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汉人建立的王朝,其成就独属于汉民族?

来源:观察者网

2023-11-13 08:00

保尔

保尔作者

历史学博士,自由撰稿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近年来,随着公共史学和通俗历史的普及,更多人开始关注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却有一些人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号称占据了历史观的高地,搞起了极端狭隘的“敌我运动”。

他们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了若干团体,有的据说还声势浩大,动辄就要“出征”、“讨逆”。在旁观者看来,这不过是无聊网民的游戏而已,但事实上,他们的一些言论和做法对内破坏团结,对外则成为了某些分裂势力的工具。

鉴于这些团体总是要拿“民族主义”作为旗号,本文就从民族主义出发,谈一谈笔者对民族主义、民族历史和民族主义历史观的理解。

文化民族主义的正反面

追本溯源,“民族主义”这个词来自西方,最初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相伴而生。后来,民族主义的概念被不断扩大和应用,呈现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许多方面。在今天,那些着力于维护、重建和宣传本民族文化的思想、态度与行为,可以称作是文化民族主义。

由于文化民族主义往往被冠以诸如“复兴”、“重振”之类的名头,故此很容易给人以正面积极的印象。但事实上,文化民族主义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积极的一面很容易理解,用民族主义鼓舞文化运动,势必有利于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若使用得当,由此掀起的文化浪潮还可以成为推动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但同时,文化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当文化民族主义走向保守,往往就会出现认为本民族文化完美无缺、白璧无瑕的片段判断,乃至把不合时宜的传统照搬进现实,造成撕裂。小到日常生活,大到集体决策,都是如此。

比如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名,但很多传统礼俗放到今天,其实颇为“庸俗”,若是生搬硬套到婚庆、丧葬等仪式中,就可能成为“恶俗”。也总有人要用“传统智慧”来解决当代的问题。特别是所谓的“国学复兴”,形形色色的传统兵法、厚黑学畅销书铺天盖地,一些所谓的国学大师更是指指点点,到处充当顾问……

因此,面对文化民族主义,当代人尤其要小心谨慎。特别是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来说,文化共同体的概念尤其重要。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早已融合为一个整体。可有些人出于各种原因,把文化民族主义限定为某个民族的文化,可谓是大错特错。这样的观点和做法不仅罔顾历史与现实,还有挑拨对抗、分裂之嫌。

受封匈奴首领的“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

“皇”与“独”,都无出路

在现实世界,分裂分子总喜欢打民族牌,试图披上所谓“民族主义”、“民族独立”的外衣。比如“台独”分子,为了能套上民族主义的旗号,硬要把高山族细细拆开,还要东拉西扯阿里山上的民族历史。

“台独”分子终究不会有好下场,但某些看似与分裂、独立毫无关联的态度,却也蕴含着严重的问题。在网络世界里,以“皇汉”为名的群体已经活跃了很多年,其中一些人盲目宣传自己定义的汉族文化,甚至公开为大汉族主义辩护,其言论与做法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些人认为汉服只是汉人的衣服。而反对者立即便会拿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上层王公还是普通大众,数千年来服装的形制、材质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几乎每次重要的变化都吸纳了其他民族的因素。相应的,历史上许多民族也采用了中原王朝的服装元素。比如靺鞨民族建立的渤海国,就全面模仿唐朝衣冠服饰,号称“海东盛国”。所谓“汉服”事实上也是这些民族的服装。

另一方面,“皇汉”这个名称也值得注意。在古文中,这是一个指称汉朝的词汇。就如同“皇明”、“皇清”一样,因朝代而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可有人觉得这个“皇”字特别好听,显得高大上。以此心态在网络世界激扬文字,就好像当年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清朝统治者以为中国就是“中央之国”,写在条约里显得高人一等一般……

翻阅近代历史,在“汉”字前面加修饰语的做法,倒还真有人干过。抗战初期有过一支名为“大汉义军”的部队,名头是挺响亮,只可惜是汉奸伪军。幸好,这支部队旋生旋灭,丢人现眼的时间比较短。可见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做什么事情才是关键,“皇”也好、“大”也罢,如果是宣扬狭义的文化民族主义,渲染历史上的民族冲突,鼓吹对立的民族情绪,都是在开历史倒车,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共同的历史,不是说说而已

或许有人会说,“皇汉”的初衷是弘扬民族文化,不应妄加批判。诚然,就初衷而言,不少人确实怀有文化民族主义的想法,但由于方向出现了问题,其所秉持的主义非但没有正面效应,反而尽显负面效果。尤其是在讲述明清之际的历史时,一些人刻意强调日本之于中国的意义,这更在事实上歪曲了历史。

