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因性骚扰丑闻被群怼、被扒黑历史的背后,是硅谷混蛋文化当道?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7-02-25 17:16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月19日,一位名叫苏珊·福勒的Uber前工程师在自己的个人博客里写了一篇文章,称她在Uber工作时遭到了男性高管的性骚扰,向HR举报,HR不仅不处罚骚扰者,反而逼迫她调换团队。后来,苏珊发现,发生在她身上的情况并不是个例,Uber中存在着性别歧视,员工之间也常常互相使绊子。于是,在工作了一年之后,苏珊选择离开,并在离开后写下了这篇博文。

苏珊·福勒博客截图

苏珊的博文甫一发出,就引爆了Twitter等美国社交媒体,甚至网友们因“禁穆令”而发起的#DeleteUber(“删除Uber”)运动又卷土重来。目前,苏珊附有文章链接的那条推文已经获得了1600多次转发、2万多条评论以及3万余赞;网友们纷纷表示他们已经卸载了Uber应用并注销了账号。

苏珊·福勒Twitter截图

随后,这件事情越闹越大,Uber总裁卡兰尼克多次出来道歉,并与公司内部女员工进行座谈,依然没能将风波平息;Uber董事会成员Arianna Huffington正在协助调查,美国前总检察长出身的公司顾问Eric Holder也将对此事进行监督;而通常会保持静默的企业投资人也纷纷发声,呼吁Uber改变排斥少数团体、缺乏多样性和包庇欺凌骚扰的公司文化。

但这件事发酵了一周之后还没完,人们不仅扒出了Uber的各种“黑历史”,还开始将矛头对准所有硅谷科技企业,称这些企业虽然给员工提供了各种优渥福利,但无不充斥着性别歧视、忽视平等、功利主义、赢家通吃等文化,“这使他们面目可憎,十分混蛋”。

Uber前员工发文控诉性骚扰

苏珊在这篇博客中说,她刚刚入职Uber第一天,就在公司内部聊天里被一位技术经理骚扰了,“他的言语太直白了,就是想要和我做爱。我立刻把聊天截了图举报给HR。”

“在我第一次正式轮岗到这个团队中时,我的新经理在公司通讯平台上给我发了一串消息。他称自己正处于一段开放式关系中,他的女朋友很容易找到新的炮友,但他自己却办不到。”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福勒感到更加意外和无法理解:尽管Uber的HR认为经理言语明确属于性骚扰,但由于以骚扰者的业绩突出,公司将不会处理,更别提公开处理此事。而且念在该人属于“初犯”,Uber将只做个人警告和谈话处理。

但由于以骚扰者的业绩突出,公司将不会处理,更别提公开处理此事

“当我把情况报告给人力资源部和上级管理人员时,即便这显然是性骚扰,而且还向我发出了约炮信息,但是领导说这是他第一次犯,除了警告和严厉谈话,领导没有给他其他任何的惩罚。”

HR忽视了她的其他投诉,并向她谎称这是他第一次犯——“很明显,HR和管理层都在为‘他第一次犯’而说谎,这肯定也不是他最后一次。”

她的经理威胁要因为打报告这件事而把她开除——“我告诉他这是非法的,他回答说自己当了很久的经理,他当然知道什么是非法的,但他威胁能够用手段把我扫地出门。”

反而对于受害者,Uber却给予了像是威胁一样的答复。他们给了福勒两条路选:要么换团队,要么继续留在本团队。如果她选择留在本团队,但如果因为举报的事经理年底给她打差评,公司也不会干预,因为“选择的权利已经给过她了”……

面对这样的选择,福勒无奈离开了这个本来非常适合她、但已经在事实上让她不可能呆下去的职位,加入了另外一个团队。

后来在工作中,福勒认识了更多曾被那个经理骚扰过的Uber女性职员,发现每次当她们向HR举报的时候,HR给的答复都和给自己的一模一样——很明显,因为该人的绩效突出,管理人员选择包庇和纵容他。尽管这名经理后来离开了公司,福勒和她集结起来的其他女员工,仍然对Uber感到极度失望:

“我很幸运能和湾区最优秀的工程师一起工作。在公司组织一片混乱中我们仍能做出不少很棒的东西。我们热爱工作,热爱挑战,努力维持着疯狂的Uber机器的运转。我们一起找到方法去克服几周一变的组织架构、OKR绩效考核、被取消的项目和不可能的截止线。我们帮助彼此保持清醒,让庞大的Uber生态继续运转,告诉彼此情况会变好的。”

