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京:1万亿美元军费,美国出得起吗,打算怎么花?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4-10 08:33

白玉京

白玉京作者

航空航天评论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玉京】

一边是关税战打得火热,一边是计划着将美国军费提升到1万亿美元。军费和关税,这两柄利器,正在成为美国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双重战略武器。

历史上,从未有哪个国家在非战争状态下敢如此大手笔的军事投入——即使对抗冷战时期的苏联也未曾有过。然而,特朗普执政期间的美国不仅如此,还以极端方式将对华关税推升到空前高点:对中国进口商品连续加征新的关税,使总体税率飙升至100%以上。

然而,剑拔弩张的表象背后,却是美国财政结构的致命虚弱。国债突破36万亿,年赤字逼近2万亿,通胀高企,社会裂隙不断扩大。在如此背景下,美国是否真的具备支撑如此惊人军费的能力?还是仅靠透支未来,维系昔日霸权的幻影?

这1万亿美元,究竟是帝国复兴的真正起点,还是国家困境之下最后一次豪赌?更实际的问题是,这笔史无前例的预算,将被怎样花出去?

美军展示F-35“大象漫步” 美国空军

美国算过账吗?

1万亿美元,口气真大,美国认真算过账吗?可能算过,但算得不全。

以美国目前的经济规模来看,2024年GDP已经超过29万亿美元,特朗普所提出的1万亿美元军费占GDP的比例仅为约3.4%。如果单纯与历史横向对比,这个比例并不算夸张:冷战高峰时期,美国军费占GDP比例曾长期维持在6%以上,越战期间甚至高达9.5%。理论上说,美国军费上升空间非常大,1万亿只是中等强度,还算不上高强度投入——这也可能是美国算账的立足点。

以经济体量为基础衡量,美国似乎完全能负担得起这1万亿美元的军事预算。

然而,这种对比仅仅停留在账面上。若深入分析,美国当前的财政状况远不如冷战时期健康。首先,每年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约1万亿美元,恰与特朗普设想的军费额度相当。这意味着,在这笔1万亿美元的军费预算中,相当一部分资金不得不依靠发行新债券或增税来筹措,而无法完全依赖经济自然增长或财政盈余。

这就好比一个年收入29万的人,表面上拿出1万元购买新车似乎毫无压力,实际上该人已负债超过36万元,每年需支付的利息近1万元,而且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各项刚性支出已占去收入的大半。此时再拿出这1万元购买新车,实际上已非表面那么轻松,而正是透支消费、加剧债务危机的典型表现。

美国太空军致力于太空武装化,发展各种太空武器和网络武器 美国国防部

更为重要的是,这1万亿美元的军费并非简单地注入经济、强化军力,而是投入到效率低下的军工复合体中。过去几十年,美国军工产业的采购效率持续下滑。以F-35项目为例,该战斗机单机成本从最初计划的5000万美元飙升至远超8000万美元,项目总成本甚至达到1.7万亿美元规模。而B-21隐身轰炸机即便处于试飞阶段,预估每架飞机成本也已大幅超出预算。类似成本失控和生产延期的情况,已成为美国军工产业的常态。

此外,美国的社会结构与财政支出分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冷战时期,美国人口结构年轻,社会福利负担较轻,财政支出的弹性大,军费高峰时对民生预算挤压相对有限。而今天的传统美国人已经深陷老龄化困境,婴儿潮世代退休潮导致社会保障、医保和养老金开支剧烈攀升,这些刚性支出已占联邦预算的60%以上。这种结构性财政压力之下,增加军费势必导致对民生、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进一步削减,加剧社会内部矛盾与撕裂。

因此,特朗普的巨额军费开支并非基于健康经济下的合理扩张,而更像是在债台高筑、社会矛盾激化背景下的一次孤注一掷。这样的举措可能在短期内强化对外威慑力,但从长期看,将严重透支美国经济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加速财政结构的恶化,犹如在危机中饮鸩止渴的一盘大赌。

美国或将续建福特级核航母 美国海军

打算怎么花

特朗普将军费预算推高至1万亿美元后,这笔空前庞大的资金究竟会如何分配和使用?具体而言,美国军方将怎样用这笔钱来实现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

