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森:中美叫停贸易战,中澳有望解冻回暖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5-22 11:50

张智森

张智森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智森】

前一阵子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让全球经济笼罩在阴影之中。中美双边经贸格局如何演进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大事热点。人们深为担忧中美两大经济体可能陷入贸易战而对世界带来的深远的不利影响,希望中美之间能理性解决贸易争端,不要打贸易战。

在中美争端的大气候下,澳中之间也渐生了许多困扰摩擦,两国关系冷却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

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停止贸易战

然而形势变化峰回路转,中美两国经过艰辛的沟通谈判,终于以积极的态度、建设性的思路,达成了富有成效的和解成果。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20日表示,美中两国已就框架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停打贸易战,双方将继续就经贸问题保持磋商。习近平特使、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透露,此次中美经贸磋商的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 

双方都以理性的姿态对待争断,都有诚意解决矛盾。美国方面同意通过积极的扩大对中国出口而非消极压制中国出口的方式降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与此对应,中国方面则主动开放市场,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来减少对美顺差。另外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双向投资方面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经过努力得来的双赢结果。

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提升,中美之间有了明显增加的利益冲突及不同的诉求,但是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相互依存及相互合作也在增加。中国虽然快速崛起,但整体上与美国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国情禀赋相异,有明显的产业互补,这些特点在本质上为两国互惠互利提供了空间。中美之间从1979年建交之初的25亿美元贸易额跃升至如今5800亿美元的贸易规模,直观表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经贸合作造福两国人民,符合两国国家利益。

展望未来,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两个最大市场,中美两国可以互相搭车、携手同行,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美成功化解分歧为世界做出了榜样:这次停止贸易战也反映了两国领导人在关键时刻能够高瞻远瞩,把握大格局,引领正确方向。打则双输,合作则共赢。中美选择以磋商、谈判的方式解决贸易争端是明智的,双方都会受益。这是对两国人民的福祉负责,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负责。中美贸易磋商达成共识也有利于推动全球多边贸易,是世界各国所期望的。

这次谈判成功表明双方都拿出了改善经贸关系的真诚态度,通过诉求表达、谈判沟通也加深了相互的认识了解。中美双方没有回避难点,而是努力找到缩小分歧的途径,最终达成共识。经过努力,两国成功地将有失控风险的经贸关系回归正轨,用向前看的眼光处理分歧与摩擦,用做大蛋糕的方式寻求利益交汇点。

中美和解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

中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大市场,美国的务实理性值得他国研究。从来势汹汹的贸易战到悄然放下刀枪,选择贸易合作,说明面对两国的现实格局,美国政客、政府、智库及商界最终还是会回归理性。

时至今日,中国是世界上除了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不久的将来甚至超过美国市场规模。中国在2030年前将毫无悬念的再增加庞大的“中产阶级”。谁能忽视这样一个存在?

美国精英们虽然对中国崛起感到焦虑,但也认识到一味对抗很可能两败俱伤,对美国并没有好处,不如把握机会前景。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并宣布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所以每个国家都应该研究美国政策选择的深层原因,正视中国机会,从而做出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对华政策。

近几日,不少澳大利亚媒体,也在反思此前部分政客对中国不友好、甚至敌视的态度。各路政客也急于表现友好,寻求访华。笔者呼吁澳大利亚进一步加坚强前瞻性对华政策的研究,不要让自己的外交政策跟着某些外部因素飘忽不定。

刘鹤的话,对澳大利亚政客和中澳关系不也适用吗?

如果中国为缩小顺差必须向美国增加购买,谁的生意会受到影响?因为美国对中国贸易有大量逆差,双方都同意增加对美国的进口来缩小这个逆差。然而,假设中国的进口量不是无限的话,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增加必然伴随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减少。这是所有中国贸易伙伴现在面临的问题。

接下来各国必定要研究对策,确保中国不减少对自己国家的进口量,而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一些政客,刻意营造一种对华“新冷战”的姿态,显然无助于争取这方面的实际利益。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的进口量占澳大利亚出口总理的35%,约等于澳大利亚GDP的8%,铁矿石、教育等是其“传统强项”。虽然美国影响不了澳大利亚铁矿石,校园枪击频发也会降低美国教育业的吸引力,但在其他方面,还是有可能影响澳大利亚的出口,比如液化天然气和农产品。

