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咸鱼:说一说那些三国时期的术士们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2-15 07:48

臭咸鱼

臭咸鱼作者

《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作者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臭咸鱼】

在汉末三国时,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在当时被人称为术士、或方士。他们可以说是道士的前身,但在信仰主旨上又不完全统一,他们身怀各种技艺,大概分类如同葛洪所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葛洪《抱朴子·内篇》)

史学家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分析“黄巾”时提出宗教的三种形态,很有意思。

“须知宗教是有这三种:一种是在小百姓面上做工夫,而想煽动了他们,以图大事的,如近代洪秀全所创的上帝教便是。 一种亦是在小百姓面上做工夫,确有些劝人为善的意思的。如波斯的摩尼教,在唐朝时候曾经输入中国。后来被唐武宗禁止了,然而到宋朝时候,人民仍有信奉他的。其教徒都不吃肉,而且还要互相救济,所以多有致富的,能维持一部分人的信仰。”

“还有一种,则是专和上、中流社会中人交接的。如在距今十余年以前,风行一时的同善社就是。”

吕思勉虽说第三种“专和上、中流社会中人交接的”宗教(人士)只不过“可鄙,并不会有什么大害”,那也是民国时期的事,在新中国建国之初,人民政府对同善社、一贯道这些宗教组织都是给予取缔、打击了的。

时至今日,也有不少活跃于政教名流之间的“神人”现世,抑或是以“大师”、“教主”等名头粉墨登场,一时风光无限。在他们纷纷遁世或者“仙逝”的时候,盘点一下三国时代他们的“祖师爷”。本文谈一谈三国开创者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有过交集的“神人”们。

先说刘备。

东汉时,益州广汉郡新都县有杨厚,世传图谶学,善于占卜。

桓帝时,杨厚门生中有董扶(字茂安,广汉郡绵竹县人)、任安(字定祖,广汉郡绵竹县人)、周舒(巴西郡阆中县人)三人最有名气,至灵帝时,其中董扶被大将军何进征入朝廷为侍中。

中平五年(188年),太常刘焉向皇帝刘宏提议重置州牧,以便于平定地方叛乱。董扶趁机在私下告诉刘焉说“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所以刘焉向皇帝求得益州牧,董扶也趁机求得蜀郡属国都尉一职,两人一同前往益州。

刘焉到任益州一年后,董扶也称病离职回家,不久后在家去世。

任安和周舒则一直隐居在家,直至逝世。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得益州后,征辟了周群(周舒之子,字仲直)为儒林校尉、张裕(字南和,益州蜀郡人)为益州后部司马,他们都会占卜,甚至当时人说张裕比周群更有天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欲夺取汉中,便先请周群占卜得失,周群推算之后说:“这次出兵,主公您可得到汉中之地,但却得不到汉中百姓。而且在争战时如果派出偏军,必然会失败,主公请谨慎行事。”

同时,张裕却劝刘备不可以去争汉中,说去了一定会失败。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攻取汉中,战役中黄忠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立下奇功

结果是周群说的都中了:刘备果然是得到了汉中之地,曹操则把汉中百姓都迁走了;而且刘备先派出去争夺武都郡的吴兰、雷铜都战败身死。(《三国志·周群传》:“先主竟不用裕言,果得地而不得民也。”)

张裕与刘备关系不算太好。当初(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时,张裕随刘璋会见刘备,刘备拿张裕的胡须开玩笑,结果被张裕反唇相讥,没占到便宜。

事情经过大概是这样的:张裕的胡须比较多,刘备就说:“我老家涿县,有很多姓毛的人家,东南西北都有毛姓人家,涿县县令就曾说过‘很多毛姓人家绕着涿县居住啊!’”

