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从母公司股权切入,知网涉嫌垄断如何整改?

来源:观视频

2022-05-20 07:46

陈欣

陈欣作者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视频/陈欣】

大家好,欢迎来到欣欣向融栏目,我是交大高金的陈欣老师。5月13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根据前期核查对知网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看到这个消息,不少同学感觉大快人心。

近年来,知网多次因收费过高和不合理涨价遭受高校等学术机构抵制,还因侵权和涉嫌垄断频陷诉讼及舆论争议。就在4月初,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都承受不住知网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在谈判破裂后发布公告抱怨知网的条件相当苛刻。

大家用知网,重点就是查重和找创新。所以我今天分析知网的角度,主要是从其母公司,也就是同方股份的角度来切入。

同方股份在上交所上市,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一家什么性质的企业?2020年以前,同方股份的控股股东是清华控股,最终控制方是教育部和清华大学。前些年,清华控股旗下的紫光集团,启迪集团都出现了债务危机。国家出台了校企分离的改革政策,清华控股就在2019年决定将同方股份的控制权转让给中核集团。

最终,中核资本在2020年1月以64亿元的对价从清华控股手中接过同方股份21%的股权,还接受了清华控股剩余直接持有的4.8%表决权委托,成为同方的控股股东。

所以,大家看明白了吧。知网在中核集团旗下,属于一家正宗的央企。知网涉嫌垄断,同方股份和中核集团都相当尴尬。

好的,我们再往下挖。

知网,或者说中国知网(简称CNKI)其实不是一个具体的实体。中国知网有门户网站,里面提供期刊、报纸、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多项数据库产品,还有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软件产品,实际上是一家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平台。所以,反垄断调查的具体对象是涉及运营的法人主体。

根据同方股份的公告,就是知网北京和知网数字出版两家全资子公司。所以,我们就先在财务层面来扒一下这两家公司。

首先,知网北京负责运营门户网站和多项学术数据库产品。这家公司在同方的年报中可以找到主要经营数据,所以各类媒体都进行了分析讨论。知网北京2019-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10亿元、11.7亿元和12.9亿元,年增速超过10%;其毛利率分别为58%、54%和53%;每年为公司创造约2亿元的净利润。2021年末,知网北京的净资产是19亿,总资产是28亿,算下来ROA(资产回报率)是7%,ROE(股东回报率)是10%。

其次,知网数字出版是个什么情况呢,这家公司媒体很少讨论。我也使劲去挖了一些信息。知网数字出版是同方股份投资1亿元成立,受清华控股委托,代为行使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管理权和经营决策权,期限为2014年4月至2024年4月。

从网上查到很多的招标文件可以看出,知网数字出版是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也就是查重系统等软件产品的提供方,但其营收和盈利能力并不透明。在关联交易的披露中,只能看到2021年知网数字出版向受托管理的电子杂志社支付略低于一亿元的费用,应该是支付的分成。

新闻曝光知网涉嫌垄断之后,同方股份发布了公告,称2021年两家涉嫌垄断的子公司合计营收占比为6%,约为17.1亿元;合计归母净利润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绝对值的12%,也就是2.3亿元。

这意味着,2021年知网数字出版约从查重等业务中获得4.2亿元的收入,净利润约为4千万元。另外,两家子公司合计资产和合计净资产占上市公司的比重分别是6%和14%,所以可以估计出来知网数字出版的总资产约为9亿元,净资产大概是3亿。这对应知网数字出版的ROA是4%,ROE是13%。

不管是卖论文数据库的知网北京,还是卖查重系统服务的知网数字出版,虽然毛利率超过50%,但总体净利率为13.5%,股东回报率也是10%左右,说实在的,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暴利。

但是,知网的运营涉及近15亿的各项成本,维护和运营知网需要那么多费用吗?论文等学术内容大多数是免费或极低成本来的,维护网站和带宽,整理学术数据库,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有那么高的成本吗?是否存在提高效率的空间呢?对于这些信息,目前社会公众都还看不到细节,对知网缺乏信任。

