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8-21 13:36

钟雪萍

钟雪萍作者

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

【导读】 如今,中美关系似乎在加速下沉,美国民调里对中国的好感度也一路走低。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恐怕与现实相差甚远,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历史源流?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西方至上主义”的影响? 钟雪萍教授以一本上世纪50年代末的旧书《我们头脑里的抓痕:美国人对中国和印度的看法》为切入点,展现了当年美国有识之士的反思,以及跨越时空的偏见及其自身的内在逻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钟雪萍】

1958年,《我们头脑里的抓痕:美国人对中国和印度的看法》(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Views of China and India)在美国出版。作者Harold Isaacs,哈罗德·艾萨克斯(1910-1986)。

艾萨克斯192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30年,作为记者来到中国,结识了史沫特莱等左翼人士。二战爆发回到美国。之后加入《新闻周刊》(Newsweek),作为战时记者被派到中缅边境。1953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成为该中心的研究员。著有9本专著,大都与中国和南亚有关。1986年,去世不久,《纽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他的“逝者传略”(obituary)。这说明作者属于对美国社会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人,否则《纽约时报》的“逝者传略”一栏,不可能给他一字之地。

中文网络上,尽管少有关于此书的记录,但还是发现一条,将书名的正标题翻成“心影录”。这标题反映出国人的诗化能力。但原版书名的直接了当,以及书的立意、内容和观点,真的跟诗意没有任何关系。

在国内近几十年来大量翻译出版的的各类书籍里,没有这本书的中译本,让我有点意外。所以想到,尽管是一本出版至今已经六十年有余的老书,还是值得介绍一下。因为六十年来,那些美国人头脑里的“抓痕”不但从未癒合消失,反而如作者所示,会不断随着美国政治的需求,一次一次走马灯式地显现出来。

当然,在西方众多“中国研究”的出版物和课堂里,该书也似乎少有被提及。只是,至今仍未脱销。说明在某些角落,还是有人在阅读它,比如20多年来,我那一批又一批为数不多的学生。

各个版本的《抓痕》,图片来源:ebay等网站截图

“我们头脑里的抓痕”是书名的直译,下面简称《抓痕》,全长400多页,关于美国人——“我们”——对中国和印度的印象。前一半关于中国,后一半关于印度。在此介绍前面那部分。

作者开卷明义,指出:任何“印象”成为普遍,都跟文化传播有关。(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有传播能力的往往是精英,即,那些有地位、有资历、有资源、因而能影响民众的人群。只有把这些精英们脑子里关于中国(和印度)的印象,放在美国自身的历史当中考察,才能真正认识那些普遍存在、时隐时现的“印象”的内在逻辑,它们对民众造成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又如何反过来强化那些印象。作者把这类印象形象地叫做 “scratches”,被“抓”后留下的“痕”迹。

书的重点在于思考:这些印象——抓痕——来自哪里?跟美国自身的历史关系如何?又因此留下哪些难以抹掉的印痕?为什么需要予以反思?

1953年到1957年期间,作者采访了181人。大都是当时政府和社会各领域里的领军人物,也都是美国教育、宗教和政治的产物。用作者的话说,是一群具“代表性”的人物。稍带提一句,作者同时提到,这些人大都住在美国东北部,美国精英政治文化中心。

因为自己曾经的工作(记者),他认识其中绝大部分人。也正因为这一层关系,外加作者保证所有的例子,在书里都匿名处理,使得这些精英人物同意被采访,并接受作者那种特殊形式的采访。这一特点,很难被复制,也是《抓痕》的特有之处。

作者说他一般登门采访,根据事先设定好的一系列问题,采访时按序提问,不进行讨论,无一例外。如果必须,他至多加问:你这个想法基于什么?

然后,作者在采访材料的基础上,整理出被访者对“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看法。在书里,在隐去姓名的基础上,按比例列出他们的族群、宗教、工作等背景,包括生活或者工作是否跟中国有关。把来自被访者的各种回答和解释,按照提问的类型,给出其中一些例子。一方面点出,各种回答跟被访者的具体身份背景有怎样的关联,另一方面也点出,尽管很多人背景不同,他们之间相同的共性又有哪些,等等。

