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来信:“牢不可破计划”试图打破什么?

来源:观察者网

2013-10-04 06:56

张颖

张颖作者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最近读到关于美国大学生Grace Brown发起的Project Unbreakable(牢不可破的计划)的报道。类似这样的反性侵课题——不管是在艺术界、法律界、学术界还是活动家当中——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有很多。我很好奇这样的一个事情怎么突然就引起注意了,连CNN都采访了Brown,所以就去它的Facebook上看了看,还真发现了点新鲜的东西。

Project Unbreakable(简称PU)目前在Facebook上的粉丝有三万多。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在Facebook上,星吧克的粉丝是三千多万,美国历史比较长、官方影响力比较大的妇女组织NOW的粉丝是五万多。ProjectUnbreakable能在两年内有三万多的粉丝,应该说是个不错的成绩,其实也反映年轻人能够更熟练地利用社交网站引起大众对某些问题的关注,采取的形式也比传统的反性侵组织要新鲜。在美国曾经我做过反性侵志愿者,听到PU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哦,又出来一个这样的组织,让受害者发出声音、让他们得到支持,老生常谈了。新鲜的,不过就是利用了社交网络吧。

但是我仔细地在Facebook上观察了一段时间,意识到PU与以前的各种反性侵的组织形式相比,其实有很多可取之处。

关于性别、性的研究和活动常常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谁的声音被作为“有代表性的”声音,被活动家和立法者关注。就性侵问题来说,被性侵者的经历常常被无奈地压在干巴巴的统计数字之下。被性侵者的脸,往往被想象成女性、弱者、无知者的脸,而各类研究者和活动家是他们的代言人。PU展现了各种被性侵者的脸,让他们亲自告诉你,当性侵者伤害他们的时候都说了什么样的话。PU上的图片,你不需要看很多就会注意到,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性侵的受害者:只要性侵者认为他/她有权利、有办法伤害你,总能找出理由来解释你为什么活该被性侵、为什么不要反抗、报警。

PU里这些被性侵者各种各样的面孔,提醒人们性侵发生在每一个平凡生活的角落:家里的厨房,学校的教室,工作单位的办公室;性侵者常常是你熟悉的人:父亲和年长的亲戚,朋友,男性、女性的单位同事。从前的反性侵活动,不够强调性侵的广泛性和性侵者的多样性,于是往往忽视像同性性侵这样无法被传统的女权主义话语分析的人群,并且性侵者与被害者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地概括为男权暴力压迫女性。而在现实中,男性特权的表达往往是微妙的、甚至披着温情的外衣;性侵可以被利用来“惩罚”“告诫”同性爱者、巩固异性恋的霸权;性侵可以是男人当中阶级和种族差异的表达。统计数字、研究文字以及繁琐的法律条文很难传达的复杂现实,通过PU的照片——那些脸孔和手写的短短文字——一下子就活生生地体现出来了。比如那些被举着的字牌上记录着,性侵者常常对自己的养女或女朋友说:“我实在无法抗拒你的魅力-你实在太美了。”这样的话,我们没有办法用社会批评理论去分析,必须借用实例去揭示它背后的危险。

其实,以前的反性侵活动,也曾做过目标比较集中的宣传。比如,我曾经在美国大学的女生卫生间见到过很多精心制作的宣传材料,放在醒目的地方,让大家拿回去了解:很多性侵的案子都发生在男女朋友之间(比如date rape)、如何学会抵制对方的软硬兼施、大声说No。这样比较有效的宣传手段,和PU的想法非常接近。不过PU的优势在于,你不需要去参加活动、拜访专家,就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比如性侵者会说什么样的话来让你就范、在精神上控制你。这是受害者用自己的故事帮助大众学会自我保护的一个有效方式,既简单,又直接。

PU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很注意参与方式、保持敏感。他们知道在这个网络世界里,这样的图片往往会传播很快,被各种人使用。所以,图片都经过参与者的同意,参与者可以选择遮掩住自己的脸,也可以选择完全暴露自己的面孔。他们有的人愿意在拍照后和PU的组织者说话,有的则选择沉默着离开,有的用一个拥抱来表达微妙的感受。的确,每个人性格、生活环境不同;有人更愿意直面世界,而有人则需要更多隐私的空间来让自己痊愈、不受周围人的干扰。PU的优势在于,它的参与形式非常灵活,参与者的选择比较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二次伤害。不管你选择如何参与,只要你的那些字贴出来了,就会有上百人在网上发出支持你的声音,提出有帮助的建议,发表积极的见解。

