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宇:《你好美国》还是把美国给你讲得太好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24-12-28 08:57

周德宇

周德宇作者

匹兹堡大学政治学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周德宇】

昨天刚看完了食贫道最新的一期视频《你好美国》,现在还在回味,感觉制作水准很高,而且“美国味儿”非常地道。里面所讲述的人和事,都带着极其鲜明的美国特色,而且都代表了美国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和人生想法。

如果有人说食贫道这期视频不能代表美国普通人,不能反映美国,那我只能说,对对对,这视频还是把美国描绘得太好了。毕竟这一期里他们只去了纽约,捎带着逛了一下费城,去的都是美国最繁华的城市,没去“铁锈带”也没去乡镇。而且不可避免地,出于节目效果和自我筛选的过程,他采访到的都是美国各群体里面最有想法、最积极向上的一群人。

《你好美国》里面出现的美国人,都是浓缩了最典型的美国人特质的一群人,而且好的特质居多。也就是说,你从他们的身上可以迅速地了解美国和美国人,但你不能期待一般的美国人都这样。

比如视频里的老兵Donald,他的整个经历就非常的美国。特别是他一个正经美国人,身上一个证件都没有,直到视频的最后才给他办了个证件。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每次大选的时候都有人希望减少证件检查,因为美国人失去官方证件,或者一开始就没有官方证件,实在是太容易了。但是Donald的生活态度非常积极,而且终究还是有住所的,美国还是有很多比他颓废,比他落魄的老兵。没有在街头碰见流浪要饭的退伍老兵,你的美国经历肯定是不完整的。

再比如视频里面出现的那个黑人社区工作者Michael,没有犯罪记录,做过金融,多次试图从政,头脑清晰,生活态度积极,这显然已经是黑人群体中的少数了,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反过来讲,你去美国碰到的黑人,大概率也不是他那样的人。所以视频里面有个黑人和他调侃,“中国人都怕我们”。很不幸,确实是这样的,没被一个看起来刚吸过毒的黑人跟你要钱甚至抢钱,一个中国人的美国经历大概也是不完整的。

但是那个Michael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人,想要从政,想要通过社区服务改善黑人生活,这个想法是很美国的。而他在做金融行业的时候疑似遭遇歧视,在竞选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赢不了(加入民主党完全出不了头,而加入共和党在蓝色选区又赢不了民主党),这样的经历就更美国了。

我虽然在美国也被黑人要过钱,但是接触过的绝大多数黑人都还是相对更接近视频里面的那个Michael,只是少了点想法和毅力。其实很多黑人也知道什么BLM(黑人的命也是命,),什么DEI(多元、平等、包容)都不解决问题,黑人需要更实际的东西,但是现实中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之后,也就随波逐流了。不是所有人都像那位Michael一样,能屡败屡战,还能对生活充满信心的。

《你好美国》里面最特别的一点,就是里面的美国人大都明白这个社会出了问题,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而且都在努力去尝试解决问题。美国人民要是都这么积极向上,何愁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然而美国的社会问题就摆在那里,这些人都不是第一天去努力解决了。你越是看到他们积极向上,你就越是要想,那其他人干什么去了?你说那个Michael水平这么高,在竞选中赢了他的政客,那水平是不是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他们对于美国社会问题,一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吧?一定不是一些只会说阴谋论和甩锅的人吧?

当然,除了我平时就吐槽的,所谓美国体制和精英的问题,《你好美国》里没提到的,主要还是美国普通人的思想状态。

和食贫道视频里面那些头脑清晰、态度积极的美国人一比较,老实说我在美国碰到的大部分人简直让人犯厌蠢症。特别是享受着特权的白人中产,对一切事物的态度都是“我拿到的就是应得的,拿不到的就是欠我的,不如我的都是没我努力的”。对于国内外事务的想法永远是被媒体和政客灌输的那一套,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和舒适圈里,无脑复读本党派的宣传。对待社会问题,要么将问题归于对方党派,要么甩锅到中国和俄罗斯,相信只要本党赢下大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不是说他们是坏人或者蠢人,你和他们讲道理他们大多也会听,但是你明显地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有障碍的,听完道理他们还是会缩回到自己的世界里,而且这和教育与阶层无关。就好像我以前的文章里面频繁吐槽过的,就连政治学的教授们,都会把一切特朗普支持者都当做疯子,把民主党的失败归结于俄罗斯的黑手。

很遗憾,《你好美国》里面没有出现这群人。但是这样的人可能也不会接受采访,或者接受了采访也没什么节目效果,所以完全可以理解。

很多对《你好美国》不满意的中国人,很大程度上跟上面这些人是共享一个心态的。特别是那些在美国过着相对安逸生活的中国人,更特别的是以码农为代表的一群吃到了美国时代红利的中国人,他们所接触到的美国就是自己小圈子里的那点美国,对美国的理解就停留在外网中文圈的垃圾桶和自己的身边统计学。

所以他们对美国的认知,就和我刚才提到的白人中产那一套一样,傲慢而且短视。虽然白人中产未必真的认他们是自己人,但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和白人中产一样的特权阶级。一说美国有什么不好,他们马上会应激,觉得自己过得好好的,你们说美国不好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也是美国的一部分,他们看到的、接触到的也是美国。

美国很大也很复杂,如果非要问普通美国人过得怎么样,就必须把问题讲清楚,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美国人?

