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政:海口“暴力执法”错了,怎样拆违才能不暴力?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5-07 08:25

子政

子政作者

时政评论员

先讲一个故事。

年初,我在上海看了一场同城德比大战,场面非常火爆。开赛前,场外就有两队球迷发生了冲突。在场内,两队球迷之间的骂战也伴随整场比赛。结束后,更大的冲突一触即发。因此,比赛结束后走出球场时,我看见前来维护秩序的警察和武警在出口手持盾牌、防暴棍,排成人墙,尽可能将两队球迷隔开。

但仍有某队球迷堵在出口处,看到对方三个球迷出来,二话不说,一群人冲上去就打。一个穿白色上衣的小伙子身体强壮,奋力冲出人群,跑了,另外两个球迷则只能蹲下,抱着头,任对方球迷打。很快,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大概有二十个左右,围成一圈,打那两个人,其余球迷则在外围高声呐喊助威。现场顿时大乱。

警察见状,赶紧上前维护秩序,将带头打人的几个人制服,摁倒在地。于是,和他们相同立场的球迷齐声高喊:“警察打人啦!警察打人啦!”警察无奈,只能放开,让他们走了,只将两个当时态度比较嚣张的继续扣押着。

看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如果只看到警察制服部分球迷这一场景,又会是什么感觉?

用新闻行业的话说,做新闻,当然要找亮点。什么是亮点呢?就是能够引爆读者和公众情绪共鸣的内容了。这个故事里,最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无疑是“警察打人啦”。至于为什么打人,最好能含糊点,否则前因后果都讲清楚,反而显得平淡无奇了,不能算个好新闻。

很抱歉,这个故事略微长了点,下面进入主题。

大概有人已经猜到了,是的,今天要说的就是4月30日发生在海南省海口市的联防队员“暴力执法”事件。视频显示,在拆违过程中,几个联防队员手拿棍棒,在一群房子中间,朝蹲坐在地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打。而且,几乎是搜索式的一路打将过去,无人幸免。

这个事情是不是很恶劣?当然很恶劣,联防队员本应以协助警察维护社区治安为主要任务,怎么调转方向,举起棍棒朝手无寸铁的老幼妇孺打过去了呢?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绝大多数人看到视频的第一反应。

媒体在报道中,也只是在批评当地执法部门“暴力执法”的时候顺带提了一句“以暴制暴”,便再无更多交代。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在当天下午的回应中,也只是简略地批评了执法人员“以暴制暴”的错误行为,没有交代更多情况。

但既然无论媒体还是当地政府都使用了“以暴制暴”一词,那就说明,当地群众以暴力反抗执法的行为是确切存在的,执法人员打人是“还击”,或者说是报复。

海口“暴力执法”视频截图

暴力执法必然有错吗?

不少媒体都批评当地政府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按中国现行法律,联防队员固然没有“执法”资格,涉事者的行为确属违规,但就“暴力执法”本身而言,就一定是错的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国家理论一致承认,国家本质上就是暴力机器。而在现代法治条件下,国家更是唯一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利的主体。除国家之外,任何其他人或机构对他人或机构使用暴力,都是违法犯罪。

也就是说,国家的本质就是暴力,合法使用暴力也是国家存在的重要任务。所谓执法,当然更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人或机构采取强制乃至暴力措施的过程。国家公务人员执法,本身就包含着暴力的成分。而且,在执法的时候,如果有警察或其他武装人员同行,就已经等于公开宣告,如果阻碍执法过程,执法者就将采用暴力手段强制执行。

那么,面对不但阻碍执法,而且以暴力相抗的违法者,执法人员应该怎么办呢?大家都知道,美国是发达国家,法制相对完善,不妨看看美国是如果对付暴力抗法行为的。

2014年8月9日,美国小城弗格森,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遇到一个白人警察。他没有任何威胁警察人身安全的行为,但警察仅凭主观上认为布朗可能会威胁到他的安全,就朝布朗连开六枪,两枪击中头部,四枪集中手臂,布朗当场殒命。

事后,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规模抗议。但到当年11月下旬,美国当地法院仍然对开枪的白人警察作出了无罪判决,从而引发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些抗议活动都毫无例外地被坚决平息了。当抗议人群与警察发生冲突,警察使用了口径达40mm的榴霰弹枪——其实按口径算,已经是“炮”了,而且它确实也是在越战战场上作为步兵支援武器使用的。

请注意,黑人青年布朗并没有任何暴力对抗警察的举动,只是警察认为他有可能会有这种行动,就被当场击毙。而且,事后法院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警察的这种判断,坚决判他无罪。也就是说,在据说全世界最讲民主法治的美国,别说是以实际行动对抗警察,警察只要认为你有这个潜在的可能,就足够直接开枪了。

当然,布朗事件本身在美国国内颇有争议,值得商榷,但警方与抗议人群发生冲突后的举措,包括直接招来步兵支援武器,引发的反应则小得多。大部分美国人认可警方维持秩序的行动。

在港片里,警察只要亮出证件,说一句“你妨碍警察执行公务”,就可以直接将人带回警察局,这样的场景和台词俯拾皆是。

所以,布朗事件后,中国国内有媒体在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就敢开枪,中国警察敢吗?

违建户总比执法队更“聪明”,怎么办?

