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总部:瑞典方致信关闭无关政治 仍有70多国积极申办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5-01-14 09:34

“德国之声”中文网11日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近日宣布将关闭孔子学院。该学院开办于2005年,是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网站发布通告说,大学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协议于2014年年底到期后不再续约,孔子学院将于6月30日关闭。(1月12日《环球时报》)

据新华网消息,记者13日从孔子学院总部了解到,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200多所大学正在积极申办孔子学院,有个别学校停办或退出是正常现象,各国语言推广机构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


斯德哥尔摩大学北欧孔子学院孔子雕像(资料图)

据介绍,去年年底,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办孔子学院第二个5年协议到期,外方院长退休,由于学校自身原因,人文学院一些教授要求不再与中方续约,得到校长同意。

对于停办孔子学院一事,斯德哥尔摩大学校长致信孔子学院总部表示,孔子学院延期半年停办,该校本身中文师资很强,不会影响汉语教学,此举与政治无关。

此外,根据《孔子学院章程》中关于各国大学具有开办或退出孔子学院的自由的规定,孔子学院总部同意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今年6月停办。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据了解,孔子学院由外方自愿向孔子学院总部提出申请设立。批准成立后,孔子学院采取中外学校合作办学模式,学院设在外方大学校园内,由中外合作院校共同组成理事会,理事会研究议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预决算。中外双方共同投入,资金管理执行双方法律,坚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共派师资和管理人员。日常运行以外方为主,既遵守《孔子学院章程》,统一名称、统一标识,又充分尊重各国首创精神和办学特色,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


2007年孔子学院总部揭牌仪式

汪忧草:孔子学院变得“多余”值得警醒

斯德哥尔摩大学一位副校长对瑞典《每日新闻报》表示:“通常来说,大学里设立的一个机构由另一个国家政府提供经费,确实是有问题的做法。”该大学在网站上说,如今的情况与10年前已不相同,当年对该校而言,与中国展开交流至关重要,“如今我们与中国已拥有完全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这样的合作显得多余”。

孔子学院显得“多余”,这说法听起来有点滑稽,却是瑞典人对孔子学院的一种委婉的批评。在这之前,曾有美国媒体评论说,中国孔子学院往往直接设在其它国家的学校中,并由中国政府提供经费、选派教师和确定教学材料。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曾在《国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孔子学院以政治敏感为由干预学术的几个例子:如2009年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因孔子学院反对而取消达赖喇嘛的访问;2013年雪梨大学因孔子学院反对而一度考虑取消达赖喇嘛的访问;滑铁卢大学的孔子学院动员学生声援中国镇压西藏抗暴,等等。

归纳起来,西方人对孔子学院的批评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的派出机构,目的是宣传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二是,孔子学院经费由中国政府提供,这有违于学术自由;三是,孔子学院设在大学里,这与歌德学院等的做法判然有别。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正式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成立。这些年,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1月,全球已有358所孔子学院,另有50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35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的飞速发展,引来一些非议不难理解。

但对于外界的批评,我们不能充耳不闻,而是需要用心倾听,并在工作上做出改进。一是,孔子学院可以考虑由北京语言大学来牵头,淡化政府的色彩;二是,孔子学院的办学经费,可以通过成立全国范围的孔子学院基金会来筹措,并鼓励社会各界捐款;三是,孔子学院应该放下身段,放低姿态,多做促进文化交流的工作,尽量不要介入政治。

(观察者网综合新华网、荆楚网报道)

责任编辑:张红日
孔子学院 中国文化 文化 儒学 瑞典斯德哥尔摩 瑞典 孔子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抵达塔布,马克龙总统夫妇机场迎接

习近平将抵达塔布,继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

习近平同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