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二十二》单日票房破2600万创奇迹:强大口碑走出票房逆袭曲线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8-17 11:37

《战狼2》奔着50亿去了,《心理罪》破两亿了,而反映幸存慰安妇生活现状的纪录电影《二十二》也正在创造奇迹:截止到昨日(8月16日)22时,《二十二》的单日票房已突破2600万。截至观察者网发稿,《二十二》总票房已达4931.9万。距离内地纪录片票房纪录《我们诞生在中国》(6660万)仅剩一千多万。

《二十二》是一部以纪录中国幸存慰安妇的纪录片,这更是一部与时间在赛跑的电影,影片开拍时这群老人的人数是22人,但等到影片上映时,人数已经变成了8人,正如评论所言:我们来得太晚,她们走得太快。

从上映第二天(8月15日),《二十二》经历了最“梦幻”的48小时。在单日排片占比4.8%的不利情况下,票房占比达到了8.4%,最终拿下1311.57万的单日票房,成为国内首部单日票房破千万的纪录片。(观察者网注:此前国产纪录片单日票房纪录保持者为《我们诞生在中国》,单日票房成绩为689.2万。)

这也是令无数人感动的48小时,从最初影迷担心的排片、票房问题,到市场自动将排片双手奉上,《二十二》凭借强大口碑走出了典型的票房逆袭曲线。

除了《战狼2》,比《二十二》票房高的《心理罪》和《侠盗联盟》排片和票房输出比均为负数,这也就意味着其排片量大于实际市场需求。

除此之外,《二十二》34.4%的上座率也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而片方之前多次表示,对票房没有太多的期待,“目标票房约600万”。导演郭柯之前也表示,如果影片在扣除成本之外有盈利,将全部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管理,用于这些老人未来的生活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

这个夏天,我们可能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真正拐点——边缘的,走向主流;流行的,备受审视。

《二十二》剧照(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这个暑期档,市场最看好的大明星大制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折戟,题材相对小众的军事动作片《战狼》刷新影史记录,连续三部记录类电影勇夺票房。这些任何市场预测者都无法预测的情形,让我们可以相信:哪里有危险,哪里也便生拯救,在国内影市的票房之困里,真的生出了希望。

媒体曾将票房增长放缓的2016年视为中国电影的拐点,还引来影视大佬们的各种反驳。如今看来,2016年的电影市场,更多是告诉我们,观众不看什么;2017年才真正给出了答案:观众想看什么。

严肃题材的力量

只从电影的意义来看,《二十二》就已经达到了“五星”水准。正如导演郭柯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不是我多牛,而是我聚焦的那个群体。

8月14日,正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二十二》作为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证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登陆国内院线。在获得了张歆艺、冯小刚、吴京等明星的力挺,国内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大号的主动发声后,这部电影迅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二十二》以“抢救式”的拍摄纪录了22位“慰安妇”老人,其所承载的意义已经大于电影本身。而且运气极佳,档期撞上了《战狼2》。

撞上《战狼2》,于别的电影是大不幸,对《二十二》则是相得益彰。有网友说:“《战狼2》让我们看到了国力强盛,《二十二》让我们记住了勿忘历史。”从这一角度来说,《二十二》就是《战狼2》的前传。

而且,目前活跃在影市的商业类型片大多口碑平平,这也给了《二十二》逆袭的基础。凭借着“严肃”的题材和“真实”的情感,《二十二》再次演绎了口碑逆袭的经典路线。

今年6月,《冈仁波齐》上映。这部电影聚焦藏区普通人的朝拜之旅,关乎信仰。而当时的影市,正是进口片轮流坐庄,国产片就如没有信仰的人,在盲目中徘徊。《冈仁波齐》的出现,让许多影迷看到了华语电影人的信仰。

正因如此,大量影迷、影评人力挺该片,认为这是国产电影的一片“净土”。于是,这部电影同样凭借着“严肃”的题材和“真实”的情感拿下近亿票房,也直接催生了《皮绳上的魂》走入院线。