刘备原话是“诸毛绕涿居乎”,在这里,“涿”的指代释义并不明确,前辈语言学家也未统一意见,不管怎么解读,释义方向肯定是说人体某不可描述的器官。

刘备是嘲讽张裕的胡须多,就像“很多毛绕着不可描述的器官”。

张裕机智过人,也不甘示弱说道:“以前有个上党郡潞县县长,后来升官为涿县县令(小县为县长,大县为县令),他离职回家尚未赴任,写信给他人时却不知道应该署名潞县长还是涿县令,于是干脆署名成‘潞涿君’了。”

因为刘备没有胡须,张裕的意思就是说你刘备没胡须,是个露(潞)出不可描述的器官的人。刘备当时很生气,但也只能忍下了。(《三国志·周群传》:“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

刘备从汉中班师后,又听有人汇报,说张裕私下说:“在庚子年(自此年往后的第一个庚子年是220年),天下会改朝换代,届时刘家天下将不复存在了!主公虽然得到益州,但是九年之后(214+9=223),在寅卯年间(壬寅、癸卯之间,即222-223年间)又会失去益州。”

于是,刘备对张裕的不满终于爆发,以张裕“妖言惑众”,加上“对汉中之战的预言不准”为由,将其逮捕入狱。

为此,诸葛亮替张裕向刘备求情,刘备则回答说:“方兰生门,不得不锄”,于是,张裕被斩首示众。

当然我们都知道,张裕最后的预言果然应验了:汉献帝刘协禅让与曹丕,刘备于寅卯年间逝世。而占卜准确的周群,刘备举荐其为茂才,得到重用。

据葛洪《神仙传》记载,说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欲伐吴替关羽复仇,在出兵之前,派人去找来蜀地仙人李意其,询问吉凶。李意其不正面回答,只求纸笔,他在数十张纸上画了兵马器仗,然后又一张一张撕碎,末了又画了一个大人物像,挖了个土坑埋了,随后径直离去。

刘备非常不高兴,但是仍然执意出征,之后,果然大败而回。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白帝城逝世,这时众人都说李意其画大人物而埋的寓意是刘备逝世之事,《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原文如下:

其实这个故事在后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预言术技巧。

我在这里可以先讲一个民间故事。说有三个秀才赶考,他们在途中拜访了一个善于算命的和尚,问三人中有几人能中榜?和尚不做声,只伸出一根手指。后来的故事就不用说了,反正最终这三个秀才都认为和尚确实很“灵验”。

这其中玄机就是:只要一个人中榜,和尚的意思就可以解读成“一个人中榜”;

若是两个人中榜,和尚的意思就可以解读成“一个人未中榜”;

若是三个人中榜,和尚的意思就可以解读成“三个人一同中榜”;

若是三个人均未中榜,和尚的意思就可以解读成“三个人一同未中榜”;

所以说,这“一根手指”可以解读出不同结果,这就是附会的方法。李意其的撕纸、埋纸表演也是同理。

刘备倾国之力兴兵伐吴,孙权派出的吴国军队必然也要竭力抵抗,双方一场恶战下来,必然军士死伤无数,李意其的撕纸表演,根本就是顺理成章的解读。

至于埋纸表演,李意其也没指明这画的“大人物”是谁,只不过刘备兵败后一年身故,后人就附会成刘备了。假若刘备击败了吴国军队,斩杀陆逊、甚至孙权,可以想象,后人又会把这“大人物”附会成陆逊、孙权罢了。

最后简单统计一下蜀汉帝国会图谶学的人物。

前文提到的周群死后,其子周巨子承父业。

任安虽然终生未出仕,但他有两个门生比较出名。一个是杜微(字国辅,梓潼郡涪县人),他拒绝刘备的拉拢,刘备死后,才接受诸葛亮的邀请入朝为官,最终求了个谏议大夫的闲职颐养天年;另一个是杜琼(字伯瑜,蜀郡成都县人),他成为刘备的议曹从事,但没有为刘备占卜的记载。

还有巴西郡的谯岍,学识渊博,也精通图纬,他的儿子谯周也继承了他的学问。

我们再来看曹操。

曹操在早年的乱世争战中,主要是问计于荀彧、荀攸、郭嘉这些谋士,曹操是不会找人占卜吉凶的。曹操对神仙、变化、预言的兴趣不大,倒是十分喜欢研究养生,《博物志》上说曹操“好养性法,亦解方药。”

曹丕在《典论》中提到:颍川郡阳城县人郤俭,甘陵国人甘始、庐江郡人左慈都曾被曹操任命为军官。当然曹操不是让他们领兵打仗,而是在闲暇之余向他们学习养生之道。

郤俭会辟谷之术,也就是不食五谷,但他需要吃茯苓维生,据说他走到哪里,哪里的茯苓价格就会暴涨,因为很多人都想跟他学辟谷。议郎安平人李覃学习辟谷,结果因为喝多了凉水,导致严重腹泻,差点因此送了命。

