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两艘军舰撞船事故调查报告:领导层和舰上人员“多项失职” 本可以避免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1-02 22:31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今年夏天,有两艘来自美国 “第七舰队”的导弹驱逐舰,在西太平洋海域发生撞船事故。关于撞船的原因美国境内一直猜测不断,有分析称是人员玩忽职守、装置故障等,但由于撞船地点在中国南海附近,为此有西方媒体欲甩锅中国,称美军舰接连出事或同中国的黑客袭击有关。
然而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海军终于公布了这两起撞船事故的调查报告,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BBC中文网此前报道截图
今日美国截图 报道称专家分析撞船事故应该与黑客袭击无关,但也不排除这一可能性,美海军正在调查
报告中得出结论,造成致命两起撞船事件的原因包括领导层和舰上人员的“多项失职”,包括未能就安全事宜制定计划以及未能遵守良好的航行操作实践和基本的观察瞭望程序。
CNN报道截图
美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上将还遗憾地强调,这“两起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必须做的更好。”
美海军作战部主任约翰·理查森上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这下终于真相大白了,其实并没有我们中国什么事啊……
那么,这两起事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要从今年6月17日开始说起:
当天凌晨,美国海军“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正驶向日本奄美大岛,而随后有三艘商船出现了,它们与“菲茨杰拉德”号之间的距离“极小”,都存在相撞风险。
美海军认为,这存在交叉相遇情况,船员有义务采取规避操作。
但不知为何,在发生碰撞前的30分钟内,“菲茨杰拉德”号军舰和菲律宾籍集装箱船都没有做出规避,直到碰撞发生前的1分钟才有所反应,不过为时已晚。
图为碰撞地点
在一声巨响下,“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与菲律宾籍货船在日本横须贺港西南方向100公里处水域相撞。最终造成7名美军人员丧生、包括舰长在内的3人受伤。
随后的调查认定,舱面人员存在过失,未能拉响舰上警报、联络菲律宾籍集装箱船或报告舰长。
此外,调查人员还指出,事故发生时,舰长本森、副舰长巴比特及该舰指挥士官长都不在舰桥上,而他们的经验、指导和示范本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提供巨大帮助。这三人于8月已被解职。
从左到右依次为舰长、副舰长和高级士官
“菲茨杰拉德”号舰桥的惨状
这一事故刚刚过去两个月,另一艘同样来自美国 “第七舰队”的导弹驱逐舰“约翰·麦凯恩”号,在新加坡东部海域也发生了撞船事故。
相撞地点
当天的经过是这样的:
8月21日凌晨5点,“麦凯恩”号的舰长注意到,舵手一个人很难保持军舰在繁忙航道中的航向,于是他又安排另一名水手来掌控船速,让舵手继续掌控方向。
不过,这一决定引发了混乱,舵手对双人操作下的转向装置结构不熟,误认为失去了对船舵的控制。
舵手随后发现并汇报了这一情况,指挥官立即下令减速,然而刚上手操作的水手只减速了两个后螺旋桨中的一个,这让军舰直接撞向重达3万吨的“阿尔尼克”号油轮。
碰撞导致驱逐舰受损严重,舰上10名船员死亡,5名船员受伤。
美军“麦凯恩”号驱逐舰受损情况/图片来自Oman Observer推特
之后调查指出,事态发生后,舰长及舰桥上其他人员失去了对态势的感知,舰桥上没有人清晰了解舰上人员的职责、商船的航线以及两船之间的相对速度。
调查人员认为,“麦凯恩”号军舰撞船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自满、过度自信以及不遵守流程”。当时舰桥上所有人,包括舰长和副舰长,都没有接受过在发生此类状况时如何正确操控军舰的培训。
官兵脸带微笑打扑克。图片来源:“麦凯恩”号官方社交网脸书
而外媒此前引述匿名美国官员的话称,“麦凯恩”号还曾于8月10日在南海进行“自由航行行动”,进入美济礁12海里,“以挑战中国对此的领土声索”。报道称,这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海军在南海的第三次“自由航行行动”。中国外交部随即表示,中国军队派出军舰依法对美舰实施查证识别,并予以警告驱离。
据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援引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报道,《中国国防报》在8月25日和9月1日发表的2篇文章得出了令美国海军不安的结论,文章认为,美国海军处于疲劳的状态。
新华社则报道称,这两起造成人员伤亡的撞船事故,震惊了一向自负的美国海军。
两份调查报告及计划整改措施都已于10月31日汇报给了美国国会。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约翰·麦凯恩说,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将继续督导海军整改,以确保这些悲剧不再发生。
不过,调查认为,两起事故中没有单一致祸因素或单一责任人。“也就是说,没有人为事故负全责。全体船员对于这一情况毫无防备,事故过程中准备不足,指挥官指挥无效,也反映出航海训练、准备不到位的问题。”
报告指出,“海军中,指挥官无条件地对军舰负责”。此外,美海军也没有提及商船是否存在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