根据“料敌从宽”的原则,我们将从具体的军事领域逐一展开探讨。当然,这一切的讨论都基于一个对当前美国而言并不太现实的前提——资金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首先是空天领域。过去几十年,美军在空中优势上的投入远超过其他国家,但最近面临诸多瓶颈和挑战。这1万亿美元军费无疑将加速解决这些瓶颈。以美军最为重视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NGAD(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为例,这个项目预计单机成本将达到3亿美元以上,这意味着整个体系的研发、采购及部署预算需求将轻松突破数千亿美元。

此外,美国空军和海军计划大规模部署以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僚机编队,以解决当前飞行员短缺和战斗效能下降的问题。这类无人僚机,每架造价数百万美元到数千万美元不等,大规模部署同样将耗费巨大资金。

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也将是预算的重要流向之一。该机型被视为替代老旧的B-1B和B-2的主力战略轰炸机,美军规划生产超过100架,单机成本超过7亿美元,考虑全寿命周期维护费用,该项目全寿命总投入很可能达到数千亿美元。虽然其隐身与打击性能号称世界领先,但庞大预算仍然对财政构成巨大压力。

美国海军陆战队连坦克都不想要,大干快上各种无人战车 美国国防部

太空领域同样会吸收大量预算。特朗普执政期间成立的太空军,一直面临缺乏充足资金支持的难题。现在有了1万亿美元预算保障,太空军将快速实现空间态势感知系统(SSA)的全方位部署,低轨和高轨卫星群将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包括GPS Ⅲ卫星、导弹预警系统、新一代军事通信卫星和反卫星作战能力的增强,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预算支持。仅新一代OPIR导弹预警卫星群的部署,就可能耗资数百亿美元。

其次,海军则是这笔预算最重要的另一个受益者。美国海军过去数年深陷“舰队缩水”危机,造舰速度难以跟上老旧舰艇的退役步伐。现在,福特级航母后续舰艇、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以及新型导弹驱逐舰、濒海战斗舰和无人舰艇项目都将全面提速。

以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为例,单艘造价超过90亿美元,12艘的建造和部署预算已逾1100亿美元。此外,美国海军还加快发展无人水面舰艇(LUSV)和无人潜航器(UUV),计划部署数十艘甚至数百艘无人平台,以构建“幽灵舰队”,这不仅进一步加剧财政压力,也预示着传统海军作战模式的彻底革新。

第三,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方面,军费预算的使用方式更具颠覆性。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陆军长期定位于大规模机械化战争,但近年来,美军正积极向高技术、高精确火力、机动化和信息化转型。以远程高超音速导弹系统(LRHW)为代表的陆基远程火力平台开始部署,这些导弹每枚造价数千万美元,后续维护费用也异常高昂。海军陆战队也在经历结构性转型,全面精简重装坦克部队,转而部署高机动性反舰导弹、无人作战车辆以及轻量化远征打击单元。

最后,更为隐秘但不容忽视的是军工复合体本身。这1万亿美元的预算流入军工产业,将直接推升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和诺斯罗普·格鲁曼等巨头的股价和市值。这些公司将获得大量研发和采购订单,军工股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风口,进一步固化美国军工复合体对国家预算的结构性依赖。

总而言之,这1万亿美元军费的用途,并非仅为单纯的军事防御或战争准备,而更像是在打造一个覆盖空天海陆多领域的军事工业生态系统。这一系统的资金需求巨大且持续,长期来看,预算的效率与真正的战斗力产出比例,才是衡量特朗普这笔巨额军费预算成败的关键所在。

1万亿美元军费刺激下的美军转型表 作者自制

美国陆军持续改进M1A2主战坦克,并将发展新的重装作战平台 美国国防部

苏联的阴影

今年,最令人关注的并不是美国财政短期内能否支付这高达1万亿美元军费,而是背后的美国财政长期经济结构性风险。军费开支并不能绝对确保军事实力,苏联的历史教训早已明确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

