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深挖中国反垄断“内幕” 避谈攫取暴利渲染中国保护主义

来源:环球时报

2014-08-13 08:05

“中国反垄断严打发出监管进入新时代的信号,也意味着从奥迪轿车到星巴克拿铁等产品在北京比在伦敦、纽约产生更多利润的日子可能要终结了。”美国彭博社12日这样评论中国近来密集开展的反垄断调查行动。随着汽车、IT、医药等行业的多家跨国巨头纷纷“中枪”,这场“反垄断风暴”在世界舆论场掀起的波澜也越来越大。虽然明知许多外企在中国定价高于国外,但一些西方分析人士仍认为中国的动机“并不单纯”,“中国敲打外资”、“中国披着公正监管的外衣让本国企业获益”……类似论调不断在西方媒体上冒出。“西方国家有些人认为反垄断是他们才能玩好的游戏,现在中国进行这样的行动,一些人就认为是麻烦、有私心,这明显是双重标准。”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院梅新育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美媒担忧中国反垄断调查将撬动星巴克、奥迪等的利益

“中国掀起反垄断浪潮” 美欧避谈跨国巨头攫取暴利

“先是微软,再是奔驰,接下来是谁?北京反垄断调查涉及的外企、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的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当香港《南华早报》提出这一问题时,美国彭博社12日刊发题为“通用汽车称在华合资企业被反垄断监管部门‘联系’”的报道。文章说,在反垄断调查造成至少7家外国车企降价的背景下,通用汽车表示,2012年以来,上海通用汽车一直“积极回应”中国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要求,并协助对汽车产业的调查和研究。12日晚些时候,上海通用公关部人士澄清说,声明更多是一种表态,发改委之前针对车企的调查更类似于一次行业的“摸底”,而不是针对具体事件的调查。

与通用相比,奥迪面临的反垄断形势显然要严峻许多。德国《商报》12日以“奥迪表示愿接受中国处罚”为题说,在受到监管机构指控后,奥迪显然决定与中国当局合作。奥迪中国公司周一发表声明称,中国政府调查发现奥迪经销商网络违反国家反垄断法,奥迪对调查密切合作,将接受处罚。有中国媒体称,对奥迪的罚单或达18亿元人民币,将创中国反垄断罚金纪录。

法新社称,在奥迪发表声明时,中国发改委表示已对外企和旗下合资企业主宰的汽车业市场调查了2年多时间。发改委上周称将对奥迪和克莱斯勒进行处罚,但未明确具体是什么处罚。中国反垄断法规定,违法者的非法所得可能会被没收,也可能被处以上一年销售收入10%的罚款。奥地利《经济日报》12日称,对于德国汽车制造商来说,中国就是一个天堂,国际巨头每年都会庆祝他们在世界最大“未来市场”的成功。当高管们正在热烈讨论神话般的利润的时候,中国反垄断调查人员找到他们,这是当头一棒。

美欧挖中国反垄断“内幕” 外媒渲染保护主义抬头

聚焦中国反垄断浪潮的同时,许多西方媒体却对中国的动机提出质疑。《纽约时报》11日在题为“外企忧心中国强势推进反垄断执法”的报道中称,外资企业担心,这些调查行动可能意味着一种更新、更不易察觉的保护主义的抬头,它披着公正监管的外衣,主要目的却是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强大的大型国有企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政治与商务研究中心的斯科特•肯尼迪说:“这些行动不是为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他们显然想让竞争环境向某些群体倾斜,我认为他们想要使用一些在我们看来更高级的工具。”

一些日本汽车企业也在受调查之列,日本媒体上更是充斥着“中国敲打外资”的论调。《产经新闻》11日称,中国政府在强化对外资企业施压,这是为了让民众把目光从中国企业的各种问题上挪开,同时通过向外资企业施加压力来提升中国企业的优势地位。日本《每日新闻》称,中国政府进行反垄断调查的对象,多是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外资企业,不得不让外企有“中国利用打击外资来保护本国企业”的困惑。文章称,企业和奶粉行业都是中国本土企业“苦苦奋战”的领域,所以引来外资企业的猜测。

韩国《首尔经济》称,随着因为乌克兰事态俄罗斯和西方展开贸易报复战,中国最近也举起反垄断大旗对本国企业进行“庇护”, 显出贸易保护主义的姿态,这令不少人担心会否爆发全球经济战。最近世界大国之间的对立正向政治和经济复合领域发展,并都将经济作为报复对方的手段。

中国反垄断调查是亡羊补牢 “外企必须忘记过去”

“中国VS西方企业:最佳防守就是强力进攻”,美国《财富》杂志网站11日用这样的标题渲染中国与外企的冲突。报道称,30多年来,中国领导人一直对访华的外企高管说他们是“中国的朋友”。不过最近西方大型跨国公司的高管却发现他们并没有真正得到朋友般的待遇。中国商业领域的思维在变化,经济民族主义甚嚣尘上。在此背景下,西方企业必须制定有效战略维护自身权益。文章鼓动称,在中国法律体系下,不可能做出不利于政府的判决,所以最有效的防御就是发起强力攻势。倘若北京的反垄断行动毫无道理,那么西方企业就应游说本国政府对中国进行以牙还牙的报复。

针对这种论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一凡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说中国对外企越来越不友好,甚至说是走向“经济民族主义”,我们问一下这些外企,它们愿意离开吗?如果中国对外企真的那么不好,它们完全可以拔腿就走。它们为什么没走?因为对很多大的外企来说,中国仍是它们最重要的赚钱市场。丁一凡说,过去中国给了外资很多特殊待遇,对它们的垄断行为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某种意义上,中国过去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容忍,才会形成它们在中国卖什么都比在国外贵的局面。现在我们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属于亡羊补牢,是早就该做的。

中国反垄断调查(资料图)

责任编辑:晓丹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马斯克公开反对禁止TikTok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