液化天然气在澳大利亚出口中的重要性迅速增加。澳大利亚能源咨询公司EnergyQuest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从前一年的1240万吨增至1750万吨。而美方正希望中国增加从美国进口油气。

此前中国对美国高粱发起“双反”调查,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美国在2017年向中国出口了约480万吨高粱,价值约10亿美元。而中国也是澳大利亚高粱的最大出口地,年出口额3亿澳元。

据观察者网报道,2014年起,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高粱进口国,主要用作饲料,就在这一年,美国超越澳大利亚成为中国高粱最大的进口来源国。美澳在高粱出口上的竞争关系是显而易见的。(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8_04_17_454008.shtml)

中国与美国的顺差缩小之后,原来与中国顺差的国家也许会面临缩小顺差的压力。贸易战之前,中国由于是排名数一数二的顺差国,而且对美贸易有巨额顺差,所以可能不太在意其他国家对自身的显著顺差。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目前可以容忍世界上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40多个国家对其有贸易顺差,自身也有调整进出口结构、减少顺差的改革需求。

中美贸易平衡改善后,中国总体上可能还是排名靠前的顺差国,但或许会在某些领域,需要适当减少来自其他国家的逆差来弥补。中国当然会维护WTO规则,尊重双边贸易协定,坚持互利共赢,不会像美国那样威逼,但如果某个国家经常冒出对华负面的言论或政策,还能指望得到进一步的优待吗?同时,中国的消费者也会有自己的选择。

政治上或安全上的盟友,可能是贸易上的竞争者,反之亦然。这次贸易战惊天动地,但是硝烟散尽,中美这对“竞争对手”,握手言和,重回商场谋取双赢。然而,我们也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表示,中国可以“很轻松地”缩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只要中国在每年1.5万亿美元的进口产品中多选购我们美国的产品,少买中国其他那些自由贸易伙伴的产品就可以了”。澳大利亚自然也在其列。美国对盟友在双边贸易上尚且威逼利诱,要求让步,更不用说是否会顾及它们与中国的贸易了。

中美停止贸易战的同时,中澳之间的“冷战”气候也在回暖

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稍早宣布,他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访问中国。特恩布尔总理表示,澳大利亚有100多万华裔血统公民,也包括他自己的两个孙辈,所以说两国在各个层面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国“有着共同的命运”。

外长毕晓普也表示计划于今年再次访华,并期待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会谈。毕晓普表示,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令人赞叹,中国已实现了现代史上最卓越的经济发展,澳大利亚很自豪能见证参与其中。同中国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关系是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斯蒂文·乔博上周访问上海。作为今年首位访问中国的澳洲高级别领导人,乔博此行被寄予着为已跌至冰点的中澳紧张关系“融冰”的厚望。在上海,乔博称赞中国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巨人”。称中国人不以牺牲澳大利亚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利。他还肯定“一带一路”倡议,并呼吁“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处于波涛汹涌的水域,就应该合帆并进,互相帮助,找到通往大海彼岸之路”。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评论说,乔博向中方传达出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澳有意修复对华关系。

外媒关注乔博此行

这是一个理性的风向转变,值得称道。而这一转向的背后是澳中政治和外交关系紧张已经延伸到经贸关系,“冷战”的损害开始显现,因而增加了解决分歧的紧迫感。

中澳紧张关系已经损害到了经贸领域: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国际关系专家尼克·比斯利指出,从葡萄酒到旅游业再到农产品,澳政府的“反华”倾向给多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悉尼先驱晨报》网站16日报道,澳大利亚出口商担心中澳外交冻结令他们失去大量机会,而澳政界也已经看到中澳关系衰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处在风口浪尖的澳洲出口企业表示,近几个月,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在中国海关面临着更严格的审查,产品清关的速度很慢。

就在乔博抵达上海的同一天,澳富邑葡萄酒运往中国面临通关延迟,乔博不得不临时动员一个外交团队来解决此事。因为受到中澳关系紧张的影响,这一全球最大葡萄酒厂商的股价一度出现大幅下挫。而澳肉类工业委员会则说,根据澳中签署的一项协议,澳每年将向中国出口3亿多澳元牛羊肉,但该协议的实施被拖延了。