《抓痕》一书的结构比较特殊。最先的60页由“前言”(Introduction) 和打上引号的“‘亚洲’”(“Asia”)两部分组成。之后的150页左右,题为“中国人”(The Chinese),跟着的是130页左右,题为“印度人”(The Indians)。完了最后还有30页左右,题为“一些感想”(Some Reflections)。关于“中国人”的150页,由另一个“前言”和10个部分组成。关于印度人的部分,由“前言”和8个部分组成。

“大前言”和“小前言”重复一些作者缘何写这本书的想法,并给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解释。之后的组成部分,每一次,都以被访者的总体情况和他们的各种回应开头。然后,作者把被访者的答复,与美国人对“中国人”(或“印度人”)不断变化的看法,再跟美国与中国(或印度)接触的不同历史阶段相结合,进一步讨论。

关于“中国人”的10个章节,分别以美国人对“中国人”不同的“看法”做为标题:

“优于(我们的)人”(The Superior People)

“次于(我们的)人” (The Inferior People)

“中国赤佬”(Chink, Chink, Chinaman) (这部分关于在美国的华人。在美国语境里,“chink” 这个词,被认为其侮辱含义跟辱骂黑人的 “N word” 相等)

“需受(我们)监护的未成年人”(The Wards)

“让人喜欢的人”(The Attractive People)

“崛起的英雄”(The Heroes Risen)

“倒下的英雄”(The Heroes Fallen)

“不知感恩的卑鄙者”(The Ungrateful Wretches)

“醒来的龙”(The Awakened Dragon)

与这些具体对“中国人”看法相对应的,尽管不完全一对一,是西方/美国跟中国300多年的接触史。分别如下,具体的年代标注,也来自原文:

“尊重的年代”(The Age of Respect,18世纪)

“蔑视的年代”(The Age of Contempt, 1840-1905) (其中包括对在美华人的“印象”)

“予以善意包容的年代”(The Age of Benevolence, 1905-1937)

“钦佩的年代”(The Age of Admiration, 1937-1944)

“幻灭的年代”(The Age of Disenchantment, 1944-1949)

“敌对的年代”(The Age of Hostility, 1949-)

不言而喻, 这些年代的每一个定词,跟上面所列的“看法”一样,反映的都是西方/美国人的态度——他们头脑里的抓痕,跟同段历史的中国/中国人本身关系不大。

艾萨克斯认为只有进入历史,从18世纪,到19世纪,到20世纪,才能看清各种看似矛盾的“抓痕”的来龙去脉,及其时隐时现的历史原因。尽管作者没有提及这段长历史的性质,但它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性质,毋庸置疑。包括内在其中的种族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形成。

就美国而言,18世纪是否真是对中国人的“尊重的年代”其实并不很清楚。但当时经由贸易,从茶叶,到瓷器,包括把一箱箱茶叶倒入波士顿海湾,作为当时来自英国的开拓民对英国王室的反抗,引发美国独立战争,必然多少会产生某种印象。不过,从18世纪到19世纪,强权之争以欧洲各国在世界各地的纷争为主,中国/中国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作为远远的背景存在着。而且,即使当时有间接的“被好感”,也阻挡不了之后成为“弱肉强食”对象的命运。

19世纪中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美国紧随英国和法国,跟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望夏条约》1844)。对“中国人”的蔑视,基本也紧随欧洲老牌殖民主义的逻辑。而且还与19世纪中叶去到美国的中国劳工,及其国家内部对华人产生的种族歧视,有关。1882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排华案,是此类“蔑视”的极致表现之一。

跟英法老牌殖民国家不同的是,19世纪下半叶,上升时期的美国,以一种新兴帝国的姿态“发现”了亚洲,开始在那里跟老牌殖民国家一起争夺、瓜分。作为八国联军的战胜国之一,不但瓜分到大出其“损害”多得多的赔款,以及其它特权,而且还真正开始超越英法等国,把中国视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以改造的国家:基督教和潜在的市场,两个基本点,但美其名曰是“民主”和“自由”。代表了美国向全球扩张的主要愿景之一,属于一种超越领土扩张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同步的扩张愿景。