之后,甘始也来归附曹操,他擅长行气,这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的修炼方式,据说甘始上百岁而容颜不老,于是,有很多人又去跟他学行气之术。军祭酒弘农人董芬,在练习行气的过程中发生闭气晕厥,过了很久才苏醒。

至于左慈,他会补导之术(房中术),又引来大批粉丝,甚至有阉人严峻前去向他请教。(《后汉书·方术列传》李贤注引《典论》:“至寺人严峻往从问受,奄竖真无事于斯术也。人之逐声,乃至于是。”)

当然,曹操有故事的术士中最有名的应该是左慈了。

三国中著名的“神级”人物左慈

左慈还擅长变化的法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是个擅长幻术类的魔术师,只不过他的法术效果被描写的非常夸张,现代的魔术师也很难还原其魔术效果了(看文字记录比现在某些变蛇的强多了)。

在一次曹操举办的宴会上,曹操说满桌美味佳肴中可惜缺少吴地松江的鲈鱼,左慈则当众表演了空盆吊鲈鱼的魔术,曹操又说需要蜀地的生姜,左慈也说出去就能买到,曹操想要为难他,说:“我前不久派人去蜀地购买蜀锦,你顺便跟他说下,多买两端(古代布帛长度单位,两丈为一端)。”左慈也说没问题,然后出去了。

过了没一会儿,左慈就带着生姜回来了。

等过了几天,购买蜀锦的人也回来了,曹操亲自询问情况,此人也说是左慈传的话,多买了两端蜀锦,曹操又仔细问了时辰,果然与当时的情况相符。

从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不相信左慈有仙术的。用现代魔术师的眼光看,曹操就是个奥客(喜欢魔术揭秘的观众),一心想拆穿左慈的把戏。

后来有一次野外聚会时,左慈变出酒肉招待一群士大夫。事后曹操派人打听,发现附近的酒店的酒肉都丢失了,于是曹操认为是左慈盗走的,便命人抓捕左慈。在抓捕过程中,左慈反复变化而去,不知所踪。

以上是范晔在《后汉书》中记载的左慈事迹,而在葛洪《神仙传》中,则记载了左慈的后续故事。

《神仙传》说左慈也会辟谷,至于他吃不吃茯苓就不知道了。曹操把左慈关在一间房内,每天只提供两升水,如此过了快一年(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引曹植《释疑论》是说近一个月),左慈出来后,神态精神如同常人。曹操便向左慈提出要学道术,左慈不肯,曹操大怒,这才反目。

后来左慈先后投奔刘表、孙权,最终因为孙权侍臣谢送欲刺杀左慈,左慈又变化而去,这才不知所踪。

葛洪还说从祖父葛玄(扬州丹阳郡句阳县人)拜左慈为师,学会炼金丹。如此看来,左慈真是奇才,掌握了非常多的技能(房中术、魔术、辟谷、炼丹术)。

当然,民间最感兴趣的还是左慈与曹操的纠葛,甚至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香港电影公司成立之后,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左慈戏曹操》。

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也提到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说他们三人会容成公(传说中的仙人)的房中术,并说东郭延年也加入了曹操的“养生团队”。

封君达是凉州陇西郡人,常常骑着青牛,号称“青牛道士”,据说活了两百岁,最终入了玄丘山归隐而去。

曹操的“养生团队”中还有上党郡术士王真、郝孟节。

王真年龄有一百多岁,容貌却像不足五十岁,擅长胎息之法(不用口鼻呼吸)。郝孟节是王真的门生(《神仙传》作郗孟节),他只要含着枣核,可以五年、十年的不吃东西,还能屏住呼吸,假死一般维持上百日,甚至半年之多。

因为郝孟节为人谨言慎行,又有士大夫的风范,所以曹操让他统领其他术士。即便如此,曹操对术士的奇才异能也是不信任的。

在曹植《辩道论》中提到,曹操招募方士的目的是:“本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挟奸宄以欺众,行妖隐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并说“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

葛洪《神仙传》里说,曹操初见王真年纪像三十岁左右,不相信他活了上百岁(《神仙传》说王真活了四百岁,太过了),于是派人去王真的家乡打听情况。

曹植还曾单独和甘始私下交流,好说歹说想哄他说出一些秘密来,甘始就前言不搭后语的说一些故弄玄虚的话题,以至于曹植事后说,甘始这些人,在秦始皇、汉武帝时,就是跟徐市、栾大这样的人!

