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事件发酵:《卫报》公布美监控全球热力图 中国德国受重点关照

来源:英国《卫报》等

2013-06-14 10:31

最早披露美国“棱镜”监控门的英国《卫报》11日再度爆料,公布了美国国家安全局收集情报的全球热力图。除了中东热点地区和美国本土外,中国、德国、印度都是美国情报收集的主要来源。前天,“棱镜”监控门揭秘者斯诺登再度爆料说,美国政府入侵中国网络多年。卫报披露的热力图与斯诺登的爆料均指出,炒作网络安全并将其硬塞入习奥会议程的美国政府长期入侵中国网络。目前,“贼喊捉贼”的美国政府尚未作出回应。数据专家菲尔丁则对热力图评论说:“这些监控行为是极端的‘老大哥’。”

英国《卫报》得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份文件,揭露了国家安全局的强大工具——无界告密者(Boundless Informant)。

国家安全局从全球各地通过计算机和电话网络搜集情报。而它的内部工具无界告密者可以记录、分析这些情报的来源,甚至绘制成热力图。

国家安全局的文件称,开发无界告密者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数据结构”,“实时了解我们对某个国家的情报覆盖程度如何”。在“使用案例”中,还说明可以知道从某一个国家收集了哪些种类、多少数量的监控数据。

《卫报》获得的热力图显示,2013年2月至3月,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短短30天内,就从全世界互联网上收集到970亿条数据,其中近30亿条来自美国

监控门新证据:无界告密者全球热力图,中国大陆为重点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伊朗是被美国收集监控情报最多的国家,超过140亿条。其次是巴基斯坦,达到135亿条。约旦虽然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中“最亲密盟友”之一,但也被收集了127亿条。埃及被收集的监控情报为76亿条,印度列第五,为63亿条。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数字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印度外包服务发达,通讯业务的数量不小。

图中各国依照被收集监控情报的多少,被标上从红到绿的不同颜色。中国大陆虽然没有位居前五,但也是橙色的“重点关照”对象。

美国近年长期炒作网络安全问题,近期更是“集中火力”指责中国政府发动网络攻击,甚至将网络安全问题硬塞入习奥会议程。结果被自己的“棱镜”监控门和无界告密者“将了一军”。日前,揭秘者斯诺登也爆料说,美国政府入侵中国网络多年。但美国政府尚未对《卫报》和斯诺登披露的长期监控中国网络一事作出回应。

引人注目的是,德国竟也为橙色,在欧洲的一片绿色中极为突兀。无怪乎默克尔此前表示,要当面质问奥巴马。

无界告密者使棱镜陷入更深质疑

美国“棱镜”监控门曝光后,美国政府一直以“合法”为由进行辩解。但无界告密者显示出国家安全局及其“棱镜”秘密监控项目的强大功能,批评者怀疑它们很可能与法律相悖。

虽然无界告密者不涉及信息的具体内容,只是对监控信息进行分类、计数的大数据分析,但说明美国国家安全局确实记录了监控通讯的相关信息。

其他档案也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及其“棱镜”项目的确已将监听到的情报加以破解分析,这能让该机构监测出这些情报有多少是来自美国,资料细节包括个人的IP网址等定位信息。

很多人认为,这些事与国家安全局此前的表态以及相关法律相悖。

美国国家安全局此前屡次向国会保证,它无法保留所有的监控踪迹。就在3月,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Keith Alexander还在回应国会质询时声称,美国政府并未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国家安全局并未获得授权,也没有能够搜集这种情报技术。国家情报总监James Clapper也在接受质询时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没有收集任何形式的美国公民的信息。

但《卫报》指出,国家安全局的“无界告密者”软件还能显示被监控美国人的人数,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棱镜”项目的执行是否真的严格遵守了《涉外情报监控法》。

在《卫报》爆料后,美国国家安全局发言人仍旧坚称,“国家安全局一直在向上级及国会报告,自己并没有能力确定,某次被监听通讯中,参与者的身份和位置。”

奥巴马还辩解说:“你们投票选了这些人做国会议员,而他们一直收到关于监控项目的简报。”

但美国媒体报道,11日和12日,美国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部、白宫和国务院、商务部等高官均向国会做闭门情况通报

“与通讯关联的信息远比通讯内容本身更重要”

那么国家安全局和棱镜究竟是否违法呢?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法律过时,因此国家安全局很可能成功绕开了法律。

“美国法律和政策把通讯内容视为最为私密且最有价值的,但这在今天已经过时了,”总部在华盛顿的电子隐私信息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的负责人马克·卢腾伯格(Marc Rotenberg)说。

 

 

 

卢腾伯格的话揭出了事情的真相。对于美国议员和媒体来说,可能监控本身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将内容与一个人的身份、位置甚至关系网精确“绑定”,才是让这些政客和媒体人真正害怕的事情,因为这样一来所有秘密都将暴露出来。

“如今,与通讯关联的信息远比通讯内容本身更重要,那些从事数据挖掘的人都清楚这一点。”卢腾伯格说。

大数据分析这样的新技术使美国间谍能跟踪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的人的活动和往来,而无需实际监视他们或监听他们的对话。

数据专家称,国家安全局有效地挖掘元数据的能力,已经使窃听和偷听通讯内容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元数据指的是关于谁在打电话或发邮件的信息,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信息。

