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没得选”,恐怕是当下韩国社会最大的情绪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3-16 08:29

长庚

长庚作者

旅韩中国媒体人,爱吃泡菜的90后媒体民工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长庚】

韩国政府关于二战期间日企强征劳工赔偿的一纸宣告,又将社会拖入了无尽的争吵。

笔者近日恰好住在首尔市厅附近的一家酒店,一到周末楼下一片混乱,街道被无穷尽的游行声音淹没。只不过,这次游行示威恐怕难以复制朴槿惠时代的全民抗议,更像是一次尽显疲态的抱怨。

首尔市厅附近的游行示威,左右阵营同时出动,现场一片混乱。作者供图

右派的“尹心之争”,左派的自顾不暇

宣告本身意味着日韩的这场纠纷尘埃落定,只是以韩方的让步结束。至少大多数韩国民众是这么认为的。根据3月13日的最新民调显示,近六成的韩国民众认为这是“韩国的失败”,相比认为是韩国成功的比例高出近一倍。

这场纠纷最早的缘由,是韩国大法院在2018年就三起强征劳工索赔诉讼作出的终审判决,认定《韩日请求权协定》不妨碍强征劳工受害者起诉企业,要求涉案日企赔偿原告的损失。

随后,日韩的立场一直针锋相对:日方认为日本政府已经在1969年日韩签署的协议中履行了赔偿责任,但韩国并不认可,韩国认为政府的赔偿可能是结束了,但每一个受害个体仍可以继续向日企索赔。

也就在这一时期,当时的安倍政府推出了针对韩国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日韩关系降至“冰点”。

针对这一局面,韩国方面考虑过几个解决方案;其中的设想之一,便是由韩日企业出资成立基金会,通过基金会向强征劳工群体做出赔偿。但这种设想只是民间讨论,政府层面并未有过正式表态。当时处于文在寅执政时期,其左派政治光谱,再加半导体材料制裁纷争,使得政府很难在此问题上做出任何形式的让步。

日本的一些智库和政商界,如日本经联团,也提过类似设想,但韩国方面始终没有接招。因为韩国从民间到官方,始终认为日本政府出台出口管制措施,实际上是对韩国的这一判决表示不满。

于是,日韩的僵持状态就这样维持了数年。等到现任总统尹锡悦上台后,韩国政府在对日关系上的态度明显比前任文在寅更软化一些,而且此次在正式公布采取第三方代赔形式的方案时,尹锡悦政府还特别说明要面向未来,不后悔做这一决策。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如今韩国国内出现了一股怪异风潮,突然之间很多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的议员,抑或尹锡悦身边人士,纷纷冒出来拥护这一决定。比如,忠清北道知事、国民力量党成员金荣焕,在社交网站发文的第一句话是:在今天这样的时刻,我宁愿成为“亲日派”;向尹锡悦总统和朴振外长的爱国主义精神致敬,这一决策来自于燃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甚至声称,我们之所以曾在面对日本侵略时要下跪,根本原因在于朝鲜自己的无能。

事实上,这段话也在某种程度上呼应3月1日尹锡悦的“三一”讲话:“104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回顾因为自己没有为世界历史变化作好充分准备,而丧失国权的苦痛历史……如果我们不了解不断变化的世界历史潮流,没有为未来作好充分准备,过去的不幸就会反复上演,这是不言自明的。”

可见,当下的韩国政治风气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只要你是执政党党员,只要和尹锡悦站在同一条线,就必须支持他,颇有点“通电支持”的意味。而关于这一点,又不得不提到3月8日刚刚结束的国民力量党党首选举。

在党首选举过程中,国民力量党内部爆发了一场所谓的“尹心之争”——到底哪个候选人才是尹锡悦真正的“心腹”。总统府曾有意无意在公开言论中暗示了一些信息,虽然这招致社会对总统干预政党的批评,但并没有停止的迹象。比如,尹锡悦及其身边相关人士通过公开表态和暗中施压,将民调第一的党首选举候选人、国民力量党前议员罗卿瑗打压下去,迫使其退出选举。

而且,为了避免让非尹锡悦派系的候选人当选党首,国民力量党甚至修改了选举规则。此前,国民力量党党首选举的规则是60%的党员投票加上40%的民调,现在改成了百分之百党员投票。而选前党内支持第一的金起炫,也是尹锡悦的亲密伙伴之一,最后顺利选上了国民力量党党首。

