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中国科研要培养创新人才,不能用“人海战术”?

来源:观视频

2021-06-17 07:55

陈平

陈平作者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视频/陈平】

知彼知己,纵横天下,我是眉山剑客陈平。今天我准备讲,马克斯普朗克经济研究所带研究生的方式和中国有多大的差别,和美国有多大差别。

他们的研究所有多大呢?事实上就是一个楼,还有一个小的房子,主要就是一个食堂,请了一个炊事员,她也兼任总务管家,不像中国有一大堆官员。他们就一个人,管理非常严格,每一个人下个礼拜要吃什么饭,得提前一个礼拜预约。

另外一个楼是住多少人呢?教授级别的就只有三个人,他们只有办公室,常驻的就是博士后研究生,大概只有十几个人。剩下来的都是空的房间,给川流不息的请来的访问学者、邀请来讲演的人。我到德国去工作,根本不需要像国内那样忙着找旅馆,申请经费等,他们经费就是现成的,房间自己就可以进去,没有人接你,全部都是自动的。

一层楼里面有一个公共房间,里面可以烧饭,可以微波炉热饭,整个一层楼只有一台电视机,为什么?德国人不鼓励看电视,觉得看电视会分心,就不能专心研究。不像我们国内,现在别说电视,整天看手机打游戏。

他们的图书馆里面订了几十种各个学科的杂志。它厉害的地方是,每个月都会举行讲座、国际研讨会,而国际研讨会的规模,每次请来十几个人,这十几人都是跨学科的、世界上最前沿的人。我在德国开复杂科学的研讨会,得到的知识比我在美国参加美国科学的年会、经济学的年会,或者中国的各种各样的会议信息要浓缩得多,要前沿得多。这也就是我讲的,为什么要建议把最高端的研究中心、国际研讨会,放在山清水秀的小城去开,而不是放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去开,那是在做营销,不是在做科学讨论。

如果请来一个人,底下有博士后或者研究生对你的工作感兴趣,和你讨论,那是什么规模呢?是一对一的规模。如此,我才了解德国的研究生制度和美国、中国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讲的因材施教。

第一,德国招研究生根本不会像中国和美国一样进行统考,看成绩,批量生产,需要个别申请。他们招研究生,不是像我们中国的学生找老师,老师久仰久仰,我要跟你做学问。德国的老师问你自己想做什么,如果你想做的这个问题,别人已经做过了,那你去找别人。你做的事情没有人做过,教授认为你想的问题非常有意思,就会问你的动机,你怎么想到,然后了解你的知识背景。

第二,老师答应收你当研究生了,会为你量身定做一套你的学习计划,根本没有课上,就是一个读书计划,他认为要解决你的问题,不仅需要经济学,而且需要学心理学,学生物学,甚至物理学、历史等等,他会给你建议,和你讨论,当然也要得到你的同意。

第三,研究方向确定了,他和你讨论,在这个领域里面,全世界最好的学者在哪?当然为了省钱,老师会考虑德国有没有?欧洲有没有?有的话,你可以到旁边的大学去选修,自己跟那个老师谈,你要当他的学生,你去听课、去讨论就好了。

当时面对我的老师普里戈金,我提出一个问题,普里戈金说你这个问题很好,他认识心理学的皮亚杰,皮亚杰去世了,他的助手还在,我给你出钱,你到瑞士去一趟吧,到瑞士去讨论这个问题。

我在普里戈金那里,虽然经济待遇非常低,干活拼命死去活来,住医院住了十几次,但是知识上的发展空间很大,这是在美国其他的大学,或者同样的德克萨斯大学其他的教授那里得不到的机会。因此,第一是要有“伯乐”支持欣赏你的研究方向。第二是他给你指导,把前面已经做过的东西,可能对将来发展有关系的推荐给你,你去补需要的知识。

国内批量生产的东西,比如说国内最流行的曼昆经济学,曼昆在美国是一个三流经济学家,因为没有原创的贡献,但是写教科书赚了大钱。哈佛的学生在金融危机以后都拒绝上他的课,但是在我们国内,他就是大师级的人物,是大家追捧的对象。

我们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中国学生里面,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年轻人,数量比我在美国碰到的还要多。1996年,我下定决心回到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但回来以后又非常失望。我只能给改革的政策献计,做科学普及,要想培养独立研究的人才,发现培养一个,毕业难,找工作也难。

中国的大学想要办成研究型的大学,最难的是要摆脱中国小农经济的传统、靠人海战术,结果就是他们只会艰苦奋斗,不会独立创新。目前,在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做科研,比在北大复旦做出来的机遇要大,原因是中国大学里面科研以外的任务太多了,提职称、配资源、招研究生等等,全是跟独立科研没有关系的任务。

希望大家想一想我们讨论的问题。我认为重要的是钱学森问题,中国有没有可能培养独立创新的人才,中国有很多独立思考的人才,能不能找到能够识别人才的领导,谁能当伯乐,像聂荣臻元帅那样给他们当后勤部长,给他们当政治的后盾,把他们推到科研的第一线。我还要加上毛主席给年轻人说的话,世界是你们的,未来是你们的,你们能不能解决钱学森、饶毅和我都没有能够解决的任务,希望在你们身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刘惠
科研 科研站 科研人员 教育 经济学 经济理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