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晓恒:从《太阳的后裔》到《鬼乡》——不一样的韩式主旋律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3-24 07:20

芮晓恒

芮晓恒作者

观察者网驻韩国特约作者

韩流凶猛。一个月来,全亚洲都被《太阳的后裔》刷屏。有几个数字可以说明韩剧的威力:尽管截至目前该剧仅更新了8集,但爱奇艺网站显示的点击量却已经超过10亿次;该剧第8集在韩国的收视率高达28%,已经超出之前大热的《来自星星的你》;截至3月21日,该剧高居百度电视剧风云榜首位,遥遥领先同时期的其他国产电视剧。

不仅普通观众深陷其中,就连Angelababy、鹿晗、黎明等一众明星也成了该剧的粉丝。

但很少有国内观众注意到,就在《太阳的后裔》播出的同时,一部反映韩国慰安妇题材的影片《鬼乡》也正在韩国各大院线火热上映,并获得如潮好评。

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一部讲的风花雪月,一部说的是历史伤痛。同样是韩国出品,不一样的表达,同样精彩的韩式主旋律。

无关风花雪月 主要看“气质”

乍一看,《太阳的后裔》似乎是一部典型的韩国偶像剧。男主是高颜值、有肌肉、撩妹技能max的新晋热门欧巴宋仲基,女主是永远18岁的冻龄女神宋慧乔。但如果你还是只把该剧当作又一部“韩式撩妹狗血剧”来看的话,就太落伍了。

战火纷飞、特种部队、海外维和,无处不在的军队元素,早已预示了这是一部穿着偶像剧外衣的韩式主旋律制作。男女主角分别是维和军人和战地医生的设计,使该剧的爱情戏,减少了些以往韩剧风花雪月的小情调,增添了家国情怀、人道主义、战友情谊等充满严肃正气的价值观,而且丝毫没有让人产生被洗脑被灌输的“违和感”。

剧中的韩国维和部队官兵,有血有肉、青春浪漫,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的眼光。在引爆了拍摄地旅游、男女主角同款衣服饰品的同时,也刷新了韩国民众对军人的观感。可以说,其宣传效果,远胜以往的任何一部征兵宣传片。

不少韩国观众表示,该剧的出现,使自己悄然改变了以往对韩国军队“暴力军队”“在军队只能学到坏东西”的偏见。而随着该剧的热播,韩国军方顺势在其脸谱主页上登出了一篇“真正‘太阳的后裔’来了”的帖子,介绍韩派驻南苏丹维和部队,很快就收获了超过14000个赞。另据韩国媒体引述韩国特种部队司令部募兵处有关负责人的话说,自从该剧热播以来,该部接到的关于咨询入伍的电话出现大幅增加。

就连韩国总统朴槿惠也对《太阳的后裔》的“主旋律”元素大加赞赏。朴槿惠3月21日在青瓦台首席秘书官会议上表示,《太阳的后裔》不仅是对外宣传韩国文化的窗口,而且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太阳的后裔》的“爆红”,标志着韩剧又实现了新的突破:即便是偶像剧,照样可以很“主旋律”。

而相对于胭脂气偏重的韩剧,韩国电影无疑更具主旋律气质。其中的最新代表就是近期热映的《鬼乡》。

作为一部低成本、题材沉重、没有明星阵容、几经波折险些流产,才最终出炉的影片,起初《鬼乡》并不被市场所看好。从筹拍设想时算起,《鬼乡》的出炉前后历时14年之久。尤其是由于题材的原因,寻找投资方成为难题。最终,在7.5万名韩国网友的众筹支持下,影片才终于得以于去年4月开拍。

影片用现实和回忆穿插的手法讲述了二战时期两名十四五岁的韩国少女被日军掳到中国牡丹江,成为慰安妇后的遭遇。战争结束,仅一名少女幸存。几十年后,已成为老奶奶的她希望召唤自己伙伴的“亡灵”魂归故里。

客观而言,作为一部剧情片,《鬼乡》也并非什么巅峰之作。韩国影评人士对该片的评价只有5.8分,也充分反映出这一点。但结果却颇令人感到意外:连续两周登顶韩国票房冠军、不到一个月累计观影人次已达344万、韩国观众的评价高达9.38分。

