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是调控框架内新旧目标的切换与融合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1-21 07:52

陈经

陈经作者

风云学会会员,《中国的官办经济》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一.2021年经济数据回顾

2021年经济数据公布,全年经济增长8.1%。汇率GDP比2020年大增20.4%,达到17.73万亿美元;预计美国2021年GDP约22.8万亿美元,中国达到美国的77%-78%。人均GDP为12551美元,首次超过世界平均值,甩开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进出口以美元计增长30.1%,达到6.05万亿美元大创新高,远高于十四五规划的2025年5.1万亿美元的目标,顺差6760亿美元也是新高。

全年经济亮点还有很多,如新能源汽车表现极为亮眼,月销量占比快速升到了约20%。2021年汽车销量2627.5万辆,高于2019年的2576.9万辆,结束了三年的下滑势头。新能源车还带动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上升了不少,汽车业弯道超车有戏。

但是下半年的经济增速下滑也引人关注,值得分析。2021年一季度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上半年同比增长12.7%的数据出来时,笔者与许多人的感觉是,虽然年初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6%以上”,但是全年达到9%似乎不难。

四季度增长4%,有些出乎之前的预料,这延续了三季度4.9%的下行趋势。由于疫情防控的优势,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非常显著,是多年罕见的高增长。在外部需求较好的情况下,三季度和四季度增长偏低,这说明下半年投资和消费增长碰到了不小的困难。

从近年来的政府规划看,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是6%。即使考虑到疫情的因素有波动,因为2020年与2021年都受影响,下半年经济增长6%仍然是正常预期。四季度下滑到4%,应该算是偏离目标有一定幅度了。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指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2021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4.45万亿,增长4.9%。2015-2019年固投增长分别为10%、8.1%、7.2%、5.9%、5.4%,规模大了增速下滑算正常。但是2020年2.9%增速较低,2021年固投增长本来应该“恢复性增长”多一些,就如2021年上半年增长12.6%那样。全年4.9%的增速说明,下半年地方政府投资碰到了一些困难,各类开支压力大。

消费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同比2020年增长12.5%,看上去还行。但由于2020年是同比降3.9%,两年平均增速只有3.9%。从上图可以看出,2021年8月以后,每月社消同比增速显著下滑,2.5%、4.4%、4.9%、3.9%都偏低。最新的12月社消数据是41269亿元,同比仅增长1.7%。这说明2021年下半年消费增长确实碰到了一些困难。

2021下半年投资与消费增速下降、经济增速下滑,具体原因应该是多重叠加,确实碰到了一些不利情况。疫情防控压力加大、能源价格大涨供应出现缺口、芯片短缺,造成了“供给冲击”。另外,多个行业出现了较大的预期变化,下半年房地产销售不畅,互联网行业无序扩张受到整顿,教培行业因双减政策急剧收缩,碳达峰节能减排目标对煤炭供应有不小影响。

总体来说,四季度经济增长偏低已经有所预期。某财经传媒调查了14家国内外机构,增速预测区间是3.0%-4.5%,均值与中位数都是3.7%。实际4%的数字出来,算是“低迷预期中较好”的。就如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相比2020年下跌11.5%。之前一些预期说得比较严重,这已经算是好于预期了,没有跌破1000万,人口增长48万,没有出现负增长。

其实以“正常”的6%目标算,四季度30万亿的GDP,增速下滑到4%,相当于少了6000亿的潜在GDP。中国经济规模已经不小,像教培行业这么大的冲击,GDP有个数千亿的波动是正常。类似的还不止一个两个,考虑到这些情况,最终四季度能有4%的增长率,及时的调整应该是见效了一些,如煤电供应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2020年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疫情,又碰上百年变局,这两年的经济增长出现一些波动在所难免。中国相比世界其它国家肯定要强得多,甚至可以说考验让中国的优势更为突出。例如国际上一般认为中国、印度、越南经济增长率较高,经常互相比较。中国与印度的GDP倍数差距,从5倍发展到接近6倍;越南2020年GDP增长2.91%在全球表现最强,2021年疫情破防,增速跌至2.58%,远比中国四季度的增速下滑要严重。

由于其它国家疫情过于拉胯,中国不应该满足于和别的国家相比,没有可比性。更值得总结分析的,是中国经济调控的框架;问题是如何产生、发现、解决的,按自身的标准如何能做得更好,2022年预期如何。

实际上国际上一些机构又因为中国下半年的一些困难,风言风语搞起了唱衰。一是疫情防控越来越难,话里话外“劝说”或“盼望 ”中国放弃动态清零策略。另一个是下调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世界银行1月11日预计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率5.1%,比起2021年中的预测下调了0.3%,算是比较客气的。同日,高盛将2022年中国增长预期从4.8%下调到到4.3%。

