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鲁不作为 连续亏损经销商难掩心酸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6-01 17:01

【观察者网TMT报道】如今的汽车市场逐步从蓝海走向红海,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些品牌蒸蒸日上,有的品牌却渐渐走向下坡路。近日,一封“致中国斯巴鲁经销商全体同仁书”的信件,道出了作为斯巴鲁经销商的心酸历程。

信件中提到,斯巴鲁品牌的销售量和客户满意度呈现不断下滑,2017年仅销售3万辆遭到有史以来的严重衰退,全体经销商建立的信心和投入遭受重大打击,绝大多数经销商出现了亏损,部分在无奈之举下还选择了关停,今年一季度亏损仍在继续,实在痛心。

数据显示,斯巴鲁在中国销量在2011年达到5.7万辆峰值之后,连续多年持续下滑,去年就降到了3.1万辆,同比上一年下滑了34%。

庞大集团是斯巴鲁中国的持股股东,也是国内最大的斯巴鲁品牌代理商。根据庞大2017年财报显示,推导出斯巴鲁中国2017年净利润为1.5亿元,意味着单车利润不到5000。

在日益衰退的市场份额中,斯巴鲁经销商代表直面指出斯巴鲁品牌方不作为,一意孤行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缺乏对品牌长期打造和对中国市场的持续投入,成为斯巴鲁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作为一个纯进口日系品牌,斯巴鲁在中国未能打开新局面,在于存在经销商网络布局少、车型售价和维修保养高居不下等因素,而在品牌方对营销广告方面的投入少,也让斯巴鲁这个品牌在消费者眼中存在感较低。

水平对置招牌成硬伤

斯巴鲁的招牌是水平对置发动机,但是这种发动机对机油的品质有较高要求,同时是比起其他以省油著称的日系车,这种发动机的油耗也较高。这些硬伤为日后斯巴鲁的衰弱埋下了伏笔。

民间常说斯巴鲁的发动机不耐操,原因也是这种发动机。水平对置发动机有如下几个主要缺点:润滑困难、机油冷却效果不高、重力作用气缸壁周向润滑不均匀、装配和维修拆卸困难。因为这些缺点,斯巴鲁的大多数车型的后期维修费用要远远高于同级别、同价位车型,动辄数万的修理费用,也并非常人所能担负得起的。

大众(甲壳虫)、雪铁龙(GS)、宝马 (600)曾经都有水平对置发动机车型,但因为这些缺点随后纷纷放弃了这种发动机。如今全世界仅存两家(斯巴鲁、保时捷)还生产这种发动机车型,但保时捷的客户却又不是斯巴鲁能比拟的。

开过斯巴鲁的车主都知道,它的保养维修费用同水平显得较高,另外,斯巴鲁在国内售后服务网点太少,据悉,它的保养保修或者维修政策大部分还是“以换代修”的方式来实,早前央视也曾曝光斯巴鲁对于汽车零部件“只换不修”的霸道行为。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做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给斯巴鲁现车主带来的是保养成本的大幅增加。

维修困难 还有中间商赚“差价”

在配件供应方面,如果是一般的涉及到要换件小型故障,4S店和供应商能把车主活生生的憋死,一个星期到一个月的调货时间让车主很无奈。

因为是进口小众汽车品牌,就算是一些小的汽车维修店的配件制造商都对斯巴鲁提不起兴趣,在原装配件都很难搞到的情况下,更别说副厂配件(车商未授权的配件);而且斯巴鲁在国内的销量太差,导致了极低的保有量,想在正规渠道弄到拆车(配)件也基本上是大海捞针。

斯巴鲁能在售后上弄出这么多的幺蛾子,不是因为不国产,不是因为品牌差、也不是因为发动机。究其根源,是因为在斯巴鲁和中国市场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商”——庞大集团(上海安吉、广州意美影响较小)。

庞大只是个中间商,斯巴鲁不过是他的一个赚钱工具。想让庞大去解决品牌效益、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这些软实力,是不可能的。

斯巴鲁不可能摆脱庞大集团的控制,在售库存、固定投入、现有售后这些东西离开了庞大的支持,斯巴鲁就会失去中国这个全球销量市场冠军,垮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在销量萎靡的情况下,庞大和经销商只能把握住最后的大肥肉,售后服务。庞大给经销商定下不切实际的产值目标,所以4S店一般也是遇到一个就宰一个。

俨然,斯巴鲁对中国市场的轻视换来今天的苦果。与斯巴鲁在中国市场携手共进14年,到头来却是亏损和留下不满,这是斯巴鲁经销商代表发出的心声。斯巴鲁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导致销量逐年下滑,水土不服的斯巴鲁,究竟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日系品牌所谓的“坚守”,可能到最后难以力挽狂澜使自己陷入危险地带。

责任编辑:谢珊珊
汽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

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等发起301调查,商务部:一错再错

“令人鼓舞!无法想象没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

德最大反对党也来华:德国危机,中国紧盯

“我们坚持自由贸易和竞争,没感到中国车企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