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故宫排水系统这么牛,怎么就没有人复制?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7-28 07:34

保尔

保尔作者

历史学博士,自由撰稿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于夏季,特别是被称作“七下八上”的时间段,强降水尤为多见,几乎每年都有城市变身“水城”的新闻报道。最近,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遭遇强降水,郑州等城市受灾尤其严重,令人痛心的出现人员伤亡。

对于此次灾害的成因,气象专家已经给出了科学而详尽的解释,也提早向各个城市发出预警。但即便如此,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依然不可避免,哪怕是在准备最为充分的地区,也还是出现了财产损失。

我们不禁好奇,在没有精准科学预测,通讯、交通等条件更远不如今日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应对的?古人是不是有特殊的智慧?要讨论这些,有必要先探讨一个问题:极端强降水是近代人类改变环境的产物,还是自古就有的?

郑州救灾现场 图自广州日报 邱伟荣/摄

大灾自古有

水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记忆中,中国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诺亚方舟,诞生了神秘玛雅文化的中美洲也有天地相接、洪水淹没山林的传说。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其中就记录了许多有关降雨、洪灾的内容。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灾”字早期作横向或竖向水流状,正是形如汹涌的洪水。集中出土甲骨的安阳也处于此次强降水的范围内,向前追溯三千多年,就是在这里,商王曾虔诚地祈求暴雨早日停歇。

随着历史地推移,史料记载越来越多,中原地区强降水导致灾害的记录也显著增加。在汉代,黄河多次因强降雨而水量骤涨,决堤泛滥,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唐代,东都洛阳平均不到十年就会发生一次水灾,唐玄宗时洪水甚至冲入城中,毁坏宫室。宋代定都东京汴梁,着力于防范洪灾,但也难以避免。据统计,北宋一朝一百六十余年,开封至少发生过20次洪灾,造成重大损失的至少有6次。宋英宗治平二年农历八月,洪水冲毁了开封城内的官府、民宅,事后仅官府收拢安葬的无主尸体就达一千多具,被司马光称作“旷古奇异,非常之大灾”。元朝至正四年农历六月,今郑州巩县突降暴雨,居民数百家因洪水漂没。至正二十六年六月,暴雨袭击河南府,河水暴涨数丈,城内城外尽成泽国。

中国古代城市规模普遍不大,虽然也有排水等公共设施,但规模大多有限。明朝文学家李梦阳有诗云:“田庐城屋尽漂没,骄云骜雾还飞扬。怕饥乌鸦只自噪,满意蒿藋如人长”,说的就是正德十六年开封连日大雨、城内内涝严重。本次受灾最为严重的郑州,明清时期曾不止一次发生强降水,并引发灾害。顺治十一年夏,郑州大雨倾盆,城内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导致“万室如一家”。乾隆四年夏天,先是阴雨霏霏,河流水位持续增长,而后又突降暴雨,郑州城内官府、仓库、民房大半倒塌。道光九年农历六月,郑州一带降下特大暴雨,今属郑州荥阳的汜水县南门连同地基一并被洪水冲走,次日山洪与降水汇合,水位竟比城墙还要高。

翻阅史料,强降水引发灾害的记载不胜枚举。古人虽然没有“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古以来郑州所在的中原就饱受水灾之扰,强降雨造成的灾害更不是稀罕事。

古人的智慧未必有用

曾经有一段时间,每每遇到类似强降水的天灾,舆论场中就会有人不怀好意地做中外对比,以至于德国下水管一度威名远扬。不过,前不久德国也发生了强降水引发的洪涝灾害,降水量不如郑州,受灾程度却也很严重。原版的德意志下水道都起不了作用,殖民地的就更不用说了。

洋人的工匠精神不顶用,老祖宗的智慧是不是好用呢?中国古人与灾害搏斗数千年,在此过程中总结和归纳了许多经验方法,为后人津津乐道。大的如四川都江堰,小的如运河船闸、水门,还有遍布全国的人工运河、排涝设施,许多直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与这些光辉灿烂的古代智慧形成鲜明对比,如今我们花了很多钱铺设排污系统、建设海绵城市,却在暴雨面前无所适从。难道说,真的是“今不如古”吗?