徐市就是徐福,哄骗秦始皇说东海有神仙,可以求来长生不老的方法,最终拿了财物出海,不知所踪。

栾大则是汉武帝宠信的术士,最终被汉武帝发现他是个骗子,被判腰斩弃市。

大概曹操在中年时,就得了头风病(经久难愈的头痛),与其相信这帮号称活了上百岁的术士们有神仙能力,曹操则更愿意相信他们真的有长寿秘诀。《博物志》上说曹操“又习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

这里是说曹操听信术士的方法,学习吃野生葛、还饮用少量的鸩酒(毒酒)来养生。这种事有没有科学原理不好说,就实际情况来看,曹操并未因此长寿或使自己的头风病痊愈。

真正对曹操有帮助的人是华佗。

华佗是曹操的家乡人(豫州沛国谯县),善于医术,他的针灸术能够给曹操稍微减轻痛苦,但也无法根治。华佗甚至告诉曹操,头风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长期保守治疗。(《三国志·华佗传》:“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华)佗针鬲,随手而差。”)

曹操与华佗的故事曾被改变成电影、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图为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华佗与曹操》

后来,华佗请假回家,到了约定的期限后,又找各种理由拒绝到职,曹操多次写信请他都没用,曹操这才大怒,令人将其抓捕入狱,最后判了死刑。

为此,荀彧还为华佗求情,曹操说:“我就不相信天下找不到和他一样有本事的人了!”(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后来,曹操又有多次头痛发作,身边却再也没有能跟华佗一样会用针灸解除痛苦的人了。大概是亲人们在身边又念华佗的医术高明的缘故,曹操仍然逞强回应,说华佗是“养病自重”,反正不杀他,自己也断不了病根,也无所谓了!(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的爱子曹冲病逝,年仅十三岁。曹操在这时候才软下心肠,叹息道:“我真后悔诛杀华佗,以致我儿这么年轻就死了。”(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曹操最终还是带着头风病活了十多年,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才病逝。

也可能就是在这段没有华佗帮助的时间中,曹操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养生之道来延年益寿。曹操晚年也写过一些游仙诗,可见他对神仙这种事也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当然,这也可能跟人的阅历有关。

郤俭,甘始、左慈这三人应该是在曹操还在许都担任司空时加入的。

等到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开始建设魏公国,这时候,曹操才开始又招纳术士为幕僚。沛国朱建平、乐安郡周宣就是其中两位,朱建平擅长看相预测人的寿命,还会相马,周宣则是擅长解梦。

曹操却没有向他们请教过,倒是曹丕及其他魏国官员、将军经常找他们看相、解梦。朱建平曾预言曹丕能活八十岁,但是在四十岁时会有一次小劫难。

后来,曹丕在四十岁时得了重病,于是领悟(其实是附会)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能活四十岁,八十为一昼一夜。(曹丕病困,谓左右曰:“建平所言八十,谓昼夜也,吾其决矣。”顷之,果崩)

至于曹植,他在晚年也有对待术士观念上的转变。

例如,他在晚年也写过游仙诗,又在《释疑论》中承认“天下之事,不可尽知”,当初在《辩道论》中否定甘始等人是“以臆断之,不可任也”,曹植甚至说出“但恨不能绝声色,专心以学长生之道耳”。

当然,他这种态度很可能是在自觉政治前途无望的困惑之中才发生转变的。

最后,说说孙权。

可以先下一个结论:孙权是有神论者。

这应该算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我们要知道孙权的父兄(孙坚、孙策)都对宗教没什么好感。

孙坚年少时就在地方政府担任军官,领兵平定会稽人许昌领导的宗教叛乱,乃至黄巾之乱时,孙坚又招募士兵,协助汉廷剿灭太平道。孙权之兄孙策,也对术士反感。《江表传》和《搜神记》都记载了孙策杀琅琊道士于吉的故事。

