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国家第一、偶像第二”,中国粉丝影响全球对华舆论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5-10 20:00

【编译/观察者网 周毅】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发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博士陈思如(Siru Chen,音译)的文章。文章题为《中国粉丝正如何在世界上强化中国民族主义》,副标题为《中国粉丝快速抵制越过政治红线的偶像艺人,这类规范正被全球流行文化产业所接受》。

文章表示,中国粉丝坚持“国家第一、偶像第二”的立场,自发抵制那些损害中国利益的偶像艺人。文章称,这种现象让中国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走向全球化,外国经纪公司和偶像艺人开始懂得遵守中国的规则、并将中国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翻译如下(有删节):

“在中国,讲中文”、“说我们的语言是最基本的尊重”,这些是中国男团节目“创造营”的粉丝们,在国际社交媒体上的表态。这款节目来到了第四季,其节目学员除了来自中国以外,还来自日本、泰国、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地区,节目赞助商腾讯希望借此扩大海外用户群体、使节目更具竞争性,并提高国内“偶像产业”的门槛。节目相当成功,但这种“全球化”的尝试也产生了令人惊讶的“衍生作用”——全球化的中国民族主义。

这不是巧合。中国的民族主义根植于节目之中,体现在中外学员之间的日常交往里。从一开始,“中国元素”就是节目的一个卖点:学员们常常身穿汉服,在由传统绘画、书法等装饰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在2021年农历新年期间,所有学员都被要求用毛笔书法写春联,以展示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最终,对外国学员的招募,不仅展现了节目的国际性,更重要的是,这彰显了中国学员和他们所代表的年轻人“文化自信”的程度。

相关民族元素是为推广节目而设计的,但这种民族主义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并不是腾讯,而是中国观众。整个过程并非所谓的、自上而下的“中式宣传”——政府实施,民众被动接受。恰恰相反,这种民族主义向全球的扩散,是一种由粉丝、观众甚至普通网民自发组织的草根运动。

为了了解中国粉丝让中国民族主义走向全球化的机制,就有必要了解这些观众在偶像节目中所扮演的角色。简单点来说,投票决定一切。观众可以投票给任何他们喜欢的学员,他们的喜好因此尤其重要。对于学员、机构和整个节目而言,了解并满足观众的品位高于一切。

这样的粉丝并不是新生事物。最令人瞩目的例子,或许就是韩流偶像因“萨德”危机(2016年)而遭抵制的往事。在一系列事件之后,许多中国粉丝以“国家第一、偶像第二”为口号,开始转粉本土偶像。他们还开始分析偶像的社交媒体账号和言行举止,开始“检测”偶像是否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包括信守一个中国原则、提升国家的良好形象及捍卫领土和主权完整等等,不一而足。

往事为鉴,如今的外国经纪公司,在有关中国的问题上,言行非常谨慎。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开始引发全球的关注——这不仅仅是一种需要被分析的现象,还是一种需要被遵守的准则——如果外国公司和偶像艺人想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国)中分得一杯羹的话,他们需要接受由中国消费者所制定的非官方规则。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带来了衍生作用,即民族主义的全球化。

中国粉丝已赢得了许多类似的“战役”。它开始于发现那些不当的行为、然后升级为舆论“战争”。涉事偶像因其不当行为被抵制,选择道歉。对于那些用挑衅性的言语和行为,公开挑战中国粉丝底线的人,例如宣扬“台独”等,粉丝们会立刻联合起来,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给予谴责。这种机制不断得到加强——如果他(言行不当的偶像艺人)道歉了,那么你也应该道歉。

中国粉丝日复一日地对这些冒犯中国的行为进行纠正,这在国内外培养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情感)。在国内,粉丝们为自己能改变国际舆论对中国的看法而感到自豪;在国外,众多外国企业学会了遵守中国的规则并谨慎行事,整个(娱乐)行业则学会了把中国的价值观变成自己内在意识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揭示中国粉丝在世界政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与粉丝对政治没有兴趣的传统观念相左。在全球娱乐行业和世界政治中,他们(中国粉丝)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有兴趣也有能力,去主导全球对中国的舆论。

责任编辑:周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