化事业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自信地坚持中华文明本位,同时也汲取他人之长,与时俱进,最终实现符合中国民情国情的现代化,一种中国人真正喜欢的现代化。中国语言文字的演变也展示了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能力。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反映,是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利器。保持了汉语,就保持了中国文化的根。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汉语实际上一直与时俱进,它汲取了其它文字的某些长处,从文体修辞到语法词汇,汉语都吸收了大量外国元素。白话文、汉语拼音等方面的创新,大大方便了汉语的学习和推广。掌握简体字与阅读繁体字也没有太大矛盾,虽然不一定能写,但阅读是很容易的。

现在看来,今天的汉语一点都不落伍,反而它既十分传统又非常时尚,它能够翻译世界上所有的人文科学著作,能够与现代科技完全兼容,在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工业革命时代,它甚至展现出一些独特的优势。为什么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下子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这当然有我们的技术方面的巨大的进步,但一定也有文化原因。比方说,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微信革命”?我想一定是微信契合了中国人的某种文化偏好。我这里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人的“圈子”文化,这里的“圈子”是个中性词,没有贬义,也没有褒义,只是客观描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人可以随时拉一个群,开始交流,在西方文化中这要难得多,他可能要征求每个人的“授权”才可以拉群。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态度要开放要包容很多,这本身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别。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中西方文字的差别。我曾经比较过《联合国宪章》的六种联合国官方语言的版本: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中文本是最薄的、页数最少的,也就是说,中文具有西方语言或者其它语言难以企及的简洁明快,中国的方块字还超级紧凑,中文还有一些其它西方语言难以达到的特点,比方说丰富的形象,这些特点使中文特别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同样大小的手机视频,中文的信息量大概是西方语言的两到三倍,而且中文的拼音输入比英文输入速度还要快。中文还是一字一音,语音输入的速度更快于西方语言。

所以中文既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我甚至联想到一个问题,近代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少人一度失去文化自信,喊出废除汉字的口号,现在回头看,肯定是过头了。一旦与时俱进,中文似乎完全可以适应现代化,特别是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所以我们成了引领世界移动互联网革命的国家。那么我们今天是否可以反观西方,如果移动互联网的确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话,西方的语言,英文也好,法文也好,德文也好,怎么适应这个时代呢?西方是不是也要提出自己的语言要与时俱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乌克兰“广场革命”中推翻列宁雕像

在这个节目中,我记得有观众也提过,中国人似乎缺少信仰,缺少宗教情怀。中国的老百姓不一定信教,但依我之见,中国人的文化和信仰就蕴藏在中国的文字中。一个中国人,只要学会了中文,能够听说读写,能够使用一二百个成语,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往往就融化在他的血液中了,他就学会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比如与人为善、自食其力、勤俭持家、好学不倦、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等等。当你走遍世界的时候,你就知道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基本信念是多么珍贵。这不仅使中国能以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速度和规模崛起,而且使中国社会保持了比西方社会更多的温馨和更强的凝聚力。世界上多少民族的文化中就是缺少了那么一些基本信念,结果发展毫无起色,甚至一个接一个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教育,把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更多地激发出来,从而使我们社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这使我想起了习近平主席多次表述过的一个观点:“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政治层面,文化自信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打下了最深厚、最扎实的基础。在生活层面,中国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最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我经常讲这个观点,在西方你看到一座山,它就是一座山,在中国你看到一座山,它里面全是文化,全是意境,全是我们先人留下的足迹和感悟。什么叫精彩?这就是精彩,这就是中国。

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讨论环节

范勇鹏:张老师讲到了文化产生于中国的“百国之和”。“百国之和”其实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发展条件,首先要有多样性,有一个“百”字,但是同时又要有统一性,有一个“和”字。文化这个东西其实是非常娇贵的花朵,要在很严苛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起来。比如张老师提到中国的菜系,中国的菜系怎么产生的?我们今天吃到的很多东西在明朝之前是吃不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足够大,文化和物种足够多元,中国和世界的交通足够频繁,所以才能酝酿出这样一种饮食文化。

说起饮食我们也要承认,西方饮食文化里边有一个是很厉害的——甜点,像松饼、提拉米苏,西方的甜点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因为西方在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跨越全球的大帝国,所以才开始产生白糖这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成规模种植、传播的产品,才能够产生出这种辉煌的饮食文化。实际上今天西方的甜点文化还是登峰造极的,我也非常爱吃。

