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宋元时期成形 至民国仍颁授印信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5-07-05 10:52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中华民族又一项瑰宝获得世界认可。7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审议,土司遗址申遗成功。土司遗址申遗成功,在中国历史上,土司制度是治理边疆的重要手段,成形于元宋时期,直到民国时期仍在颁授印信。颁授印信,在新中国成立后,甚至有土司手持金印来参加人民代表大会。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宋元时期成形 至民国仍颁授印信

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的边疆治理手段之一,脱胎于隋唐时期的羁縻政策,在宋元时期逐渐成形,明清时期发展完善。土司制度在古代,对于偏远边疆的管理意义重大。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山高路远,民族杂居,中央政府对土司和土司辖地非常重视。明清以来,中央政府既有对土司制度的利用,如颁授印信、笼络土司,又有对土司制度的打击,如利用时机进行改土归流。直到民国时期,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还有大大小小很多土司。民国政府沿袭清朝的制度,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土司颁授印信加以确认,对一些势力较小的土司进行了裁汰。 

本次申报的“土司遗址”包括三处: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的最高职级机构—宣慰司的治所遗址,永顺宣慰司土司为彭氏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土司遗址”反映了13至20世纪初期,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其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是相对集中于湘鄂黔交界山区的代表性土司遗址,在选址特征、整体布局、功能类型、建筑形式、材料和工艺等方面既展现出当地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尤为显著的土司统治权力象征、民族文化交流和国家认同等土司遗址特有的共性特征,是该历史时期土司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证。

“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

责任编辑:大星
申遗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