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人民币石油期货扎钉立旗,美元体系面临长期挑战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3-27 07:12

陈经

陈经作者

风云学会会员,《中国的官办经济》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2018年3月26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开始了原油期货业务。这个业务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人民币计价。

如SC1809的挂盘基准价格为416元/桶,SC意为“中质含硫原油”,1809意为2018年9月到期结算。所有15个合约都是SC品种,7个短期的为SC1809至SC1903,基准价都是416元/桶。4个中期的SC1906到SC2003,基准价388元/桶,4个长期的SC2006到SC2103基准价375元/桶。

石油期货其实开起来不难,1993年中国就开过,当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不只是上海,多地都开了。而且交易很活跃,1994年初日平均成交量超过了新加坡,跻身世界前三。但是1994年4月,国务院关闭了石油期货,推出了延续至今的重大政策: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由国家统一配置、统一定价。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而且卓有成效,但是石油作为战略物资,相关产品价格却不是市场化的。

因此,发改委上调下调油价,成为日常新闻,甚至产生了“调油价打飞机”的段子。这其实是说,石油价格是由国家直接定的,并不是市场上众多买家卖家动态喊价成交的。因为就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桶油”垄断市场,都是巨型国企,直接定价方便而且能避免混乱。另一方面,发改委在不停上调下调油价,而且定价机制还越来越“透明”,参考国际市场油价走势定,算法都公开。这又是市场化的一面,上调下调几毛几分都有根有据,人都能算个八九不离十,实践上外界反应还不错。

但是发改委参考的是“国际市场油价”,这就产生了一个根本矛盾。国际石油期货主要就是纽约的WTI和伦敦的布伦特油,分别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的石油市场,那石油进口额全球第一的中国市场,靠什么来代表?因此技术性地说,推出上海石油期货,是非常自然的操作。以后发改委再调油价,自然会逐渐转向参考上海价格。

(@东方IC)

现在比1994年强得多的是,经济实力要强太多了,各方面条件都好多了。这次上海石油期货一定会一直运行下去,目标是在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石油定价中心。

这个石油期货是个人也能来开户的,50万元门槛也不是太高。中国赌性十足对投机充满兴趣的“炒家”不少,积极到上海开户交易不成问题。再加上机构,多空对赌对杀,估计成交会比较红火。热热闹闹的每天报些价格出来,时间长了人们也就习惯了。

当然理论上来说期货市场的“正道”是为了“套期保值”,而不是投机对赌。成熟的期货市场,需要有大量真实货物交易需求的大买家和大卖家来参与。例如中石油这样的卖家,看到市场上420元/桶的价格感觉不错,准备“锁定”利润,就在这里放一个空单。等到了实际卖货成交的时候,市场价格跌成400元了,虽然现货赚的少了,但是空单赚的补回来了。大量有真实“套保”需求的交易者,是期货市场的基础。

由于“三桶油”的套保需求十分巨大,扔出的空单多单可能把市场吓蒙,怎么找到这么大的“对手盘”来承接巨量套保单是个问题。也需要国际上真实用户来上海套保,例如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和中国石油交易很多,是不是可以来上海下单锁定利润?或者直接开出新的期货品种?当然这些国家可以到纽约或者伦敦去下单,理论上也能达到套保的效果。

上海如何吸引海内外客户是个问题,从框架上来说是面向全球的。如果客户发现,在上海下单更有吸引力,转过来是完全可能的。例如,上海价格比纽约伦敦更优惠,或者更能反映中国与东亚市场需求,客户真可能到上海来套保。

由于报价结算是用人民币进行,这又涉及到人民币的兑换问题,或者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可以预计,上海石油期货的实践,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中的各种细节问题肯定大有帮助。

以上其实是对石油期货交易技术性的讨论,对豆粕、铜之类的品种可以一样讨论,中国也都有成熟的实践了。沪铜和伦铜已经搞了很长时间了,走势联动或者背驰都有。应该说伦铜在国际上还是更有定价权,经常带动沪铜跳空高开低开,但是沪铜也体现了自身的特色。预计上海石油期货也会有类似的轨迹,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参考纽约与伦敦的价格被动反应。但是也会慢慢形成上海石油市场的价格特色。

