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宁:一线城市“互联网+交通”战略发展领跑全国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9-30 10:50

董振宁

董振宁作者

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

9月28日,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在“互联网+交通出行服务论坛”上发布了“互联网+交通”城市指数报告。高德首次用“智能出行”、“智慧交通”、“政务影响力”三大指标及二十七个分类指标,衡量城市“互联网+交通”发展水平。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北京、广州、深圳、武汉、上海分列“互联网+交通”城市指数的前五位。以下是他的现场分享:

董振宁:大家好,我是高德地图的董振宁。振宁给大家有礼了。

今天上午永福代表作为高德的总裁介绍了高德整个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和高德在互联网+的一些想法。那么这里我是接着他的思想,在这里具体地把我们在互联网+的一些理解和做法,跟大家做一个具体的阐述。同时,我们也发布一个新的指数,就是互联网+交通的指数,因为这是全国首创,在这里做一个指数发布。

首先,谈一下互联网+交通的理解。移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出行,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在互联网+领域,实际上经历几波变化,一个是个人出行的领域,移动手机车载在线的导航已经是成为我们的标配。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是依赖于高德地图或者百度地图这种出行工具在出行。第二,就是最近几年的共享出行经济的兴起,包括滴滴、快滴、神州这种共享经济,已经在出行当中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份额。

随着出行形式变革,在2015年、2016年互联网+逐渐形成一个星火燎原的趋势,进入到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当中,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来帮助我们的交通管理提升我们的效能。在我们理解互联网+最重要的核心属性就是连接的功能。我们原来的人、车、路,其实各自是独立的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很强,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功能,把整个交通出行,三个重要的角色,人、车、路紧密关联在一起。

我们曾经设想,我们怎么来评价中国各个城市互联网+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其实指标是很难做的。经过大数据团队很激烈的思考,我们总结出了三大指标27个分类指标,评价我们在整个的中国互联网+的应用情况。这三个指标主要是有什么构成?

第一,智能出行。智能出行代表一个城市在个人的移动出行,包括共享出行等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程度。

第二,智慧交通管理,就是交通大数据融合、开放、共享构建智慧城市的实施程度。

第三,政务影响力。就是门户网站,包括新浪微博面向公众构想影响。所以互联网+交通指数整个构成是由这三个部分构成。

基于这三个部分,我们计算了62个城市进行排名。节选头十个城市,我们可以看一下还有很多很好的特点。

首先,北京。在整个互联网+出行应用程度最高的是首都北京,当然这与我们北京的拥堵有很大的关系,客观地说拥堵促进了北京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

第二,在第二轮互联网+的交通政务应用,就是红色格子,我们发现广州和武汉异军突起,相对来讲其他城市,在互联网+的这种运用,搭建系统方面处于很领先地位。

第三,在面向公众影响力,我们发现北京依然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城市。当然,我们其实后来发现北、上、广、深当中,上海在各个指标相对其他城市来讲还是有一些差距,其实当时我在看指标的时候,我跟我们大数据分析同事经过很深的讨论,我说为什么上海在互联网+的应用上与其他城市要少不少。后来就问了一下数据,那么其实我们在数据上拿到了高德地图的使用数据,我们又拿到了滴滴、神州和包括易道的运单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其实从数据来讲还是很完整的数据。

同时,青岛,像在政务影响力也是遥遥领先的。这里面可以看一下在前62个城市整个的排名情况,后来发现在沿海城市还是居多的。

第二,在前十个城市当中南方城市占了7个,北方城市占了3个。证明我们南方的城市的同志们,他在互联网+的思想上是一个开放的,而且是敢于实践的。同时,在头五名当中,北、上、广、深,我们发现了武汉,由于在互联网+政务方面大力投入,也是排到了前面。同时,我们发现了有一些城市,像宁波、青岛等城市,并不是省会城市,但是在各自的区域当中建设力度是超过了整个省内其他城市,而排名也是靠前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基于互联网+交通管理,刚才看到了不同城市的应用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更多城市都是从一线、二线省会城市开始发力,到了今年很多三线城市已经波及到,相信经过2016年到2017年,整个互联网+交通管理,就会成为一个全国的态势。

