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要无限量放水?两会召开在即,一场大辩论意外上演

来源:智谷趋势

2020-05-17 08:51

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作者

政治与商业信息分析机构

来源:智谷趋势 作者:路口大爷

要不要祭出超常规的手段来应对前所未有的经济挑战,两会前夕,中国财经界发生了一场大争辩。

这场争辩,事关货币与财政的关系重塑,事关中国经济治理体系的巨变。

也关系着,未来究竟是大通胀主导的时代,还是资产泡沫盛行的时代。

1

重大信号,一个备受争议的印钱操作开始进入中国财经学界的想象。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尚希首个公开提出,“中国在新的条件下,财政赤字货币化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刘尚希认为,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需要前所未有的政策来匹配。适度进行赤字货币化,可以缓解当前财政的困难,也可以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比如,用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规模可达5万亿,让央行直接买单,零利率。

“即使有通胀问题也有办法对冲,货币发行引发通胀有滞后性,可以打时间差,不影响在一定规模、一定程度上进行赤字货币化。”至于这笔钱给谁、怎么用,刘院长没有详细讨论。但涉及到《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刘提出法律的限制可以由人大特别授权来解决。

“财政赤字货币化”,普通民众估计都是头回听,一脸懵,也不知道财政专家们又想折腾什么。

事实上,这个大动作关系到创造货币的权力交到谁手里的核心问题,也关系到是不是可以无限量放水。

2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一场极其危险的游戏。

新冠病毒冲击之下,多年来维持世界金融体系运转的传统经济学常识正在被突破,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遭受巨大冲击。

“财政赤字货币化”颠覆了原有的货币体系。

现代货币体系是依靠银行信用扩张来创造货币。

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本质,却是倡导政府透支信用来印钞,央行买单。

简单讲,当政府缺钱时,就发行无息国债让央行来买,把政府的债务直接变成货币。财政不归还央行这笔借款,负债就一直是央行来背。这么一来,政府既没了债务负担,财政上毫无约束,还能享受铸币税。一旦通胀,政府还可以受通胀税来调节。理论上,主权政府可以实现无限度印钞,央行直接变成了政府的钱袋子,财政来决定钱流向哪。

总之一顿操作猛如虎,听起来是有点无耻,直白说就是政府可以无限量放水了。

这不是中国专家的臆想,去年在西方引发炮轰的“现代货币理论”(MMT),就为此提供了一整套理论支撑。现在MMT已经变成了网红。

更通俗的说法,这就是“直升机撒钱”。

图|视觉中国

主流观点一直认为:

一,央行必须要有独立性。虽然都是公权机构,但央行必须相对于政府独立运作,不受干扰设置短期利率;

二,财政必须要有纪律性。政府债务无限扩张,最终会破产。

但是直升机撒钱语境下,央行和政府的信用本质相同,政府也没有了债务负担,所以不用顾虑财政纪律的问题。

至于独立性,可以“再定义”嘛。英国金融服务局前主席阿代尔·特纳认为,所谓独立性,变成了央行可以不受干扰地决定直升机撒钱中创生货币之最大值的能力,也就是决定撒多少钱,但不管撒去哪。

铸币税转移,重塑货币金融和财政的关系,财政主导经济周期,中国也要踏上无限量放水之路?

3

我们来看看央行系和金融领域的专家怎么接招。

中国人民大学副院长刘元春直言:“允许赤字货币化就允许政府行为无纪律化,就会导致政府行为的失范,导致并意味着政府能力的崩溃和治理体系能力的崩溃。”

他认为,中国还没有处于必须推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困境,但要跳出“谈刺激色变“的误区,尽快提出科学、有效的6.5万亿刺激方案。

央行智囊余永定站出来说,要为当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正名,现在必须大胆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现在所有的国家都在毫无顾忌地增加本国的杠杆率,中国是最有条件、最有资格增加政府杠杆率的国家,为什么偏偏中国要犹豫不决呢?”