即便是在美国的中国人这样的小群体内部,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处境和经历。“在美国爱中国”和“说美国不好但是不回国”都是非常正常而合理的现象,很多人的生活确实就卡在那里,做出任何的选择都要舍弃太多。

至于那些我们更不了解的华人之外的美国人,生活处境就更复杂了。

这是2023年12月23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无家可归者。新华社

我有个朋友今年初去了趟美国开会,跟我说美国通胀基本解决了,经济好得很。我当时就和他说,要是美国人也这么想就好了。而无论是相关民调还是今年的选举结果,都说明了美国人对经济特别是通胀所感到的普遍痛苦。毕竟中国中产到美国,最常接触到的就是美国的中上层,都是对经济波动承受能力比较强的人。

我今年回匹兹堡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也问了我的老师们对通胀的感受。已经退休的老教授,说他能感觉到物价上涨很快,但是因为他本身就攒了很多钱和股票,所以能够轻松应对通胀。而另一个收入不高的中年讲师,她对通胀的感觉就很痛苦。因为她家的车快报废了,她需要再买辆二手车,而通胀期间二手车的价格和利率都在涨。她想买的车价格高达三万美元,全款付不起,贷款利率又高,最后只能忍忍算了。

当然,即使是这位中年讲师,她的收入也远高于美国人收入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怎么说也算是美国普通人中处境比较好的那一批了。

我当年去美国读博的时候,美国的人均年收入中位数大概是三万多美元,而我的助教工资差不多一年两万五。也就是说我如果全靠自己的工资生活,差不多就是美国中等靠下的普通人的水平。

不过光看收入其实也是有误导性的。我这点收入只需要供自己一个人生活,没有背贷款,不需要交学费,家里还有积蓄作为补充,我能支配的钱肯定是高于美国平均水平的。而且匹兹堡是个物价友好、生活便利的城市,也减少了我不少的支出,特别是不需要买车。即便如此,这点收入对我在美国的生活也只能说勉强够用,在衣食住行上没碰到多少困难,但也没多少享受。

最头疼的部分是房租,如果一个人想要在匹兹堡住得舒服和宽敞,房租怎么也得是每月一千美元,每月一半的收入就没了。但是匹兹堡的房价反而便宜,如果你有点初始资金,直接买个房子,既能自己舒服地住,还能出租给别人,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当时是有点没苦硬吃,想要纯粹靠自己的收入过日子,所以为了减少开支,读博这几年每次都住的是老房子里面的几平米单间,大概六百美元左右,和其他房客共用厨房卫生间。

但是这样的地方也不愁冤大头来租。当时住我隔壁是一对白人夫妻,女方说自己在星巴克打工,男方似乎没有固定工作。他们两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每天的主要娱乐是看电视,似乎心态也挺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都看到他们在厨房里拿微波食品当晚饭,即便偶尔招待客人的时候也这样,从来没做过正经的食物。

某种程度上我也能理解,美国的微波食品确实方便廉价,只要不谈口味和营养,在美国想吃饱是真不贵,虽然一美元炸鸡我确实没见过,但是肉蛋奶以及高热量的快餐确实穷人也吃得起。

问题是想吃得有营养,想要吃点新鲜蔬菜和水果,那就得花钱了。特别是很多社区里根本就没有超市,你想买廉价的新鲜食材都没得买,那只能吃高热量的快餐或者微波食品。所以美国专门有个词,叫做“食物荒漠(food desert)”,用来形容无法获取健康食物的社区。有人问开车不就好了?那车不要钱,油不要钱,养车的各种费用不要钱吗?

很多宣传美国物价低的视频,往往都是跑到超市去给大家展示价签,我只能说,能去超市买东西,能在自家做饭,本身就不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如果说我对接下来食贫道的美国系列视频有什么期待的话,我还是有点想看他们回归美食节目,从美食出发来讨论美国人的生活。从芝士通心粉“Mac N Cheese”到炸鸡薯条到中餐外卖再到牛油果三明治,每种食物都是能代表相当一部分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什么?你问为什么没有国内视频里常见的美味廉价的牛排和龙虾?我只能说信美国普通人吃这些的去下反诈app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郑乐欢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承认“开打前就给了”,俄方回应

央行宣布将择机降准降息,“择机”以何为标志?

被逼急了,格陵兰岛总理:是时候独立了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胁国家安全,美国完全走偏了

司机留信曝光:同胞们醒醒吧,美国快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