《江表传》是说孙策眼看于吉在百姓中颇有影响,便将其抓捕,其母亲吴夫人亲自来求情,孙策说道:“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最终将其处死。

《江表传》的内容涉及了张津的内容,被裴松之分析后认为这段记载不靠谱。

《搜神记》中则是说:于吉随孙策出征,途中遭遇河道干旱,船只不行,孙策正在为难之际,却见将士都亲附于吉,于是将其抓捕,并令其求雨,结果于吉求雨成功后,孙策仍然将其处死。不过后来,于吉的尸体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裴注引《搜神记》:将士哀惜,共藏其尸。天夜,忽更兴云覆之;明旦往视,不知所在。)

后来,孙策总觉得于吉的鬼魂在自己身边作祟,在被许贡门客行刺负伤后,孙策在镜子中看到于吉的形象,受惊吓而伤口破裂而死。(孙策而引镜自照,见吉在镜中,顾而弗见,如是再三,因扑镜大叫,创皆崩裂,须臾而死。)

孙策杀于吉

我要说的是:这两个关于于吉之死的记载不同,裴松之表示不知道谁真谁假;而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却很艺术地将两段史料加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非常厉害!

当然,我们现代人只要知道孙策是负伤后不治身亡就行了,至于于吉是怎么死的,除非你想写小说故事,不然研究历史的人没有必要去深究。

话题回到孙权身上来。

孙策死后,孙权接管江东,当时才十八岁。孙权就招募了吴范(会稽郡上虞县人)、刘惇(青州平原国人)、赵达(司隶河南尹人)三人为幕僚。

吴范的占卜成功率很高,例如成功预言了刘表死期、刘备得蜀等事,孙权对吴范的能力非常信任,每次出征前都会找吴范预测战果。

但是,吴范和孙权的关系却并不融洽,因为孙权多次想找吴范学习预言的技术,而吴范不肯说出秘密缘由,所以孙权十分不满。

《吴录》则是说吴范这是有心计的表现,因为说出了秘密,自己就会被孙权所疏远。吴范不肯说出秘密,其实是对的,因为就跟破解魔术一样,如果说出了原理,魔术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了。(《三国志·吴范传》:“欲知其决,范秘惜其术,不以至要语权,权由是恨之。”)

现代著名魔术师刘谦也表演过预言术,也做到了“预言八条,命中六条”的结果(百科词条说是预9中5),其中原理,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有人会认为预言术应该是100%准确才算厉害,其实不然,除了吴范,还有魏明帝时期的管辂都只有70-80%的成功率(刘谦和他也差不多哦),可见自称能达到100%预言成功的大都是吹嘘的结果。(《三国志·管辂传》:(管)辂卜亦不悉中,十得七八,(华长)骏问其故,辂云:“理无差错,来卜者或言不足以宣。”)

吴范曾经预言孙权称王,孙权便承诺:“如果我称王了,我就给你封侯。”

黄初二年(221年)十一月,魏文帝曹丕派人给孙权加封吴王,吴范在宴会上提起之前孙权承诺封侯的事,孙权为了履行诺言,命人给吴范送上侯爵的印绶、衣带,吴范则看出孙权并非真心情愿,于是推辞不要。

等到孙权给群臣论功行赏时,本来要给吴范封为都亭侯,但是孙权想起吴范不肯传授预言术的秘密,便在诏书下达之前删掉了吴范的名字。

其实,不光吴范一人保守秘密,刘惇、赵达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孙权,就连其他名士前来求教,他们也不肯说。赵达也因为对孙权守口如瓶,而没有得到提拔。

其实,在孙权身边还有一个能人也会占卜,他就是虞翻。

虞翻本是名士,不但学问大,而且精通《易经》,会以此推算预言,而赵达据说是用《九宫算术》来推算的。

三国时期东吴名士虞翻(字仲翔,左一)在和诸葛亮舌战

在孙权派吕蒙偷袭关羽之时,孙权让吴范推算能否俘获关羽,果然如吴范所言,在第二天正中午,关羽被送来。

同样的,孙权也让虞翻预测战果,虞翻通过易经方法,推算出“不如两天,关羽必定断头。”孙权对虞翻称赞道:“你比不上伏羲,至少也可以与东方朔相比啊!”(《三国志·虞翻传》:“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同样的,虞翻也得不到孙权的宠信,因为他性格耿直,而且在喝酒之后喜欢乱说话。

有一次宴会上,孙权和张昭谈论天下到底有没有神仙,虞翻则趁着酒劲,指着张昭说:“你们谈论的那些人都是死人,他们算什么神仙!这世界上哪有仙人啊!”