从《冈仁波齐》到《二十二》,这样的纪录片在如今的商业电影市场显得十分可贵。对口碑不佳的类型片产生审美疲劳的影迷,开始逐步接受这些曾经边缘的影片。而聚焦特殊群体的纪录片,也的确有被记住的价值。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纪录片就成为电影市场的一股清流。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国产纪录电影的票房分别是1815万元、3163万元、7795万元,同比增长74%、146%。

去年上映的国产纪录电影中,《我们诞生在中国》以6654万元创造了中国纪录电影(不含真人秀)的最高票房纪录,《舌尖上的新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等影片也都引发了人们观影和讨论的热潮。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民营公司开始进入纪录电影领域,投资制作纪录电影。相对小众的纪录电影为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开始积极拓展新的传播途径,跨媒体推广、传播成为趋势,促进了纪录电影票房的增长。

被“消费”的真实

《二十二》再替纪录片“火”了一把,其实已不算十分意外。“质量为王”早已是影迷的首选,并且不再只将电影视为娱乐,也将其作为思考和更多复杂感情的出口。

但伴随着《冈仁波齐》和《二十二》走红,也引发一些争议。常年带有“情怀”色彩的纪录片,已经做好被消费甚至过度消费的准备了吗?

纪录片毕竟和剧情片不同,它基于导演可虚构的空间过于狭小。特殊群体必然需要放在特殊语境下去解读。《冈仁波齐》票房逆袭的背后,也有贩卖民族风情、消费民族信仰的争议。

而因为电影的“良心”,也让很多人以过于“道德化”的姿态对电影进行盲目鼓励。似乎不去电影院看就成了没情怀、纵容烂片的“异己分子”。但这种声音越大,反对的声音也就越大。

但从《冈仁波齐》的角度来说,究竟该如何看待朝拜的意义,一个生完孩子的产妇在冬天趴在地上朝拜,应该去褒奖还是批评,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公正且准确的答案。

现在,《二十二》刚刚开始逆袭,批评的声音也随之出现。“贩卖伤痛”、“二次伤害”的质疑也有其自身的道理。虽然导演和片方都声称创作时尽可能“去标签化”,但当摄像机放在这些老人面前,“去标签化”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慰安妇”本身就是政治的,它自带标签和属性,这不容创作者去选择和摘除。如今排片的逆袭,片方也经历着考验。一方面电影排片场次多了,上座率必然会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电影被“透支”,毕竟从题材到类型,电影都过于小众。

如何让《二十二》不是“慰安妇”纪念日的“消费品”,既考验片方的营销策略,也考验影迷的观影素质,甚至是对国民性的一次拷问。毕竟在国内,“性暴力”仍然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它发生着,它存在着,但一切更多是在地下。

“慰安妇”作为抗日战争的一部分,它不容被抹去。但这又是战争最为痛苦的一部分,没人愿意总被提起。究竟拍摄是否会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这根本说不清楚。

在这件事上,没人可以感同身受,这是跨越数十年情感累积做出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未必是自愿或者必须的。此前,许多媒体曾报道某些地方慰安所遗址遭到街坊排斥,慰安妇被迫接受采访或者“热心捐助”,她们的姓名、年龄、遭遇事无巨细的公布在大众面前。

面对这种“二次曝光”,她们如何去接受,大众又能接受多少?电影是短期民族情绪的消费品,还是被长久铭记的个人历史,这些都无法被预知。但绝非曝光程度越高,效果越好。

《二十二》的制作成本只有300万,宣发费只有40万。迄今为止其口碑和票房都让其成为当之无愧的“黑马”。影迷竞相力挺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而随之而来,伴随着纪录片兴起的“道德消费”,或许注定是类型崛起必须承受之重。

导演说,“我拍的不是慰安妇,是人”。但影迷看到的,究竟是“慰安妇”还是“人”,或许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责任编辑:徐喆
电影 国产电影 中国电影 纪录片 慰安妇 日本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明年开工!越南总理:确保中越铁路顺利对接

“若我们曾抱一丝幻想,中国半导体发展不会如此迅猛”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12年造20公里,这条日本承建的越南地铁终于投运

沙利文放话:特朗普跟中国谈不成“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