为什么整个社会对知网意见那么大呢?下面谈下我对这个事件的四个观点。

第一,知网的版权是有原罪的。

知网源于1999年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发起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是一个以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国家各部委的支持下,知网被列入国家的“火炬计划”,还受益于大量高校等机构提供的学术资源。发展到现在,知网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例如,光中文学术期刊知网就收录了8千多种,共计约六千万篇全文文献,收录率接近100%。

但是,这些学术文献知网基本都是免费拿来的。比如说,我自己辛辛苦苦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指导了数以百计的硕士,博士论文,我和这些同学都没有从知网拿到过一分钱。所以说,知网收录的学术论文资源具有版权瑕疵,绝大部分中文论文并未取得作者明示授权,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基本上是一告一个准。

但是,一般来说大家也不会太计较学术论文的版权,毕竟学者做研究也没指望过写论文能赚钱,文献平台如果能起到促进知识公共传播的作用就算了。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建设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里面的学术文献也比较多,大家可以免费注册并下载论文。

但是,如果知网以公益的名义拿到学术资源后,去作为创收的来源,使劲收费,就可能会引发反弹。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胜诉知网案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赵教授因100余篇论文被知网擅自收录,开展维权并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这些学者都去起诉,估计赢的概率相当大,知网根本赔不起,估计都会破产。这就是我所说的原罪所导致的问题。

第二,知网可能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根据反垄断法,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达到1/2的,就可以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了。知网在高校市场的占有率接近100%。

知网将各数据库分别进行产品报价,每年不断提高订购价格,还想着法来巧立名目收费。比如说,2022年期刊数据库的报价为18.7万元,硕士论文数据库则为15.9万元,博士论文数据库为8.4万元。这些一般都是高校标配的数据库。

但是,2017年起知网与部分学术价值与市场热度双优的期刊签署协议,要求将 “数字出版发行权独家专有”授予知网。

知网进而把这些期刊的数字版从期刊数据库中分离出来,以“个刊网络版”的产品单独发售,其定价超15万元每年。2022年,知网的个刊数量已增至683种。这一招是比较狠的,本来只需要定一些基础数据库就够了,知网现在说,有很多核心期刊都不在标配的版本里,要加钱。

根据不同的数据库组合,高校采购知网数据库的价格很多超过百万元。例如,2022年度清华大学向知网北京采购34个CNKI数据库的价格为188万元。

相对于维普资讯和万方数据等竞争对手,知网收取的价格明显更高。例如,在2021年12月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13个数据库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中,知网北京的中标金额达到72.4万元,万方数据才为13万元。

这样做属不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会不会触发反垄断法第十七条里面关于进行不公平高价销售,或者是,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的条款。比较懂法律的同学可以说下你们的看法。

第三方面,知网在论文查重的服务上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不少同学会比较有体会,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比较高。这一点和国外很多高校不一样,美国和英国的本科生及硕士生毕业并不一定需要写论文。

而中国高校的学生要顺利毕业取得学位,就需要通过论文查重。学校利用数据库进行严谨对比,确保毕业论文与已有文献的重合度不超出规定的查重率范围。按照知网查重的规则,论文中出现连续13个字与现有文献雷同则被定义为重复内容。一般来说,高校对毕业论文要求的重复率在20%-30%,若重复率超过40%,则面临涉嫌抄袭的审查。像我们交大一般是要求15%以下。

特别是在2019年的翟天临论文抄袭事件后,教育部发现像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学校对待论文会打酱油,于是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政策来加强抽检要求,并对“存在问题毕业论文”强化处罚力度,督促各高校采取措施提高论文质量。这里我必须插一句,翟天临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可谓是相当深远,大家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他。

论文查重涉及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事关重大。

2021年全国有3千多所高校,每年仅本硕博毕业生就超过5百万,存在巨大的查重刚需。

知网在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拥有的全文文献量最多,成为绝大多数高校论文查重的首选工具,几乎无法被替代。

所以,知网全面碾压其竞争对手的关键就在于论文的查重业务,不少高校每年还需要花费50-80万元不等,单独采购查重服务。

但是,除了收费贵以外,知网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做法。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只针对机构用户开放查重业务,并不允许个人直接申请账号提交查重。