但情况并没有变好。

在这件事情之后,更多的不公扑面而来:尽管每次绩效考评都是优秀,她的内部转职申请却一直被拒;她去询问原因,上级却声称她在工作之外的事情上有态度问题,工作上和技术上没有“上进心”;她的上级甚至在考评出炉之后,又把好评修改为差评,单纯为了阻止她内部转职,以维持自己团队的“女性工程师”比例。这个举动导致她无法申请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教学项目(因为项目是Uber赞助的,只有好评员工能去。)

“我写过一本O’Reilly出版的书(O’Reilly是欧美最著名的技术类书籍出版商),在各种技术大会上演讲,我还要怎么证明我的上进心?”福特愤怒的说。

福勒说她在Uber工作的团队本来有25%的员工是女性,当她想要内部转职的时候,这个比例已经跌到了6%,“女员工都想要转职,那些被拒的就干脆辞职了。组织上一团混乱,而且公司还有严重的性别歧视。”她说。

福勒最终也选择了离开,加入另外一家科技公司。

苏珊·福勒和其丈夫刚刚结婚

Uber总裁各处含泪道歉“救火”忙 但大家看到的还是冷漠

作为回应,Uber总裁卡兰尼克已经开始了内部调查,并邀请董事会成员Arianna Huffington和前司法部长Eric H.Holder Jr.一起彻查上司骚扰下属的问题,以及人力资源部门的失职问题。

为了避免局面失控,卡兰尼克还表示会及时向外界公布调查进展。本周一,他介绍说,目前Uber有15.1%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和科学家都由女性担任。这一数据在过去的一年中,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本周二,卡兰尼克还主持召开了长达90分钟的全体大会。会上,他和其他几位高管,收到了来自数十位员工关于福勒事件的提问和请求。

他表示:“作为总裁,公司出现这种情况,我感到很抱歉。但我保证,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推动企业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此外,卡兰尼克还召开了一个100位女员工参加的内部会议。根据外媒发布的录音,一名与会的女员工在此次会议中提到了“房间里的大象”(指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却集体保持沉默),并敦促卡兰尼克重点调查此事件相关的肇事者。对此,卡兰尼克略带哭腔地表示:“我也希望抓住那些将这个地方变成一个糟糕地方的人。我向你们承诺我会做到这一点。”

Uber创始人、总裁兼CEO卡兰尼克

虽然风险投资者通常会对其投资公司的丑闻表示静默——这是典型的硅谷做派,但这件事还是引发了Uber投资人的发声。

周四,两位Uber投资人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称Uber的文化需要修改,需要做更多来打击性骚扰和性别歧视,“Uber在市场份额、收入和估值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也绝不能成为公司文化排斥少数团体、缺乏多样性和包庇欺凌骚扰的理由。”

当大家都认为卡兰尼克各种诚恳的时候,他的一封告员工信被爆出。在信中,外界没有看到卡拉尼克作为总裁对公司文化的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诚恳,而是再次目睹了这家公司的“冷漠”。卡拉尼克闭口不提对前员工的歉意,只大篇幅地介绍将召集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来彻查这件事——尽管这件事当中HR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Uber的HR总监却加入了这个所谓的独立调查委员会。

另外,在内部信中,卡拉尼克刻意对福勒提到的女性员工比例问题作出了回应,只是回应的姿态更加难看:“我们的生产和研究团队中女性比例为15.1%,过去一年都没怎么变。对比来看,Facebook是17%,Google是18%,而Twitter是10%。”

外媒曝出的卡兰尼克公开信截图

继续发酵:Uber众多黑历史被扒出

外媒称,对于Uber如今的企业文化,总裁卡兰尼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卡兰尼克的言行举止非常激进好斗,这对其下属影响深重。他曾经公开表示,公司业务的风生水起,帮他吸引了不少女人。

2014年,卡兰尼克接受GQ杂志采访时,透露过自己给公司起的一个别名“Boober”,因为身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自己特别受女性欢迎。很多人认为,卡兰尼克说出这样的话是将女性物化成胸部。

据相关法律文件资料显示,Uber现在面临着来自两个国家的至少三项控诉,都是经理人员性骚扰或辱骂下属。与此同时,其他员工也表示,正在考虑采取法律手段起诉公司。

其实,早在2009年刚成立时,Uber就是一家激进的公司。而它的14条核心价值观,也是受行业前辈亚马逊的影响,才确立起来的。

为了实现快速增长,公司一直保持着结构的分散化,重视各个分公司的高度自治。它鼓励各位总经理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分公司,无需在旧金山总部的严密监督之下进行决策。总之,它所追求的,就是实现增长和收益目标。

虽然Uber现在主导着美国的打车市场,并且在南美洲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飞速发展,但它的内部政治却是一团糟。