说白了,财政出力还不积极,本身也还有很多其他的操作空间。

还有两位央行前副行长也加入论战。

吴晓灵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不可以扩大财政赤字,也不是不可以央行直接买入国债,而是要拷问一下财政政策是否合适,效率如何。把下面这些问题要清楚了,财政赤字自可扩大,手段自可选择:

1)我们的财政政策是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为主,还是以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为主;

2)当前解决就业问题是加大政府投资或政府补贴投资为主,还是救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为主;

3)财政对困难人群的救助能否精准,减少跑冒滴漏;

4)当前情况下用结构性信贷政策与用财政政策调结构哪个相对更有效率。

言语之间,就是现在还没把基本问题搞清楚。

另一位是王永利,也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不是问题,关键是财政开支是否合理有效。

去年8月,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锋发表了《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判》,认为“切断财政与央行的直接融资关系,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是银行信用货币制度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原则。一旦抛弃这一原则,银行信用货币制度就将崩溃。”

不过,同领域内专家也有持相反意见的。

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撰文称,必要时也需“剑走偏锋”,任何一个处在大危机时期的政府和货币当局,都不应该拘泥于常规经济政策的规则,MMT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视角。她引用周小川对金融危机的总结,强调更重要的是非常规政策的退出要及时。

而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就不赞成由央行直接购买国债,“基本的原则还是要坚持。”

上一次央行和财政部交手,是在去年。

一个说央行是“小央行”,一个说财政“耍流氓”,都认为对方无作为。两部门公开互怼,非常罕见,民间兴趣盎然。

那场大争论之后,扩张性财政重新回归。加之今年疫情冲击,财政加大发力更是比央行动作更加值得关注,包括提高赤字率、地方债增发、以及发行特别国债。

这一回合的较劲显然是吸取教训,方式相对低调体面了许多,学界吹吹风,学术相互切磋探讨。但时间点选在了两会之前,话题也更重磅。

4

债务货币化,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但几乎都是带来经济灾难。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一战后德国魏玛政府为了偿还巨额赔偿,向当时德国央行出售国债,弥补赤字。

此举引发了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对德国的破坏力远大于一战。在1922年7月-1923年11月,马克相对于美元贬值了99.99999997%,即兑换美元的成本提高了157亿倍,物价上涨了38.7亿倍,1923年底德国的通胀率远高于1000000%!

即便魏玛政府践行了MMT那一套通胀来了就加税的方法,也没有起到抑制作用。最终以魏玛政府宣布原有货币体系破产,才得以终结这次超级通胀。

二战后的几十年里,财政主导宏观政策也是常有现象,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贷投放主导了货币创造,有些国家还立法禁止财政赤字货币化。

恐怖的恶性通胀,就成了债务货币化的阿喀琉斯之踵,留存在大众的历史记忆里,令多数人谈之色变。

这也是今日实行MMT的困难,经济逻辑看似无懈可击,但政治上却面临困难,没有人能保证政客可以不滥用印钞的权力。

但某种程度上,日本政府又给出了另一个答案。

日本这些年的国债基本是央行在买,但日本一直维持低通胀。

5

一个不入主流的理论,为什么又会走入中国顶级智囊们的视野呢?

因为疫情中有不少政府偷偷转向了债务货币化的道路,财政和货币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越来越多的央行不惜一切代价买入国债,防止经济崩溃。世界央行美联储更是以创纪录的速度扩表,支持财政部救市措施,祭出了无限量QE的工具。

财政赤字货币化听起来和欧美此前的量化宽松很像,都是央行买国债,但两者有一个关键性的差别:增加的基础货币是暂行性还是永久性。

央行是可以退出QE收回基础货币的。一旦央行退出,这些国债被售回到私人部门,变成了计息债券,政府又开始面临预算约束。

政府今天的债就是明天公民的税,因为担心政府征税,私人部门也会选择收缩投资、留点钱给后代还债用,这就是李嘉图等价效应。当初美联储缩表,全球财富逻辑就发生了巨变。

但如果靠直升机撒钱,最终要避免李嘉图等价效应,负债永远留在央行,所创造的基础货币就是永久性的。

现在的局面就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在MMT的边缘疯狂试探,但没有哪一个政府敢明说自己就是在践行MMT。

6

中国不会走到西方前面、轻易践行财政赤字货币化。

但财政扩张的的确确已经在路上。

如果下一轮周期是给交财政主导,财政对总需求的拉动增加,实体投资上升,代价就是通胀上升。

过去几十年,是货币主导的时代,没有大通胀,但却有金融资产泡沫,代价就是金融不稳定。

在财政扩张和大通胀之间,正如彭文生所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财政和信贷之间、在通胀和资产泡沫之间,可能存在几十年一个轮回的周期转换。

而最近央行的数字货币开始试点,也是一个大动作。

这些法币是央行发行,直接记在央行的负债表上,中间没有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这也就意味着铸币税从商业银行重新回归政府,政府收入增加。

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还在酝酿巨变。

参考资料:

智堡《解析被误读的“直升机撒钱”》

彭文生《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

达利欧《债务危机》

阿代尔·特纳《财政赤字货币化:打破政策禁忌》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它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责任编辑:张广凯
财政政策 央行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