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七七事变”87年后,日本自卫队将美日军演引入第一岛链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7-07 08:57

陈刚

陈刚作者

日本经济研究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刚】

1937年7月7日,驻扎在北京宛平县外的日本军队,军演时发现一名士兵失踪。日军随即要求进入宛平县城寻找,触发了“七七事变”(后来失踪的士兵回到了兵营),中国进入漫长的抗战阶段。

自1894年甲午战争到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史学界称之为中日“五十年战争”;期间1931年9月18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史学界称之为中日“十五年战争”。纵观这段跨越60年的中日历史,“七七事变”对两国的影响远远大于甲午战争及“九一八事变”,数千万中国军人、市民死于“七七事变”之后八年中的日本屠刀下,中国经济也因此进入极度的衰退中,长期不能恢复。

87年飞逝,2024年7月7日至7月18日,4000名陆海空三军自卫队员将首次参加美国关岛近海举行的“勇敢之盾”军事演习。“勇敢之盾”军演通常只在企图包围中国的第二岛链进行,由于日本自卫队的参加,此次将演习推进到了第一岛链。《朝日新闻》在6月30日的报道中写道:

“这次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自卫队首次参加,是因为已经预想到了(日美)与中国之间的有事(战事),是推进日美(军事)一体化的有力步骤。”

自卫队创建于1954年7月1日,至今有70年历史。这70年中,自卫队从“能有”转变为“能动”(参与国内救灾活动)后,前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开始向“能战”做了一系列的努力。而岸田文雄在2022年一上台后便将中国定为“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挑战”国家,公开视中国为最大的假想敌国。

因此,日本在今年7月7日参加美国“勇敢之盾”军演,其暗含的意味与1937年“七七事变”多有重叠,不可小觑。

参加检阅仪式的日本自卫队方阵新华社

新宪法对交战权的制约与自卫队的创立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布“终战”,实际宣布了日本的战败,此后停止了自1894年起不断发动的对外战争,日本进入战后阶段。

对于“终战”,日本至今有不同的解释。单纯从字面意思上看是终止战争,但这里终止与战败是同一个意思,只是在国内政治上保有了一定的面子。不过,日本的“终战”与德国明确宣布战败投降有一些区别,不单单保存了天皇制,也让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获得了存续的空间和时间,为以后死灰复燃留下了基础。

日本是否要永久终结战争,不保留对外侵略的军队?在解散战前的旧军队之后,肃清军国主义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建设民主日本成为了当时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美国等国家的指令下,1946年11月3日,日本公布了战后新的宪法,并于1947年5月3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宪法第9条规定:

“①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②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新宪法从国家最高法律的层面,铲除了军国主义再度复活、对外实施侵略的可能性。到2024年为止,日本基本遵守了宪法对国家处理对外事务的原则,未发生与周边国家的战争,也未参与国外的战事。

但一个国家维持社会稳定,需要有暴力压制手段。日本在公布新宪法前后,已经开始实施三大改革(农地改革、劳动改革及解散财阀),长期被军国主义束缚的社会运动开始风起云涌。国家急切需要用暴力手段压制工农运动,保持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战后日本周边环境很快就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后,美苏公开对立。1949年被日本长期侵略的中国基本完成了国内统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日本对内需要压制工农运动,对外不仅需要应对来自意识形态、社会体制完全不同的苏联与新中国的影响,还需在武器弹药的提供、坦克等修理、伤病员的救治、军人疗养等方面参与朝鲜战争相关事务。于是,1950年,日本开始恢复警察治安体制,由旧军人、旧警察等组建了警察预备队,很快警察预备队接替了一部分美军负责的日本国土保卫工作,变身为具有国防能力的保安队。

1954年7月1日,日本正式创建了陆海空“自卫队”——离1945年战败不到十年。战后以美国等国家军队控制的日本,渐渐转变为以使用日本警察、军人为主的暴力装置,来维持社会与国土的安全。

日本宪法理念与日本实际情况出现了一道裂痕。表面上维持宪法规定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但实际上已经有自卫队。“能有”自卫队,能让自卫队存续下去,就是实现对宪法限制的巨大突破。

从参与救灾到参与维和

从宪法的规定看,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因此违背宪法原则创建的自卫队,不是发生自然灾害后就能立即出动的救灾队伍,也绝对不能到国外参加战争。

日本“能有”自卫队已是对宪法的巨大突破,但让自卫队存续下去,能够出动自卫队(“能动”),让自卫队派上用场,需要有一定的理由。日本周边国家无一个觊觎日本国土,没有要从四大岛中夺走某岛屿的设想,自卫队在国防方面并无具体需要执行的任务。也因此,在日本政府审议预算的时候,保有巨额的军事预算,就会困难重重。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在上个世纪70年代起飞,军费很快就膨胀了起来。

图自《朝日新闻》2024年7月2日报道

从日本军费支出的推移表可以看出:1970年前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军费开支也开始巨量提升;直到泡沫经济崩溃的1990年代初,增幅才开始减缓;2022年以后,日本军费再度跃升到新的巨量增加阶段。

1961年日本军费开支占到了GDP的1.2%,到了1967年开始低于1.0%,日本开始有了将军费开支限制在1.0%的说法。但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即便有1%的限制,军费开支也一直在快速增加。军队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仅没有受到1%限制的影响,反而出现了从每年不到1万亿日元,提升到每年5万亿日元左右的翻番态势。

每年能够获得如此高昂的军费,自卫队在日本能够做什么?