福勒指出,那些遭到投诉的经理一般不会离职,只是在不同地区的分公司之间进行调动。由于这些经理对公司的业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人力资源部门总是找借口,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有甚者,公司有一个叫做A组的小团体,由与卡兰尼克关系亲近的高管构成。一般情况下,他们是可以直接跳过内部的审查,丝毫不受问责制的约束。

也是在2014年,Uber在法国巴黎举行推广活动,用性感女司机的图片当作噱头吸引用户注册,引发了欧美女性团体和社区的抗议。女性科技记者,科技新闻网站Pando创始人萨拉·雷茜撰文批评此事,称Uber公司内部一直就有这样一种“混蛋文化”。

来自媒体的监督并没有刺激Uber的高管做出任何的改善。相反,该公司当时的高级副总裁埃米尔·麦克私下开玩笑,要悬赏100万美元找狗仔曝光那些反Uber记者的私生活。结果这个玩笑的录音被曝光出来,再次引发媒体行业对Uber的声讨。

更可怕的是Uber似乎不认同硅谷同行对用户隐私的重视和保护。

前BuzzFeed记者约哈娜·布娅搭乘Uber前往该公司的纽约办公室采访,却发现总经理已经在楼门口等她。原来,该公司内部有一个名叫“上帝视角”的工具,能够追踪每一辆Uber汽车和乘客信息。

Uber内部有一个名叫“上帝视角”的工具,能够追踪每一辆Uber汽车和乘客信息

福勒的文章发表之后,不少员工都说要辞职。其中有一些正在等公司的股权薪酬,还有一些已经开始向竞争对手投送简历。

“混蛋文化”正在席卷硅谷?

据科技媒体品玩(PingWest)称,当过去的Google为员工提供餐厅、健身房、自行车等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福利、Facebook给男员工开出超长的陪产假,旧金山骄傲大游行上全是各家科技公司员工兴高采烈的方阵时,公司们讲的是重视社会责任,重视性别和种族平等与尊重。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在硅谷诞生,市场、融资和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增大,效率成为了这些公司和创始人唯一关心的事情,多元平等和人文关怀等原本帮助硅谷成功的的文化底蕴,却越来越不受重视。

最近几年兴起的硅谷科技公司,更青睐“赢家通吃”的逻辑,重视收入和效率,急于增长、融资和上市,无暇顾及其他。而这也正在硅谷乃至美国,引发新一轮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

似乎那些特别有话题性公司的创始人,都或多或少成为“混蛋文化”的拥趸。

约会应用Tinder的早期创始人惠特尼·沃夫指控另一位创始人贾斯丁·马提恩,当面、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对她进行性骚扰,称呼她肮脏的字眼,而公司管理层却漠视和包庇这种行为。当事件已经发酵,引发了大量媒体关注和投资人质询之后,Tinder管理层才决定开除马提恩。

伊万·斯皮格尔在创立Snapchat没多久后,就把公司搬到了洛杉矶,宣称是为了“躲避大企业和硅谷的创业文化”。实际上,Snapchat在洛杉矶的扩张之路和硅谷公司并没差多少。到2015年公司人员扩充时,为了获得新的地点安置员工,Snapchat也是摆出一脸冷漠,强行高价在当地收购了大量房产,驱逐了数十个房产里的原租客,让当地的青年之家、艺术中心、餐馆酒吧和原本居民流离失所。

25岁的塔莉亚·珍对她的公司CEO这样说道。塔莉亚在“美国版大众点评”Yelp旗下的送餐服务Eat24担任客服代表,因为工资收入极低,难以维持在房价极高的旧金山生活,她不得已才在去年给Yelp的CEO杰里米·斯多普曼写了这样一封公开信。但没想到的是,她等来的不是CEO的回应,也不是财务的涨薪,而是解聘通知书。因为“违反员工内部行为规范”,她被公司开除了。

有名的公司如此,较小的、不知名的新创公司为了快速发展,就更不惜一切代价了。去年8月,一篇文章出现在Medium上爆红,作者佩妮·金梳理了自己被求职平台创业公司WrkRiot从达拉斯招来硅谷工作的前后经历,其中提到了公司发薪几次三番延迟,CEO艾萨克·崔甚至网上搜到的一张富国银行网银截图,PS上了员工的名字,伪造成了给员工付薪水的转账记录,然后给全体员工发了邮件,以留住员工,企图让公司继续运营下去。好在佩妮最后离开了公司,回到了达拉斯,但其他几个H1-B签证员工,险些因此损失他们的签证。

(综合PingWest、猎云网、网易科技、腾讯汽车、cnbeta网站)

责任编辑:吴娅坤
硅谷 性骚扰 丑闻 性丑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