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然:美国大选终辩——已非二人之争,乃民粹主义与全球化的对抗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0-21 14:42

陈浩然

陈浩然作者

独立撰稿人

在规模宏大的内华达大学讲厅里,希拉里以一袭白衣出席本届大选最终辩论,着实考虑欠佳。选情胶着中,希拉里目前最大的弱点便是被人指责为表里不一,并拿来与《纸牌屋》中的Claire Underwood进行比较。而她竟然在关键时刻穿上了Claire在剧中也最爱穿的纯白色套装,让人在无意识中产生联想,巩固了群众对她圆滑老练的政客形象。

我并非过分强调《纸牌屋》一剧的作用,而是作为目前这个星球上唯一的一部揭露美国总统上位内幕、并拥有较高制作水准的电视剧,它被美国人自己拍出来,确实传递了一种对老练政客为政之道的不满与否认,及民众对于真话体制的期望。

所以我才在上一辩的收评中,提及大家应当从相互攻击的表象中抽离出来,看到“真话体制”对“政客语言”的挑战这一特质。民意是光线,那么一国总统就是这道光线射入我们眼中之前,所经过的棱镜,虽然有扭曲,不能完全反映民意,但多少说明了些问题。

第三场辩论,希拉里穿上了《纸牌屋》中Claire Underwood在剧中最爱穿的纯白色套装。

在目前世界局面下,这一道光线到底是什么。我倾向于认为,如果这一道光线还是政客之学,那么特朗普将无法得到时局的辅助,一出头便会被扼杀于襁褓之中。然而他确实如日中天,让我们不能不怀疑这其中有看不见的东风。

这是个不安分的年头,无论是英国退欧、欧洲极右翼民粹主义的抬头、难民入境的汹涌、恐怖主义的持续都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激发了群众的民粹主义之风,并一直把特朗普吹到了白宫门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候选人已经不再是他们自己,而是西方两大意识形态分支的真身代表。特朗普反映这个高度不确定性时代下的民粹主义潮流,而希拉里仍然代表这个世界曾经建立但不一定一直有用的全球化形态。

当这两种意识形态化作特朗普与希拉里的二人掐架,我们坐山观虎斗,必然从他们头顶头、角扭角的酣战一团中,看到了新兴思潮对当下体制的挑战,并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挑战并非偶然。

前面两轮大选辩论,被民众普遍认为不堪,《经济学人》杂志也认为其中充满了尖刻、谎言与侮辱(Vitriol, mendacity and insults),并未谈到任何实质的经济改革。然而我们已经在前面的评论文章中,揭示了经济改革在台面上的不可探讨性,因为经济政策在这样的辩论环境中也只是为政治服务,哪怕在辩论上发生了一种主义对另一种主义的胜利、一种思潮对另一种思潮的取代,也不可能有什么实际的经济改革的讨论。

具体经济政策将在与国会和智囊的众多专家博士的讨论当中产生出来。当然不是特朗普要减税5%、希拉里要增税1.5%这么简单。希拉里谈及经济时被大家认为方案更加具体的原因也在这里,然而,当我们看到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在台面上被具体化的本质,反而让这样看似具体的说辞,成为了空洞的口号。

不过当民众纠结于大选辩论中的不体面和互相伤害,就给予了佯装讨论“真正经济改革”的人信任空间。希拉里当然擅于抓住这样的机会,在耶鲁和政坛混迹多年必然深得演讲之要,只需不在这个问题上理会对手,给出一些纲要性的经济模型,便可以吸引民众的善意。

当然,会这一招的并不只有希拉里。奥巴马在二辩与三辩间喘息的当口,已经抢先一步在媒体上发布了长篇的分析文章,谈及经济政策的四大方面:提高生产力(boosting productivity growth)、对抗逐渐兴起的不平等(combating rising inequality)、提高就业机会(improving job opportunities)和建立美国金融的恢复力(build America’s financial resilience)。奥巴马图文并貌,深入详尽阐述以上四点,然而正是奥巴马这样的阐述风格,成为了美国人民不信任的基础:这四点难道不是前面八年应当做到的吗?