如何评价中国2021年的经济表现,2022年的预期如何?笔者认为,通过理解中国的经济调控框架,问题并不难回答。

二.中国经济调控框架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正式引入市场经济,政策阐述也引入不少宏观微观经济学名词。如以前最大的经济政策叫“宏观经济调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最大的两个,其它政策也都在“宏观”基调之下。

这种理解似乎是暗示,中国要向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学习经济调控,就要先搞银行改革,建立现代货币银行系统,让货币体系可以支持市场经济。2000年代初期,中国银行体系确有不少扯不清的历史问题,技术性地说,坏账应该是比率不低;后来通过翻了约20倍的M2数值,原先存量问题的比例就很小了,要有事也是新增量的问题。

2021年12月末,M2达到238.3万亿,与GDP的比值为2.08,比2020年降了一些。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2.25万亿,其中住户约102万亿,企业68万亿,机关团体32万亿;人民币贷款余额192.69万亿,其中住户约70万亿,企事业单位120万亿。存款主要是贷款派生出来的,一些住户、公司和机构借了钱又转账或者直接存进银行。个人和单位有存款也有借款,贷款能越搞越高,其原理是有“资产”作担保。

货币体系的要义是工厂、基建、房产等为贷款背书的实体资产,通过建设开发不断大幅增长。贷款规模增长,经营主体再动态还款、贷款维持“现金流”。有的个人或者公司没钱了,就出现危机。小危机问题不大,每年有一堆公司或店铺关门又重开。稍大一些的危机,中国几乎从没有发生过,全部都化解了,因为总是可以定期给危机单位发新贷款撑住,把老的欠债还掉,然后慢慢整顿业务。

一个怀疑是,中国全世界最大的货币体系,是背靠实体资产增长出来的,还是不断增加贷款撑住危机、年复一年卷上来的?乐观的就说是前者,悲观或唱衰的就说是后者。因为很多年都没有事,各种基建和资产也看得见,物价也稳定,一般认为是前者。例如,房价作为资产,大涨后又一直不跌,就逐渐被群众接受,变成货币体系的支撑。

“资产+贷款”结构的典型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负债5.6万亿,多年来不断上升;每年利润也没多少,2020年因为疫情还导致亏损955亿,2021年前三季亏损698亿。外网有些视频“揭发”中国高铁的真相就是负债,因满足了某些看客的心理而大受赞誉。其实只有在中国的发展框架里才能理解,铁路不仅有负债,还有资产。这些资产是受货币银行体系承认的,“债主”很放心,到还钱的时候就发一笔新债,一点问题没有。

这个架构的好处是可以放手搞“投资”。投资做出来的资产,直接对应优质贷款、无需还钱,就可以大胆放贷、大搞投资。不需要投资回报直接还钱,银行认可资产就可以了,比传统的货币银行体系要更先进。负债5.6万亿,建出近4万公里的高铁,其实也就够美国人发一次钱,所以没有不认可资产的道理。

有人说,为什么要给贷款,为什么不停贷,让铁路公司卖资产还钱,让有钱人低价去买?这就是国家体制在货币银行体系中的具体表现,国家认同。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给出指标,铁路公司要继续发力基建,负债更多不是问题。负债搞资产,债主和借贷的都很靠谱,不仅毫无问题,还是大发展的绝招。

再如恒大负债1.97万亿出了危机,外媒一度很“兴奋”。恒大欠的大部分是期房的房款,把房子建成交房就没事了;主要问题是现金流断了,借不到钱。这时,并不会发生大危机,只要各方按流程处理一下,得到银行体系认同借到钱,危机就解除了。其实现在应该差不多没事了,外媒都认为恒大债务事件已经变成“茶杯里的风暴”。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很平和,相关事主是体面退出,还是剩条裤衩,需要看具体的处理情况。

多年来中国已经处理过上千次的“危机”事件,都没有出重大问题,已经可以像物理定律一样宣称“大集团现金流断了”“地方政府还不上钱了”之类的问题,都有成熟的处理办法。四季度增速下滑并不是说危机很多,也不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

当然,这事也有模糊地带,主要是地方政府弄出来的“资产”,在银行那里算什么。各地都要发展,除了铁路、公路等“必建品”,还会折腾不少项目。有的就弄过头了,例如贵州某县搞得负债数百亿项目。这些究竟怎么个说法,并不是很清楚。如果事大了,危机要扩散,可能就得捏着鼻子认了,但是搞出事的干部要处分;如果事情不大,就可能继续放在那里没有明确说法,前任的账,继任的不管。我们确实要承认是有一些糊涂账,说不清楚。一方面要防范金融风险,一方面要稳住保住经济,领会精神后具体操作难度不小。