所以,为什么突然之间有如此多的执政党政客一致冒头,公开为尹锡悦的政策辩护,本质上就是事关国民力量党内部的“尹心之争”。

当然,除了执政党内部,韩国社会本身存在的一些“亲日派”也在此时找到了契机,纷纷出来挑拨社会情绪。

比如,就在韩国“三一节”那天,一个本是纪念朝鲜民族独立运动爆发的日子,在韩国世宗市的一间公寓阳台上挂起了日本国旗,引来了韩国民众的侧目与不满。当事人起初伪装成一个不喜欢韩国的日本人,结果被网民人肉出来他不仅不是日本人,还是一个韩国牧师;对此,当事人解释称是要响应尹锡悦总统与日本合作的基调,并攻击投诉自己的网民是“头碎文”(注:文在寅的狂热支持者,“头破血流也要支持文在寅”)或“改女”(注:所谓“改革之女”,共同民主党前总统候选人李在明的女性狂热支持者);接着,这位牧师又公开游行,宣传慰安妇是伪造的等等。诸如此类的挑衅对立行为,显然也是给韩国社会的情绪“火上浇油”。

首先,二战期间日企强征劳工的受害者,强烈反对尹锡悦政府的这一决策。当时,向韩国大法院提出诉讼的共有15人,其中还活着的只剩3人。这三位受害者明确表示如果这笔赔偿金是出自韩国企业,那就拒收。

其次,在野的共同民主党党代表秋美爱,在许久未发声后作了如此评价:按尹锡悦的这个逻辑,早晚把独岛也卖了。秋美爱曾担任韩国法务部部长,任内与时任检察总长的尹锡悦对着干,所以在韩国政坛流传着一句话:“正是有了秋美爱,尹锡悦才能成为总统候选人”。也正因此事,她在政坛的声音也逐渐消下去了。

但可能正如秋美爱所言,有一批韩国人担心,这只是一个开端。尤其是韩国左派人士,认为这次韩国输得很惨,因为日方的所有承诺,包括所谓的后续安排是没有任何强制执行力的。持这一批观点的人,近日已组织发起游行活动,走上街头。

但是,就在外界看来这是反对党的一次极佳机会的时候,共同民主党内似乎并未掀起巨大声浪,主要原因在于其本身恐怕正在面临一场分裂危机;党首李在明被指控渎职罪和贪腐最,自顾不暇。

今年2月17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向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发送李在明逮捕同意请求书,并获大检察厅、法务部和总统尹锡悦批准。由于李在明是国会议员,根据韩国法律,如果要逮捕国会议员,需要通过国会投票,符合逾半数在籍议员出席、且出席议员过半数赞成的条件,才可逮捕。当时,共有297名议员到场进行投票,结果是139票赞成、138票反对、9票弃权、11票无效,因距离通过的法定人数(149票)还差10票,最终李在明逃过一劫。

然而,正如韩国中央日报所言,李在明的“痛苦不亚于逮捕案获通过”,因为当天169名共同民主党议员全部出席会议,再加上其他民主党出身的无党派议员或是已经表明态度的议员,泛民主党达175人,事后分析有37人以赞成或弃权等方式同意逮捕李在明。

可见,党首逮捕风波,既拖累了共同民主党的支持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党内分裂,无疑也使其无力造势反对。

2月27日下午,针对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的逮捕同意案投票在韩国国会全体会议上进行。图为当天出席会议的李在明正在听取表决结果。图自韩国中央日报 摄影/金京绿

不满又如何,没得选

在过去大半年时间内,尹锡悦政府整体的政策特征就是特立独行,所谓的“My Way”,无论是打压工会还是劳动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都极其我行我素。他的策略就是尽量少谈争议大的事情,先从绝大多数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事情开始着手。比如工会,其实有不少韩国民众认为工会天天闹来闹去,对国家一点贡献都没有,于是尹锡悦首先打压工会,工会威胁罢工,政府就回应“有本事你罢工,我把你补贴给停了”。尹锡悦政府通过此类强硬方式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确实在短期内能够赢得某一批人的支持,尤其是右派基本盘。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尹锡悦的这套做法、乃至韩国政党斗争,有点靠近台湾地区的“风气”;民进党上台后,一手清算下野的国民党,一手党政不分、利益互换,以培养个人派系,同时挑选热点社会议题来满足部分人的需求,拉抬自己的支持率。

