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缅甸: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仰光经营“天上人间”
来源:大公网
2014-08-18 19:32
在当代社会中,缅甸是地球上少有的移动通信处女地。在移动电话问世四十年后,缅甸的电讯市场才艰难地迎来一道微光。缅甸官方数据显示,缅甸的移动电话覆盖率仅有7.8%。自从去年吴登盛政府首次向外国营运商发放营运牌照,开放了由国有企业垄断的电讯行业,缅甸终于迎来电讯改革的第一声“胎动”,手机卡不再是特权才享有的天价产物。
“今天在缅甸的华为,就犹如上世纪90年代外资刚进入中国时的微软、IBM和诺基亚等品牌,我们是外资第一。”华为缅甸销售总监罗建刚说。18日,大公网刊文报道了在缅甸的中国企业。除了在这块移动通信处女地占得先机的华为,文章还介绍了在这个受佛教影响的“隐士之国”经营娱乐中心的华商。在缅甸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缔造的娱乐王国,可谓缅甸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真实写照。
8月1日中午,几束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仰光街头,生意人陈荣手中的两个手机响个不停,这名旅缅生活八年的云南男人一脸憨笑,“最早的这部花了我差不多5万人民币(约6.33万港币),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华商:第一个手机花5万
2006年,陈荣拥有了自己来缅后的第一部手机,直至今天,他还清楚记得拿到手机前后的细节:先找到移民局高官,送了瓶酒又吃了顿饭,还包了一个2万人民币的红包。加上手机卡的官方定价3万元人民币,陈荣摇身一变成为在城市畅行通话的“特权阶层”。
在军政府的高度垄断下,电信市场是窝藏腐败的角落。陈荣说,当时买电话卡需要用特定的身份证,很多人有钱也是一卡难求,而每个政府官员都有相应的手机号码配额,“权力越大配额越多,尤其是军队里的官员。很多人都需要贿赂政府官员才可能得到手机号码”。
2013年6月,缅甸宣布向卡塔尔电信和挪威电信发放电讯运营牌照,这也是缅甸改革以来首次引入外国电讯运营商。
卡塔尔电信的品牌名是“Ooredoo”,源自阿拉伯语,意为“我想要”。8月3日的下午是Ooredoo的廉价手机SIM卡放号日,大雨并没有浇灭缅甸人抢号的热情。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早就收到了预告信息,“数量有限,号码资源严重紧缺,可能和MPT(缅甸通讯)一样很快断货”。
卡塔尔电讯公司在仰光街头的广告牌(资料图)
外商疯抢市场份额
仰光各大手机店把优惠广告摆在最显眼位置,一名笑容可掬的销售人员随手拿了一张SIM卡递给记者,“零售价格9块钱人民币,这张送给你,半个月内还可以免费通话”。
Ooredoo大力促销的背后,意在抢占市场份额。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外商的移动网络建好后会疯狂放号。现在的缅甸电信市场相当于1997年的中国,那是中国移动通讯的元年。但明年缅甸电讯市场和中国的差距就会缩短到几年以内,届时廉价通讯会令拥有6000万人口的缅甸,成为崭新的消费市场。
华企成外资第一
中国电信企业华为的缅甸公司位于樱花大厦的十八楼,这座距昂山将军市场不远的写字楼是仰光的地标建筑。当地第三方研究机构调查报告表明,华为手机 在缅甸市场占有率已达61%。华为今年赞助的环球小姐缅甸赛区大赛还特意选出了“Miss华为”,一时风靡全国。华为品牌藉此超过了三星,成为缅甸标杆性的高端手机产品。
在缅北密支那经营电器行的印裔缅甸人辛格说,以前垄断的时候每月只能卖七八部手机,而现在每天都能卖到此数目,华为的出货量最大。
华为缅甸销售总监罗建刚说,目前缅甸国营公司通讯的大部分网络由华为搭建,目前已占近六成的份额。他说,缅甸三四年前主要都是CDMA网络,而华为刚好当时在CDMA智能机占优。罗建刚预料今年销售会取得大幅增长,“今天在缅甸的华为,就犹如上世纪90年代外资刚进入中国时的微软、IBM和诺基亚等品牌,我们是外资第一”。
走在缅甸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见到中国电讯企业华为的标志。当初,华为打入缅甸市场却并非一帆风顺。华为缅甸公司的销售总监罗建刚说,最开始也被缅甸人怀疑中国品牌的质量,通过慢慢积累品牌口碑,花了3年时间才被接受。而缅甸富豪U Tay Za坠机后用华为手机 成功脱险故事,则为华为品牌的塑造起了关键作用。