美国人民早已认识到光说不练之害,而希拉里一旦重走奥巴马的老路,便对选民之心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这场终辩的第四个话题“经济”(Economy)的论辩过程中,希拉里像背诵课文一样,重弹“关注中产阶级、提高基本工资、让大企业交税”等老调,虽然碍于讲台环境没有办法像奥巴马那样细化,然而却让人联想到人们正想要摆脱的奥巴马时代本身。

所以虽然希拉里着力强调我们可以控制美国债务,当选后绝不会让美国增加一分钱债务,还是遭到了主持人小华莱士的质疑。他问道,自1949年以来,美国的GDP增长一直是最缓慢的,你说的这么多政策和奥巴马时代雷同,那你如何可以保证你们的结果可以不同?

希拉里的回答方式当然也一如既往继承了耶鲁的政治语言风格。她说那将是一种结合(a combination),并辩称奥巴马总统2008年接手的时候面对非常特殊的局面,言下之意能做成现在这样已经算不错了。

奥巴马虽然和希拉里表面上相互照应,然而在关键时刻,还是站出来自己发文。毕竟,面临总统一职即将交接,他需要自我发声,也坦诚自己的工作也并非毫无指摘(not reckless),再开诚布公告诉美国人目前面对的问题,并为继任者提供几个方面的后续建议。面子功夫真是做足了。

尤其是在二辩刚结束,终辩还未开始的间隙,民众都还声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厚颜无耻的相互攻击的时候,奥巴马送出的这一剂清凉油可谓是为自己的总统职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奥巴马和希拉里表面上相互照应,但还是站出来自己发文,告诉美国人目前面对的问题,面子功夫真是做足了。

然而据我观察,虽然奥巴马谈及的经济政策与希拉里如出一辙,但此时撰文却不能算是为希拉里雪中送炭,反而让民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希拉里与奥巴马及旧政府的千丝万缕,从而对这个改革无果、光说不练的政府失去信心。

奥巴马在文中也不出所料地极力反对民粹主义,并且坚定不移地拥护(staunchly defends)自由贸易、全球化、美国式资本主义。这一切也都是希拉里的政治理念,什么多元文化兼容并包之类的,然而洋流都在海面以下,希拉里越是和奥巴马捆绑得死死的,就越是让民众看不到改革的希望。奥巴马时代美国负债翻了倍,他抓住时机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却无形之中将了希拉里一军。

当然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也不一定有效,主持人一碗水端平,也在这场辩论中抓住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不实际”(unrealistic)问题而追问。他说,把特朗普的经济方案让专家来评审,都说数字加不拢(numbers don’t add up),难道这不成了空谈?

然而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的经济政策台面上的不可讨论性,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政治理念上的调节。台面上辩论,一个说要海纳百川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另一个说墨西哥把我们的工作偷走了,另外还要去和日本、沙特重新友好协商经济合作,这样的方案就已经足够。因为这个阶段根本没人有真正细化的方案,那都是当上总统职位后,与国会高层再细化出来的。否则,我们只需要让特朗普和希拉里各写一份完整的巨细靡遗的经济方案,然后交给全美最权威的100个经济专家评选,那不就可以了吗?还费劲周折辩论什么?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目前阶段重心在于两种意识形态之争,而经济话题无非是用来衬托这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之争的素材,而所谓的“细化”还是“不细化”的方案,其实都是不细化,五十步笑百步。

我曾在上一评论文章中预言,特朗普将在最终辩论中,变得更加克制,虽然绝对谈不上优雅,但会实现之前粗鲁风格的软着陆。我们也毫不惊讶地看到,在正式的辩论环节中,特朗普插嘴的时候明显比前面两次辩论减少。当然有了前面两次的教训后,主持人也在开场便着重强调现场纪律性(discipline),禁止欢呼或喝倒彩,然而群众还是会因为有力的言论而躁动,双方得到欢呼的次数大致相等。