回到海口的问题。据媒体报道,当地正在进行一个征地拆迁建设工程项目,但事发的海口市秀英区琼花村的这块土地并不在征收范围内。而且,这块土地本身也不属于琼花村,早年间村外土地无人监管,因此一些村民就将其占为己有,种树的种树,盖房的盖房。此外,有部分人受利益驱使,私自将村庄规划范围外的农用地非法转卖给外来人员,大肆在村庄周边农用地滥占滥建,因此政府要对这部分土地进行管理。

4月30日上午,秀英区对琼华村剩余73宗非法占地违建进行强制拆除。在拆除现场,一些外来人员和不法分子煽动部分群众,对执法人员丢砸石砖,还以燃放鞭炮、发射烟花、点燃煤气罐等手段暴力抗法。区公安分局迅速介入,现场强制带离11名可疑人员进行审查,并将依法追究暴力抗法者的刑事责任。

事发的4月30日当天晚上,海口相关部门就召开了发布会。秀英区主要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当天,在依法拆除琼华村违建过程中出现了暴力抗法行为,在制止暴力抗法过程中,个别执法人员违反规定殴打群众。

公安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处置,对7名参与殴打群众的人员进行治安拘留。同时,秀英区对管理队员不力的区联防大队机动中队长王某给予撤职处分。秀英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无论何种原因,绝不允许执法人员以暴制暴。该负责人对被打的群众及公众表示歉意,并将安排专人向被殴打的群众登门道歉和慰问。

来分析一下事实。第一,违章建筑的存在是毫无争议的,肯定要拆除;第二,并不是当地群众都反对拆除,而是部分群众,还有一些外来人员,被“煽动”起来暴力抗法;第三,在受到暴力对抗后,执法人员使用暴力来制止暴力抗法行为;第四,执法人员在使用暴力的时候,个别执法人员违反规定,殴打了群众。

当然,这里的问题在于,殴打群众的并不是警察这种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执法人员,而是辅助执法人员。而且,他们在反过来制止暴力的时候,“无差别攻击”了老幼妇孺,这肯定是错误的。事后,当地政府也已经采取了惩罚措施,并表示道歉。

但包括一些中央级官方媒体在内,舆论在评论此事时,大多数都只针对执法人员殴打群众这一点,而没有谈及之前的基本事实,忘了是“群众”(事实上只是一小部分)先使用暴力抗法。

其实街头执法,尤其是城管部门在拆除公路沿线的违章搭建的时候,几乎都伴随着这样的暴力。毕竟,对于升斗小民个体而言,搭建虽然是违法的,但也有成本。而且在现阶段,很多违建户并不是出于生活困难,不得不为之,而是用于经营、出租、转卖等其他用途,给自己“锦上添花”。突然要拆除,就意味着巨额利益受损,加之预期能获得舆论庇护,往往会采取激烈对抗的姿态。

而在反抗中,除了常见的暴力对抗之外,还有一些“柔性对抗”,比如故意让老人、妇女、儿童坐在违章建筑前面,执法人员投鼠忌器,怕误伤群众,因此陷入僵局。

这种抗法手段并不新鲜,在发展中国家,几乎是普遍会遇到的问题。2014年巴西世界杯之前,政府对一些城市进行了整治,尤其是要拆除部分贫民窟。所谓贫民窟,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当然都是违章建筑——注意,这和前面说的“锦上添花”式中国违建还不一样。大片的贫民窟形成后,拆起来当然很困难,住在里面的也采用了暴力对抗。巴西政府甚至出动直升机,才将住在贫民窟里的民众反抗压制下去,继续拆除。一些不听劝阻乃至使用暴力的人,则被警察逮捕了。

在中国特殊的舆论环境中,群众打执法人员常常不会引起多少关注,但执法人员一旦“以暴制暴”,就会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当地政府妥协退让。这次海口也一样,事发当天下午,秀英区相关领导宣布“引咎辞职”,当地也宣布,拆违暂缓执行。

但问题依旧摆在那里,违章建筑总有一天是要拆的。且不论违建影响城市发展,政府默认违建户攫取利益,对于不违建的群众来说,等于“好人吃亏”,还谈何社会公正

那如果还是有人继续采用同样的方式暴力抗法,执法人员怎么办呢?是继续暂缓拆除,还是等到实在忍无可忍了,也像巴西那样,出动防暴警察和直升机掩护,驱赶民众,用推土机直接推倒?

有些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网友,则给政府支招。比如先拘留,后拆违,但对于暴力抗拆者可以拘留,对于静坐的妇孺怎么办?

也有人提出,发动对违建反感的大多数群众,开展“群众运动”,但群众之间如果起冲突,最后还是要由政府来处理难题。

至于完善社会征信系统,冻结抗拆者的贷款和房产交易资格;或者在媒体上公示曝光,这些都很难对付“死硬分子”。

大城市的政府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城市化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应对暴力抗拆的经验,处置相对成熟一些。但由于舆论对“暴力执法”的压力,管理者根据经验总结下来,还是给钱了事最省力,不想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抗拆之风。而且,其他城市并没有大城市那样雄厚的财力,来应付这样的局面,无从仿效。

归根结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横下一条心、不愿放弃巨额利益的违建者,总有办法应付各种“软措施”。

如此分析下来,如果种种软措施都失效,最终的解决之道不就呼之欲出了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拆迁 征地拆迁 暴力执法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