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师|我不是要黑那所私立学校,只是觉得它不利于教师成长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9-09 14:35

白老师

白老师作者

杭州重点中学教师

近年来,教育问题、教师问题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也联系到了一位高中青年教师。这位白老师最早在一所私立学校教书,现在就职于杭州市某重点中学。通过她的讲述,我们或许能对一线教师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了解,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

观察者网: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校园生活吧。

白老师:我是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杭州这所重点中学工作的,目前担任学校国际部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同时也负责国际部与高中部日常的教学工作。

国际部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它的办学模式是教育机构与公立高中合作办学。在高中部,我带了三个班,就是说国内高考我是负责的,这个是最体现我教学成绩的地方,也是我最重视的地方。而国际部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是关系到我的德育工作。

观察者网:您觉得平时工作压力大吗?

白老师: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压力都是比较大的。现在浙江高考竞争很激烈,尤其是高考改革之后,学生面临的选择也多,我觉得他们很累。举个例子,我之前监考了一场高考数学科目的考试,离结束还有15分钟,好多学生后面两个大题都没做。他们一出来就哭了,有的学生就在那里感慨“命途多舛”,我真的看着很心疼。

我带的那届高三英语考试还是分卷制的。分卷制改变了一考定终生的模式,机会多了是好事,但学生从准备的心态上来讲,肯定是每次都卯足了劲希望考好的,无形中反而是压力更大了。相比来讲,参加“洋高考”的国际部的学生相对压力是轻一些。但考试嘛,总归是有压力的。

观察者网:国际部的学生应该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外语学习上吧?

白老师:对于国际部的学生来说,语言学习是重中之重。不过,有些海外学校招生还要看体育、艺术方面的特长,所以这一点也是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

像有些学校的国际部是只要上国外考试的课程的,因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学生出国并不需要考我们国内的历史、政治、地理知识。但我们学校的话,校长还是希望我们的学生在出国之前能够了解中国文化,拥有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民族情感,所以我们这儿,语文课和史政课还是照常要上的。毕竟,如果我们现在不给他们讲,以后他们基本就没有机会可以接触这些知识了。

观察者网:其实就是希望学生兼具中国关怀和全球视野。那么上这些课,需要考试吗?

白老师:需要,不过要求不会很严格。肯定不会像国内高考一样,一个劲要求他们每天埋头听课、做作业。

上这些课主要是想给他们科普一些基本知识,所以肯定不能像高考班那样严格要求的。像在讲历史文化课的时候,我们会用视频教学法,播放一些纪录片来给他们看;还会用到“角色扮演法”,请同学根据书本知识演历史剧。

在具体讲课的过程中,我们会重点讲讲英国史、美国史,毕竟他们以后要去那里生活,应该多有一些相关知识储备。有时候,我们还会给学生布置特定的题目,准备一些阅读书目,让他们自己探究,然后再课上进行主题报告。

总之,就是通过各种活泛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学习。从整个培养模式上来讲,他们接受的教育比较类似西方式的“快乐教育”,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到了国外就尽可能快地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

观察者网:围绕“快乐教育”,现在争议挺大的。

白老师:我觉得“天道酬勤”可能是一种大家更能接受的价值观吧。想要更上一层楼,就要靠着勤奋努力,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有时候,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可能也是需要老师们考虑的一个问题。记得以前我的老师就说过这样一段话:“当老师有时候和当厨师是一样的,面对一帮‘挑食’的学生,你要把知识搭配得‘色香味俱全’,他们才更有胃口‘吃’下去。”

观察者网:现在,国际形势风云不定,学生们是否会对中美贸易纠纷、“一带一路”之类的国际政治话题感兴趣?

白老师:我们的学生目前对这一块没有想得很深入,反倒是家长对于学生出国的安全问题比较敏感。作为高中生,他们对这些话题肯定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议论,不过一般也不会在公共场合特别地去讨论。而且,海外的面试官可能也会问他们怎么看这些事儿,我想他们私下肯定会准备一些表述。但因为我们没有面对面地讨论过这些话题,所以我也说不出很多信息。

观察者网:家校联络问题不时会在舆论场上引发热议。您是否也有各种各样的微信群、QQ群?您平时是怎样经营这些群的?