这其中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水利工程、了解的古代科技思想,是否具有普遍代表性?在同等情况下,建筑质量最好、工艺水平最高的工程大概率会得到后人的利用与保护。而那些失败的、低劣的工程,即便能够保存,如今的旅游开发也未必会重视。类似于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既是杰作,但就数量而言,也是不多见的杰作。科技思想也是一样,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有很多想法,但后人大概率不会在意那些错误的想法。中国古代有科技思想,不过,神神鬼鬼的东西为数更多。倘若把少数古代精品杰作视为当时的普遍水平,则不免以偏概全。

二是,要看到古人的“智慧结晶”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紫禁城的排水系统向来为人所称道,直至今日,每遇特大降水,北京故宫的积水情况都好于普遍水平。这主要是因为紫禁城有完整且强大的排水系统,凭借筒子河等水道,紫禁城调蓄洪水的能力非常强,是明清北京全城的五倍有余。当我们惊叹于紫禁城强大的排水能力时,也要意识到,同在一片雨云下的老百姓,可没有那么好的排水设施。

喜好瓷器的朋友一定知道,许多精品瓷器出自于官窑,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没有关系,中国古代工程领域的许多“智慧结晶”亦是如此。诸如紫禁城的排水系统,其建设之时可以不惜工本,这样的精品工程固然质量优异,但真正能够享受的只是极少数人。

故宫排水系统至今仍继续发挥功能

吃一堑长一智

古人的智慧不好套用,那么历史的现实价值在哪里呢?一般来说,历史能够给现实提供经验和教训,让人明白事理、少栽跟头。紫禁城少有积水之患,主要在于筒子河的蓄水、排水能力强,而刚刚遭遇灾害的郑州,恐怕正处于相反的情况跟。结合历史与地理的因素来看,郑州,乃至豫东、豫北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还是水往哪里排。

从地图上看,黄河从河南北部流过,距离郑州、开封等城市都不远。再联想起黄河断流、缺水等新闻,似乎把水排进黄河是最方便的做法。但事实上,水根本流不进黄河。原因很简单,因为黄河干流是地上河,河床高于地表,水岂能往高处流?实际上,郑州城区的水最终大多流入贾鲁河,先沿地势从西南往东北流,而后在距离黄河不远的地方折向东南,贾鲁河流入沙颍河,再流入淮河干流。简而言之,郑州距离黄河很近,还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所在地,但却属于淮河流域。

排泄洪水,关键在于提高河道密度、增加行洪断面。就数量而言,郑州城区的河道不算太少,但泄洪的压力主要由贾鲁河承担。贾鲁河只是淮河支流的支流,其承载的水量显然无法和大江大河比拟。雨停了之后,水往哪里排,怎么才能尽快排出去,应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还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巨量降水汇入河道,又酝酿了新的隐患。距离郑州不远的开封,在历史上几次遭遇黄河决口之害。仅明代就至少有天顺五年、崇祯十五年两次河水灌城的灭顶之灾。最严重时,开封城内只有相国寺的寺顶、钟楼、鼓楼,以及王府屋脊尚在水面之上。如今大量的降水要汇入淮河的支流、干流,千里之外,沿途提防是否牢固?千里之外的防汛也值得重视。

历史上的失败教训更值得后人研究与吸取。仍以郑州为例,翻阅明清时期的地方史志,经常能够看到地方官兴修水利之举,但论及实效,却往往不甚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治水、防洪工作缺乏持续性,规划设计也不够系统全面。一方面,官员几年一迁转,重大工程很难在任期内完成,而继任者出于种种原因,大多不愿意继续费力。另一方面,即便后人有意于水利,却又各行其是,导致重复劳动、效率低下。比如郑州中牟县小清河,是重要的泄洪通道,从明代开始,不少地方官都曾试图疏通河道,但数百年来屡修屡废,始终未能完工。如今的市政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古人留下的教训,很有必要吸取。

还需警惕的是水灾之后的瘟疫,在历史时期,水灾之后经常爆发大规模的瘟疫,造成巨量的人口损失。古人缺少系统、科学的卫生防疫知识,受灾之后生活资料损失严重,极易爆发诸如饮用水感染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酿成霍乱。今天显然不至于出现这样的问题,但在局部小环境仍然要提高警惕,及时止损、防止灾害不断扩大。

能够“吃一堑长一智”的民族是有前途的,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够只“吃一堑”就能“长一智”。结合历史看现实,其目的不在于树立古人的光辉形象,而是多看看古人栽的跟头、尝得甜头,将这些经验和教训用在今天,避免更大的损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河南暴雨 暴雨 郑州 洪灾 极端天气 治水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未收到威胁报告,核设施安全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