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法治 社会
北美 欧洲 周边 亚非拉
科技 工程
区域 产业 生活
艺术 体育 传媒 历史
当其他互联网造车还在PPT或概念车阶段,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率先实现了基于车载智能操作系统的互联网汽车,比谷歌汽车版安卓提前了三年。不过我们仍要面临这样的现实:汽车中控阵地被小小的手机占领,传统车联网仍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这是多么大的一块潜力市场啊。德国三大汽车公司去年一共在中国销售了158万辆新车,比前年增长了13%。虽然中国的汽车业也不是一片阳光灿烂,但它有自己的一条独特的运营规则。
低能耗是日系车一大特点。日本企业通过改换材料,用树脂取代金属来减少汽车本身的重量,实现节能目标。通过对“热”及“能量”的最佳运用和控制,也能实现汽车节能。日立汽车系统公司就提出,该公司努力在未来的传统发动机汽车能源使用上,要实现节能45%的目标。
上海车展这个大舞台上,中国企业虽然还不是最耀眼的主角,但搭建舞台本身也意味着实力。如果能利用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生物学)的成果,凭借中国全世界最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中国未必不能弯道超车,在数量和水平上都站到世界工业界的最高层次。
自主品牌汽车质量这几年稳步提升,但在本土市场依然敌不过实力雄厚的合资车,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于是,进军海外市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成为国产车的共同选择。长城、奇瑞起步较早,其他车企正迅速跟上。
中国车企都在充当互联网+的弄潮儿,日本车企在做些什么?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言发来了他在此次上海车展的采访报道,与中国车企不同,日本的车联网、新能源技术,在零部件厂家已经展开了竞赛,但整车搭载展示的却并不多。
上海车展是全球碳政治的一个小小缩影。展会上展出的大部分混合动力车型并非只是用来赚噱头、吸眼球,而是真真正正准备推向市场进行销售的终端产品;混合动力汽车不仅仅在技术上,更在市场上到达它的成熟期。这也就意味着,节能减排已经从汽车这一环节切实地走近了每个人的生活。
上海车展即将在下周(4月20-29日)开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汽车市场,吸引了全球各大汽车巨头来此捞金。遗憾的是,近几年国产车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都有谁拿走了多一半的份额?一张图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