虽然,澳大利亚各大企业对乔博这次的访华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通过贸易部长的讲话能缓和双边贸易紧张的局面。然而正在上海的乔博承认,由于没有被邀请去北京会见中国政府高级官员,他这次访问能解决的贸易问题很有限。

最近,政府的政策取向引起了各界诸多批评。稍早,前驻华大使芮捷锐撰文批评政府不断的自相矛盾的对华政策。文章指出,一方面是对华经贸告急,另一方面仍是澳政府的刺激性言论激怒北京。前总理陆克文也呼吁澳洲应该采取中间路线的对华政策。

不同于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中澳之间更多的是互补:澳大利亚与中国经济特点不一样,两国也不在同一体量,应该说也没有影响力或战略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互补合作的潜力。另外澳洲对中国有高额贸易顺差。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游客来源地,第五大直接投资来源国。正如贸易部长乔博在上海指出的,中澳两国的友好关系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下,两国都变得更加富足。与中国的贸易、旅游和投资增长将为澳大利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是特恩布尔政府推动经济增长计划的一部分。

先与朋友做生意,这是世界通用的商业逻辑:从事销售的人都坚信这样的理念,在得到客户的生意之前,首先必须与客户成为朋友。商场上,人们首先把生意给朋友做,更没有人愿意与对自己有敌意的人做生意。

中国学者苏晓晖表示,“如果有人希望在经贸上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同时在政治安全上坚持‘冷战思维’,那肯定是行不通的”。不可能政治上“冷战”,经济上不影响。

前一阵子的中澳紧张气氛已经给中国网民产生了深深的负面印象。分析网上众多的中国普通网民评论,可以感觉到,目前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将来中澳关系包括经贸往来抱有怀疑谨慎的态度。无形的损害事实上已经造成,而且短期内很难消除。

笔者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安全防务需求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对政治领导人带来了平衡各种关系的挑战,然而这是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相信澳政府最终会找到最符合国家利益,符合国民福祉的方向道路。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争斗,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说中美这样的竞争对手都能因为共同的利益而化解纷争,中澳之间就有更多的理由合作向好。摒弃冷战思维,消弭意识形态成见,在生意合作中共商,共赢,共荣,共享才是正道。

如果换位思考,其实人心相通。只有尊重能换来尊重,如有诚意定能赢回诚意。只要中澳两国真心修好,付之不懈努力,再厚的冰都可以融化。

世界变成了一个共同体,不能再回到冷战:合作共赢才是主旋律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会见中国主席特使刘鹤时明确表示,美中在经贸领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十分重要。今天中美经贸合作现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两国互为彼此第二大贸易伙伴。和40年前建交之初相比,两国双边贸易规模增长了232倍。此次双方能就“不打贸易战”达成共识,原因在于贸易战没有赢家,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符合两国民众根本利益,顺应世界的期待,也必将为全球带来动力。

身处世界格局转变期,我们可能会有阵痛但最终大家会相互适应。中美联合声明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贸易战硝烟散去并不意味着中美经贸合作从此将一帆风顺。

过去几十年来,中美两国在不同领域建立起了有效沟通管道和对话平台,这对于两国管控分歧、确保双边关系不偏离合作共赢的主航道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促成这次贸易战的成功化解。这些对如何处理中澳关系,也是有益的借鉴。

今后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争斗冲突,但如双方继续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面对未来两国关系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新曲折新矛盾,冷静看待,坚持对话,妥善处理,而不是以对抗的方式让问题激化甚至失控,那么中美将带给两国人民及世界的是和平,希望,繁荣,兴旺。相同的原则也适用于中澳关系。

停止贸易战对北京和华盛顿来说是好消息,其积极影响远超经贸领域。对越来越紧密相连的世界来说更是好消息。

中澳之间冷战气候触底回暖也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任何关系的发展,冷战、斗气、任性态度都不会产生建设性作用,家庭关系如此,国家间关系同样如此。这个道理无论是对中美、中澳,对所有国际关系都是如此。

(张智森,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澳华财经在线特约财经评论员。2018/5/21日于悉尼)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澳大利亚 中澳自贸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