这时候考虑互联网+交通管理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实际上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应用,本质上是效率的提升。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讲,有很多新的技术。举例,我们有众包,有大数据,我们有流量的运营等等。通过新的手段,来对我们的整个交通管理进行赋能。因为我们整个的出行趋势上,最近几年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以前我们的交通管理是一种粗放式的交通管理。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广播,通过报纸,再通过红绿灯的控制系统,对我们的车和人进行管理。那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现在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手段来对出行进行诱导,像高德地图对每一个出行进行诱导。所有网约车,所有的出行的基础发现都是一个手机带着高德地图进行诱导。实际上我们已经进入到精细化诱导的阶段。但是这还不够。

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的渗透率,北京驾驶员的渗透率,我看到最新的数字已经超过了25%,很多省会城市渗透率是15%到20%之间,相信到了2到3年之后,那么我们大部分的城市用移动互联网出行的渗透率可能超过50%。那个时候我们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就是我我们未来可能对每一个人的出行都能够进行精细化的诱导。那么这时候我们不仅保证的是每一个人出行的最优效率,还能保证整个城市出行都是最优的效率。由个人的最优,发展到群体最优阶段。

我们认为互联网公司在跟我们的政府部门进行赋能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阶段,数据融合阶段。对于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是数据的整合和搜集能力,我们有海量的数据。对于我们的政府部门也是一种海量数据,但是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海量数据。举例,有大量的视频数据,很多红绿灯的卡口数据,配时数据,还有关键路段的传感器数据。当我们数据进行整合的时候,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再举一个例子,数据整合,在政府部门很多交通管制数据,其实都是我们老百姓出行最需要的,包括很多事故的数据。后来发现,在我们面向用户来发布的时候,政府的数据占到30%,来自于公众的UGC上报数据占到70%,老百姓也会自发全民参与进行数据上报。后来发现数据整合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一种互补方式,这样无论是交管部门还是包括我们互联网公司,都拿到最完整的数据。

第二阶段,核心服务的赋能。上午书记谈到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是技术的能力,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包括人工智能的技术的引入。那么对于高德地图来讲,我们还有更精准的地图数据,像很多地图引擎数据等等,以及很多的包括躲避拥堵的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各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数据,在基于阿里云技术之上。那么这其实都是我们提供的一种能力,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赋予到整个政府,包括企业。

第三阶段,有了数据,有了很多的核心基础服务能力,我们要一起来共建运用生态的能力。我们现在跟海信合作,跟大华合作,还跟很多公司合作,是各地交管局一起,联合业内所有人基于数据,基于能力,构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举例,曾经做互联网+的诱导屏,互联网+的红绿灯,其实都是三方合作。包括高德提供大数据的分析和研判能力,我们原来是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在线平台。

现在把它变成一种API接口,广州跟当地企业合作,直接把这些数据服务,以服务形式通过接口引入到内网当中,跟内网指挥调度系统进行集成,这样广州交警可以通过这种实时异常拥堵信息来进行精准的警力调度。

你后来发现整个的生态系统建立并不是说靠我们的政府部门,靠互联网公司就能独立做在一起,其实还有一个润滑剂,就是三方的合作伙伴。我们大家一起来构建应用的生态系统。那么最后还有一个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说整个的融合和发展。那么融合和发展,其实我们以前做一个应用系统,都是以年论的。武汉上一个系统,一上就是一年,等系统上完了,这些东西就过时了。

对于互联网公司,高德地图发布是什么单位计呢?是周计的。现在一周、两周发布一个系统,其实我们面向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服务系统,我们也是基于这种快速迭代的。一个在线服务,迅速了解需求,迅速小步快跑,不断发布新的版本,保证我们的应用能够跟得上我们最新的需求。那么这种互联网公司思想也逐渐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引入到我们跟整个互联网+,跟政府和生态之间合作当中,不仅仅是技术的提供,数据的提供,以及包括理念上的提供,来帮助我们共同成长。

这时候可以看一下,我们的技术通过众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而且这种采集分成两个:第一,用户自动性的,可以通过所有的驾驶的,我们拿到数据,我可以分析每一个用户的驾驶行为,是一个安全型选手,冷静型的驾驶员,还是一个莽撞的驾驶员,通过大数据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我们也跟支付宝打通,把它放到我们的芝麻信用里面。同时,我们还有一个主动众包,全民参与的,就是UGC,高德面向事件的发布,70%都是来自于使用高德地图的用户主动进行共享。其实,我们只是给他很少量的回馈,发地图给你积分,可以在高德地图当中领一些东西,但是这其实都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一个月还是有超过150万件的UGC的事件进行发布。