总体来说,中央部委牵头的项目资产很优质,银行体系认可没有问题,能力越来越强大。地方上有好有坏,有的地方也和中央一样建立起良心循环;但是也有些地方没有起色,就显得债务负担重。2021年,地方又要防疫,又要发展经济,负担重、预期不好,情势似乎愈发艰难,应该是多年来压力比较大的一次。

2000-2018年政府财政收支(含中央与地方)。

另一个重要的调控手段是财政政策。中国政府的“一般公共性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339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90382亿(2020年下降为182895亿),也翻了14倍。2021年前11月财政收入191252亿,同比增长12.8%。政府每年收到的钱多了,就能花出去做各种事,调整花钱方向,就是财政政策调控。

理论上,要先研究每年货币增发计划如何,偏紧还是偏松,M2增速多少;然后再看看财政政策重点,哪些领域重点投入,从西方经济学或者市场经济调控的手段,似乎就分析得差不多了。

当然,任何有点水平的中国经济研究,都会知道中国政府还有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其它名目是铁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发展基金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等一些专项。2019年中国政府性基金收入84518亿,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70679亿是主要部分。有点类似于美国的“房产税”是各州政府自行收去用的,中国“土地出让金收入”是给地方政府用的。

2020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增至93491亿,其中“土地出让金”82159亿增长16.2%。房地产对地方政府基金收入影响很大,2020年地方政府土地收入还不错,对财政帮助很大。地方上有了土地收入,就去搞好基建配套,就能把地“做熟”,卖地收入能更高,理论上良性循环滚动。

但是2021年下半年起,土地收入数据趋势转差。全年看,有13个省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超20%,云南下滑73.3%。还有5个省下滑10%-20%,5个省下滑个位数。正增长有北京、上海、天津、贵州、江苏、浙江6地。总体来说,三四线和一些较弱的二线省会城市,房地产预期不太好。房地税的传言对预期有一定影响。

还要去了解一下,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的分布常识。开支方面,地方占了85%,但是收入只占55%,差额超过10万亿元。这个差额并不是用前面收的“土地出让金”来补,而是中央政府来协调,对各省搞“转移收入”。转移收入的规模是很大的,确保了落后地区能跟上国家发展的整体节奏,不然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因此,中国基础性的经济发展调控框架就是:现代货币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以国家认可不断壮大的“资产+贷款”结构为主轴;中央与地方分账的“财政政策”,辅以中国特色的“土地财政”与“转移支付”;其它就是和各国差不多的,公司们在市场经济体系里生产销售,个人在社会上找工作赚钱消费。

理解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就能超过很多外国经济学家了。许多人对中国统计局的经济数据报表体系并不认真学习,而是用西方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中国确实发布了不少此类数据),加上一些西方媒体渠道的碎片化数据去瞎猜,不时有惊人之论。

中国经济数据并非不可理解,但由于一些历史性、技术性的问题,经济统计数据自成体系,如果盲目从字面意义去模糊理解,确实容易误解,对有兴趣的人士不太友好,需要下一番功夫。

但是中央工作会议每年都正常开,统计局数据都在正常发布,如果一直跟着看下来,能看出清晰脉络。前一年的部署和后面一年、数年的经济表现肯定有重大关联。如果能基于经济统计数据,将这些关联总结出来,就多少会有一些感觉,甚至能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秘诀”有些了解。

例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明确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

2010-2020土地出让金收入

2015年,“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30783.8亿,仅相当于上年的76%,这个数据不太理想,房地产企业库存大不敢拿地了。通过经济工作部署,2016年开始实施有力政策,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政策,有效激发了市场购买欲望。各地卖地收入恢复增长,并在2017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49997亿,比2016年增长40%。之后2018、2019、2020年都继续增长,2015-2020年均增长22%。

凡事有利有弊,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不错,居民购房压力可能就大些。于是,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每年都重申,从一线城市开始进行了严格的限购。

其实不少领域都有这样的现象:政策目标互相对立统一,形成了“既要、又要”的矛盾与螺旋上升关系,最后在精微的操作下尽量优化,实现了“中庸之道”的中国传统智慧。全面、平衡、优化,这是中国经济调控的哲学,通过多年实践,很有深度。

表面上看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很多很复杂,甚至难以理解。但这不是乱来的,也不是西方政客到处许愿,而是一年年深思熟虑结合现实慢慢加上的。有的矛盾化解得不错,就从工作要求中消失。政府工作和人民生活的领域越来越多,就加上新的对立统一的要求,用其利、防其弊。如能源生产要保证供应,也引入碳排放要求;既要防疫,也要发展经济;既要稳增长,也要防范金融风险降杠杆。

中国政府的调控框架与能力,已经远超世界任何国家,通过这两年的疫情看得非常清楚。外国的操作,在中国看来就是极端化,如印度要么下令全国隔离、企图一下子解决问题,要么就群体免疫不管不顾。中国政府的风格是精细化操作,尽量想办法保持平衡,确实是在按科学的办法操作。