PU还有一个做的很好的地方是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为关心这个问题以及受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PU的Facebook内容更新很快,经常介绍公益网站,把性侵问题放在大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对待,提示公众那些与性侵问题、受害者保护问题有关的讨论,比如防范自杀、心理咨询、妇女权益保护等等。总体来说PU创造了一个充满积极情绪、积极意见的空间,正好可以打破性侵这类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生活、心理上的恶性循环。

PU这种空间的存在和作用,有赖于它的组织者和大众之间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因为一切都发生在网络上,对“观众”的道德要求就非常高。PU的Facebook上偶尔地会有人针对某张图片发表措辞不太敏感的感想,还有个别人甚至都不太明白图片上的话是谁说的就发言。但是就我的观察,这些绝对是少数,并且大家会有礼貌地去纠正。PU的健康环境,也许是因为针对性侵这样的问题,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活动家、各类组织尝试了很多方法、得到的教训也数不胜数(特别是二次伤害的现象),慢慢地就培养了谨慎、敏感的态度和高度的自我监督意识。一个几万人参与的网上空间,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像PU这样在自己有限的范围内做得这么好,的确是个榜样。至于说在网上“观察”性侵受害者的人,一定会有心态不正的。那么大众如果不允许这样的人影响PU的积极作用,就应该在网络上认真地去保护PU。我觉得这的确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考验。到目前为止,这场考验的结果似乎是圆满的。这不由让人感慨。有时候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些论坛,本来大家讨论的问题很重要,态度也都很严肃,但是说话没有分寸、也不控制情绪,结果造成恶劣的网络环境。

每一种伤害都有它的特殊性。要帮助受害人、提高大众的普遍意识,光靠同情心、良知是不够的。因为普世价值理论里的良知、同情心和标准,都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下生成的,在实践中用处不大、并且甚至会“好心办坏事”。这么多年对待性侵问题和帮助性侵受害者的各种失败的尝试,就很说明情况。而其他像跨国人口贩卖这样的问题,错误的理解和对策更是令人担忧。根本上还是因为我们实在没有完全明白我们想要帮助的人到底是谁、经历了什么。说实话,我们不能夸大PU作为疗伤空间的作用。毕竟,克服心灵创伤是一个长期的艰难过程。不过我觉得PU最成功之处就是它在尽量保护受害者的情况下给他们创造机会去教育大众。这种教育真是非常难得。以前我做反性侵志愿者的时候,受害者本人主动告诉我的情形和细节,最能帮助我对性侵问题复杂性和微妙性的理解。

上个星期我去参加一个防范大学生自杀的培训,发现没有亲身经历过像自杀这样心灵创伤性很高的事件的人,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去了解它,才能去理解、帮助自杀者。防范自杀问题上,我要从头学起。当时我们结对做一个模拟练习,一个人模仿因抑郁而产生自杀念头的学生,另一个人模仿劝导他的教授。我被分配模拟这样一个学生,可是我说出来的话,怎么都不像个抑郁症患者。和我分在一组的那位教授,被我折腾得够呛。当时培训我们的专家,举了一些例子,就是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无意间会说的话。我认真地琢磨那些“例句”,才稍微有了一点点感觉。不过这也又一次提醒我,做有意义的参与,首先要在知识、精神两个层面都下功夫。我当然不会盼望曾经有自杀经历的学生来给我们演示,不过我现在更能明白PU这个空间的价值了。

其实我们讨论PU的社会效果,根本上一个问题是:个人经历在多大程度上可“翻译”给别人听、要不要“翻译”给别人听?特别是当PU的经验被介绍到美国之外的情境时,其价值能不能被其他国家的人充分体会?在PU上出现的文字和它们背后的文化、社会背景,能不能被理解?如果我没有在美国生活、学习、工作这么多年,我很可能不完全明白PU上受害者手里的牌子上到底说的是一种什么现象、针对的是哪一种偏见。其实我们可以借鉴《阴道独白》(Th Vagina Monologues)在全世界不同国家成功演出的经验(还有V-Day活动(注)的普及)。一种被证明有效的行动方式,只要在其他的情境下本土化,就能发挥作用。如果中国的反性侵工作者愿意借鉴PU的方法,就一定要考虑中国的国情、性侵案的特点、受害人所处的文化情境来重新设计。就其潜力来说,Project Unbreakale比V-Day大很多,因为它所展示的各种面孔,完全地超越了V-Day所象征的那个性别权力空间。

(注)V-Day(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是一项结束针对妇女和女童暴力的全球性维权运动。

责任编辑:小婷
女权主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

“美国搞的鬼,针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