所以大家用高德地图的时候经常听到来自于高德地图网友信息发布,前方有交通事故,来自于北京交管的前方有事故,其实后来发现我们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服务,一部分是来自于我们的管理部门,来自于我们的权威部门,另一方面来自于用户,通过众包和全民参与方式,改变用户采集模式。

另外,数据共享和融合。其实刚才已经提到了,政府的数据最重要的是权威性,那么对于互联网公司,我们最重要的关键词是海量,互联网公司有海量用户的信息。那么我们的政府有最权威的信息,再加上共同组建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基于数据可以做好多的事情。另外,就是当有了数据,当你有了这些融合了之后。我们实际上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智慧的概念。

基于智慧就是说,我们可以提出城市大脑的概念。城市大脑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单一地数据分析,其实我们并不能一定洞察事情的本质,所以对我们来讲,最好的是把一个城市所有设计出行数据,通过互联网+的模式都在整合起来。所以,我们在杭州,在跟我们浙江省交通厅也在做这个合作。举例来说,我们在杭州组建了城市大脑,融合了出租的出行数据,高德面向个人用户的数据,滴滴网约车数据,以及公交数据还有移动连通电信的限令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做OD分析。

基于城市所有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再通过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再加上人工智能算法,我们就可以对一个城市整个的交通运行来进行全景洞察,这也是我们一个理想,未来要在全国推行城市大脑的计划。

基于海量数据我有一个分析,我怎么面向用户来进行触达。以前我们向用户传导,我们是通过报道,我们是通过广播,我们是通过短信的形式来进行传播。但是在新时代下,我们可以借用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海量App,比如阿里集团提供高德地图,提供支付宝,有一次北京前两天下爆发的时候,高德地图为北京的用户推送量超过了7000万次,一天关于积水地图的推送。那么在以前这个事情去找移动去谈,那么所花费的费用可能都是在700、800万,千万量级,但是互联网技术,我们成本几乎做到很低很低。

同时,我们的触达不仅仅是一个消息的触达。我告诉你前方有积水地图,真正的高德是帮助你做规避,做决策引导。实际上比以前的单纯消息提供是更近一层,大数据的价值,核心价值是在于决策。那么我们通过这种决策的力量,我就帮助北京交警来进行前方有积水的时候,使用高德地图用户自动可以进行规避。以前北京交警每天下爆发的时候要出动警力超过300人次才能解决得了问题,类似下爆发,北京交警指出30人,但是配合上高德地图,那么就很圆满地解决了爆发中的疏导。其实我还是有很多触达的例子,包括在广州,在马拉松的疏导,其实永福上午已经讲过了。你会发现跟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我们不仅仅能达到原来效果,而且有可能会有更低成本,更好的方式,这比以前更近。

刚才说了我们有很多的工具,很多方法,也有很多理念。我们还能做一些什么事情?从整个应用渠道来讲,分成三部分:第一,资源优化,通过更高效地优化道路资源。其实分两大类,一类是对运力资源优化。第二,对调度资源的优化。运力资源优化主要是依赖于高德,依赖于滴滴、神州我们这种公司来做整个的,通过计算方式来做运力资源的调度。其实这里面是很多很复杂的一些算法来进行整个优化。

当初跟程维进行交流的时候,他说用户下一个订单,多少分钟能到是他整个最关键的要素,如果超过5分钟,很可能用户就取消了订单,如果3分钟、1分钟,用户就很大比例保留这个订单。但是又不可能每一个用户边上都有很大的车辆,所以对他来讲要做很大的调度方面的优化,根据用户订单做一些预调度。

对于我们来说跟交管做道路资源的优化。对道路资源优化分两类,关于时间优化,空间优化。对于时间优化,十一我们在进行疏导的时候,通过错峰出行疏导,永福在会上讲的,他上午6点到12点钟是出行的高峰,那么我们可以建议大家下午来进行出行,来实现流量分配。第二,空间优化。其实北京是最拥堵的城市,我们即使最拥堵城市大数据分析,我们后来发现,最拥堵的时候只有20%的道路是拥堵的,80%整个城市的毛细血管,其实是畅通的。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大量用户都集中在拥堵道路之上。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疏导的时候,把这种流量,不光是集中在左干道,还分布到毛细血管当中,让城市整体效率更高,所以在城市资源优化上,大数据可以做很多事情。