笔者在与韩国媒体朋友和专家交流此事时,大家较为一致的立场是,当下韩国社会的反弹情绪肯定会很大,但也可能下届新政府上台又会作废。另一个大家普遍的认知,是协议达成背后有美国力量。

这恰恰是韩国人最受不了的问题,而且前脚协议刚达成,后脚美日就立即表态。有韩国人称,当年朴槿惠签署日韩慰安妇协议之后,奥巴马的表态速度都没有现在拜登这么快。当然,一部分韩国人也明白,美国有意通过该协议将韩日绑定。相较于奥巴马时期的“重返亚太”战略,现在的拜登政府将美日韩三边同盟关系收得更紧,更迫切地希望日韩能摒弃前嫌,成为三边同盟的两大稳定支柱。

当然,韩国社会和国民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经历这些年国际地缘局势的剧烈变动,尤其是俄乌战争的爆发,社会对周边安全形势的认知、对美日的态度、对中国的立场等等,都产生了极其微妙的改变。

在强征劳工赔偿政策宣布后,不少人怀疑韩国街头是否会重现像当年那样声势浩大的“反朴”场景?但假如了解了前面提到的这些变化,就会明白这种场景显然是不会重现了。

当下的韩国和朴槿惠时期的韩国有一个很大差异,即媒体刻意缩小美国在相关事件中的影响,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尴尬问题:如果你公开反美,就会立刻遭到攻击“那你是要亲中”吗?于是,主流意见就成了反日。

2022年5月20日,拜登在尹锡悦陪同下参观三星电子平泽园区。图自澎湃影像

不过,这也不代表韩国舆论立场完全一致。比如,近日美国公布的《芯片与科学法》以数百亿美元补贴来试图吸引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赴美,但严苛的补贴条件让韩国半导体厂商、乃至政府官员极度不满。韩媒批评政府尸位素餐,甚至有社论直接写道,美国打了韩国一巴掌,但韩国也不敢靠近中国。韩国社会即便对美国有不满情绪,也难以形成一股高涨的热情,因为眼前他们也没有其他选择——尤其是这两年来,已经强行绑定站队了。

这种无奈,同样反映在对日、对华政策上。强征劳工赔偿政策公布后,其国内指责尹锡悦政府的外交完全失败;今年初韩国政府出台对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民间高度质疑政府作法;韩国对华贸易出现持续赤字,民众对政府行事方式也强烈不满,但问题是没有办法做更多的事。何况,下一次选举换人,还得在两三年之后。

当然,对于韩国的这一声明,美日评价自然甚高。日本主流媒体如朝日、读卖等表示,现在到了日本呼应韩国的时候。而日方在表态中也明确提及,日韩有望重启半导体制裁谈判一事。

本质上,重启半导体制裁,是日韩互找台阶下。对韩国来讲,日方表态动摇其根本立场,因为韩国官方一直强调责任不在己方,是日本无理强加,韩国要去WTO起诉。而日本官方立场则是,强征劳工赔偿是一码事,半导体是一码事,之所以对韩国制裁是因为韩方物资管理有问题。双方的话都有偏差,恰恰说明此事本身就是政治操作。

就制裁本身,虽然给韩国半导体企业确实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最终是雷声大雨点小。一些大型企业想办法绕过制裁,比如有些日本材料企业在韩国或第三国办厂,再比如韩国本土的一些材料企业,也趁此机会通过了三星或海力士的可靠性测试等等。表面看起来一片平静,双方在台面下还是做了不少工作。

反倒是如今美国的补贴法案,在韩国业界引发的争议很大,如果法案最终通过,韩国企业其实也没必要去美国办厂领补贴了,因为最终美国还是可以通过相关规则,变相从厂商所得盈利中收回补贴。再如,此前美国一直试图撮合“芯片四方联盟”,韩国对此犹豫不决、拖延表态,但最后基本是逃不过的。可见问题核心在于,韩国可以抱怨,但无法跟美国真正强硬。

