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行:疫情阴影下封院的养老机构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2-25 07:38

安志行

安志行作者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志行】

新冠肺炎自武汉爆发并迅速席卷了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为庚子新年蒙上了一层阴影。疫情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那些指因自身条件受限而处于高感染风险威胁的人群尤其值得关注。养老机构就是这部分弱势群体当中具有代表性的抗疫后方。

笔者的家乡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之所以会关注到这个话题,是因为笔者家中自营的商店附近就有两家较大的养老机构,其中一家为公立式综合福利院,另一家为私立式的寿康养老机构,内分为颐养院和养老院两个部分,这两家养老机构位于旗区边缘,向西不远就是一个景观湖,举目景色一片辽阔;两家规模几乎不相上下,可以说是笔者所在旗区有机构养老意愿的老年人的主要选择,除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外,其附近不到两千米范围内分布着两家医院,其中一家与寿康养老机构比邻而居。

实际上,这种布局体现了先进的医养结合的养老观念,即所谓的“无医不养老”,根据笔者在北京P区调研的经验来看,该区探索“医养联动”式的养老模式主要是由当地的卫健委牵头,因为以往民政为养老机构配属医疗资源时成本过高,而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布局某种程度上并没有额外增加成本,只是对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对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这里也能看出早年间政府在部署养老工作时的用心之处。

此次肺炎来临之际,上文提到的两家医院并没有被选做发热门诊定点治疗医院,倒不是因为缺少专业技术与设备,政府之所以这样考虑,想必正是意识到了这两家医院周围分布了多家养老院以及多个社区,在这里收治疑似病例或者发热病例会大大增加养老院老人以及周围社区居民的被感染风险。

笔者家的商店平常主要的顾客就是在酒店办聚会的人以及附件养老机构的老人。受疫情影响,酒店纷纷取消了团拜等聚会的预定、养老机构也开始实行封院,商店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再也不见平常愿意出来遛弯购物的老人。一番打听之下,才了解到寿康等养老机构从24号夜也就是除夕当晚就进行了封院,严格限制老年人与外界的接触,大约半个月的时间,两家养老机构仿佛堡垒一般,大门紧闭。再到后来,开始陆续有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替老人跑腿来购买商品,也有相熟的老人用手机打电话请求送货上门(养老院门外),在几次送货的间隙,笔者和经常买货的两位老人简单地聊了聊关于这次新冠肺炎的事情。

老李:自己保重好身体,就是给国家做贡献了。

老李是笔者家商店的常客,他平常爱抽烟,而且只抽50块钱一条的红梅。老李在住进寿康颐养院之前是位小学老师,家庭条件也不错,所以住的房间也是收费较贵的那一种,单间、向阳,有电视,有卫生间,月收费两千多。和老李聊起这次疫情,笔者问他,被“封闭”在养老院内对他生活的影响时,他告诉我说,除了日常吃的副食品和蔬菜比起正常时期稍有不足以外,倒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影响,而且这些都是能克服的问题。疫情来的突然,封院的命令也来的突然,包括老李在内的多数老人都是在初一一早才被通知不允许与外界接触的,在那之后,每天都有护理人员来测体温和量血压,院内每日还要进行两次的全方位消毒,吃饭也变成了送到房内的分餐制。老李还说:也不是完全不让出门,护理人员会挑天气好的时候让大家集体到大院里活动个十几分钟,晒晒太阳。笔者又问他会不会感到寂寞孤独,他比较惊讶地说,咋会寂寞呢,院内该打牌打牌,该跳舞跳舞,热闹得很,老李说完忙又补充了一句,不过一定得戴着口罩。最后问及他的感受时,老李说,自己能感觉到养老院在这次疫情当中考虑得很周到,方方面面都在为老人的健康着想,这种关键时刻就该听护理人员的话,不添麻烦,自己保重好身体,这也是给国家做贡献。

老孙:原本和女儿商量好的初一回家团聚的计划被打乱了。

和老李一样,老孙也是商店常客,只不过他每次来都是买可乐的,从可口可乐到百事可乐,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是如此,不过后来因为血糖有点偏高,老孙几乎戒掉了可乐。给老孙上门送牛奶的时候,笔者也同他聊起了这次疫情,戴着口罩的老孙说,疫情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打乱了他原本和女儿商量好的初一回家团聚的计划,谁想到封院之后只能呆在养老院里。老孙还说,不少和他一样的老人其实都有春节回家过年的计划,但因为疫情封院的原因,已经请假提前回去了的老人,现在暂时回不来了,而没来得及回去的老人,现在也出不去了,好在手机通讯发达,想念家人的时候还能让护理人员帮忙与亲属打个视频电话聊作慰藉。老孙知道笔者在武汉读书,所以见面时多唠叨了两句,问了些关于武汉的情况,吐槽了收售野生动物的商家,临了还问笔者疫情何时才能结束云云,聊到这里,一旁的护理人员就催促老孙尽快回房,要求他洗手消毒之后再喝牛奶。临走之前,老孙递给笔者一百元钱,说多出来的先存着,下次打电话买东西再从里面扣,说罢就转身离开了。