第二,秩序提升,分几种。第一种就是对于出行秩序提升,可以通过信息采集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做精准驾驶人的画像处理,来引导他来进行安全的出行,这个我觉得是当每一个用户都在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出行的时候,那么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种秩序提升引导到高德的app为里面,通过语音提醒方式帮助他们走最合理的模式。

我们帮助交管部门和政府来做整个社会,基于行车记录仪的爆料。其实不是为了爆违章,爆违章是涉及到一个管理问题,但是我们实际上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以爆拥堵,爆设备故障。今天早晨开车的时候,我就发现红绿灯失灵了,不亮了。其实我非常想爆,但是如果要掏出高德地图再拍一张照片,开车的时候根本不允许我做这种事情。所以我们就拼命地在想,我怎么能够降低用户上报的成本?那么我们想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就是通过语音识别和语音控制的方式。当我每辆车上装了一个行车记录仪,装了一个后视镜的行车记录仪,当时我们合作伙伴开发了识别技术。我只要简单地通过语音方式,我说上报,然后说报什么内容,就自动拍一张照片,自动定位,然后再把这个信息传到高德后台,由高德后台推送给全国各地的交管部门,我们形成更低成本信息采集的模式。

其实我们每一个交管花了很多的钱布了我们的天眼,我们做了很多的摄像头,在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里面装了摄像头。但是每一辆车有行车记录仪,每辆车可能是我们在座诸位的眼睛,我又布了一个不花一分钱,我们布了一个地眼的系统,对每辆车进行低成本的管理,这也是一种新的模式。

同时,交通秩序其实还有很重要的就是互联网+信号灯,阿里云的同学在后面会做详细介绍。我们一直想期望说用这种交通大数据,用这种低成本的信息流量采集模式,来优化我们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尤其是北京,北京交管同事在现场,我要跟他说一下,你们还要继续努力,北京红绿灯配时让我忍无可忍。

我们在广州、武汉,其实我们做了很多跟阿里云来讲,很多是做互联网+信号灯的优化,而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最后,我跟大家讲一下关于安全出行的概念。其实基于交通大数据,其实我真正想做的就是如何提升整个交通出行的安全。我曾经拿到一个数据,说中国的交通每年事故死亡人数大概是6万到7万左右,现在基本上处于持平状态。但是因为交通事故致残率就是1:20,甚至更高。

相反在日本,交通数据死亡数是我们的是1/10,美国是中国的一半,整个的安全性,尤其是日本比中国要高不少,其实我觉得日本的智能交通应用普及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跟通用曾经做过一个交通安全的测试,通用的阿斯达发现,用户有安全提示导航指引的情况下,比非导航状态下的事故率至少低6%,阿斯达是带检测的,通用样本,可以拿到全样本的数据。

因为交通提示有很多的出行引导。我们可以大量地提示,举一个例子。在交通的安全当中,很大危险是由于郊区道路的交通设施不完全,设备不齐全所导致有大量事故。那么如果要说我们花很大的力气去做交通设施的完备,其实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先在高德地图,包括我们在百度地图里面,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对事故危险地段来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在播报里面提前的对用户进行提醒和警示,其实这个成本很低,但是说不定起的效果是同样的效果。那么其实对于我们的交通安全,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在整个的交通大数据最大的贡献,其实我觉得是在帮助用户便捷绿色地到达目的地。永福在接管高德,当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说,我认为高德最有价值的是交通信息和躲避拥堵。其实当时阿里是第一次进入高德,每个人心里都担心的要命,我当时就是在交通大数据和导航部门。我当时听说永福这句话,我当时心里就放心了,我说还能继续呆在高德。其实经过了三年,那么我们整个的出行用户量,每天用户量增长10倍,其实不到三年,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那么我们每天为用户节省拥堵时间超过400万个小时,节省碳排放超过43吨。我想这也是一个很了不得的成绩。

所以,互联网+交通管理我觉得我们虽然现在已经,在座济济一堂,互联网+交通管理从2015年星星之火,到今天的燎原之势,我想说在座的诸位我们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我相信,我觉得今天做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相信在一起共同建设这个生态,我们未来会做的更好。

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刘响
互联网+ 大数据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

“美国搞的鬼,针对中国”

福建舰今日首次海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