冷战后期的苏联军费也曾达到经济总量极高的比例。它并非因为“花不起”军费而崩溃,而是因为长期不受控制的军事投入导致经济结构严重畸形,最终拖垮整个国家经济体系。军工产业高度发达,而民生领域却日益萎缩,科技创新和生产效率逐步僵化,最终导致经济内部结构性失衡,彻底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今天,美国面临的问题与苏联有所不同——美国拥有美元霸权、全球化市场和更灵活的经济体系,但在结构失衡上却存在相似风险:当庞大的军费逐渐演变为经济黑洞,持续侵蚀民生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资源时,表面上的军事强大便可能转变为战略负担,甚至酿成严重的结构性失误。

特朗普政府寄望于庞大的军费和史无前例的高关税,试图“不战而屈人之兵”。然而,历史经验提醒我们,真正的国家安全来自健康稳定的经济结构、高效的工业体系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一味依靠军事预算扩张或经济压力,或许只是在重蹈苏联曾经踏上的危险之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阅读 83389
责任编辑:唐晓甫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65条

yisalin

04-11 09:39

来自上海市

金融真是一个弄不清楚的游戏,透支未来?但是使用的是现在的资源,是怎么透支未来的呢?最简单的是现在大家都闲着,政府手里也没钱,政府说,来,闲汉们,你们借我点儿钱,我来建工厂挣钱,等挣了钱了我还你,结果可能是政府挣到钱到时候换上了,也有可能政府没挣到钱还不上继续借,但是如果放掉这里面的纸面游戏,不过是政府动员闲汉们干活产生了商品进行分配,哪里透支未来了呢?如果这个社会是一个不需要支付工资的社会,大家按需劳动和消费,用的就是当下的资源,哪里透支的未来呢?老美欠了几十万亿的债务,如果老美说我们换货币了,以后我们发行新美国金元作为货币使用,原来美元债咋办呢,印,不过是一些纸么,社会会发生动荡,穷人欠的钱不用还了,富人的财富清零了,老板没有资金投入再生产了,政府依据有产者给提供新的金元贷款慢慢恢复经济,社会动荡一段时间自然会恢复正常,苏联解体俄罗斯更换新货币干过类似的事啊,印度也做过类似的事,虽然没那么绝,但是也有某些类似,没啥大不了。所以所谓透支未来,资源都是当下,哪有什么透支未来,不过是预支给未来富人的钱而已,让富人从今天开始计算将来也永远有钱,将来他们也会有钱,哪里来的呢,用的还是当下的资源在不停的循环前进,将来的每一天当下的资源都被他们占据了,永远是有钱人。这不跟银行放贷保万世财富继续增值差不多么。 透支未来,哪里来的透支,不过还是不停的在当下进行的资源分配而已。 革命就是今天去除所有的债务关系重新分配,欧美最怕的就是这个,那他们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3

无处自成妙境

04-10 09:11

来自陕西省

29万亿只是他的经济总规模并不是他的利润,要是29万亿利润36万亿负债算个屁!

43

胡铀进

44分钟前

来自广东省

相对于军备需求,美国的制造业能力是不是越来越像一个大号的印度。

吴敬中WJZ

04-16 21:35

来自福建省

这就好比一个年收入29万的人,表面上拿出1万元购买新车似乎毫无压力,实际上该人已负债超过36万元,每年需支付的利息近1万元,而且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各项刚性支出已占去收入的大半。此时再拿出这1万元购买新车,实际上已非表面那么轻松,而正是透支消费、加剧债务危机的典型表现。
=========
这个比方不太合适,毕竟打工牛马在一线城市的按揭可不是“年收入29万的人、已负债超过36万元、每年需支付的利息近1万元”能比的

guan_15690836432197

04-16 15:58

来自湖南省

多年前,国内的军事刊物介绍美军时,谈美军装备全寿命周期,美军军官为了保持体重注重锻炼,航母上、驻外基地丰盛的食物。如今光环退却。

韩娱小说

04-16 15:42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美国的国债每过100天就会增加一万亿---但现在美利坚的经济和股市都快要崩了,何谈增加军费开支?ps:看来美国是不打算还钱了---干脆打一场世界大战,既可以赖掉欠账,又可以让军工复合体大发其财!

打开APP查看65条评论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