演讲与辩论,靠的就是纯粹语言的威力。我们当然不能忽视这样的语言及风格上的分析。毕竟走到了最终辩论的宏大场合,特朗普也在前面直言不讳的基础上,巧妙地使用了一些语言上的技巧。

比如,谈及接受难民时,利用一个叙利亚小男孩头都磕破了的强烈画面感,是希拉里语言技巧的专利。然而在本次辩论中第二个话题堕胎(Abortion)中,特朗普也使用了这种具有强烈画面感的修辞手法,称反对把九个月大的孩子从子宫中拖出来撕成碎片。

当然,希拉里是修辞手法和政治语言的高手,一眼就看穿了特朗普的青出于蓝,于是毫不犹豫揭穿对方说这是一种有画面感的修辞,并让关注点转向每个妇女都有决定是否选择胎儿的权利。

希拉里还技高一筹,她转换词藻,把堕胎问题淡化为“妇女的医疗决定”(healthcare decisions),那么难怪每个妇女都有权利作主自己的“医疗决定”了。特朗普也不甘示弱,给自己的理念取名为“生前公正”(pre-life justice)。

以“生前公正”对抗“医疗决定”,前者保守,着力于保护;后者自由,想堕就堕。这其实也是“民粹主义”保守对抗“全球化”自由的又一体现。不过虽然希拉里曾宣称的“胎儿并未享有人身宪法权”还有待争议,但胎儿是一定不会来投票的。然而妇女却可以投票,一位致力于“保障妇女医疗决定权利”的候选人是否能得到妇女的广泛支持,也卷在这两种意识形态争斗中。

同样的展现还体现在第三个关于移民(Immigration)的话题中。特朗普要修墨西哥长城,严查极端穆斯林,防止毒品和恐怖分子流入美国境内。然而长城不是目的,关键在于让美国国内更加团结,让有害的进不来、有利的偷不走。

希拉里驳斥长城一说,却坦言也将支持边防安全(border security)。那么,请问两人说的不是同一回事吗?我倒不认为特朗普当上总统后会真的跑去修个物理的长城,关键在于无形的长城。都说为了边防安全,没有长城怎么可以?

特朗普要修墨西哥长城,严查极端穆斯林,防止毒品和恐怖分子流入美国境内。

理解到长城的无形性,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辩别这个问题。希拉里所驳斥的,是有形的长城,更多驳斥的是这种所谓民粹主义的保守派世界观,她说这样的长城将撕裂美国,儿子是美国公民,父母不是,就把父母给驱逐出去吗?

这又是希拉里利用语言的力量转移话题重心的地方,无形的长城,关键在于保护美国安全繁荣,而非一刀切地拒绝任何移民或驱逐公民。所以这一点上,特朗普的反击较有力度,他说,奥巴马时代不也是每年有好多人被悄悄地驱逐出境吗?

民众最不喜欢的,便是嘴上一套、实际另一套的政治家行事风格,希拉里曾公开表示“政策可以分公开的、私下的”,这样的态度被揭发了出来,更加强了民众对她老练政客的印象。

在“全球化”思潮的继续作用下,希拉里始终坚持“与我们的盟友合作”(work with our allies),而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从以前激进地要惩罚这个制裁那个,软着陆为“与我们的盟友重新磋商”(renegotiate with our allies)。从个人的风格上,过于激进者,可以调整回来;然而被人认为太假者,却无从调整。所以这方面,特朗普占据一点上风。