说到这儿我想起,《易经》里边有句话讲得非常好,叫“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这句话提出两个概念,一个叫“可久”,一个是“可大”,它指的是人,一个贤人君子;但是放到文化发展里边,其实也能看到一个文化要发展,基础首先要“可大”,其次要“可久”,比如中国历史,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底来自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长期的统一、和平、发展、繁荣。近些年网络上有一些我个人认为不是很正确的声音,有些人说历史上只有在分裂动荡时,才会产生伟大的思想,好像文化只有在这样的时期才能繁荣。客观地讲,动荡离乱确实会产生一些悲剧意识,在诗歌、哲学、艺术上会有一些特殊成果。事实上这种观点也不新鲜,最早严复说过“知欧洲分治之所以兴,则知中国一统之所以弱矣”。这句话是什么背景呢?就是西方兴起之后,中国遇到了一个3000年未有之变局,所以丧失了自己的自信,开始现象别的文明是不是有比我们好的地方。这种心态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你看看世界上能够像中国人一样,自我反省了180年还在自我批判的民族也不多,恰恰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但是放到今天再回看历史,我们就发现这样的归因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看到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伊拉克的博物馆等辉煌的文化就这么毁掉了,非常令人痛心。其实真正回到历史里面,可能还是统一繁荣的状态对文化更有益。今天看看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玩的文化,我们的电影,我们的游戏都在繁荣发展;今天我们要实现文化自信,要让我们的文化继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维系统一和平和发展的大环境。

第二点就是刚才我讲到的“可久”,“久”也是很重要的,有没有文化,很大程度上看是不是书香传家积累下来的东西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最大的一个特征可能就在于持久性。

我记得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来中国访问时,和习主席在故宫有一段对话非常精彩,特朗普总统问,这就是你们的历史没有断?习主席回答,对,这是我们5000年没有断的文化,而且还讲了一句,我们的人也一样,也没有断。这句话、这种自信,我当时看的时候就想,今天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多少文化,可以有这种自信呢?中国给世界提供了一样什么东西呢?提供了一个时间尺度。因为我是学历史的,比如说历史纪年叫以事系年,从左传开始,鲁隐公元年,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一直到公元2019年,我们的历史记载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记载。我们给世界文明提供了一个时间坐标,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中国,今天世界上有很多历史问题是说不清楚的,根本就没有纪年的。另外还比如历史学、考古学界有天文考古学,靠天文现象和史料之间互证,这种东西在中国文化里边有独特的意义,因为中国有很多历史记载准确到年,所以能够做这样的工作。北师大的历史学家刘家和教授,他讲过一个观点非常有意思,他说中国的文明叫“经学”文明,经是什么呢?就像古人讲经者常也,就像一条经线,沿着这条线,每一代人在传统的继承上去创造自己新的文化,然后造成层垒,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这个繁华的文明基础。

归结起来,如果说讲中国文明的自信在哪?我觉得非常深层的自信就两句话,一是孔子的 “吾道一以贯之”,另一句话是周人讲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马:张教授刚才演讲中提到中国的文化自信中有一个要素就是非常注重教育。最近“德国之声”做了一个报道,以5G为例,为什么中国在高尖端科技领域走到了欧洲前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有大量精通数学的人才,意思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基础教育的国家,奠定了有更多人可以精通数学的基础。我们经常说要学好数理化,对于这一点的执着也是文化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侧面。

张维为:学好数理化恐怕是属于我们红色文化的一部分了,建国以后为了现代化特别强调。实际上老外蛮害怕的,我前面讲中国一年产生的工程师数量超过他们这么多国家的总和。

范勇鹏:过去这些年经常有文章传播一种观念,西方好像是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其实西方人自己也很担心的,我记得老布什总统在当年竞选时发表过一个演讲,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失败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已经提到了这个层次。

今天中国在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代,年轻人怎么去为文化自信做贡献?我觉得就是学习,知己知彼,学好自己的文化,学好其他民族的文化,当然包括数理化。

问答环节

QA:我提的问题是,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国人也越来越自信,但是某些方面过于自信,从而变成自负。如何避免这种自负现象?

范勇鹏:这位朋友问到自负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式问题,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还没自信呢,就开始担心自负;因为我们讲究中庸,比较谦虚。你看看美国人政治集会时都喊USA、USA,领导人天天喊America First、美国第一,最近几天英国人也开始喊要让英国再次伟大,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担心自己自负。

回到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用担心,因为真正的自信往往是不会自负的。自负是什么产物呢?往往第一是自卑,同时又对这种自卑状态不满,所以会产生自负。举个例子,在文化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随着英国、美国、法国的兴起,他们管自己叫文明,其它地区都是野蛮,德国人就不幸被划到野蛮世界里边了,德意志民族非常痛苦。所以从歌德到赫尔德一直到康德这些人,他们在建构一个东西,就是你是文明、是比我强比我大,但我认为你那是物质主义,是肤浅的,我们德国人代表的是文化。