2011年,U Tay Za坐直升机到缅北雪山避暑途中发生意外,坠落在渺无人烟的地点上。如果靠搜寻起码需要一星期以上,生还的 U Tay Za用几个手机都无法打通电话,唯独用华为手机拨通了电话。事后,U Tay Za这样说,“我们生还了,这是一个奇迹!如果没有华为手机,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无疑成为了华为在缅的活广告。
罗建刚说,上述机缘巧合,加上华为产品质量要求高,产品多元化贴近消费者,比较受当地消费者欢迎。据统计,2012年缅甸华为手机销售额达600万美元,2013年8000万美元,2014年预计达到2亿美元。
罗建刚预测说,“缅甸政府计划在2015年将手机普及率提升至80%,这就意味着缅甸将出现超过4000万新增手机用户……而华为将从中分得一块大蛋糕。”
缅甸90%以上民众信奉佛教
华商仰光经营“天上人间”
今年是潘力来到缅甸的第二十年。8月3日凌晨一点,在遥望仰光大金塔的一幢建筑物顶层,傍晚的骤雨才刚刚喘定,湿漉漉的空气中混合着震耳欲聋的电子音乐,身形高大的潘力穿着黑色衬衫站在霓虹光晕中,像一个花花世界中的国王。
欢迎来到仰光“天上人间”俱乐部。44岁的潘力是这家夜总会的老板,三百名服务员、厨师、妈妈桑和“模特”是他的全部“子民”。在缅甸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潘力亲手缔造的娱乐王国,可谓缅甸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真实写照。
潘力祖籍兰州,父辈是南下干部,最后扎根浙江。中国人常说本命年要主动求变。1994年,潘力在人生中的第二个本命年去了云南,朋友说可以办边防证去缅甸边境游,改变他整个人生。他回国办了中国护照之后,即赴缅甸创业。
潘力的“天上人间”位于仰光最市井的地段,白天旁边是人声鼎沸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一到夜晚便变了模样。直通俱乐部的电梯中贴满质量粗糙的招贴画,上面除了搔首弄姿的女郎黑白剪影外,就是楼层提示:7层卡拉OK,8层演艺大厅,9层迪斯高厅,10层咖啡厅和健身房。他的办公室在七层,办公桌的对面整面墙壁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监控显示屏。晚上九点半的时候客人还不多,绿色镭射激光在空荡荡的迪厅里横冲直撞,演艺大厅中的第一组“模特”正准备开始走秀。
拿不到俱乐部牌照
“天上人间是我经手的第八家娱乐中心。”潘力用异常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那时候年轻,天不怕地不怕,现在回想起来肯定不会再去做这种行业”。
曾遭到西方制裁的缅甸是“隐士之国”,再加上佛教的影响力,无论是军政府还是老百姓,都无法接受世俗化的娱乐场所。至今,潘力仍拿不到合法的俱乐部经营牌照,负责工商登记的“大人”问,“你的俱乐部业务是什么?”潘答,“大家蹦蹦跳跳,锻炼身体的”。
军政府的羞羞答答,并不妨碍他发展自己的娱乐王国。潘和当地的朋友一拍即合,对方负责找关系找场地,他负责从国内找音响设备,“凭在国内的一点经验自己画图找人施工,最后还真张罗起来了”。
合伙人是“大人物”
晚上十点半,八楼的演艺大厅客人渐渐多了起来。“模特”是潘力赚钱的法宝。这些女孩子基本上来自农村,客人如果看上哪个“模特”,通常会用一万缅币(约 76港元)购买一个花环,换取“模特”台下私聊的时间。潘告诉我,如果一个客人一出手就送了三个甚至五个花环,潜台词就是“我想带你走”。“模特”的花环钱和潘五五分成。“最好的光景,头牌模特一天能赚20万甚至30万缅币,现在差多了”。
缅甸目前的外商投资法规定,外国人还无法独资从事一门生意,更别提是处于灰色地带的“休闲俱乐部”。潘不愿和我多谈他背后的“大人”到底是谁,只是在谈到以前俱乐部的合伙人时,不时蹦出“仰光市长儿子”和“第三副总理儿媳妇”。“那这里的警察会来查你吗?”我问。潘笑了笑,用一只手叠在另一只手上,“大家都是一家人”。
缅甸的有钱人通常会把曼谷视为后花园,潘力也在曼谷买了公寓。“我算是个彻头彻底的工作狂,妻儿都在加拿大,他们在仰光一天都生活不下去”。儿子曾质问他:“爸爸,如果你不喜欢加拿大,我不喜欢仰光,我们能不能找一个折中的城市一起生活呢。”临别之际,我又问他,“你会想让你儿子在曼谷生活吗?”“我不想让他去,那太乱了”。 (为保护受访者,潘力为化名)
(观察者网综合大公网、中新网等报道)