   知网的高校账户往往只在每年论文季开放时,给予每位学生一次免费论文查重的机会,少数学校会有两次机会。而学生需要进行多次查重,才能充分调整论文的行文以满足学校对查重率的严格要求。这就带来了巨大的自费论文查重市场。

一种途径是,通过学校图书馆并缴纳相应费用来获得知网的查重服务。但知网的收费比维普与万方高好几倍,且往往需要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代为查重。

另一种途径是,在互联网上花钱购买所谓的“知网”查重服务。在百度和淘宝等平台存在大量广告,一搜一大把,不法商家往往宣称具有中国知网查重入口,可获得准确的查重结果。

当然,中国知网坚决否认对任何个人和单位提供了这样的自助检测系统,强调所有在网络交易平台提供的所谓“知网检测服务”均是违规假冒。

但是,每年毕业论文带来的强大需求使得大量学生仍然花费不菲的金额用于各类网上的假冒查重服务,不光是难以得到高质量的查重结果,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论文信息泄露被他人使用而陷入抄袭的嫌疑。

论文的个人查重的市场如此巨大,以我的理解是每年有数十亿的市场规模,知网为什么不想进入,却把市场让给百度和淘宝上面无数的不法商家?

在万方数据等同行业公司面向个人用户开放查重服务的情况下,知网坚持拒绝个人用户的做法背后疑点重重。是不是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

对此,浙江理工大学的郭兵老师认为知网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于2021年12月起诉知网相关公司,要求其向个人用户开放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服务。杭州市中院已于2022年3月正式受理该案件。

实际上,法院对垄断起诉予以立案已经是有迹象要查知网了。

我要谈的第四点就是,知网涉嫌垄断的事件爆发后,同方股份会怎么整改。

以我的理解,尽管知网每年能赚2个多亿,但占同方股份业务的比重并不大,还惹出无数的麻烦,时不时因为负面舆情上热搜。

作为同方的大股东,不管是以前的清华控股,还是现在的中核集团,其实都不会太喜欢知网这个业务。此次知网涉嫌垄断,同方股份表态相当坚决,说是要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将知网打造成服务科技创新、促进学术传播、勇担社会责任的全新平台。很有意思的是,市场并未对知网被查事件进行负面反应。5月16日,同方股份的股价还上涨了1.16%。

但是,同方股份目前的状态并不太好。

中核集团在2020年1月接手同方的控制权后,主要精力放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严控新增投资,聚焦于核心问题资产和亏损企业的处置。同方股份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公司在2020年盈利了1亿元,但扣非后的利润还是亏损4.7亿。2021年亏损加大至18.8亿元,2022年1季度又亏损了5.5亿元。同方的债务风险也不小,经营性现金流一直在流出,现在是靠中核集团的大量资金支持才能维系。

2021年,中核资本通过定增的方式给同方补充来25亿元的权益资金,主要目的就是缓解公司偿债压力。此外,2022年中核集团还通过中核融资租赁公司、中核商业保理公司、中核财资公司等关联方平台为其提供融资支持。

可以预期,知网涉嫌垄断之后的整改将进一步削弱同方股份的盈利能力,公司需要得到中核集团更大的支持才能摆脱财务困境。

聊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知网在学术版权上存在瑕疵,也就是我说的原罪。而且,知网以往的吃相比较难看,利用在高校等市场的极高份额,每年去想各种办法提高收费,所以就容易遭到反弹。此外,知网的论文查重系统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损害了广大高校师生的公众利益,造成了巨大的灰色利益地带。

我也要对同方股份提个建议,学术上的钱不好赚,作为央企就不要去趟这个浑水了。这次正好借这个契机恢复知网公益性学术平台的属性,大幅降低各项收费,并提升经营和管理的效率,同时也通过创新来为知网打造一个可持续的经营模式。

最后,这次国家没有因为知网属于央企就手下留情,也说明中国的制度具有不断自我更新和调整的能力。

我是交大高金的陈欣老师,喜欢这个视频的同学请给我点赞,关注,收藏。 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刘惠
中国知网 知网 反垄断 垄断 学术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