另一方面,石油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商品。在国际商品期货各品种中,石油是绝对的王者,成交额是其它品种的数倍。而且,石油是世界各国都需要的通用型商品,又不象水泥之类的可以就近自产,各国需要非常频繁的石油进出口贸易。例如对朝鲜制裁,很重要一条就是限制朝鲜的石油进口,每个月只有30万桶这样。而对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就是限制出口额。

石油美元就是从这个角度推出来的。美元推行到全世界,“杀手级应用”就是人们需要交易石油。在人们习惯“石油美元”的过程中,相应的美元金融基础设施也就推到全世界了。世界各国又会将使用美元的习惯用到其它商品,又进一步变成储备货币,占据了全球外汇储备60%以上的份额。

到最后,美国又提供了一个活跃的国债市场,容纳全球的富余资金。按美国经济实力,经过服务业凶猛加水后的GDP占世界约25%,但是金融市场上美元的优势要比这大得多。

(@视觉中国

以前美元叫“美金”,是因为和黄金有固定的兑换比例,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保兑换。其实这个架构并不利于美国发挥金融实力,增发美元受限制。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年崩溃了,表面上看是欧洲日本冲击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维持不住崩溃了,仿佛吃了败仗。

但其实不是,美元放开了手脚,进行了非常华丽的金融操作,一举建立了以流动性交易为基础的美元世界金融市场。美元金融体系在全世界推行是史上经典的大胜利,美国占尽了大便宜,为世界各国所艳羡。

其实世界各国有点实力的,多少想学习美国这个路子。日本在1999年就开了日元石油期货交易所,有20多个国家都开过,但是多半做不起来。日本这个后来交易量太少,失去参考价值就没人提了。做不起来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肯定需要相对稳定的货币。比如人家来你这保值,结果你汇率大降,弄得人家反而亏了。

美元通过石油占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历史先机,就象软件APP装机量大就是决定性因素,这一点不管如何都是美元的巨大优势。如果美国经济美元很强势,那么其它货币要与之竞争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想通过模仿石油期货市场来打击美元,基本是开玩笑,没有这么容易的事,不能指天划地过于激动这次就干死你。

但现实情况是,美国经济与美元体系毛病不小,或者说美国经济体量想支撑这么大的全球份额,是发虚的。因此,内部外部对人民币石油期货有所寄望,主要还是这个原因,感觉中国经济可以和美国较量一下了。这个模糊的感觉肯定是有的,虽然现实路径如何并不清楚。

总体来说,中国仍然在进行金融体系的全球布局,是相当早期的阶段。石油人民币短中期意义也不宜过分夸张,基本还是从属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环。甚至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主要还是靠更多领域细致的工作,不太能指望石油期货交易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象石油美元推行到全世界那样好的机会,不会再有了。

但是中国毕竟是中国,地球上唯一有希望终结美国霸权的国家。这个预期现在也不用太忌讳了,就算自己不提,人家也看得出来。各种经济指标一列,中国完全可以和美国比一比了,藏都藏不住。长久以来,美国就是石油进口最多的国家,汽车销量更是有统计以来就是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1360万辆首次超过了美国,2017年高达2900万辆,大幅超过美国的1720万辆。也是在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额4.2亿吨,超过了美国。

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其实多少对中国有些预期。以后中国各类数据逐渐超过美国会是“常见”甚至“麻木”的,见怪不怪了。美国在特朗普当选之后,醒悟过来拉开架势要限制中国崛起,但是很可能有心无力为时已晚。美国搞事架势大、新闻效应大,但真要做出实质性动作,却没那么容易。中国平时看着不惹事,和气生财做生意,但真到了对搞时候就发现,真不好对付。动作小了中国身板大本钱厚不在乎,动作大了,美国自己可能先受不了。

上海石油期货就属于中国式的动作。要说有什么短中期威胁,根本谈不上,这才哪到哪,先跟着纽约和伦敦的油价波动吧。但是要说上海这个和会和日元石油期货一样交易量稀少失去参考意义,那又不象。中国本钱这么大,进口石油这么多,也是全球石油生产国的主要伙伴。随便一想就知道,肯定会加力扶持,长期前景相当值得看好。