尤其是前段时间维基解密披露了大量信息,在二辩和终辩之间、奥巴马写文章的那段时光,维基解密也在不停爆料,看似波澜不惊的湖面实则暗流汹涌。

在这段时间里,维基解密,这个独立运作的民间组织,曝光出大量希拉里曾经的言论,比如“我要用导弹防御系统包围中国”、“如果中国可以声索南海、美国就可以声索全太平洋”,再比如前面所说政策分公开和私下的言论,这都和希拉里在辩论过程中声称的各种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巩固盟友关系所不相符合。

据权威估计,希拉里上台后,其实会更加实施强硬的作风,绝对不是台面上演讲中的那般春风化雨。以美国目前的局面,无论谁上台,当然都是要强硬起来,然而台上讲漂亮话,台下使狠招的希拉里套路已经被民众所认识,一旦“太假”的帽子被彻底扣下去,可不容易扳回来。

同期还爆出希拉里的盟友——竞选外联负责人珍妮弗·帕尔米耶里和美国发展中心研究员约翰·哈尔平,称天主教徒是难以置信的信仰杂种化。而更具杀伤力的,是一封解密希拉里多年前曾在华尔街大银行高盛集团内部做的一次非公开演讲的全部内容。

当然,既然是维基解密,就永远不可能被官方证实,希拉里也不可能站出来承认她就是这么演讲的,然而该演讲中的优雅、精英主义的自傲、对既得利益者的承诺,都逃不过群众的辨别。虽然是一次永远也不可能被证实的解密,然而它出现在合理的时机、足够的动机、巧妙的场合,容易在民众头脑中种下一些非常微妙的印象。

希拉里当然也没有出来坐实这些坊间传言,她转而谴责这次维基解密的事件,是特朗普联合俄罗斯一手操纵的。所以这里就带出一个关于俄罗斯的新指责,以至于这次终辩中务必被希拉里带上台来说个清楚。

但有可能希拉里太想把这个“解密”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转移到“勾结俄罗斯”这个对特朗普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在没有机会阐述的时候,希拉里自创机会,在第三个话题“移民”当中,她硬性开岔,说非要让特朗普当场承认他和俄罗斯勾结搞间谍活动(espionage),而被特朗普抗议说这话题正在围绕边防展开,而不应转移(pivot from ‘borders’)。

当然特朗普随后也回应了这样的指责,一如既往,他说自己并不熟悉俄罗斯,最多只是认识普京,而对俄罗斯内部的具体运作一无所知。

同时,在之前的维基解密中,也有一条说希拉里“大赞普京有个人魅力,极具风趣,并主张要与俄建立更紧密关系”。现在虽然把解密全部赖到俄罗斯头上,但有趣的是,俄方也表示过愿意就此进行对话,而希拉里一方却又保持了沉默。

所以从两人招数对抗来看,希拉里声东击西,抓住一个俄罗斯来对付解密门,而特朗普仅仅采取简单的防御姿势,让希拉里又一次陷入到“太假”的民众印象当中。

前文已说过,希拉里端庄、优雅,是典型的耶鲁精英教育的产物。当今世界本是整体朝着这样一种精英教育的风格而发展的,当然也将使受过教育的地球人类都心倾神荡于这样的表达方式和演讲台风。

本次辩论,我是在北京的丽思卡尔顿酒店,与中国美国商会的官员们一同观看的现场直播。在结束后的panel discussion上,一位年长的官员便直言不讳说,他在美国政府工作多年,很清楚什么样的脾性(temperament)、技能(skillset)、价值观(value)堪为符合总统之职,而特朗普这种风格根本不入流,也让受过地球上精英教育的人非常不舒服。我相信他的言论代表了大部分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心声,然而我们终究要考证的,是历史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发展方向,以及什么样的人格正好顺应了这样的历史意志。

俗话说,叫花子欢喜了会打烂砂锅。更何况一个端庄优雅的总统候选人要长期维持精英眼中完美无缺的风度,需要多大的耐力才不致于砸锅。在本次辩论中,希拉里不仅强行用俄罗斯应对维基解密事件,还在第五个话题“总统合适性”(Fitness to be president)上故态复萌。