从这里面,你能看到他就像少年维特一样,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才会产生出这种文化自负。中国历史上,当混得特别惨的时候也没有真的特别自卑,特别发达的时候也没有特别自傲,比如中国最强的时候我们也讲不闻往教,“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我们不去强行推广我们的东西,你愿意接受、愿意来我们欢迎。反之,当我们触到历史低点时,几乎没有人在自我批判的同时认为自己的文明不行了,骨子里那些四书五经还是在往上冒。所以刚才张老师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语言,印度人为什么英语那么好?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像民国时期那么多学者在美国留学,难道他们的英语不好吗?为什么就没有产生出英语、法语写作的一流作家、思想家?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太强大了,即便在那种时候也没有自卑。从这个角度来看,将来中国文化不管是繁荣到什么程度,我觉得不用特别担心自负这个问题的。

张维为:我经常说,在“三行人必有我师”的总体文化下,不大会走得非常极端。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相比,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一般指责比较多,父母批评比较多。老外喜欢鼓励自信,你要在国外教过书你就知道了,很明显的差别,比方你作为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留学生一般是在想怎么回答,要考虑面子,很犹豫;美国学生特点是问题还没有听清楚,已经举手回答或者不举手就站起来回答了。所以恐怕中国文化中还是多强调一点自信比较好。我觉得不会有太多问题,因为最终会取得一种宏观的整体平衡,对个人来讲,多数人只要心智成熟,不会一下子变得非常自负,他会有一种平衡。社会也是这样的。

成都在上海浦东机场立了一个广告:“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他不纠结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到纽约三个机场做广告,可以说得高大上一点,“中国,一个最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神奇国度”,也可以做得更加俗一点,“中国,一个最能够发财致富的神奇国度”。不是自信自负的问题,是实事求是,所以我比较相信讲真话,它会感染人,不要再纠结自信自负的问题,它会自然取得平衡。

骆珺:因为除了刚才范教授说的自卑之外,很多时候盲目的自信是来源于一种无知,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要停止学习,要不停地学习吸收和我们不一样的东西。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思维常讲的要实事求是,只要我们不停地学习,只要我们实事求是,我们就不会盲目的自信,也不会自负。

范勇鹏:我还想澄清一个问题,就是今天我们讲的中国文化、文化自信其实不是说只有我们中国产生的文化,在讲文化自信的时候,千万不要滑到文化保守主义的方向里去。今天的中国,我们从头到脚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全世界,我们头脑里想问题的方式很多是来自于西方、国外,实际上今天所谓中国文化就是一个融古今中西为一体的世界文化和时代文化,对于这样一个能够代表世界的、代表时代的文化,我相信自然是具有包容性的,它不存在这种自负问题。

QB:主持人好,两位老师好,我的问题是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还有理论自信之外,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再坚持文化自信?

张维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就是无论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是任何什么自信,最终只有在文化上确立这种自信,才是真的靠谱。所以文化自信确实是个最基础的东西,比如说理论自信,其实背后讲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国化,理论自信往往是靠不住的。道路自信,讲白了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一整套做法。这个做法里面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元素,比如选贤任能,和我们过去的古代科举制度、汉朝察举制度都有关系,一脉相承,是制度的延续发展,这个跟文化血脉建立联系之后,会发觉它是真正的自信,发自内心的自信。我又要提福山了,跟他辩论时,他就说文化肯定是趋同的,这是西方政治学、现代政治学一个核心的观点,他觉得穿牛仔裤和喝可乐吃麦当劳,最后大家都要选票,都要一人一票、多党制。我当时直接反应就是文化自信,我说一个是麦当劳文化,一个是八大菜系文化,究竟谁整合谁?是我收编你的问题,有这个自信之后,谈问题的视角就不一样了。

范勇鹏:其实中国文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宗教高度宽容。看一看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个以世俗文明为平台的文明,才能真的做到宗教之间的平等和包容。如果是以某一个宗教为基础的,那么对其他宗教它天然是一种矛盾,中国历史上除了极少的例外,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发生过因为宗教的冲突。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河南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关林,关羽的头颅葬在那个地方,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下联是“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所以中国文化是,如果你的人格达到了大家公认的地位,那么所有宗教大家都认为你是圣人。

比如大家最近看的《长安十二时辰》,里边描写到景教、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等等,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你会发现这些宗教都把它最美好的最伟大的那些东西带到中国来了,但是我们把冲突和矛盾给留在外面了。

西方所讲的宗教自由,隐含了一个意思是,宗教之间是自由的。这涉及到一个问题,不信教的人有没有自由?中国的宪法保障的宗教自由是什么?我们明确地讲是保障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所以是远远高出西方的宗教自由一个等级的。

责任编辑:朱敏洁
中国 中国文化 自信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