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祸及全球 揭秘其症状、成因及预防措施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6-02-03 11:58

估计你也是刚听过寨卡病毒这名字,之所以听到这个名字是因为这种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敲响警钟,从南美洲开始,欧洲、亚洲、非洲均已出现寨卡病毒感染者,疫情最严重的是巴西、哥伦比亚等国。 虽然到目前为止大陆还未发现感染该病毒患者,但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肯定存在这病例输入风险。对此你了解这个病毒么?知道它的病因和重要的预防措施么?据了解寨卡病毒被认为可能造成大批婴儿脑发育不全从而产生的是许多小头症。而且传播路径可能和性有关,目前还无疫苗防治。

 

寨卡病毒

2日,美国确认出现首例本土感染寨卡病毒病例,与此前伊蚊携带的方式不同,此次感染可能通过性传播方式。

国家卫计委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该病毒的核酸 检测试剂,掌握寨卡病毒的检测方法,并将与外交、商务、质检、公安、旅游等部门合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国家卫计委提醒,随着气候逐渐回 暖,到了春夏季后,广东等南方省份需要格外警惕。 

寨卡病毒被认为可能造成大批婴儿脑发育不全。世界卫生组织(WHO)2月1日宣布,将寨卡病毒及小头症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国际社会应当协调应对。这是继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及埃博拉疫情后,世卫组织发布的第四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病因 

寨卡病毒属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 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 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包括登革热病 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几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随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 情之后。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而来。

预防措施

目前无疫苗。减少寨卡病毒感 染来源(去除和改造滋生地)以及减少蚊虫与人的接触可减少感染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驱虫剂;穿戴尽可能覆盖身体各部位的衣服,而且最好是浅色衣 服;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 使蚊虫滋生的环境。

要保护自己免患寨卡病毒和其他蚊媒疾病,采取上述措施,避免受到蚊子叮咬。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当遵循这一建议,当前往已经出现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区旅行时也可征求当地卫生部门的意见。

 

 

责任编辑:柳琴
热点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欧商定,启动磋商

国家防总:鄂皖苏发生“旱涝急转”风险较高

又找补?“希望将经济和政治分开,欢迎中国投资”

他抵华后最新表态,“出乎意料”

普京刚走,后脚就跟来,美国在紧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