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副主任称繁体字有利国际交流应尽快恢复

来源:人民网

2014-03-09 23:20

3月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审议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提议,国家应取消简体字,恢复繁体字,“这样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国际间文化交流。”

“简体字不利于传承古典文化”

据了解,汉代开始,繁体字开始形成,并沿用至1956年。此后,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后,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汉字,繁体字被简体字所替代。

“当时,推行简体字主要考虑让6亿多农民尽快识字,避免学习上的麻烦才推行的,”吴仕民说,繁体字具有数千年的历史,不仅在中国,在中国周边国家中,繁体字仍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1956年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汉字后,繁体字在教学、研究、出版、文化、商业等领域及一定的人群中仍有学习使用的需求,在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书法艺术创作等领域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繁体字的形成是文字规律的结合,很有美感,许多历史典故都是使用繁体字写的,”吴仕民说,简体字不仅破坏了文字的美感,还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取消并恢复繁体字。

“繁体字有利于国际间文化交流”

吴仕民建议恢复繁体字的另一原因是:“在港澳台地区和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部分海外华人社区依然在使用繁体字,我们用简体字跟人家交流,很多人都不认识。”

吴仕民说,目前,海外100多家孔子学院教学使用的也是简体字,这样不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恢复繁体字并不难,学起来也容易,有简化字基础,很快就能学会繁体字,建议国家尽快恢复繁体字。”

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

只有港台是繁体字最后的雕堡

繁体字有利于国际交流吗?观察者编辑为您一一查询。

早在2006年,一则“联合国决定从2008年开始取消中文简体字和繁体字并存的状况,改为只使用简体字”的消息在世界华人圈内引起广泛争议,台湾岛内一些人甚至要发起网上“保卫繁体字”的运动。

不过该事件其实是假新闻,因为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重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联合国的中文官方文件已经“自动”从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只有原有的历史文件仍维持为繁体字。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情况也都和联合国一样,只使用简体字。

在日本,早在1946年,日本政府就启动了汉字简体化、拉丁化改革,规定了1850个“当用汉字”。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比中国早了18年。日本一度打算“废除汉字”,后来中止,1981年,日本内阁公告了仅仅作为目标而非强制的《常用汉字》,对汉字简化和限制汉字政策,做了缓和性的调整。从“当用”变为“常用”,不再禁止使用所有字体的汉字。政府只是提倡使用“常用汉字”。中日两国汉字字型,一向大致相同。20世纪以后各自向简体转化,产生一些差异,但也有自然地采用相同简体字的情况。

在华人为主体的东南亚国家新加坡,新加坡教育部在1976年颁布了《简体字总表》的修订本,为了便于区别,人们称之为《简体字总表》(1976)。这是新加坡的第三个简化汉字字表,也是迄今为止新加坡最后一个简化汉字字表。新加坡的《简体字总表》(1976)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取得了基本一致。

马来西亚的华文中学、小学都是私立学校,过去学生清一色是华人子弟。近年来,因为华校教育水准高,加上中文热推波助澜,许多马来人、印度人子弟也送到华人学校就读,学习简体中文字和汉语拼音。

台湾向来被中国大陆一些人士捧为保存了“传统”的地方,但是在两岸交流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学校早已把简体字教学列入必修的“国文”通识课程中,商家也开始用简体字宣传,乃至政府官员也开始学习简体字和普通话。

2005年,台湾文化大学国语研习班主任王玉琴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时说,“以流通的程度来说,简体字早就打败繁体字。”王玉琴说,大陆有计划地栽培汉语教师输出至全球各地,拿美国来说,中文学校、各大学的中文课,绝大多数都已经使用简体字教学。

除了台湾,香港是繁体字最后的雕堡。但满街繁体字的招牌底下,细微变化正在发生。1997年以后,学讲普通话、学写简体字的人都多了。

责任编辑:梁福龙
简体字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无论谁赢,欧洲已输”

市场疯狂下注特朗普,真金白银比民调更准确?

看!中国人的双航母编队

无论谁胜选,华裔科学家们都担心再遭迫害

“欧盟将派特使赴华探索关税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