这也是中国对美国发起挑战时,烦人的地方。没有什么现实威胁,看着都是绵软的动作,甚至有些笨拙。美国不会有什么立刻的损失,甚至可以笑话中国操作生疏。上海合作组织刚开的时候,头几年进展不显著,有时甚至显得要散伙一样了。金砖四国这个名词还是高盛的人取的,中国借势搞了个金砖国家峰会。亚投行、一带一路实施中也碰到了各种困难。这些需要外部合作的“动作”,并不象中国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那样雷厉风行,时不时碰到拆台的、捣乱的、风言风语的,生出成果不易。

但是一年年下来,美国还是感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上海合作组织一年年下来还真成了势,还要扩员。金砖四国变五国,还慢慢发现是一金四砖,更增中国威势。亚投行、一带一路年头还少,但是项目也慢慢开始了,明显会坚持做下去。

中国这种风格其实很难对付。没有什么杀招,但是东一招西一招搞了不少事,还坚持推进。长期下来各种动作多少会有些成果,凑在一起效果还挺显著。外界也发现了中国这个特点,慢慢愿意捧场。亚投行的时候,捧场的国家就特别多,和美国关系密切的英国就率先投过来了。

美国要应对中国挑战就很头疼。中国搞什么事的时候,看上去没多少威胁,也是和平的,友好合作自由贸易挂在嘴边完全符合联合国宗旨。美国要大动作对付吧,会显得有些丢人,明明对美国没什么立刻损害,还要大动作只能是搞霸权主义了。慢慢又觉得不对劲,温水煮青蛙一样,眼见着中国整体上有实力挑战美国了。

特朗普的“国师”班农指出了这一点,说中国的挑战很严肃。但这就是中国不好对付的地方,你看出来了也没用。人们总是习惯就事论事,你到底是哪个事要炸毛?一到具体的事就说不太动了。

应该把上海石油期货的推出,理解成中国走向世界市场的宏观规划中的一个小动作。这个动作本身不会有神奇效果,中短期成效也不能寄望过高。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中的运行,还是很有意义的。这相当于在市场上扎了个钉,就钉在这了,会好好发展它。虽然刚开始搞,但和过去那20多个国家开了关、关了开绝对不一样,中国一定会认真对待。

同时,上海石油期货交易上线,也相当于立起了一面旗帜,说明中国要开始此类金融操作了。相关的人民币国际化、招揽国际客户动作会持续进行。那么外界看到这面旗帜,就知道中国是要朝这个方向发展了。一段时间下来,也会意识到上海有这么一个交易市场,认真对待中国这个石油期货市场。如果对美元石油体系的定价与交易不满意,看到这面旗帜,别人就可能会投靠过来。这虽然无法规划,但为此做好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功,应该是顺理成章了。

中国这些动作都是经济发展的自然延伸,没有具体哪个动作是专门针对美元的,有没有美元都要做的。有些动作还专门说用美元,如亚投行的项目可能就是用美元计价。中国经济多年来壮大成长,主要的对外贸易是用美元进行的,还将巨量贸易盈余投到美国金融市场,客观上是对美元的极大支持。

美国相对其它发达国家较为强势,和中国的支持是有关的。中国也不追求挑战美元,反而是有诸多捆绑美元的动作,如人民币汇率经常就盯着美元不动,在海外的投资行为也主要用美元进行。美国制造业生产的实物商品并不多,美元其实更多是靠中国巨大的生产力支撑其价值。过去的历史,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美元的利好。

但是美元体系长期来说还是会面临中国的挑战,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效应。如果美国经济规模比中国小了,实物经济规模远小于中国,怎么能指望中国一直支持美元,而不是让自己的人民币发挥更大作用?即使中国政府从来没有表露这种倾向,如果美国经济真的不争气,这种长期挑战自然就会到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武守哲
人民币 美元 石油 期货交易 金砖国家 国际市场 特朗普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