由于克林顿基金会接收了大量财阀的捐款,主持人便追问到这种接收捐赠的合理性,况且被泄露的邮件中也显示出所有的捐赠者有与希拉里保持联系的特殊渠道,这都让人对接收捐款的正当性产生了怀疑。

而希拉里的回答是克林顿基金会是如此地伟大,帮助了多少人,比如感染HIV的人都接受了帮助,我们要大爱无疆等等,被主持人强行地拉了回来。当然希拉里继续攻击特朗普基金会也有问题,不过毕竟没有接收财阀捐款权钱交易方面的指责,这个话题也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不了了之。

如果说第一场辩论希拉里处变不惊、第二场显现出攻击态,那么在第三场辩论的时候,虽然理应对维基解密和基金会问题有所准备,但希拉里还是显得稍微有些惊慌。除了前面两次的开岔,希拉里还在第六个话题“外国热点”(Foreign hot spots)中,在谈及最近叙利亚阿勒颇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之前奥兰多的同志夜店大屠杀,凶手就是在Queens地区出生的,特朗普也是在那儿出生的!” 这么一句无厘头的话,让人感觉其乱了方寸。

而特朗普的风格,在第一场辩论中粗鲁抢话、第二场保持攻击,到第三场辩论中,风格稍微持重了一些。然而也非无可指责,尤其是在第八个话题“负债及权利”(Debt & entitlement)时,在希拉里的陈述过程中,突然冒出一句“这个下流的女人”(what a nasty woman),让前面所奠定出来的持重形象尽失。

不过后来我询问在场的美国商会专家,怎么看待这句话,她回答说这倒也没什么,特朗普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人人都了解,既然走到今天也就不会因为这样的话而受到损失,关键还是他在其它方面的表现。

希拉里更像是受过严谨训练的学术派,左右逢缘,很会说话;而特朗普只是个商业实干家,一切只看结果。所以后者说话必然难听,然而需要考察的是,他是否有治国角度上良好的判断。

希拉里这次准备了很多修辞上的说法,但并没有涉及到论证特朗普是否拥有治国能力和判断的实质。比如她在经济话题过程中谴责特朗普流的是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她反对中国对美国倾销钢铁,而特朗普才是真金白银购买钢铁的人,才是那个把美国人的工作都送出国门的人。然而这样的说法并没有站住脚,特朗普做为商人之逐利而行正好是他具备能力的展现。

另外由于前面的两场辩论中希拉里被反复质问从政以来30年没做出什么业绩,这次便又精心编写了一个30年的编年史对比表,历数30年来,自己都在鞠躬尽瘁的时候,特朗普在干嘛。比如她来中国举办妇女权益事业的时候,特朗普在侮辱妇女;或者她在为国家效力的时候,特朗普在举办名嘴毒舌点评节目“学徒”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当这种对比修辞的力量大家已经司空见惯的时候,我们反而感到华而不实,此番评论,并没有证明特朗普就真的是那样的花花公子,也没有反衬出自己就拥有经得起质疑的真正的从政业绩记录(real records)。

二辩刚结束的时候,虽然特朗普已经从相互指责中恢复一点元气,并把优雅的希拉里拖下水,然而仍然四面楚歌。共和党内人心分裂,众议院院长保罗·瑞安、资深议员麦凯恩等均倒戈,党内出现了要求特朗普退选的声音。众好莱坞明星站出来力挺希拉里,硅谷精英、金融名流皆为希拉里摇旗呐喊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巴菲特、高盛总裁劳埃德、索罗斯均与希拉里交好。

名利场中有权有势的人类皆站队在希拉里的一边,而特朗普只捞到一个与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哥哥马利克来坚决支持自己。神秘的美联储,甚至传说中共济会的身影都站在希拉里的身后,勾结俄罗斯的指责却横加在特朗普身上,然而特朗普不仅没有退选,反而逐渐利用维基解密的事件发酵占据上风。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这个世界上最强势的人物、最有钱的金融机构、最有影响力的政客和好莱坞明星,全部强强联合来对付特朗普,他就算再是个亿万富翁,又凭借什么还没有被打倒,反而在内华达大学的最终辩论中与希拉里分庭抗礼,甚至让希拉里露出些许慌张失措呢?