那么,既然文化民族主义具有两面性,为什么“皇汉”思潮没能实现正向的目的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民族与历史的理解存在误区。在一些人看来,只要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就是汉民族的历史,其辉煌绚烂就应该独属于汉民族。其实,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能对应民族结构。

秦帝国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时代,然而秦人与东夷、西戎的关系却不可忽视。唐朝被赞誉为中华帝国的鼎盛时代,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千古明君,但唐太宗的母亲姓纥豆陵,奶奶姓独孤,都是鲜卑姓氏。若要是算血缘,唐太宗的骨子里到底是汉人多还是鲜卑多?且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人,可见到了唐高宗的身体里,一些观点特别珍视的血脉纯粹性就更稀薄了。

《步辇图》局部

其实,从族群形成之初,民族就不完全是血缘概念,更多意义上是由语言、文化、民族心理等因素共同构成的文化共同体。就此而言,“皇汉”自然是犯了大错,而那些特别强调少数民族独立性、民族性的说法,同样大错特错。

有一种说法认为,汉族是一个特别“杂”的民族。事实上,追本溯源,没有哪个民族是“纯”的。就以蒙古为例,看起来草原上只有蒙古民族,但就构成而言,蒙古本就是一个多民族的混合体。在历史上,草原向来是以最强大的部落为名号。匈奴、鲜卑、突厥、回鹘等民族此起彼伏,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部落和民族群体。

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之前,草原上的部落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鲜明的差异。比如塔塔尔人、蔑儿乞人,他们与蒙古部落的语言、文字相似,但长期以来征战不休。再比如突厥化的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他们与蒙古的差异更大,而且信奉景教。

即便是在蒙古部落之中,也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群体。蒙古民族的出现,实际是成吉思汗统合草原各部落,以千户制打乱部族体制的结果。大蒙古国的千户几乎没有哪个是单一部落构成的,经过成吉思汗的改造,混杂了诸多草原民族的蒙古民族从此形成。

元太祖画像

有些民族甚至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共同的血缘纽带,比如回族。从元代的回回群体开始,他们就以信仰作为最主要的连接点。回回人有的来自中亚,有的来自西亚,还有蒙古人和北方的各族人民,不可能存在血缘共同点。但这并不妨碍回回形成共同的民族认同,也不妨碍回族成为一个民族。

中国历史上的光辉往事、典章文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本就不是某个群体独有。无论是将其作为大汉族主义的注脚,还是作为分裂主义的依据,都毫无道理可言。

在历史上,王朝的统治群体确实存在民族之别,比如元朝皇帝是蒙古人,明朝是汉人,清朝是满人。在今天的一些人看来,民族有别、朝代更替,简直是不共戴天。然而回到历史,当时人却未必这么认为。

明朝建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不止一次肯定过元朝的地位。在著名的《北伐檄文》里,朱元璋说得明明白白:“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他自称所建立的明朝,乃是延续了元朝的“天命”。尽管朱元璋举起了“驱逐胡虏”的民族主义大旗,但也在檄文中强调“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建国之后,朱元璋多次鄙视元朝的降臣,也不同意臣下过分贬低元朝的说法。

同样,清朝统治终结后,尽管革命党人曾经提出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等激进民族主义口号,但最终举起的却是“五族共和”的旗帜。即便是最激烈的革命者,当他们面对现实的时候,也察觉到中华民族是不能分割的大家庭。即便孱弱、混乱如北洋政府,也曾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过努力的尝试。

总而言之,当我们谈论民族主义、民族历史的时候,首先要明白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民族共同的历史。几千年来,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交流、混溶,这期间固然有和谐的共生,也不乏血腥的冲突,但最终共同造就了今天的民族共同体。离开了这个共同体,无论是哪个族群,都将失去根脉。

至于那些总是喜欢鼓吹民族自决、族群自治,特别喜欢鼓吹多民族国家应分而治之,号称要让各个民族都独立建国的人,为什么不先去要求某些号称“民族大熔炉”的国家分割成满天星斗呢?答案是什么,动机为什么,他们自己心里当然有数得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在非洲真正赢得了民心,就连斯威士兰…”

“日企抱团是绝望之举,中国工厂效率质量都是第一”

“她下月访华,尽管特朗普团队表达了担忧”

“中国有能力让梦想照进现实,将赢得史诗般竞争”

美国政府“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