因为现在还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所以笔者与老人的沟通没办法持续太长时间,但仅从这些零散的片段当中也能读取到重要的信息,即养老机构作为社会防疫战争的战略要地得到了迅速且完备的防护。

养老机构之所以应该成为抗疫后方严防死守的关键环节,是因为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老人自身免疫力不足、多数存在基础性老年疾病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说是全年龄段易感,但老年人因为年纪大、免疫力不足、多数存在基础老年疾病等因素,仍然是此次疫情中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病毒容易在短期内恶化且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状,仅靠自身免疫力或普通的药物治疗很难治愈。

2、老人防控意识不足

老年人群体针对此次疫情的防控意识不足,从根本上来说是因其思想上尚未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笔者见到的许多老人即使在家人的劝说下采取了戴口罩的防护措施,但基本就是做个样子,不少只遮住了嘴部,露出了鼻子,起不到任何防护效果。

3、存在失能、失智的老人群体

这部分群体或因生理缺陷、或因疾病等因素丧失了基本生活能力,生活中离不开人贴身照顾,再加上需要对其呕吐物与排泄物进行处理,根据已知的新冠病毒传播特性,这些护理方式都将可能成为隐蔽的病毒传播途径,防护难度大。

4、人员聚集性、流动性场所

养老机构本身就是人员聚集性场所,无论是公共活动区或者是集体食堂,包括老年人爱聚堆聊天的习惯、进出养老院探访老人的亲属等,客观上都会为病毒的传播提供条件,在此背景下,一旦有一例感染出现,整个养老机构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后来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养老机构的防护情况,笔者添加了寿康养老机构的一位护理人员的微信,通过聊天得知了此次疫情中养老机构采取系列防护措施的完整时间线:

21日,该养老机构要求各院做好每日消毒工作,开始对老人请假、员工放假工作进行安全告知,对在院老人身体情况每日监测;

22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文件颁布《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的通知》,指示各养老机构在前台或门卫处设置体温测量点,并要求春节期间探望老人的家属进行体温检测合格后,再去探望老人,并如实登记相关信息;

24日,接政府相关部门指示,该养老机构正式封院,杜绝与外界的一切人员接触;电话、微信告知家属、院门张贴告示,不允许探视,不允许外出,已请假外出的老人要求居家暂时不予接收;

25日,该养老机构内部成立疫情防控小组,明确各养老院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建立日汇报制度,开始全面部署疫情防控措施;

26日,该养老机构内部下发监控排查表格,动员所有员工停止休假,即刻归岗……

封院后的养老机构

除此之外,日常全方位的消毒护理、集体用餐改为护理送到房间内的分餐制、对院内老人的情况进行摸排、工作人员进出需要实名登记等等,多措并举,打造出了一座“疫情孤岛”,防疫成效显著背后不仅仅是养老机构自身对老人生命健康的负责与用心,同样离不开地方政府及时的政策加持,从时间节点来看,22日的通知发布时,内蒙古还未出现确诊患者、24日正式闭院的指示与关停可以承办大中型聚会的酒店、饭店的要求同步,由此可见养老机构的防护始终都在当地的疫情防控计划中。

因无法外出只能打电话买牛奶的老人

把已有信息梳理之后再看家乡的养老工作,笔者发现无论是早年间的规划布局,亦或是此次肺炎疫情来临之际,养老机构及时作出的闭院等系列防范措施都可圈可点,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此次防疫工作中具备的全局意识:既要着眼发热门诊医院、外来要道检测点等抗疫一线,也要稳固类似养老院等特殊的后方重心。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所说的那样,“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笔者认为,在这次大考当中,接受考验的不只是政府工作人员和党员干部,还有许多诸如养老机构等社会主体,只有那些在疫情当中具有全局意识、当机立断、因情施策、勇于承担防控责任的人或机构才能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疫情 疫情防控 谈论疫情 抗击疫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德国特朗普”仍有幻想:挨美国打,先别还手…

要么续约,要么赔钱!斯洛伐克威胁报复

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单”?外交部驳斥

外媒紧盯:中方又要出手?

马上走人了,还要对中国无人机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