回到上面列出的艾萨克斯划分的年代。它们走马灯式的,对中国反反复复的红脸变黑脸,均与此愿景相关。

1905年以后,进入中国的“基督教传教输出国”,以美国为主。《辛丑条约》让传教士们在中国享受特权。1911的庚子赔款留学项目,旨在培养亲美精英。1927年以后,认准蒋介石,尤其在他成为基督徒以后,在美国媒体上广泛正面宣传,说这位委员长将是民主中国最理想的领导人。1937年后,尽管美国表面中立实则继续向侵略中国的日本出售武器,以宗教组织为主体的各类社会组织,包括媒体,则积极把“中国人”宣传为跟美国人差不多,重视家庭,重视土地,爱好民主,等等。所以这个可怜的“他者”,本质上是“自己人”,需要美国的帮助。1941年珍珠港事变以后,更是把“中国人”视为盟友,把带有种族歧视的攻击性宣传,指向日本人。1945年以后,对蒋介石集团腐败的报道,引发对中国人的“幻灭期”。1949年,“失去”了的中国,成为敌对者。

尽管作者没有直接强调,但可以看出,在那些走马灯式的“抓痕”里,真正的中国和中国人本身并不重要。中国国内究竟发生着什么,怎样发生着,为什么发生,中国人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等等,美国的媒体、教会、学校,以及各类机构,基本不关心。民众更无从了解。即,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印象,一般都跟中国自身的历史和中国人自己的历史命运和主体意愿无关。因此,有时看似正面的印象,只要美国自身的角度改变,立马就会成为负面的。

比如小到“讲礼貌”。正面看,中国文化讲究礼貌,所以中国人都很有礼貌;让别人先说话,不随便插嘴,等等,都是有礼貌的表现。负面看,同样的礼貌之举,则被理解为难以琢磨,狡猾,不直言自己的想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看似文化层面的正负印象,实则都与美国自身利益和政治的“大愿景”直接相关。任何一次的正负“变脸”,基本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作者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跟中国的“敌对年代”开始,曾经针对日本人的种族性的歧视,便不假思索地转移到“中国人”身上。

历史,确实骨感。艾萨克斯所呈现的,透视出一段被人忽视,但至关结构性原因的历史。

无论在方法和内容安排上,这都是一本比较特别的书,类历史,类人类学,类国际研究,类口述访谈,类美国华裔研究,甚至类后殖民主义理论,但又不是简单的“专业”、“理论”研究。

相比1978年出版的《东方主义》,这本1958年出版的书, 提早20年就强调,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对“他者”的印象问题,而是权力关系的问题。跟历史有关,跟这一历史中的霸权关系有关,跟内在其中的种族歧视有关。

哈罗德·艾萨克斯,图片来源:goodreads.com

唯一不同的是,这位1950年代的作者,对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及其对西方至上主义 (Western superiority) 的冲击和改变,稍微乐观了一点。

但同时,他通过书的最后一段,指出:

“在这一改变中,会仍然存有过去的印象和经验。它们不会真正消失,而是在新的设计中被吸收被重新调整。其中很多会进入博物馆,进入记忆,进入争论历史的著作里去,但更大一部分会在改变的过程中,起着负面兴风作浪 (bedeviled) 的作用。所有的喧嚣,无论新旧,都会继续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里。所有的形象 (images),无论新旧,都会继续在我们身边闪烁,走马灯似的,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和每个个体的脑海中,继续存在。无论是中国人,印度人,还是美国人,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试图了解这些(历史)过程的性质,学会分清各种声音,辨析各种印象,进而弄明白这些声音和印象对他个人以及其他人的影响是什么。如果真能如此,至少对产生新的关系,新的认识,以及不那么负面的形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本书,就是一次这样的努力,意在历史地分析那些深藏在美国人脑沟里的印痕。如果这样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让他们意识到那些呈现在眼前的印象是什么,就很好。如果读者能够进一步去探问这些印象的来同去脉,就更好”。

60多年后的今天,最后那两句话所希望的,仍然基本还是希望。

作者梳理到20世纪中期为止的现实,也不幸仍然是21世纪即将开始的第三个10年的现实:

没有对历史的了解和反思,包括对自己脑子里各种“印象”及其来源的反思,美国人脑子里对中国人的印象,时好时坏,不但万变不离其宗,而且会因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继续延续,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各种歧视各种偏见各种攻击,尽管以不同的道德名义出现,仍然与艾萨克斯所说的“西方至上主义”逻辑有关,仍然跟“中国人”本身无关,仍然只跟攻击者的自身利益及其政治愿景有关,跟看似损人不利己,实则损人就是利己的帝国主义逻辑有关。

当然,作者的善良愿望,也许跟“后殖民理论”具有相同的局限性。因为问题的关键,在别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底线思维(dixiansiwei)。在这里看到更多,欢迎关注观察者网自己的时评公号:底线思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中美关系 西方中心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