白老师:从外宣方面来讲,我们有翼校通、家校QQ群、网站等常用宣传窗口,还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由师生一起运营。目前,关注人次突破1500,单条最高点击率破万。实际上,我们的各种家校联系群主要是为了给家长发通知才建立的,平时基本没有人说话,只有我一个人在那儿发通知。媒体经常会扒出的一些“炫富群”、“奇葩群”之类的,其实我个人倒没有遇到过。我觉得,我们在看待师生交流群的时候,还是保持平常心为好,不要把一些极端的例子视为普遍现象。

观察者网:您对于自己学校各方面的待遇,目前还满意吗?

白老师:作为一个很在意工作环境的人,我最意外的是我们学校竟然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生态种植园。每天晚饭后漫步其中,微风拂面,作为学校一员,倍感幸福。而我们学生也可以动手参与种植活动,或者到种植园进行相关科学实验,体会学习的乐趣。我们学校食堂也很不错,是杭州市示范食堂。食堂大厅有多个大屏幕,实时展示厨房监控的实际情况,是真正的“阳光食堂”。食堂每层楼梯口都有微波炉供学生使用,非常人性化。从前,一般只有老师办公室才有微波炉,对比之下,我觉得现在公立高中的硬件设施是越来越好了。

学校食堂示意图

观察者网:现在,校外教育机构侵蚀学校职能的问题常常为人们所关注。与之相关的是这样一个现象——由于某些教育机构给出的薪酬福利非常好,所以一些在公立高中拥有编制的优秀教师也会选择跳槽到那些机构里去。您的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白老师:这个情况我知道,良禽择木而栖,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不过就我们学校来说,跳槽、辞职的倒也不多。反倒是这两年,越来越多985高校毕业的博士生加入到了我们中学的教师队伍中。

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公立学校比之于私立学校、外国语学校而言,仍然有着独到的吸引力。我在这份工作之前,曾经去到过一家私立的外国语学校任教。在那儿,职称比较高的老师年薪可以拿到40—50万。年轻的新手教师当然拿不到那么多,大约年薪在20万左右。应该说是比普通公立高中的平均薪资来得高的。

我当时离开这所学校,是因为我不是很喜欢其中的氛围。一般学校里都会有师徒结对的制度,一个老师傅带一个新人,这样来提高新人的教学能力。可我来到教学岗位后,我的师傅并没有花多少心思来带我,甚至在很多与他收入不挂钩的项目上就是直接推卸责任的,也不愿意和我签署“师徒结对协议”。

整个教研室的工作氛围也很一般。新教师不是要有公开课嘛,大家在评课的时候不会说什么真实的想法,都是走走过场,敷衍几句“白老师,你讲得太好了”……作为一个新人,你根本无法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我不是要黑那所私立学校,只是觉得那里不利于新教师成长。反观我现在在的这所中学,就非常注重新教师的成长、培养,也非常重视师徒结对这件事情。在这里,老教师当师傅还能拿到一笔额外的奖金,教研室主任更会直接负责管理师徒结对这件事情。

每个月初,我们要把自己的教案给师傅过目,留底备案。我们新教师每次都要参加各类考试的模考。总之,学校特别重视我们新教师的成长,用各种方法真正来激励我们进步。说句“自满”的话,我觉得我现在上课还挺不错的,但是在老教师的指点下,还真能更上一层楼。这种进步感和收获感是我在以前那家学校感受不到的。

而且说实在的,我现在的薪酬也不算差,各方面也都挺稳定的,所以我对于现在的工作单位更满意。毕竟私立学校是市场导向的,可能短期来看薪资很高,但后续由于生源出问题而倒闭的情况也是有的。要说现在的公立学校如何更好地留住优质教师,我想更多地还是靠着学校的稳定性和对教师由衷的尊重、培养吧。

当然,薪资不平等的情况客观而言还是存在的。我给你举个例子,像我们做高中部班主任的时候,班主任补贴一个月才500元,而在我们国际部,教育机构给的班主任补贴一个月就有2000元。这就等于是翻了好几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吴立群
私立中学 私立学校 公立 学校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未收到威胁报告,核设施安全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