政府需要有一定前瞻性,解决长远问题,所以中国在2021年加入了一些着眼长远的调控目标。教育双减、限制互联网公司无序扩张、节能减排碳达峰、房住不炒,房地产税等。

其实每年都有增加一些新目标,不只是维持增长节奏。这就涉及到经济调控目标和工作重点的“切换”,难度不大或者重要性下降的目标不作为重点,政府工作要更多切换到新目标上。

有时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不可能“既要、又要”地顺利操作,需要分“轻重缓急”。特殊情况下,不能都要,而是先要解决一些紧急情况,然后再回到相对正常的节奏。2021年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出现了传播率加强的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各地防控压力增大,清零节奏变慢。国际国内一些情况叠加冲击,经济数据有一些下滑,市场和民间预期需要提振。

这种情况并不新鲜,以前也出现过,是在中国经济调控框架之内的。就会“缓一缓”,先把情况稳一下,一些能缓的目标先缓一下。这时往往就涉及新老目标的“融合”问题。

新目标需要新操作,经验少,就会产生新问题。有操作经验的老目标,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受影响太严重。这需要积累经验,面对新情况调研讨论,发展出更为平衡的操作办法,不急于求成,也不惊慌失措,沉着冷静应对。只要仔细调研、科学分析、耐心决策,通常不难找到融合的办法。

有了新问题,并不是说新目标不对,更不是说放弃。能够通过中央讨论作为新目标提出来的,基本都是正当目标,有长远战略意义。融合是更精细化、更平衡地操作,将多个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中央的“既要、又要”成为可以实现的要求。战略定力、中庸之道、节奏感,这些外国无法理解的操作,让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的飞速进步。

三.2022年经济预期

通过上面的讨论,对2022年的经济进行预期就有了脉络。

2021有疫情防控领先全球的有利时机,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提出了一些新的目标,是锐意进取、志存高远,切换部分工作重心是正常要求。2022年,就需要将新老目标融合,让中国经济的调控框架更加成熟,“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操作更为周全。

中国的货币银行体系指标不错,之前几年的降杠杆操作,与世界多国疯狂地增发货币形成鲜明对比,也让中国有了更多的自主操作空间。2022年完全有条件多放一些新增贷款,承认地方上项目的价值,继续靠“资产+贷款”的结构发展,稍为发一点力,将投资的力度加大一些。这是必然的,从一些项目上看,已经开始操作了。

三季度、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4.9%、4%不尽如人意,并非中国能力只有这么多,而是政府没有发力。2021年也没有发力的紧迫性,8.1%在国际上就非常好。但是2022年,如果经济增长低于5%,感觉就真的偏低了。因此将经济增长拉回6%的轨道,或者起码在5.5%左右,应该是合理预期。

房地产情况有一些不稳,一些地方政府收入预期受影响。2022年预计会有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措施,如化解重点企业的问题保交房、放缓房地产税的推进节奏、增加贷款额度支持市场正常购房需求、信贷支持房地产企业拍地。总体来说,真正房价比较高的一线城市问题不大;房价相对低的地区需要的是发展和市场信心,消化掉过去数年涨幅过高的问题,还是有发展空间。

进出口方面,至少一季度情况还会不错。全年会如何,需要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境外需求的变动。中国出口实力在过去两年加强了不少,产业链完整性、口碑更上层楼。只要稳住进出口市场份额,情况就不会太差,并不需要继续20%、30%的夸张增长,也不可能。这是中国的优势领域,应该有信心,虽然一直有国际国内的传言称产业链迁出,但威胁不大。

在市场预期方面,2022年消费增长有望发力,增长应该比过去两年平均3.9%要强一些。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两年平均增长6.9%,比消费增速要高,并非无钱消费,而是消费受疫情影响。发改委已经提出了10个方面的举措促进消费。如果在防疫与促进消费之间找到平衡,更为精准地操作,消费有可能成为2022年经济增长的主角。

中国这两年消费增长是比较拖后腿的,不如经济增长率,甚至又被美国拉开了差距。社消总额本来是要超美国零售和餐饮消费总额的,因为美国疯狂印钱消费,反而又退成了90%。中国完全可以消费发力,多想一些办法。2021年是限制较多,2022年可能会促进较多。如果消费增长有惊喜,那么2022年经济增长会高于政府规划。

个人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会比2021年下半年明显回升,扭转一段时间以来较为低迷的预期。当然,本来问题也没有多大,都是在调控框架之内的。2021年切换了一些目标进来,2022年更好融合进调控框架,市场情绪将显著好转。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沈玉萌
经济 十四五 人均GDP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首次超过燃油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破50%

马斯克公开反对禁止TikTok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