美国法律限制窃听和偷听美国公民通讯的实际内容,但对于打电话这个行为所产生的数据只有很少的保护。而且,对于其他与电话无关的数据,例如用信用卡付帐,几乎没有法律保护

奥巴马此前为国家安全局收集电话记录的做法辩护,称其不涉及偷听谈话内容、或阅读电子邮件内容。如果属实,那么国家安全局就是巧妙避开了法律限制,直接抓住了更重要的内容。

为了能利用每天产生的海量新数据,在几乎没有经过公众讨论的情况下,国家安全局的规模和能力迅速扩张。在过去10年里,政府给该机构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在犹他州山区修建了一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堡垒。《纽约时报》称,“显然是用来无限期地存储巨量的个人数据。”

该报还转引前情报官员的话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美国各地建立了监控站,并帮助建造了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之一,以破解保护信息的编码。

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计算机科学和通讯专家赫伯特·林(Herbert Lin)说:“5年前,我会说他们没有能力监视互联网流量中的大部分。但现在看来,他们已经接近这个目标。”

事实比传说更恐怖

情报部门和执法机构现在当然也还在使用被称为三角定位的“古老技术”确定通话者的位置。从手机蜂窝塔得到的数据能够跟踪一个人所在的海拔高度,精度足以确定该人在某栋建筑的某一层。甚至还有软件能够通过分析手机数据,寻求预测一个人最可能采取的路线。但这些都已经太“老套”了……

现在,可以把不同的数据流整合到大型数据库中后,例如把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与信用卡购物、或使用电子收费系统的数据相匹配,情报分析师能获得一个人生活的不同侧面,而在过去,仅靠偷听他们的谈话绝对无法得到这么多。《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有关打一次移动电话的地点和时间的仅仅四条数据,足以在95%的情况下确定打电话者的身份。

“我们能发现各种各样的关联和模式,这方面的技术已有重大的进展。”一名为政府工作的计算机科学家说,但他没有获准作公开评论,因此要求匿名。

卢腾伯格说:“那种认为政府能监控收集如此大量的信息,却不会影响美国公民享有的宪法第四修正案(Fourth Amendment)权利(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的想法,有点是幻想。”

虽然尚无更多证据证明,国家安全局利用大数据对哪些个体做了什么违法的事,但在内部文件中,无界告密者的开发团队声称:“接受所有改进和增加功能的请求。团队将定期检视这些请求并作出改进。”

团队虽然信心满满,但隐私权倡导者也在努力。他们要求进行全国讨论,以制定新的法规,来限制情报界对大量新数据的获取。

网络和数据中心专家亚历克斯·菲尔丁(Alex Fielding)则评论说,“这些监控行为是极端的‘老大哥’(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小说《1984》中监控全体国民的独裁者)”。

美国政府的大数据分析

随着数字通讯量在过去10年中爆炸式地增长,追踪恐怖分子的美国分析师为了寻求处理大量电话记录、电子邮件和其他数据的新方法,求助于硅谷的计算机专家,这些专家曾建立了复杂的方程。

国家安全局和其他部门、技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帕兰提尔技术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就是其中之一,它由一群来自Pay Pal的投资者创建,Pay Pal无疑也需要大数据分析来满足商业用途,但这些投资者已经不满足于此。

实际上,早在2001年10月,即911事件后不久,小布什就秘密启动了国家安全局的无授权监听项目,在无需获得法院授权的情况下监听美国公民的国际电话和电子邮件,与这个项目同时进行的是大规模的数据挖掘活动。

这些保密项目当时就在政府内部激起了巨大的争议。2004年3月,时任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John Ashcroft)的病房里发生了一次较量。部分白宫官员不愿让无授权监听继续下去,而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的几个官员则希望继续。司法部律师辩称,是数据挖掘引发了更多宪法方面的担忧。

当时,Facebook仅仅创立一个月,Twitter和苹果的iPhone和iPad都还不存在。

此后,全球范围内的数据继续膨胀,根据IBM公司的估计,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社交媒体网站、电子邮件和其他形式的数字通讯的广泛使用,全球每天产生250亿亿字节的新数据。

而同时,分析这些数据能力的快速进步,美国政府也越走越远。

电子前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技术分析师丹·奥尔巴赫(Dan Auerbach)观察说,“越来越多的像谷歌(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服务,正在变成信息的大型中央贮藏库。它们所贮藏的大批数据,对执法机构和情报机构来说,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目标。”

据行业分析人士称,长期以来,情报机构一直是对高级计算和数据挖掘软件需求最强烈的客户之一,近年来尤其是这样。一名曾担任技术高管的人士说,“他们跑来对你说,某地有一个美国人将要被炸死,唯一一个能阻止爆炸发生、让他活下去的人就是你。”

除了人,还要有机器。IBM的“沃森”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展示了数据密集型的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沃森”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在2011年击败了《危险边缘》(Jeopardy,美国智力竞猜节目)的人类冠军。

分析人士说,“沃森”式的计算,正是处理海量数据所需的技术,它能即时分析互联网通讯数据,发现可疑的在线行为模式,因此能缩小恐怖分子的搜索范围。

一名曾给政府提供咨询的顾问说,过去两年里,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都在测试用“沃森”,因为他未获准公开谈论此事,所以要求匿名。

 

 

 

关于无界告密者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内部文件

斯诺登事件(“监控门”)新证据:关于无界告密者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内部文件(第1页)

斯诺登事件(“监控门”)新证据:关于无界告密者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内部文件(第2页)

斯诺登事件(“监控门”)新证据:关于无界告密者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内部文件(第3页)

(综合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

责任编辑:陈轩甫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