此外,韩国半导体产业本身也在经历艰难时刻。今年以来,半导体出口量大跌、库存创新高,行业本身的供需问题正在面临深度调整。厂商从决定投资研发,到生产、调试等等,本就需要极其漫长的过程。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不振,市场对科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需求也在下降;外加产能分配问题,韩国半导体企业现在不太敢在中国工厂进一步投资,陷入“不敢撤、也不敢投”的窘境。

所以,对于日本解除对韩限制这件事,韩国业界已经没那么敏感了,但他们也承认如果能恢复正常,日本产品确实更稳定一些,也就仅此而已了。

问题是,尹锡悦是听专家话的人吗?

尹锡悦政府是在一步步地被推着往前走。

现在韩国流行一个词,叫“尹核关”,意思是尹锡悦身边的关联人士。这段时期以来,媒体有时会突然报道一条新闻,比如尹锡悦对某人很不满,信息来源就是尹锡悦身边相关人士,久而久之在右派内部有一批对尹锡悦不满的人,就将矛头对着这些泄露消息的人。但是时间久了,有不少征兆显示,所谓的“尹核关”也有可能就是尹锡悦本人,甚至曾经担任国民力量党党首的李俊锡就曾公开指责:哪有什么“尹核关”,“尹核关”就是尹锡悦本人,这些媒体消息就是尹锡悦自己放出去的。

从国民力量党党内的人事面貌来看,和尹锡悦真正有交集的人并不多。尹锡悦在政界的根基本身很脆弱,之所以会采取很多强势手段就是这个原因,同时也导致他不得不在很多时候依赖政客。当然,这些政客也依赖依赖尹锡悦,以前右派阵营有亲李明博、亲朴槿惠的,但现在这些前山头都不在了,这批政客也有另寻靠山的需要,于是双方就达成了某种利益默契。所谓的“尹核关”,在党内充当了一种筛选亲密人士的机制。

以上是对内,从对外来讲,因为尹锡悦在国内的民意基础不高,毕竟只是以极其微弱的优势当选总统,再加上没有从政经历、政界根基薄弱,所以他也需要对美保持紧密,明示或暗示自己背后有美方支持,再以此到右派阵营中集结自己的力量。

但是,尹锡悦的外交团队又没有完全表现出倒向美国的态势,他暂时还不太愿意和中国的距离拉得太远。比如,去年佩洛西在窜访台湾前到访韩国,尹锡悦并未亲自出面会见;但他在缓和日韩关系、加强美日韩三边同盟上,又顺了美国的意思。有一点,往前走两步再往后退一步的意思。

不过,美日韩同盟的紧密,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件不那么令人舒服的事情。一方面,美国在背后大力推动,也就意味着美国在东亚的干预势力越来越深;另一方面,日韩靠拢,美日韩三角收紧,也就意味着中日韩三边关系松散,近期韩方提出日韩要重启元首外交,在韩国有个专门用词叫“suttle外交”,即“穿梭外交”,意思是要像班车一样,时不时往来。相较之下,中日韩三国政府首脑会议已延宕多年。

3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韩国总统尹锡悦将在3月16日、17日访问日本。时隔12年,日韩恢复首脑互访

要知道,日韩能够走在一起,其实还得靠美西方的那套价值观外交,否则没有其他东西可以让他们走到一起。就像这次日方提出重启半导体材料谈判,韩国的经济团体会出面说一句欢迎,但企业实际感受不大,因为日韩之间本就存在比较明显的产业重合。

当下,韩国政经学者有一个观点,就是韩国早晚要站队,现在政府能做的就是尽量往后推,能拖一天是一天;尹锡悦应该走更实际的外交路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遵循价值观外交,这种外交过于危险。

但问题是,尹锡悦是听专家话的人吗?

或许,更大的问题是,又有多少韩国民众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正在面临抉择呢?特别是那些成天忙于内部政争的政治精英,又有多少人意识到危机?或者说,即便意识到了也假装不知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促消费为什么没有起色?这与搞创新不矛盾

中国首次实现!“领先马斯克的星链”

15死!新年首日,“恐袭”疑云笼罩美国

这一领域,普京指示要确保同中国合作

“美国担忧,到时候中国怕是全球唯一的那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