这句“无神论者的驳斥”让“有神论者”孙权勃然大怒,毕竟孙权是权限汪,不需用费口舌论高低,直接下令将虞翻革职,流放到交州去了。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之时,还问赵达,自己能做几年皇帝?赵达推算之后说:“汉高祖刘邦在位十二年,陛下是他的两倍(二十四年)!”孙权大喜。

赵达死后,孙权听说赵达有本算命的书,于是想找来看,把赵达的女儿抓来审问,甚至让人去打开赵达的棺材,都没能得到。(《三国志·赵达传》:“……求之不得,乃录问其女,及发棺无所得,法术绝焉。”)

吴范死后,他的预言术也没有后人继承。后来,孙权十分怀念他们,甚至向地方政府下达命令:谁能举荐如同吴范、赵达这样善于预言术的人,可以封千户侯。即便如此,孙权也能再没有得到能人。

葛洪《神仙传》说自己的从祖父葛玄师从左慈后,得了道,名气也很大,以致于孙权要请葛玄出山,赐予官爵,而葛玄不肯,末了尸解成仙而去。后世道家尊葛玄为“灵宝派祖师”。

葛玄的兄弟葛系则在孙吴帝国当上了大鸿胪,他的孙子就是葛洪。

葛洪自称“抱朴子”,师从葛玄门生郑隐。葛洪勤奋好学,不但掌握了各种道家奇书,还尝试把前世种种奇人奇事编写成书,对道家的统一、继承、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另外,葛洪还精通医术,他写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的用“青蒿汁”可治疗疟疾。现代医学家屠呦呦就是由此受到启发,在1972年成功提炼出青蒿素,籍此,她拿到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可以这么说,撇开葛洪的道教成就,他在中医学上的成果也是留给中华民族一份宝贵财富。

言归正传。在孙权晚年,在临海郡罗阳县出现了个神人,名叫王表。大概是孙权派人向他请教了一些国家大事,这位神人建议:“明年需要立皇后,改年号。”孙权立即听从。

太元元年(251年)五月,孙权立潘氏为皇后,并派人去请王表入宫。

七月,王表朝见孙权,孙权特意向他请教,王表只能算一些水灾、旱灾的小事。即便如此,孙权都觉得很开心了,认为自己得到了神人相助。(《三国志·吴主传》:“权于苍龙门外为立第舍,数使近臣赍酒食往。表说水旱小事,往往有验。”)

但是到了十一月,孙权得了重病。一连几个月,孙权久病不愈,很多人去找王表请福(向神仙祷告),乞求孙权身体康复,但是王表偷偷跑掉了。次年(252年)四月,孙权逝世。

有人会问:“王表为什么要走啊?或许他确实是神仙,因为看出孙权回天乏术才离开的呢?”

再说另外一个故事吧。

在曹魏帝国青龙三年(235年)时,寿春有个农妇,自称神仙下凡,能赐神水给百姓治病,魏明帝曹叡也相信这是真的,于是给她很多赏赐。

等到曹叡病重之时,喝了所谓的“神水”也没有用,曹叡干脆将她杀了。(《三国志·明帝纪》:“及帝(曹叡)疾,饮水无验,于是杀焉。”)

所以说,王表再不走的话,很可能要步了这农妇的后尘了!

对此,后世孙盛拿《左传》中的一句话评价:

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孙)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适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多凉德矣。而伪设符命,求福妖邪,将亡之兆,不亦显乎!

王表本来就是个神棍,根本没有所谓的神力可言,甚至在品德上还不如吴范等人,至少吴范他们不会说自己是神仙来蒙骗孙权,而是说有计算的方法,只不过不便透露而已。

笔者觉得:“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这句话作为本文结尾的注脚是最好不过的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武守哲
三国 妖术 骗术 曹操 大师 气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