我认为,是一种合纵连横的民粹主义趋势,在全球意识形态中的分别崛起,让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各顾私利的政商影界名流的力量支离破碎。全球化意识形态,在曾经的年代固然是让美国捞到好处的,也同时成就了固化的既得利益阶层。当该阶层受到挑战,便纷纷求助于希拉里总统竞选的机会,以让其利益在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民粹主义趋势中持续保持。

这种民粹主义对全球化理念的挑战,促成了代言人特朗普的崛起,促成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接收难民的道歉与后悔,使得哪怕是美国纽约的上层精英也对奥巴马光说不练的政策感到厌烦(being fed up)。

无论是渴望改革的下层民众、中产阶级,还是上层精英,都曾坦言他们每当看到希拉里演讲中,咧着嘴露出一口贵族式白牙、母仪天下的招牌笑容而感到难过(had a very hard time)。笑,是一种假。至少在当今的美国局面下,这种精英型成功者的笑容并不比特朗普永远一脸“不高兴”来得更合时宜。

在辩论的第七个话题“国家债务”(The national debt)中,希拉里批评特朗普这番救国言论从里根总统时代就开始在说了,说到现在还是老套。然而一个真正的社会意识形态转换必然要经历长期的演化过程,一个从里根时代说到现在的言论正好证明了这样的治国思路经过了长期酝酿。只不过,曾经缺乏实现的土壤,资本主义的扩展阶段产生“全球化”的巨大生命力,保守派治国的思路只能等待这波生命力枯竭后,借着民粹主义兴起的东风。所以,这一切天时地利,才促成一个已逾古稀、功成名就的人二度出山报效国家。

如果台上的演讲功夫在诗外,那么希拉里的背后是政商名流的力量、一流的竞选团队、漂亮的说辞和耶鲁哈佛五百强为首的知识精英;而特朗普背后则是看似无名,然而拥有席卷和改变全球力量的思想意识形态。

特朗普的崛起是颠覆性的,而希拉里所谓三十年的从政经验或漂亮演讲,反而让她的优势也正成为她的劣势。特朗普是个重锤破碎机(the wrecking ball),不管他未来能否做到,至少目前展现给选民的是,他要敲碎全球化主义给当今美国带来的坏处,以及精英主义政治台面上的虚伪粉饰。他要挑战的,很可能是240多年美国建立的所谓“民主”,这已然不是一个寻常的颠覆。

所有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无论影片如何思想深刻、精彩绝伦,演员或导演到台上接受颁奖的时候也是扮傻的,说的无非都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是你们鼓励了我支持了我”一类的一大通感谢。几十位获奖嘉宾轮番上台感谢天感谢地感谢个够,观众也并不厌烦,原因在于真正的较劲儿在于嘉宾们接受颁奖时所穿的阿玛尼或范思哲时装的大比拼。这种“台上扮傻、服装上隐秘较劲儿、影片中深刻”的套路已经深入奥斯卡骨髓,成为一种有效而稳定的社交手段。希拉里和奥巴马为代表的美国政治,也是如出一辙。然而这种稳态将遭遇冲击,直到“真话风格”挑战“政治语言”、“保守主义”挑战“自由主义”、“民粹思潮”挑战“全球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便在这样的乾坤更替中,螺旋前进。

从我五月份在公众号“所见略同”上写下2万字长文开始,我就预言这样的风气最终会挑战成功,并且特朗普将借此东风被送入白宫,我至今仍然坚持这样的观察,并且预言从明年起,奥斯卡颁奖典礼“台上扮傻一颗感恩的心、时装上恶斗宫心计”的平衡结构将被打破,人们在台上会说出更多的除感谢词之外的精彩言论。