日本是个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卫队是否可以参加救灾活动?在2000年之前,动用自卫队参加救灾活动是件非常大的事情,需要地方向国家提出申请,在中央政府授权后,才能动用自卫队。

而自卫队出国,在日本几乎是件不能想象的大事。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时,多国部队进入伊拉克,参与了这场美国主导的战争,而日本仅仅为多国部队提供了13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未派出自卫队。日本提供的130亿美元,很少被参与多国部队的国家提及,当然也很少有国家感谢日本的这笔资金。这在日本媒体看来如同奇耻大辱,无视宪法的限制,开始呼吁自卫队参与多国部队。1992年日本制定并审议通过了“维护国际和平(PKO)协力法”,让自卫队出国成为了可能。

2001年美国发生多起恐怖活动时,美国政治家呼吁日本一起去惩罚恐怖势力,日本政界、舆论感受到了自卫队超越维和范围、正式出国作战的机会。政界从法律层面以特别措施法的方式,为自卫队在美国主张的“国际贡献”旗帜下,出国作战做好了准备。2011年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巨大核电事故,此时人们已经很容易看到自卫队出现在灾难、事故现场。

安倍布局与岸田的立法让日本开始“能战”

安倍晋三在2012年再度成为日本首相后,自2013年开始,日本军费再次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不仅仅在军费上提升自卫队的预算,在法律层面,安倍做得更为具体。

2012年以后,日本自卫队能够在自然灾害等场合的使用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外不仅仅能够维和,在朝鲜半岛发生战争时,日本该如何应对?换句话说,美国在日本的驻军具有在朝鲜发生战事时迅速出动的责任,日本与美国在军事上结盟,美国在日本遭遇侵略时有保卫日本的义务,但美军在发生朝鲜战争、需要日本自卫队配合时,日本该如何对应。

2003年日本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日美军事同盟中规定的“日本有事”(日本发生战事、日本国土受到外部侵略)扩大为“日本周边有事”,为日本参与美国相关的战争做了部分准备。但宪法依旧限制自卫队的交战权。2014年,安倍通过内阁决议的方式,将“行使集体自卫权”(参加多国军事行动)作出了新的解释:日本在一些场合具有这样的权力。但安倍眼里已经不单单是朝鲜半岛发生战争时日本参战问题,他更多地在考虑一旦台海发生战事,日本该如何采取军事行动的问题。

负责对日本法律做出解释的官员,在日本为内阁法制局长官。曾经出任过内阁法制局长官的阪田雅裕对《朝日新闻》说:“宪法的重要支柱便是不得在国外行使武力,(安倍内阁的解释)视法律如草芥,让法理层面出现了破绽。”(《朝日新闻》2024年6月30日)

尽管如此,自卫队能战问题依然存在受宪法限制的问题。2022年岸田文雄出任日本首相后,开始重新制定“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宣布日本保有先发制人的“敌国基地攻击能力”。如果日本过去采取“专守防卫”,只是在加强“盾牌”的防卫力量的话,保有对“敌国基地攻击能力”,让日本保有了攻击敌国的“长矛”,真正实现了自卫队的“能战”。

日本自卫队与美军共同训练日本自卫队官网

从历史看,日本的能战分两个侧面:一个是能够对朝鲜半岛,对中国台湾、大陆发动殖民战争;再一个是能够与其他工业先进国家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如今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复存在,日本的能战也仅剩下对周边国家的战争——用日本最常用的词汇是“朝鲜有事”、“台湾有事”。

日本在并未修改宪法的前提下,实现了自卫队性质的转变。“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军事)同盟有事”,安倍的这句话,日本民众十分熟悉,而在今天的日本政界已经成为国家行动中的一个必然。换句话说,日本不管是否存在“台湾有事”,都将中国定为最大的敌对国,与中国在军事方面彻底对立。这样的中日军事对立,不仅仅是这些年发布的《防卫白皮书》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舆论近年来鼓吹的重点。

自卫队参加“勇敢之盾”的重要意义

今年的“勇敢之盾”军事演习,美方除了出动海陆空三军外,宇宙军、网军也参与其中,并成为主要看点之一。美方动用的军力为1万人,而初次参加军演的日军则有4000人。在美国航母“里根”号驶入菲律宾东侧沿岸,靠近台湾一侧时,日本的直升机航母“出云”号、潜水艇“迅鲸”将与美国航母编队进行训练。

“勇敢之盾”过去只在第二岛链进行军演,但此次日本的参加,让军演范围扩大到了第一岛链。本次将在日本领土上有9个都道府县的自卫队基地参加军演,在这些地区实验地对舰导弹。日本媒体报道说,这些地方还会“进行以中国舰艇为目标的战斗训练”。

到了7月16日,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雾雨”将参加到军演中,与美国、菲律宾及加拿大的海军进行海上救助的演练。

将“勇敢之盾”军演拉入第一岛链,日本预测的“周边有事”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实战。

1937年7月7日,一名日本士兵的失踪,一次在北京周边的军事演习,挑起了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当年日本内阁、舆论尚有呼吁停战谈判的声音,但实际上则是全日本进入到了战争状态,支持了整个战争过程。

2024年7月7日,日本参加美国军演时,全日本上下九成的人对中国没有好感,对中国的厌恶程度甚至要大大超过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的日本。岸田内阁与中国对立的策略、战略也比“七七事变”前的日本更加明晰。

中日关系将在今后数年、数十年内发生何种变化?从自卫队能有、能动到能战,以及日本对中国的定位,这些细细思来,让人不寒而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又签合作大单!巴西:对华贸易已超美欧总和

“袭击将至?”乌克兰全民恐慌…

习近平同卢拉会谈:这是中巴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拜登批了:鲁莽的竟是我自己

这份“反华”报告果然来了,中方严厉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