打动观众的还是慰安妇这个令整个韩民族感到分外沉重的题材。

韩国前十大卖座片 五部主旋律

获得口碑和市场双赢的韩国影片,远不止正在上映的《鬼乡》。据统计,仅韩国前十部史上最卖座影片中,就有多达5部是极具主旋律色彩的影片,占据半壁江山。

韩国史上最卖座影片第1名——《鸣梁海战》(2014年,1761万人次):影片讲述了抗倭名将李舜臣以少胜多战胜日本倭寇的故事。在电影中,当朝鲜龟船被毁之殆尽,所有人都对胜利失去希望时,李舜臣却抱着无畏生死的信念决心与十倍于己的倭寇背水一战。该片上映时,正值韩国遭受岁月号沉船事件巨大冲击,社会不安、民心浮动,影片中李舜臣所表现出的一往无前的信念和对国家与人民的忠勇之心,引发了韩国各阶层一致的强烈共鸣,成为了当时韩国民众最好的“安慰剂”。

尽管该故事在此之前已多次被翻拍成影视作品,但这并不妨碍影片的热映。据统计,《鸣梁》创下了累计观影人数1761万的纪录,相当于每20名韩国人中就有7人看过该影片。假设一部电影在中国能达到同样的号召力,那它的观影人数将高达到4.6亿,如以每张票30元计算,票房将是恐怖的138亿人民币!

韩国史上最卖座影片第2名——《国际市场》(2014年,1426万人次):韩国主旋律电影的又一个巅峰之作,被誉为韩国版《阿甘正传》。该片描写了一名小人物,为了家人和对父亲的承诺,牺牲了一生,奋斗了一生的故事。从朝鲜战争到矿工、护士赴德潮,从赴越参战到朝韩离散家属“认亲”,伴随主人公遭遇的各种逆境和永不停息的脚步,几乎涵盖韩国的半部现代史。

韩国史上最卖座影片第7名——《暗杀》(2015年,1270万人次):这部献礼韩国光复70周年、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抗日大片融合了商业大片的全部吸金元素:摄人心魄的阴谋,扣人心弦的剧情,父女反目成仇,枪战火拼和激烈打斗,视觉体验和爱国情怀的合二为一,使该片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旋律电影新样板。

韩国史上最卖座影片第9名——《太极旗飘扬 》(2003年,1174万人次):影片以1950年爆发的朝鲜半岛战争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对被迫被分别推上战场的亲兄弟,并在战场上相遇的悲情命运。血腥的战争场面,人性的变化,对战争的反思,都刻画的淋漓尽致,被誉为韩国战争片的史诗巨作。

韩国史上最卖座影片第10名——《辩护人》(2013年,1137万人次):这部以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的影片,以上世纪80年度韩国第五共和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时期的釜山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没有钱、没有背景、没有学历的税务律师以及改变其人生的五次公审,最终走上“民权律师”道路的故事。

从《鸣梁海战》、《暗杀》等“抗日大片”,到《国际市场》、《太极旗飘扬》、《辩护人》等“小人物、大时代”影片,不一样的韩式主旋律,同样的精彩。

可以说,在中国导演还饱受如何让主旋律影片赢得市场的困扰时,韩国主旋律影片早已一再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只要“气质好”,只要能打动人心,不论是什么题材,都能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

我们需要学什么

需要承认的是,在中国市场,撼票房易,撼人心难。据统计,2015年中国的电影票房市场约440亿元,大概是韩国的4.6倍,中国的电视剧市场规模更是远超韩国。但客观的说,口碑和票房双赢的主旋律作品却并不多见。

换而言之,今天中国的银屏和票房市场虽然看似红火,但在很大程度只能用娱乐来回避严肃话题,内容上的“贫血”症状,制作流程上的“山寨”,“无头苍蝇”般的四处跟风,都让中国影视业的“虚弱”暴露无遗。

据媒体报道,《太阳的后裔》热播,也引发了国内军队影视工作者的反思:我们的军旅剧,也急需这类既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作品。还有报道称,目前制作公司正在准备将《太阳的后裔》引入中国,翻拍中国版《太阳的后裔》。

但是,单纯的引进、翻拍、山寨,并不是今天的中国影视业所最需要的。毕竟主旋律作品,要想既叫好又卖座,重要的不是形似,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气质”。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沉下心来,认真学习韩国影视产业的“神”而不是“形”。学习他们如何发掘故事,如何接地气,如何熟练地使用流行元素来俘获人心,从而最终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既叫好又卖座的经典主旋律作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楚悦
韩剧 电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要终结了?

内塔尼亚胡遭以战时内阁成员下“最后通牒”

“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

“美国居然在锯自己骑着的那根树枝,蠢得可怕”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