有人说,3D打印、人工智能、VR技术等新兴科技所带来的经济变量和先进就业(advanced manufactural job)从未在本次美国大选的辩论中提及,所以该辩论是多么空泛肤浅,只知道人身攻击。然而我倒认为不要对人身攻击一事过多关注,况且我也同意奥巴马在最近撰文中所说,这些新型科技还没有形成气候,远远还没有进入传统的经济大循环中产生国家经济体系层面的改变。

另外,台上辩论所说的那些零碎方案,就如同一个齿轮,你不能单看它多了一块还是少了一块,而决定这个齿轮的好坏,应当将该齿轮放入经济循环、历史演进的大环境中来考虑它扮演的作用。我们应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这两种思潮相互斗争形成的漩涡中来,并见证历史滚滚演进的序列。

两位候选人,不仅在上台的时候没有握手,在辩论结束之后也没有握手,而是各自走下台,与自己的朋友和支持人握手或合影留念。被财团所控制的电视台媒体CNN,很明显将更多的镜头留给希拉里,当她与台下观众谈天说地、亲切地打成一片,而特朗普只有几个简短的镜头,合了几张影便走向车门。这些细小的电视台视角的操纵都逃不过观察者敏锐的眼睛。

同时,CNN的快速民调也在10分钟之内出炉,为希拉里52%,特朗普39%,并大标题宣称希拉里赢得了胜利。然而这样的民调有多大意义,我们前文也曾叙述过。据11月9日最终出炉大选结果还有半月之遥,不如让我们把视角放到同样也是CNN及美国大多数媒体所认定的大新闻上:《特朗普可能会拒不接受本次大选结果(Breaking news: Trump may not commit to accepting election results)》。

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五个话题“总统合适性”中的插曲,并在辩论结束后的一秒钟内成为CNN当天头条大事。

按常理,主持人都要问一下辩论双方,美国的总统是人民选的,无论你最终是否当选总统,你是否会接受这个民意的结果?

通常来讲,管你心里愿不愿意,你嘴面上说说“我愿意”就过去了,这就是一种仪式,如同无论离婚的时候闹得如何翻天覆地,当初在证婚人面前面对是否愿意爱对方一生一世到海枯石烂的时候都得回答“我愿意”一样。

特朗普在上一场辩论的时候也是这么敷衍一下的,然而这场他一改作风,直接捅破窗户纸,说本次选举过程是被操纵的选举(rigged election),媒体不诚实,毒害人民大脑(media is dishonest, poisoning people’s minds),因此他可能会拒不接受本次大选的结果。这成为本次辩论的一声惊雷,希拉里或许也受到了震撼,然而她嘴上只能为主持人帮腔,说道:我们美国人的选举从来就是公平公正大公无私的。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次大选终辩共九个话题,1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2 堕胎(Abortion), 3 移民(Immigration), 4 经济(Economy), 5总统合适性(Fitness to be president) 6外国热点(Foreign hot spots) 7国家债务(The national debt), 8债务与权利(Debt & entitlement), 9总结陈述(Final statement)。 希拉里从上台那刻起,九个议题皆是流利作答,准备充分,只有在辩论的过程中,才开始显露本色。而特朗普明显没有准备过讲稿,所有问题皆是临时作答。第九部分的总结陈述是每位候选人最后也是唯一的机会,希拉里当然倒背如流,经济社会面面俱到,冠冕堂皇,饶益众生;特朗普则是本色出演,看得出来他根本不打算说什么改变历史之类的漂亮话,只是简单随意地罗列了一下之前所说美国目前遇到的种种场景和挑战,并且告诉大家他会改变这样的局面。

对于观众和选民而言,谁的表现更像在演戏,谁的表现更像出于真心?

孰高孰低,历史明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钟晓雯
美国大选 特朗普 民粹主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